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60205U -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60205U
CN207460205U CN201721677203.XU CN201721677203U CN207460205U CN 207460205 U CN207460205 U CN 207460205U CN 201721677203 U CN201721677203 U CN 201721677203U CN 207460205 U CN207460205 U CN 207460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athode
trunking
energization pins
supply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72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772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60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60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60205U/zh
Priority to US16/768,557 priority patent/US11232922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8538 priority patent/WO2019109653A1/zh
Priority to EP18885992.0A priority patent/EP3723266A4/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供电电路中每个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每个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该正极供电引脚与中继设备中的中继电路的正极连接;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负极供电引脚连接,开关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正极供电引脚连接,该负极供电引脚与中继电路的负极连接;其中,开关控制模块在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该供电电路可以在不增加电源布线以及不影响供电端设备为受电端设备正常供电的前提下,为中继设备的中继电路供电,提高了POE技术的应用灵活性。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背景技术
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技术是指通过以太网双绞线为网络设备(如网络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或者网络交换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为该网络设备提供直流电源的技术。
相关技术中,POE***一般可以包括供电端设备(Power Sourcing Equipment,PSE)和受电端设备(Powered Device,PD)。其中,PSE和PD中均设置有RJ45接口,该PSE中的RJ45接口可以通过网线与PD的RJ45接口连接。该PSE即可通过网线为该PD供电,也可以通过网线与PD交互数据信号。
但是,由于以太网中数据信号的传输距离有限(一般为100米),使得PSE和PD之间的距离也受到该数据信号的传输距离的限制,导致该以太网供电技术的应用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以太网供电技术的应用灵活性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用于为中继设备中的中继电路供电,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整流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
每个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连接,每个所述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每个所述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正极供电引脚与所述中继电路的正极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负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负极供电引脚与所述中继电路的负极连接;
其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在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导通。
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开关晶体管;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负极供电引脚连接。
可选的,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电阻和电容;
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受电端设备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
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欠压锁定引脚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回路引脚与所述负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负极电源引脚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正极电源引脚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检测引脚和分级引脚悬空。
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欠压锁定引脚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欠压锁定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限流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防护器件、第二防护器件和第三防护器件;
所述第一防护器件的一端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第二防护器件的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第三防护器件的负极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第三防护器件的正极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两个整流模块,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包括八个输入引脚;
所述两个整流模块中,一个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的四个输入引脚连接,另一个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的另外四个输入引脚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用于转发信号的中继电路,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电电路;
所述中继电路的正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的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中继电路的负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负极供电引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
所述中继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中继电路还通过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出接口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太网供电***,所述***包括:
供电端设备、受电端设备以及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中继设备;
