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0413U -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0413U
CN207340413U CN201721291776.9U CN201721291776U CN207340413U CN 207340413 U CN207340413 U CN 207340413U CN 201721291776 U CN201721291776 U CN 201721291776U CN 207340413 U CN207340413 U CN 207340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charging connector
charging
main body
connec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17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兴国
李振
王洪军
张春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917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0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0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0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连接件和车辆,散热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冷却室和多个第一散热片且内周壁限定出容纳孔,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径向上位于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容纳孔之间,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充电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由此,通过设置冷却室和第一散热片,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的温度,可以避免出现接线端子过热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Description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具有该散热器的充电装置和具有该充电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爆发性成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攀升。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巨大优势,但是电动车充电时间周期长,却是长久以来的诟病。
现阶段利用增大充电功率来缩短充电时间的方式被普遍采用。与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电流过大,充电插座处的接线端子发热严重,导致出现充电端子烧毁或充电问题故障,这样整车无法正常充电,而且充电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还有,虽然目前一些厂商也在积极采用降低接线端子处的温度的一些方式,例如,在充电线束处布置冷却装置,但是冷却效果不理想,而且布置起来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该散热器能够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的接线端子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冷却室和多个第一散热片且内周壁限定出容纳孔,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径向上位于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容纳孔之间,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充电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通过设置冷却室和第一散热片,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的温度,可以避免出现接线端子过热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在所述主体的径向上延伸且径向内端连接至所述主体的内周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长度与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长度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限定出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内周壁的横截面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弧形段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直线段相连,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围绕所述弧形段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室围绕所述弧形段和所述直线段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内周的轴向后端处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台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内周的轴向后端处设置有后壁,所述后壁上设置有端子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形成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间隔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室为环形且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液口设置有压力阀,且在所述冷却室内压力达到预定值所述压力阀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包括:所述的散热器;充电连接件,所述充电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孔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充电连接件还包括:壳体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器套设在所述充电连接件上,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接线端子在轴向上存在叠加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充电连接件还包括:壳体、接线端子和充电线束,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线束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连,所述散热器套设在所述充电连接件的轴向后端处,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充电线束的压接处具有与所述散热器在轴向上叠加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外周的轴向后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主体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充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不同角度的散热器和充电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3是散热器和充电连接件未安装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散热器的剖视图;
图6是另一种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7和图8分别是散热器和充电连接件未安装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的充电插座与充电枪对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装置100;
散热器10;主体1;进液口1a;出液口1b;后壁11;端子孔12;内周壁13;弧形段13a;直线段13b;台阶部14;
冷却室2;容纳孔3;第一散热片4;
散热主体20;板体201;共用进口202;共用出口203;第二散热片204;
充电连接件30;接线端子31;壳体32;
冷却***200;泵体210;换热器220;储液罐230;过滤器240;
