CN207606838U -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6838U
CN207606838U CN201721800911.8U CN201721800911U CN207606838U CN 207606838 U CN207606838 U CN 207606838U CN 201721800911 U CN201721800911 U CN 201721800911U CN 207606838 U CN207606838 U CN 207606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angle adjusting
adjusting mechanism
fixed platform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09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学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09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6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6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683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动平台和定平台,定平台与动平台之间并列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与动平台之间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第一连杆与定平台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共同约束定平台的一个转动自由度,且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上各设有一个驱动副,两个驱动副的运动形式相同,驱动副连接有驱动源。此种角度调节机构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动平台与定平台连接形成具有两个自由度的空间并联闭环机构,可减少累计误差,对于大负载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控制精度高且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机构的机器人,其中的角度调节机构累计误差较小、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角度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机构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机器人中,角度调节机构一般是由电机驱动,以实现某一范围内角度调节,增加机器人控制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广泛应用于摄像头、投影模组、显示屏等角度调节。
一种典型的角度调节机构通过串联的电机实现驱动,以其应用于云台摄像头为例,该云台摄像机通过串联无刷电机实现多角度拍摄,通过三个电机串联来固定、驱动相机,调节相机在三个方向上的投射角度,从而实现相机的多角度拍摄。
然而,电机驱动串联结构是由多个关节轴串联在一起的,串联结构存在较大的累计误差,在大负载的情况下容易变形,很难实现高精度、高刚度的控制,且串联会导致结构体积较大,使角度调节机构的设计装配受到较大限制。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累计误差较小、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的角度调节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累计误差较小、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机构的机器人,其中的角度调节机构累计误差较小、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动平台和定平台,所述定平台与所述动平台之间并列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动平台之间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定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共同约束所述定平台的一个转动自由度,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上各设有一个驱动副,两个所述驱动副的运动形式相同,所述驱动副连接有驱动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分别通过球铰链连接于所述动平台。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中的所述驱动副均为移动副。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上分别设有电缸,各所述电缸包括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缸体和连接于所述缸体的伸缩杆,所述电缸中的伸缩杆与缸体构成所述移动副。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通过胡克铰副连接于所述定平台,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一转动副连接于所述定平台。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动副连接于所述定平台,所述第三连杆包括与所述动平台连接的第一分杆、与所述定平台通过第三转动副相连的第二分杆,所述第一分杆、所述第二分杆之间通过球铰链相连,所述第二转动副、所述第三转动副分别为所述驱动副。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副、所述第三转动副分别由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动平台的连接处依次连接形成等边三角形,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定平台的连接处依次连接形成等边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动平台、所述定平台均为三角形板。
一种机器人,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为如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动平台、定平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与动平台之间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第一连杆与定平台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共同约束定平台的一个转动自由度,且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上各设有一个驱动副,两个驱动副的运动形式相同,驱动副连接有驱动源。