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与所述供电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出接口与所述受电端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该供电电路可以通过整流模块将接收到的不确定极性的输入电压转换为确定极性的输入电压,并能够在该开关控制模块的作用下,在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中继电路停止工作,不会对PSE的检测和分级过程造成影响;当输入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即PSE进入供电过程后,该供电电路才开始为中继电路供电,从而实现电源信号的透传,以及数据信号的转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供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E***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POE***可以包括供电端设备01、中继设备02和受电端设备03。其中,供电端设备01可以为中继设备02和受电端设备03供电,并且该供电端设备01还可以通过该中继设备02与该受电端设备03交互数据,该供电端设备01可以为支持POE供电的交换机或者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Video Recorder,NVR)等。该受电端设备03可以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或者网络摄像机等;该中继设备02可以为网络延长器或中继器等用于进行数据信号转发的设备。通过该中继设备,可以延长该供电端设备01和受电端设备03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距离。其中,该中继设备02中设置有中继电路,中继设备02可以通过该中继电路实现数据信号的转发。
供电端设备在向受电端设备供电之前,需要先对该POE***中的受电端设备进行检测和分级。在检测阶段中,供电端设备可以先输出一个较低的检测电压,该检测电压一般不超过10.2伏特(V),然后根据检测到的电容大小和电阻大小,判断该POE***中是否存在符合POE标准协议(例如IEEE 802.3af)的受电端设备;若未检测到受电端设备,则该供电端设备不进行供电,若检测到了受电端设备,则该供电端设备可以进入分级阶段。在该分级阶段中,供电端设备可以提高该检测电压(一般为15.5V至20.5V),并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回应分级确认电流确定该受电端设备的功率级别。之后,该供电端设备即可向受电端设备输出48V的直流电。
相关技术中,为了延长以太网***中设备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距离,通常会在该两个设备之间增加中继设备。但由于若中继设备一般不支持POE标准协议,导致该中继设备以及中继设备所连接的下一级终端设备需要分别采用电源适配器进行供电,而无法采用POE技术进行供电,增加了布线成本。若将该中继设备设计为支持POE标准协议的设备,则供电端设备在检测过程中,会将该中继设备检测为受电端设备,而无法为该中继设备所连接的下一级终端设备供电,导致该下一级终端设备仍旧需要采用电源适配器进行供电,布线成本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POE***中,中继设备的供电电路能够在不影响供电端设备检测和分级的前提下,采用该供电端设备提供的电源对中继设备中的中继电路进行供电,以实现数据信号的转发,并且可以保证该供电端设备能够正常为受电端设备供电。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供电电路可以配置于图1所示的中继设备02中,并为该中继设备02的中继电路供电,如图2所示,该供电电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整流模块10和开关控制模块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可以看出,每个整流模块10的输入端可以与该中继设备02的输入接口J1连接。每个整流模块10的正极输出端DC+与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每个整流模块10的负极输出端DC-与该开关控制模块20的第一端连接。每个整流模块10可以对接收到的电流进行整流后(例如对电流方向进行整流后)输出至开关控制模块20,以便将不确定极性的输入电压转换为确定极性的输入电压。该每个整流模块10可以是桥式整流器,例如可以是由多个桥式连接的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
该开关控制模块20的第二端与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该开关控制模块20的控制端与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与该中继设备02中的中继电路021的正极连接,该负极供电引脚GND与该中继电路021的负极连接,该中继电路021是指中继设备中用于对信号进行中继转发的电路。
其中,该开关控制模块20可以在整流模块10输出的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导通,从而将整流模块10的负极输出端DC-与负极供电引脚GND导通,使得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中继电路021和该负极供电引脚GND能够形成电流回路,进而使得该供电电路可以为中继电路021供电,中继设备可以通过该中继电路021实现信号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预设阈值可以大于或等于PSE在检测和分级过程中所提供的检测电压,并且可以小于该供电端设备正常供电时所提供的供电电压。也即是,在PSE进行检测和分级的过程中,该开关控制模块20保持关断状态,供电电路不为中继电路021供电,该中继设备仅相当于一根导线,由此可以保证供电端设备能够对受电端设备进行正常的检测和分级。而当供电端设备开始为受电端设备供电时,该开关控制模块20可以将整流模块10的负极输出端DC-与负极供电引脚GND导通,该供电电路可以为中继电路供电,以保证该中继电路能够正常转发供电端设备与受电端设备之间交互的数据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在供电端设备输出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不会为中继电路供电,从而可以避免对供电端设备的检测和分级造成影响;当供电端设备输出的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即供电端设备开始为受电端设备供电时,该供电电路也开始为中继电路供电,以保证该中继电路能够正常转发供电端设备与受电端设备之间交互的数据信号。由此可以在不增加电源布线的前提下,有效延长POE***中供电端设备与受电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距离,提高该POE技术的应用灵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该开关控制模块20可以包括:开关晶体管Q1。
该开关晶体管Q1的栅极与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开关晶体管Q1的源极与该负极输出端DC-连接,该开关晶体管Q1的漏极与该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开关晶体管Q1可以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也可以为三极管。并且该预设阈值可以大于或等于该开关晶体管Q1的开启电压。因此,在供电端设备正常供电的过程中,整流模块10向该开关晶体管Q1栅极施加的电压大于该开启电压,该开关晶体管Q1开启,将负极供电引脚GND与整流模块10的负极输出端DC-导通,供电电路为中继电路供电,此时中继设备可以正常转发数据信号。在供电端设备检测和分级的过程,整流模块10向该开关晶体管Q1栅极施加的电压不大于该开启电压,该开关晶体管Q1处于截止状态,供电电路无法为中继电路021供电,此时该中继设备不会对该检测和分级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该供电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
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该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该开关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
其中,该第一电阻R1的阻值可以为10千欧(KΩ),该第一电阻R1为限流电阻,可以限制整流模块10输出至该开关晶体管Q1的电流大小。该第一稳压二极管D1可以在整流模块10输出的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导通,在整流模块10输出的电压不大于预设阈值时保持截止状态,从而可以确保在检测阶段和分级阶段该开关晶体管Q1不会被误导通。相应的,该预设阈值可以为该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稳压值。例如,当该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为24V稳压二极管时,该预设阈值可以为24V。
在供电过程中,当该整流模块10输出的电压大于该第一电阻R1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压降,且大于该开关晶体管Q1的开启电压时,该开关晶体管Q1才能够正常开启。