插接检测件300;电控模块400;配电模块500;充电桩600;充电枪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充电装置100,该充电装置100可以用于为动力电池充电。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充电装置100可以包括:散热器10和充电连接件30,当然,充电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散热主体20,散热主体20可以包括:板体201和冷却流道,冷却流道设置在板体201上。散热器10的内周壁设置有容纳孔3,充电连接件30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容纳孔3上,也可以理解为,充电连接件30可以安装在散热器10上。散热器10可以安装在散热主体20上,也就是说,散热器10部件可以起到为充电连接件30散热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安装固定充电连接件30的作用。充电连接件30可以为充电插座。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10可以包括:主体1,主体1内形成有冷却室2和多个第一散热片4,而且主体1的内周壁13限定出容纳孔3,多个第一散热片4与冷却室2间隔开,容纳孔3用于容纳充电连接件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的散热器10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于第一散热片4的位置布置,该第一散热片4可以直接形成在主体1内部,而不是独立设置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其中,上述的主体1内指的是主体1的外周壁和内周壁13之间的区域。这样第一散热片4更加靠近充电连接件30,第一散热片4可以为充电连接件30提供更好的散热性能。冷却室2内仍设置有可流动的冷却液。
其中,如图1-图6所示,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的周向上分布。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散热片4可以在周向上与充电连接件30的各个区域进行散热,从而可以提升主体1对充电连接件30的散热性能。
一种可选地,如图1-图6所示,冷却室2和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的径向间隔开设置。换言之,冷却室2可以位于多个第一散热片4的径向外侧,或者冷却室2可以位于多个第一散热片4的径向内侧。
例如,如图1-图6所示,在径向上,多个第一散热片4位于冷却室2和容纳孔3之间。由此,第一散热片4可以在冷却室2和充电连接件30之间起到散热,这样第一散热片4可以将充电连接件30处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冷却室2,冷却室2再进行换热,从而可以有利于主体1对充电连接件30的更好散热。
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在主体1的径向上延伸,而且多个第一散热片4的径向内端连接至主体1的内周壁13上。由此,冷却室2和多个第一散热片4可以更好地靠近充电连接件30,可以保证主体1和充电连接件30之间的换热效果。
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的轴向延伸长度与主体1的轴向延伸长度相同,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片4之间限定出通孔。通孔可以供气体流过,而且如此延伸的多个第一散热片4可以增加其散热面积,可以提升散热效果。
还有,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1的内周壁13的横截面包括:弧形段13a和直线段13b,弧形段13a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弧形段13a与直线段13b相连,多个第一散热片4围绕弧形段13a设置。由此,多个第一散热片4的位置设置合理,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冷却室2围绕弧形段13a和直线段13b设置。换言之,在弧形段13a处,冷却室2的一部分位于多个第一散热片4的径向外侧,在直线段13b处,冷却室2的另一部分位于直线段13b的外侧,无需间隔多个第一散热片4。如此可以使得主体1设置合理,整体结构性更好,散热效果好。
如图4-图6所示,主体1内周的轴向后端处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台阶部14。充电连接件30外周的轴向后端可以设置有环形凹槽,台阶部14可以容纳在环形凹槽内。台阶部14的设置可以提高主体1和充电连接件30的配合可靠性。
还有,如图5和图6所示,主体1内周的轴向后端处设置有后壁11,后壁11上设置有端子孔12。主体1的后壁11可以贴靠在充电连接件30的后壁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增加主体1和充电连接件30的接触面积,可以提升换热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主体1和充电连接件30之间的配合可靠性。
下面再描述一下冷却室2的布置形式。
主体1形成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间隔开设置。由此,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设置合理,进液和出液方便,可以使得主体1结构简单,冷却室2布置合理。
可选地,出液口1b设置有压力阀(图未示出),而且在冷却室2内压力达到预定值压力阀打开。由此,通过设置压力阀,可以控制冷却室2内的冷却介质的量,可以保证在充电连接件30与充电桩的充电枪对接时冷却室2内有足够的冷却介质,从而可以保证主体1降低接线端子31温度的作用。
当然,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还可以有其他布置形式,例如,主体1上形成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进液口1a位于出液口1b的正上方,或者进液口1a位于出液口1b的正下方。如此设置的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可以保证冷却介质有效地在冷却室2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可以使得冷却室2更好地降低充电连接件30的温度,可以避免接线端子31出现过热的问题。
具体地,进液口1a位于主体1的最下端,出液口1b位于主体1的最上端。由此,冷却介质可以在充满冷却室2之后才会从出液口1b流出,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冷却室2内具有足够的冷却介质,进而可以保证散热器10降低接线端子31温度的效果。
其中,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之间可以设置有隔板,隔板用来保证冷却介质在冷却室2内的循环,从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有效带走充电连接件30的热量。
充电连接件30还包括:壳体32、接线端子31和充电线束(图未示出),接线端子31设置在壳体32内,充电线束与接线端子31相连。
一种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散热器10套设在充电连接件30上,散热器10和接线端子31在轴向上存在叠加区域。叠加区域指的是在轴向上,散热器10的一部分位于该区域内,接线端子31的一部分也位于该区域内,这样该区域即够成为两者的叠加区域。叠加区域实质上可以有利于散热器10为接线端子31进行散热,从而可以解决接线端子31过热的问题。
另一种可选地,如图6所示,散热器10套设在充电连接件30的轴向后端处,接线端子31和充电线束的压接处具有与散热器10在轴向上叠加的区域。叠加区域实质上可以有利于散热器10为接线端子31进行散热,从而可以解决接线端子31过热的问题。
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壳体32外周的轴向后端设置有环形凹槽,主体1套设在环形凹槽处。如此设置的主体1结构简单,体积小,而且能够与充电连接件30的整体相配合。
下面再描述一下散热主体20。
如图9所示,散热主体20包括:板体201和多个第二散热片204,多个第二散热片204设置在板体201上,每个第二散热片204内形成有冷却流道,散热器10固定在板体201上,冷却室2与第二散热片204的冷却流道连通,充电连接件30安装在容纳孔3上。第二散热片20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充电连接件30的散热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31的温度,可以避免接线端子31出现过热的问题。而且第二散热片204内的冷却流道与冷却件内的冷却腔连通,这样可以解决冷却腔内冷却液进出问题,从而可以使得充电连接件30的布置简单。
板体201上形成有共用进口202和共用出口203,多个第二散热片204的冷却流道共用一个共用进口202和一个共用出口203。这样板体201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多个第二散热片204的进液和出液问题,而且可以更好地提升充电连接件30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冷却室2的两端可以设置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进液口1a至少与一个冷却流道相连,而且出液口1b至少与一个冷却流道相连。需要解释的是,进液口1a与冷却流道连接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出液口1b与冷却流道连接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这样既可以保证多条冷却流道内有冷却液流动,也可以保证多条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换热完成后从出液口1b流出,从而可以更好地将充电装置100内的热量带到充电装置100的外部。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0和冷却***200,冷却流道、冷却室2和冷却***200连通。由此,冷却流道内可以流动有冷却液,车辆可以在车辆充电时控制冷却***200的开启,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30的工作温度。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冷却***200包括:泵体210、换热器220和储液罐230,泵体210、换热器220、储液罐230、散热主体20的冷却流道和冷却室2之间形成循环回路。由此,泵体210可以在充电插座和充电枪610对接时工作,从而将冷却液泵入冷却流道和冷却室2,以使得冷却流道冷却接线端子31。冷却***200还包括:过滤器240,过滤器240设置在泵体210和换热器220之间,过滤器240可以起到过滤作用。