此种角度调节机构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动平台与定平台连接形成具有两个自由度的空间并联闭环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角度调节机构,本申请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并联实现动平台的俯仰与滚转,能够减少机构中存在的累计误差,对于大负载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便于实现高精度、高刚度的控制,稳定性高、运动特性好;同时,并联的设置方式有利于减小机构的体积,结构紧凑,便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括上述角度调节机构的机器人,其中的角度调节机构累计误差较小、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带箭头的虚线指示滚转方向,带箭头的实线指示俯仰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二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带箭头的虚线指示滚转方向,带箭头的实线指示俯仰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四的***图。
图1至图4中,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201-第一伸缩杆,202-第一缸体,3-第三连杆,301-第二伸缩杆,302-第二缸体,303-第一分杆,304-第二分杆,4-动平台,5-定平台,6-第一转轴,7-十字万向节,8-球铰链,9-第一轴座,10-第二轴座,11-第二转轴,12-第三转轴,13-第三轴座,14-第四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累计误差较小、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机构的机器人,其中的角度调节机构累计误差较小、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一中,包括定平台5、动平台4、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与第三连杆3并列设置在定平台5与动平台4之间。第一连杆1与动平台4之间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第一连杆1与定平台5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与第三连杆3共同约束定平台5的一个转动自由度,且第二连杆2与第三连杆3上各设有一个驱动副,两个驱动副的运动形式相同,驱动副连接有驱动源,该角度调节机构的自由度数与驱动源数相同。
本实施中,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动平台4与定平台5连接形成具有两个自由度的空间并联闭环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角度调节机构,本申请通过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与第三连杆3并联实现动平台4的俯仰与滚转,能够减少机构中存在的累计误差,对于大负载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便于实现高精度、高刚度的控制,稳定性高、运动特性好;同时,并联的设置方式有利于减小机构的体积,结构紧凑,便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二中,请参考图1和图2,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与第三连杆3分别通过球铰链8连接于动平台4,便于安装。
第二连杆2与第三连杆3中分别设有一个移动副,由该移动副作为驱动副。通过两个移动副的同向移动或者反向移动可以实现动平台4的俯仰和滚转,采用移动副作为驱动副可以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二连杆2与第三连杆3上可以分别设有电缸,电缸包括电机、连接于电机的缸体和连接于缸体的伸缩杆,电缸中的伸缩杆与缸体构成移动副,其中,第二连杆2由第一伸缩杆201和第一缸体202构成一个移动副,第三连杆3由第二伸缩杆301和第二缸体302构成一个移动副,电缸中的电机为驱动源,通过电机的驱动可以控制伸缩杆在缸体中的伸缩。采用电缸可以使该角度调节机构便于维护、运行稳定。当然,移动副也可以通过气缸、液压缸或者其他部件实现。
第二连杆2可以通过胡克铰副连接于定平台5,第三连杆3可以通过第一转动副连接于定平台5,便于安装。具体地,第三连杆3可以通过第一转轴6铰接在定平台5上的第一轴座9上,以实现第一转动副的设置;定平台5上的第二轴座10、第二连杆2可以同时铰接于一个十字万向节7,以实现胡克铰副的设置。
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
F——机构的自由度数;
m——活动机构件总数;
pi——i级运动副个数;
i——i级运动副的约束数。
本实施例中,活动机构件m为5个;其中,球面副为3个,对应p3为3;移动副为2个,转动副为1个,对应p5为3;胡克铰副为1个,对应p4为1。根据上述公式可得,F=2,实现角度调节机构的两个自由度的设置,该角度调节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三中,可以将具体实施例二中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与第三连杆3中至少一者与动平台4之间设置的球铰链8更换为三个空间两两垂直的转动副,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的球铰链8也可以更换为三个空间两两垂直的转动副。另外,第二连杆2与定平台5之间的胡克铰副可以更换为两个具有正交关系的转动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四中,请参考图3和图4,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分别通过球铰链8连接于动平台4。
第二连杆2具体可以通过第二转动副连接于定平台5。第三连杆3具体可以包括与动平台4连接的第一分杆303、与定平台5通过第三转动副连接的第二分杆304,第一分杆303与第二分杆304之间通过球铰链8相连。其中,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分别为驱动副,通过驱动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的转动实现对动平台4的驱动,使角度调节的灵活性较好。其中,第二转动副可以通过定平台5上的第三轴座13与第二连杆2铰接于第二转轴11实现,第三转动副可以通过定平台5上的第四轴座14与第二分杆304铰接于第三转轴12实现。
根据具体实施例二中提及的自由度计算公式,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构件m为4个;其中,球面副为4个,对应p3为4;移动副为0个,转动副为2个,对应p5为2。根据上述公式可得,F=2。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设置方式,只需设置的四个活动机构件即可使角度调节机构具有两个自由度,可以减少角度调节机构所需构件数量,有利于简化安装。
其中,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可以分别由舵机驱动,即舵机作为驱动源,控制简单,便于与数字***接口。当然,也可以通过步进电机或其他驱动源驱动第二转动副或第三转动副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角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例五中,可以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使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与动平台4的连接处可以依次连接形成等边三角形,同时,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与定平台5的连接处可以依次连接形成等边三角形,使角度调节机构形状较规则,便于实现对动平台4转动角度的设计与控制。进一步地,动平台4与定平台5均优选为三角形板,以提高与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之间的适应性。
