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9807U -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9807U
CN207439807U CN201720517960.4U CN201720517960U CN207439807U CN 207439807 U CN207439807 U CN 207439807U CN 201720517960 U CN201720517960 U CN 201720517960U CN 207439807 U CN207439807 U CN 207439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axial
pressure
cylinder
st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79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ter Rock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ter Rock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ter Rock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ter Rock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179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9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9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980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其包括内筒、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用于承载内筒的轴向应力,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周向应力趋近于零;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用于承载内筒的周向应力,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轴向应力趋近于零。通过选用碳纤维缠绕时的高温树脂,碳纤维缠绕筒也适用于不大于200℃的高温环境。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较高的轴向应力,也适用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使用方便,易于制造和生产。

Description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岩土工程力学实验中,常常需要进行力学三轴实验。该实验需要一种专用夹持器,将样品装夹在其中并施加模拟地层压力的围压,然后在两端施加压力,最终通过应力应变关系获得样品的力学参数。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三轴力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科学实验的需求。例如,为了施加较大的轴向应力,需要的设备本身也越来越大,动则数吨甚至几十吨,而为了实现某些特殊的功能,例如在CT内扫描三轴的动态图像,需要整体设备重量控制在数十公斤以下,因此,急需超小型化的三轴实验夹持器来满足这样的需求。
本发明通过分离轴向承载与周向承载构件,可以同时实现高围压以及高的轴向载荷。围压可以高达100MPa,轴向载荷可以高达1000kN。通过调整轴向承载与周向承载的碳纤维构件的参数,可以达到更高的围压及轴向载荷。而在实现上述力学参数的同时,整个设备的重量可以控制在几公斤到数十公斤以内。
本发明通过选择高温树脂进行碳纤维缠绕,可以在不高于200℃的环境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其能够承受内部压力及较高的轴向应力,也适用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使用方便,易于制造和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筒、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用于承载内筒的轴向应力,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周向应力趋近于零;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用于承载内筒的周向应力,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轴向应力趋近于零。
优选地,所述内筒包括第一轴向承力肩、第一密封段、功能段、第一传力端头、第二传力端头、第二密封段、第二轴向承力肩,第一轴向承力肩与第一传力端头连接,第一密封段位于第一轴向承力肩内,功能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向承力肩、第二轴向承力肩连接,第二密封段位于第二轴向承力肩内,第二传力端头与第二轴向承力肩连接。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缠绕筒为分开的内外两层,分别承担轴向应力和周向应力。
优选地,所述内筒为薄壁圆筒,材质为致密材料,可以自然实现对内部介质的防渗漏功能。
优选地,所述内筒为一体结构或为拼装结构,这样方便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内筒材料及内筒制造。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采用多层碳纤维,实现周向受力与轴向受力分开,在保证质量轻、体积小的前提下,能承受远大于周向应力的轴向应力,适用于高温高压高轴向应力的环境;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分开,不互相影响,质量轻、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内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内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包括内筒1、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2、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3,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2用于承载内筒的轴向应力,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周向应力趋近于零;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用于承载内筒的周向应力,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轴向应力趋近于零。
内筒1包括第一轴向承力肩4、第一密封段5、功能段6、第一传力端头 7、第二传力端头8、第二密封段9、第二轴向承力肩10,第一轴向承力肩 4与第一传力端头7连接,第一密封段5位于第一轴向承力肩4内,功能段 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向承力肩4、第二轴向承力肩10连接,第二密封段9 位于第二轴向承力肩10内,第二传力端头8与第二轴向承力肩10连接。
内筒中间的功能段可以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也可采用拼装式(见图3) 的结构,可根据具体需要换不同的材料,如金属:钛、铝,或塑料或橡胶等,内筒很薄,不做任何受力要求,仅要求穿透性。因此该夹持器具有X-RAY 可穿透性。本发明所受的轴向力由轴向承力碳纤维缠绕筒,周向力由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承担,所以该部位不会因受力原因而破坏。
功能段的周围缠绕多层碳纤维,利用碳纤维极强的抗压能力,使得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主要承受周向压力。
轴向承力碳纤维缠绕筒是在轴向承力肩上按照一定的角度缠绕碳纤维,使得轴向承力碳纤维缠绕筒主要承受轴向应力。碳纤维对于射线的吸收非常微小,所以可以作为样品的承载容器,在有射线穿透要求的环境下使用。
功能段为一段薄壁的圆筒,材料为钛合金、铝合金、非金属材料等,其主要功能是对内部的介质(气体或液体)起到一个密封的作用,对将缠绕在其外部的周向承载碳纤维缠绕筒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实验时,其较薄的厚度及低密度、无磁性等特性,便于外部探测仪器对其内部的样品进行检测;功能段可选用塑料或橡胶等,由于碳纤维和塑料对磁场无影响,故可配合要求无磁环境的仪器里使用,如核磁共振。