具体地,如图10所示,车辆还可以包括:插接检测件300和电控模块400,插接检测件300用于检测***充电插座内的充电枪610插接状态,电控模块400与插接检测件300电连接且在接收到充电枪610插接完成信号后控制泵体210工作。其中,如图所示,车辆还可以包括:配电模块500,配电模块500可以向电控模块400配电,而且电控模块400控制泵体210的工作状态。由此,充电插座可以实现合理控制的目的,在充电时可以保证冷却流道内流动有冷却介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冷却室和多个第一散热片且内周壁限定出容纳孔,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径向上位于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容纳孔之间,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充电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的径向上延伸且径向内端连接至所述主体的内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长度与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长度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限定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内周壁的横截面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弧形段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直线段相连,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围绕所述弧形段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围绕所述弧形段和所述直线段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周的轴向后端处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台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周的轴向后端处设置有后壁,所述后壁上设置有端子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形成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间隔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为环形且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有压力阀,且在所述冷却室内压力达到预定值所述压力阀打开。
12.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
充电连接件,所述充电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孔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连接件还包括: 壳体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器套设在所述充电连接件上,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接线端子在轴向上存在叠加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连接件还包括:壳体、接线端子和充电线束,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线束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连,所述散热器套设在所述充电连接件的轴向后端处,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充电线束的压接处具有与所述散热器在轴向上叠加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周的轴向后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主体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处。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
CN201721291776.9U 2017-09-30 2017-09-30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07340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1776.9U CN207340413U (zh) 2017-09-30 2017-09-30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1776.9U CN207340413U (zh) 2017-09-30 2017-09-30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0413U true CN207340413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8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1776.9U Active CN207340413U (zh) 2017-09-30 2017-09-30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04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973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13571955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海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连接器
CN117325681A (zh) * 2023-11-16 2024-01-02 汇工(河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降温的快充枪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973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13571955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海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连接器
CN117325681A (zh) * 2023-11-16 2024-01-02 汇工(河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降温的快充枪头
CN117325681B (zh) * 2023-11-16 2024-04-12 汇工(河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降温的快充枪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0413U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EP3691427B1 (en) Radiator of charging connector, radiat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CN110014954A (zh) 充电连接件
CN207820415U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N110014951B (zh) 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TWI673187B (zh) 車輛的充電裝置以及車輛
CN218489420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和车辆
CN108944533A (zh) 用于车辆的冷却***和具有该冷却***的车辆
CN207820416U (zh) 充电连接件、充电装置和车辆
CN109599694B (zh) 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208029269U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N211909519U (zh) 一种新型集成电机控制器
CN209675272U (zh) 一种双面冷却散热器
CN110014950A (zh) 充电连接件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N110014946A (zh) 充电装置、车辆和充电***
CN218243274U (zh) 电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WO2019062969A1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10014949A (zh) 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09600963A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N110014956A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10014922A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206190385U (zh) 节温器总成
CN221125932U (zh) 一种芯片散热盖及芯片组件
CN209516806U (zh) 一种新型的电机壳体的冷却水道
CN210201645U (zh) 一种燃料电池空压机***中的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