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8604U - 汽车前纵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纵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8604U
CN207328604U CN201721317436.9U CN201721317436U CN207328604U CN 207328604 U CN207328604 U CN 207328604U CN 201721317436 U CN201721317436 U CN 201721317436U CN 207328604 U CN207328604 U CN 207328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longitudinal
rigidity
weakened section
section
out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74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超
李伟
曾繁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174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8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8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8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前纵梁内板及前纵梁外板,所述前纵梁内板与前纵梁外板扣合连接形成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外板上设置有前端折弯诱导结构,所述前纵梁内板上设置有后端折弯诱导结构;所述前纵梁在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位置形成第一刚度弱化区段,所述前纵梁在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位置形成第二刚度弱化区段,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的前侧形成前纵梁前段,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与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之间形成前纵梁中段,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后侧形成前纵梁后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前纵梁在整个变形过程中呈大致“z”字形弯曲,通过两次弯曲变形充分吸收碰撞能量,降低车体加速度。

Description

汽车前纵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纵梁结构是汽车碰撞过程中重要的吸能元件,其吸能特性及变形模式决定了车辆正面碰撞性能的好坏,对乘员保护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降低汽车前部碰撞时对乘客的冲击力,通常在前纵梁上设置溃缩筋。通过溃缩筋的溃缩变形吸收部分冲击能量。
例如,现有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在前纵梁的部分位置设置有预定折弯部,当碰撞冲击作用在前纵梁上时,能够以该预定折弯部为起点产,使前纵梁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弯折变形。
但是,在碰撞冲击作用在前纵梁上时,现有的前纵梁结构均只发生一次折弯,并不能充分发挥前纵梁结构的吸能作用,对降低车体加速度作用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前纵梁结构在碰撞冲击作用下只发生一次折弯,并不能充分发挥前纵梁结构的吸能作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前纵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前纵梁内板及前纵梁外板,所述前纵梁内板与前纵梁外板扣合连接形成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外板上设置有前端折弯诱导结构,所述前纵梁内板上设置有后端折弯诱导结构;
所述前纵梁在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位置形成第一刚度弱化区段,所述前纵梁在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位置形成第二刚度弱化区段,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的前侧形成前纵梁前段,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与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之间形成前纵梁中段,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后侧形成前纵梁后段;
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及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均小于所述前纵梁前段、前纵梁中段及前纵梁后段的刚度,且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前纵梁内板及前纵梁外板通过点焊连接一体。
可选地,所述前纵梁中段的顶面上设置有悬置安装点,所述悬置安装点在所述前纵梁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前侧。
可选地,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溃缩槽、减弱孔洞、截面减小区段及避让凹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溃缩槽、减弱孔洞、截面减小区段及避让凹槽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上的外板溃缩槽,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上的内板溃缩槽。
可选地,所述外板溃缩槽沿竖直方向由所述前纵梁外板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前纵梁外板的顶面,所述内板溃缩槽沿竖直方向由所述前纵梁内板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前纵梁内板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外板溃缩槽的深度≥10mm,所述外板溃缩槽的宽度≥30mm;所述内板溃缩槽的深度≥10mm,所述内板溃缩槽的宽度≥30mm。
可选地,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上的溃缩槽,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上的避让凹槽。
可选地,所述前纵梁的前端面上连接有吸能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前纵梁外板上设置有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以在前纵梁的该位置形成第一刚度弱化区段,前纵梁内板上设置有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以在前纵梁的该位置形成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以此,第一刚度弱化区段的前侧形成前纵梁前段,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与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之间形成前纵梁中段,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后侧形成前纵梁后段。由于第一刚度弱化区段及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均小于前纵梁前段、前纵梁中段及前纵梁后段的刚度,且第一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小于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因而,当前纵梁受到碰撞力时,在碰撞前期,前纵梁中段及前纵梁后段保持稳定,前端折弯诱导结构溃缩以引导前纵梁前段向外弯曲变形。在碰撞后期,随着碰撞力的持续,后端折弯诱导结构溃缩以引导前纵梁中段向内弯曲变形。最终,前纵梁在整个变形过程中呈大致的“z”字形弯曲,通过两次弯曲变形充分吸收碰撞能量,降低车体加速度,从而达到减少乘员伤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纵梁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纵梁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在碰撞前期的弯曲变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在碰撞后期的弯曲变形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前纵梁;101、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2、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3、前纵梁前段;104、前纵梁中段;105、前纵梁后段;
1、前纵梁内板;11、内板溃缩槽;
2、前纵梁外板;21、外板溃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前纵梁内板1及前纵梁外板2,所述前纵梁内板1与前纵梁外板2扣合连接形成前纵梁10,所述前纵梁外板2上设置有前端折弯诱导结构,所述前纵梁内板1上设置有后端折弯诱导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前纵梁10在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位置形成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1,所述前纵梁10在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位置形成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2,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1的前侧形成前纵梁前段103,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1与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2之间形成前纵梁中段104,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2的后侧形成前纵梁后段105。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1及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2的刚度均小于所述前纵梁前段103、前纵梁中段104及前纵梁后段105的刚度,且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1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2的刚度。这样,在前纵梁受到碰撞力时,刚度最小的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1首先发生变曲变形。然后才是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2弯曲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内板1及前纵梁外板2通过点焊连接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中段104的顶面上设置有悬置安装点(图中未示出),所述悬置安装点在所述前纵梁1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前侧。也即,所述悬置安装点在所述前纵梁1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折弯诱导结构与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之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1上的外板溃缩槽21,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2上的内板溃缩槽11。所述外板溃缩槽21沿竖直方向由所述前纵梁外板2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前纵梁外板2的顶面,所述内板溃缩槽11沿竖直方向由所述前纵梁内板1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前纵梁内板1的顶面。即内板溃缩槽11及外板溃缩槽21均沿竖直方向贯穿整个前纵梁板面。另外,优选地,所述外板溃缩槽21的深度≥10mm,所述外板溃缩槽21的宽度≥30mm;所述内板溃缩槽11的深度≥10mm,所述内板溃缩槽11的宽度≥30mm。该尺寸的设计使得第一刚度弱化区段101及第二刚度弱化区段102更易于弯曲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10的前端面上连接有吸能盒。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能够进行第一级吸能。