继续参考图4,该开关控制模块20还可以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二电阻R2和电容C。
该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该开关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该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该开关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该第二稳压二极管D2用于对该开关晶体管Q1的栅极电压和源极之间的电压进行箝位,该第二稳压二极管D2可以为12V稳压二极管。
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该开关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该开关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该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为220KΩ。该第二电阻R2用于在初始状态下,控制该开关晶体管Q1的栅源电压(即栅极与源极的压差)为0,以保证该开关晶体管Q1保持截止状态。
该电容C的一端与该开关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该电容C的另一端与该开关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该电容C可以用于调节该开关晶体管Q1的栅极电压和源极电压,以减缓该开关晶体管Q1开启的速度,避免该开关晶体管Q1源极电压变化过快,进而可以避免开关晶体管Q1开启过快导致电流冲击触发供电端设备的过流保护功能。该电容C的电容值可以为100纳法(nF)左右。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该开关控制模块20可以包括: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即PD芯片。
该PD芯片的欠压锁定引脚(Under Voltage Lock Out,UVLO)与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PD芯片的回路引脚RTN与该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该PD芯片的负极电源引脚VSS与该负极输出端DC-连接,该PD芯片的正极电源引脚VDD与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PD芯片的检测引脚DET和分级引脚CLASS悬空,该PD芯片的电源就绪PG(Power Good)引脚悬空。
该PD芯片可以在欠压锁定引脚UVLO探测到的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该回路引脚RTN和负极电源引脚VSS导通,进而可以将该负极输出端DC-与该负极供电引脚GND导通。示例的,该PD芯片中可以集成有一开关晶体管,该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该欠压锁定引脚UVLO引脚连接,该开关晶体管的源极与该负极电源引脚VSS连接,该开关晶体管的漏极与该回路引脚RTN连接。
其中,该PD芯片的检测引脚DET可以在供电端设备的检测过程中,向该供电端设备反馈检测信号;该分级引脚CLASS可以在分级过程中,向供电端设备回应分级确认电流。将该PD芯片的检测引脚DET和分级引脚CLASS悬空,该PD芯片也就不再具备响应检测和响应分级的功能,从而可以避免供电端设备将该中继设备误识别为受电端设备,保证该供电端设备可以正常对受电端设备进行检测和分级。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该PD芯片可以为TPS2376芯片。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该开关控制模块20还可以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
该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该欠压锁定引脚UVLO连接。
该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该欠压锁定引脚UVLO连接,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该负极输出端DC-连接。
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该PD芯片的限流引脚ILIM连接,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该负极输出端DC-连接。
通过调整该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大小,可以实现对该UVLO的电压的调整。该第五电阻R5为限流电阻,用于限制该PD芯片的输出电流的大小。示例的,该第三电阻R3的阻值可以为348KΩ左右,该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为23.7KΩ左右,该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为150KΩ左右。
可选的,如图4和图5所示,该供电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防护器件PT1、第二防护器件PT2和第三防护器件PT3。
该第一防护器件PT1的一端与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第一防护器件PT1的另一端与该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
该第二防护器件PT2的一端与该负极输出端DC-连接,该第二防护器件PT2的另一端与该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
该第三防护器件PT3的一端与该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第三防护器件PT3的另一端与该负极输出端DC-连接。
其中,该第一至第三防护器件中的每个防护器件可以包括:稳压二极管、双向稳压二极管、瞬态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和半导体放电管(TSS)中的任一种。该多个防护器件可以提高供电电路抗静电的能力以及抗浪涌干扰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该供电电路的稳定性。
可选的,如图2至图5所示,该供电电路中可以包括:两个整流模块10,该中继设备02的输入接口可以包括八个输入引脚;该两个整流模块10中,一个整流模块10的输入端与该输入接口的四个输入引脚连接,另一个整流模块10的输入端与该输入接口的另外四个输入引脚连接。
示例的,如图3所示,该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J1可以为RJ45接口,该RJ45接口包括1至8共8个引脚,该供电电路中的一个整流模块10的输入端IN1与该输入接口J1中的一对引脚:1和2连接,输入端IN2与一对引脚:3和6连接;另一个整流模块10的输入端IN1与一对引脚:4和5连接,输入端IN2与一对引脚:7和8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在供电端设备输出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不会为中继电路供电,从而可以避免对供电端设备的检测和分级造成影响;当供电端设备输出的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即供电端设备开始为受电端设备供电时,该供电电路也开始为中继电路供电,以保证该中继电路能够正常转发供电端设备与受电端设备之间交互的数据信号。由此可以在不增加电源布线的前提下,有效延长POE***中供电端设备与受电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距离,提高了该POE技术的应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参考图3,该中继设备可以包括:用于转发信号的中继电路021,以及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可以为图2、图4和图5任一所示的供电电路。
如图3所示,该中继电路021的正极可以与该供电电路的正极供电引脚DC_IN连接,该中继电路021的负极与该供电电路的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当该供电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模块20控制负极供电引脚GND与整流模块10的负极输出端DC-导通时,该供电电路可以为该中继电路021供电,使得该中继电路021可以转发数据信号。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中继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该中继电路021通过该第一变压器T1与该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J1连接,该中继电路021还通过该第二变压器与该中继设备的输出接口J2连接。