当然,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两杆三者与动平台4、定平台5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以进行其他设置,例如,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与动平台4的连接处可以依次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与定平台5的连接处可以依次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
除了上述角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角度调节机构的机器人,该机器人的主体可以包括设置在角度调节机构的动平台4上的摄像头、投影模组、显示屏等模组,以实现对应模组的俯仰与滚转。由于该机器人采用了上述角度调节机构,机构中存在的累计误差较少,角度控制精度较高,操作稳定性较高。该机器人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平台(4)和定平台(5),所述定平台(5)与所述动平台(4)之间并列设有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1)与所述动平台(4)之间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连杆(1)与所述定平台(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与所述第三连杆(3)共同约束所述定平台(5)的一个转动自由度,且所述第二连杆(2)与所述第三连杆(3)上各设有一个驱动副,两个所述驱动副的运动形式相同,所述驱动副连接有驱动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所述第二连杆(2)、所述第三连杆(3)分别通过球铰链(8)连接于所述动平台(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与所述第三连杆(3)中的所述驱动副均为移动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与所述第三连杆(3)上分别设有电缸,各所述电缸包括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缸体和连接于所述缸体的伸缩杆,所述电缸中的伸缩杆与缸体构成所述移动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通过胡克铰副连接于所述定平台(5),所述第三连杆(3)通过第一转动副连接于所述定平台(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通过第二转动副连接于所述定平台(5),所述第三连杆(3)包括与所述动平台(4)连接的第一分杆(303)、与所述定平台(5)通过第三转动副相连的第二分杆(304),所述第一分杆(303)、所述第二分杆(304)之间通过球铰链(8)相连,所述第二转动副、所述第三转动副分别为所述驱动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副、所述第三转动副分别由舵机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所述第二连杆(2)、所述第三连杆(3)与所述动平台(4)的连接处依次连接形成等边三角形,所述第一连杆(1)、所述第二连杆(2)、所述第三连杆(3)与所述定平台(5)的连接处依次连接形成等边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台(4)、所述定平台(5)均为三角形板。
10.一种机器人,包括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
CN201721800911.8U 2017-12-20 2017-12-20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06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0911.8U CN207606838U (zh) 2017-12-20 2017-12-20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0911.8U CN207606838U (zh) 2017-12-20 2017-12-20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6838U true CN207606838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9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0911.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06838U (zh) 2017-12-20 2017-12-20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68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025A (zh) * 2017-12-20 2018-03-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025A (zh) * 2017-12-20 2018-03-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CN107856025B (zh) * 2017-12-20 2023-12-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0249B2 (en) 3 DOF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3 branched-chains
CN110680505B (zh) 一种含闭环连杆的八自由度手术机械臂
US20120079908A1 (en) Parallel robot
CN102626870B (zh) 一种具有单自由度铰链的三自由度并联主轴头
CN101628417A (zh) 一种带有主动伸缩杆的三转动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CN105722649A (zh) 连杆动作装置
WO2018223363A1 (zh) 一种三自由度解耦球面并联机构
CN1267586A (zh) 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9514596B (zh) 一种双十字铰三自由度并联关节机构
CN107088870B (zh) 基于改进3puu平动机构的移/转独立控制的混联装置
CN105415352A (zh) 一种六自由度三维操作机器人
CN100581752C (zh) 具有远架单杆的空间三平动并联机构
CN207606838U (zh)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KR101244462B1 (ko) 링크 길이가 가변되는 병렬로봇
CN107856025A (zh) 机器人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CN110539293B (zh) 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2539952U (zh) 具有两条垂直相交转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2147046B (zh) 一种转动解耦的两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6625591A (zh) 一种三平两转五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17793325U (zh) 一种用于搭建手术机器人的多关节机械臂及手术机器人
CN207915455U (zh) 一种调节臂
CN102513996A (zh) 双平行四边形式三平一转并联机构
US11364626B2 (en) 6-dof parallel robot with a double-gyroscopic component
WO2018223362A1 (zh) 一种二自由度解耦的并联机构
CN209936903U (zh) Delta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