内筒还包括变径段、转接段等,变径段连接功能段与密封段。该段厚度逐渐增加,最后的厚度可以承受设计的内部压力。变径的目的,一是为了便于周向承载碳纤维缠绕筒的收口,二是为了逐渐承担内部的压力载荷。这一部分厚度的变化将不影响功能段内样品的测试。密封段为围压的密封段,内部有光洁度及公差要求,可实现围压的密封。转接段为内螺纹或外螺纹,可利用该螺纹实现与外部设备的联接。轴向力可以通过这两个螺纹传递。承力肩用于缠绕轴向承载碳纤维筒,是重要的受力结构,该部分的外径及厚度决定了本发明可以承受的轴向力。
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作用如下:该碳纤维缠绕筒紧密地缠绕在功能段上,经过变径段后收口。内部的压力通过内筒功能段传递到该碳纤维筒上,并由该碳纤维筒主要承载。
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作用如下:该碳纤维缠绕筒绕过内筒的上下承力肩缠绕,用于承担轴向的拉力。通过改变缠绕的参数如缠绕角度、厚度等等,可以实现不同的轴向力承载。
碳纤维缠绕筒对于射线的穿透性、磁场的稳定性均无影响或影响很小,故此,采用碳纤维缠绕在实现力学参数的同时,可以用在对射线穿透性、磁场稳定性有要求的场合,例如CT扫描仪、核磁共振仪等。特别的,内筒功能段为薄壁圆筒,材料可根据使用环境选用。例如钛合金可同时满足高温、高射线穿透、无磁性等要求;橡胶内筒可满足高射线穿透、无磁性、低重量等要求;聚四氟乙烯内筒可同时满足耐腐蚀、高温、高射线穿透、无磁性、低重量等要求。
如图6所示,样品15置于内压为P的内筒功能段处;上端由密封段12 密封,有螺纹压盖11压住;下端由可上下移动的活塞13密封;夹持器由下端外螺纹14与外部构件固定;活塞13由外部施加向上的推力,例如,1000kN。此时受力情况:受内压P作用,在内筒及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3 产生周向内应力,在外部的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2内产生轴向拉应力;受轴向推力作用,由于下端外螺纹14的固定作用,在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2 内产生轴向拉应力;在内筒内压P和轴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样品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且轴向压应力可以远大于其它两向应力。
改变碳纤维缠绕时使用的树脂,例如采用高温树脂,本发明即可用在高温的环境下。一般地,本发明的使用温度范围为-40℃~20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筒、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用于承载内筒的轴向应力,轴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周向应力趋近于零;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用于承载内筒的周向应力,周向承压碳纤维缠绕筒的轴向应力趋近于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第一轴向承力肩、第一密封段、功能段、第一传力端头、第二传力端头、第二密封段、第二轴向承力肩,第一轴向承力肩与第一传力端头连接,第一密封段位于第一轴向承力肩内,功能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向承力肩、第二轴向承力肩连接,第二密封段位于第二轴向承力肩内,第二传力端头与第二轴向承力肩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缠绕筒为分开的内外两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薄壁圆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一体结构或为拼装结构。
CN201720517960.4U 2017-05-11 2017-05-11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39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7960.4U CN207439807U (zh) 2017-05-11 2017-05-11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7960.4U CN207439807U (zh) 2017-05-11 2017-05-11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9807U true CN207439807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394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7960.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39807U (zh) 2017-05-11 2017-05-11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9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676A (zh) * 2017-05-11 2017-08-04 上海岩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676A (zh) * 2017-05-11 2017-08-04 上海岩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CN107014676B (zh) * 2017-05-11 2024-06-11 上海岩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7319B (zh) 一种用于ct三轴试验的压力室
US20210055234A1 (en) Miniature temperature-controlled triaxial tester for testing unsaturated soil suitable for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ning and method thereby
CN103175741B (zh) 一种超低温环境下钢筋拉伸试验的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7439807U (zh)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CN103672387A (zh) 70MPa高压车载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储氢气瓶
CN207066883U (zh) 一种岩石物理力学实验用强度测试的围压加载装置
CN109817358A (zh)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监督装置
CN102967611B (zh) 基于工业ct实验台的渗流加压加载套筒
CN106840482A (zh) 一种预应力筋张拉应力与锚下应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7014676A (zh) 高轴向应力碳纤维高压宽温夹持器
CN108801798A (zh) 一种水压提供轴力加载的复杂载荷试验装置
CN109283202A (zh) 一种用于扫描细微岩芯的样品夹持器
CN210221674U (zh) 一种能配合ct扫描的三轴实验装置
CN107389457A (zh) 基于碳纤维压力室的岩石力学试验机
CN210166218U (zh) 一种能实现大轴向载荷且轻量化和高刚度的岩心夹持器
CN207649858U (zh) 一种金属管用气压测漏装置
CN208270353U (zh) 同步辐射用真空/高压可调幅原位疲劳试验机及其组件
CN204380639U (zh) 加强型压力容器
CN107764639B (zh) 保持圆管曲率的自紧式圆管环向拉伸试验装置
CN109946181A (zh) 一种用于测试金属焊接管件接头冲击强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4878336A (zh) 一种基于ct扫描***的锚杆拉拔力试验装置
CN210221871U (zh) 一种适用于固定射线管式ct扫描实验的轴向加载装置
CN206488986U (zh) 一种带有外部引压式压力平衡结构的加载装置
CN109065190A (zh) 一种带内平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整体顶盖
CN107084882A (zh) 超高压氢环境轻便式环境力学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