可选的,该中继电路021可以包括两个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芯片,该两个PHY芯片之间可以通过简化媒体独立接口(Reduced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RMII)、媒体独立接口(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MII)、精简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RGMII)或者千兆媒体独立接口(Gigabit 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GMII)等接口进行通信。
当供电电路00为该中继电路021供电时,该中继设备可以将输入接口J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依次通过该第一变压器T1、该中继电路021和第二变压器T2传输至输出接口J2,进而再传输至受电端设备,实现数据信号的转发。
参考图6还可以看出,该中继设备中还包括电容C1至电容C4,其中电容C1的两端与第一变压器T1和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变压器T1和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变压器T2和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电容C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变压器T2和负极供电引脚GND连接。该电容C1至电容C4可以为滤波电容,可以用于滤除电路中的共模噪声。
此外,如图6所示,该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J1中的每一对引脚还可以与输出接口J2中对应的一对引脚连接。例如,输入接口J1中的一对引脚4和5可以通过导线与输出接口J2中对应的一对引脚4和5连接;输入接口J1中的一对引脚1和2可以通过变压器T1和变压器T2的中心抽头与输出接口J2中对应的一对引脚1和2连接。因此当该供电电路00未对中继电路供电时,该中继设备可以通过该输入接口J1和输出接口J2之间直连的导线,传输该供电端设备和受电端设备之间的检测信号和分级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太网供电***,参考图1,该***可以包括:供电端设备01、受电端设备03以及中继设备02,该中继设备02可以为图3或图6所示的中继设备。
该中继设备02的输入接口与该供电端设备01连接,该中继设备02的输出接口与该受电端设备03连接。通过该中继设备02可以有效延长供电端设备01与受电端设备03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距离,并且由于该该供电端设备01可以同时为中继设备02和受电端设备03供电,因此可以有效节省电源布线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为中继设备中的中继电路供电,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整流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
每个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连接,每个所述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每个所述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正极供电引脚与所述中继电路的正极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负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负极供电引脚与所述中继电路的负极连接;
其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在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开关晶体管;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负极供电引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电阻和电容;
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
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欠压锁定引脚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回路引脚与所述负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负极电源引脚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正极电源引脚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检测引脚和分级引脚悬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欠压锁定引脚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欠压锁定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受电端设备集成芯片的限流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防护器件、第二防护器件和第三防护器件;
所述第一防护器件的一端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第二防护器件的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第三防护器件的负极与所述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第三防护器件的正极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两个整流模块,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包括八个输入引脚;
所述两个整流模块中,一个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的四个输入引脚连接,另一个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的另外四个输入引脚连接。
9.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用于转发信号的中继电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供电电路;
所述中继电路的正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的正极供电引脚连接,所述中继电路的负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负极供电引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
所述中继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中继电路还通过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出接口连接。
11.一种以太网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
供电端设备、受电端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中继设备;
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入接口与所述供电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的输出接口与所述受电端设备连接。
CN201721677203.XU 2017-12-06 2017-12-06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Active CN207460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7203.XU CN207460205U (zh) 2017-12-06 2017-12-06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US16/768,557 US11232922B2 (en) 2017-12-06 2018-08-03 Power supply circuit, relay device and power over ethernet system