参见图3至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前纵梁10受到碰撞力时,在碰撞前期(如图3所示),前纵梁中段104及前纵梁后段105保持稳定,前端折弯诱导结构溃缩以引导前纵梁前段103向外弯曲变形。在碰撞后期(如图4所示),随着碰撞力的持续,后端折弯诱导结构溃缩以引导前纵梁中段104向内弯曲变形。最终,前纵梁10在整个变形过程中呈大致的“z”字形弯曲,通过两次弯曲变形充分地吸收碰撞能量,降低车体加速度,从而达到减少乘员伤害的目的。
图1所示实施例中,溃缩槽为竖直状。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溃缩槽可以是相对竖直方向偏移一预定的角度。并且,溃缩槽可以是在高度方向上不贯通前纵梁内板的侧表面,即溃缩槽的两端没有延伸至前纵梁内板的顶面及底面。
图1所示实施例中,溃缩槽只设计了1条。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内板及前纵梁外板上也可以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多条溃缩槽。更为优选地是,多条溃缩槽相互平行。
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溃缩槽。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减弱孔洞、截面减小区段及避让凹槽中来代替溃缩槽。
例如,在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上的溃缩槽,而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上的避让凹槽。
再例如,在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上的避让凹槽,而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上的溃缩槽。避让凹槽可用于避让轮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内板及前纵梁外板,所述前纵梁内板与前纵梁外板扣合连接形成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外板上设置有前端折弯诱导结构,所述前纵梁内板上设置有后端折弯诱导结构;
所述前纵梁在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位置形成第一刚度弱化区段,所述前纵梁在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位置形成第二刚度弱化区段,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的前侧形成前纵梁前段,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与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之间形成前纵梁中段,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后侧形成前纵梁后段;
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及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均小于所述前纵梁前段、前纵梁中段及前纵梁后段的刚度,且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内板及前纵梁外板通过点焊连接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中段的顶面上设置有悬置安装点,所述悬置安装点在所述前纵梁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溃缩槽、减弱孔洞、截面减小区段及避让凹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溃缩槽、减弱孔洞、截面减小区段及避让凹槽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上的外板溃缩槽,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上的内板溃缩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溃缩槽沿竖直方向由所述前纵梁外板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前纵梁外板的顶面,所述内板溃缩槽沿竖直方向由所述前纵梁内板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前纵梁内板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溃缩槽的深度≥10mm,所述外板溃缩槽的宽度≥30mm;所述内板溃缩槽的深度≥10mm,所述内板溃缩槽的宽度≥3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刚度弱化区段上的溃缩槽,所述后端折弯诱导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刚度弱化区段上的避让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的前端面上连接有吸能盒。
CN201721317436.9U 2017-10-12 2017-10-12 汽车前纵梁结构 Active CN207328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7436.9U CN207328604U (zh) 2017-10-12 2017-10-12 汽车前纵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7436.9U CN207328604U (zh) 2017-10-12 2017-10-12 汽车前纵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8604U true CN207328604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8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7436.9U Active CN207328604U (zh) 2017-10-12 2017-10-12 汽车前纵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86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1578A (zh) * 2018-10-31 2019-01-04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汽车的纵梁前段
CN109353412A (zh) * 2018-09-13 2019-02-19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前碰撞吸能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身总成
CN111409697A (zh) * 2020-04-14 2020-07-14 王涵熙 一种汽车前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3412A (zh) * 2018-09-13 2019-02-19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前碰撞吸能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身总成
CN109131578A (zh) * 2018-10-31 2019-01-04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汽车的纵梁前段
CN109131578B (zh) * 2018-10-31 2024-05-07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汽车的纵梁前段
CN111409697A (zh) * 2020-04-14 2020-07-14 王涵熙 一种汽车前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9845U (zh) 一种三维折纸结构汽车吸能盒
CN105083385B (zh) 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
CN207328604U (zh) 汽车前纵梁结构
JP5821334B2 (ja) フロント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
CN204821718U (zh) 车身纵梁、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CN207106646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与前围的连接支架
CN211731294U (zh) 前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2593428U (zh) 轿车用前防撞梁吸能盒
CN102390432A (zh) 一种汽车纵梁内板总成
CN204452340U (zh)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
CN209719505U (zh) 一种防撞梁吸能盒
CN107628118B (zh)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纵梁结构
CN206954313U (zh) 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结构
CN103057497A (zh) 一种客车前防撞梁
US20160137227A1 (en) Front side member for vehicle
CN207191172U (zh) 一种汽车纵梁
CN215706156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09683623U (zh) 汽车前部防撞吸能装置
KR20110006446A (ko) 복수의 충돌에너지 흡수단계를 갖는 차량용 전방 충돌에너지 흡수장치
CN211139237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105015452B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结构
CN109292006B (zh)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CN106985776A (zh) 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
CN207644329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CN209336826U (zh) 车身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