PCT/CN2018/098538 WO2019109653A1 (zh) 2017-12-06 2018-08-03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EP18885992.0A EP3723266A4 (en) 2017-12-06 2018-08-03 POWER SUPPLY CIRCUIT, RELAY DEVICE AND POWER OVER ETHERNET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7203.XU CN207460205U (zh) 2017-12-06 2017-12-06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60205U true CN207460205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7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7203.XU Active CN207460205U (zh) 2017-12-06 2017-12-06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6020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039A (zh) * 2018-11-15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受电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WO2019109653A1 (zh) * 2017-12-06 2019-06-1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TWI693769B (zh) * 2018-11-28 2020-05-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供電系統、電子裝置及其供電方法
CN111314092A (zh) * 2020-03-17 2020-06-19 杭州锐格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继电器控制的pd电路
CN113381501A (zh) * 2021-06-23 2021-09-10 广东优力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pd设备***的装置
CN114039802A (zh) * 2021-09-18 2022-02-11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扩展电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43121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oe中间设备及取电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9653A1 (zh) * 2017-12-06 2019-06-1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US11232922B2 (en) 2017-12-06 2022-01-25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ower supply circuit, relay device and power over ethernet system
CN109617039A (zh) * 2018-11-15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受电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TWI693769B (zh) * 2018-11-28 2020-05-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供電系統、電子裝置及其供電方法
US10784796B2 (en) 2018-11-28 2020-09-22 Wist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thereof
CN111314092A (zh) * 2020-03-17 2020-06-19 杭州锐格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继电器控制的pd电路
CN111314092B (zh) * 2020-03-17 2021-10-29 杭州锐格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继电器控制的pd电路
CN114143121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oe中间设备及取电方法
CN113381501A (zh) * 2021-06-23 2021-09-10 广东优力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pd设备***的装置
CN113381501B (zh) * 2021-06-23 2022-12-09 广东优力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pd设备***的装置
CN114039802A (zh) * 2021-09-18 2022-02-11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扩展电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60205U (zh) 供电电路、中继设备及以太网供电***
EP1920578B1 (en) Low-power ethernet device
US7433165B2 (en) Auto-resetting span-power protection
EP185964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rrent sharing ethernet power across four conductor pairs
US75113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on of power loss in powered ethernet devices
US7706112B2 (en) Active clamp protection device
US7773354B2 (en) 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US6715087B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 remote power feed to a terminal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remote power feed unit, concentrator, repeator, and terminal
US11232922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relay device and power over ethernet system
US74902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rrent sharing ethernet power across four conductor pairs using a midspan device
JP4454665B2 (ja) パワー・オーバ・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コモンモードのデータ伝送
US909220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Ethernet midspan device and endspan device
US7426374B2 (en) Combination of high-side and low-side current sensing in system for providing power over communication link
US200702609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ct power distribution fault conditions and distribute power to a network attached power device
US7500116B2 (en) Method to control current im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ial pairs providing a DC power feed
CN106027268B (zh) 以太网供电***及控制电路
WO2007030303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perable to allow loop powering of networked devices
US200602184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balance power signals from a network attached power sourcing device
WO2022081778A1 (en) Fault managed power systems
EP1708409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perable to allow loop powering of networked devices
US9484748B2 (en) Dual port pass-through midspan
CN206640591U (zh) 一种简易兼容的poe供电装置
EP4122069A1 (en) Fault managed power systems
CN116683412A (zh) 一种以太网接口电路及网络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