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1649U -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1649U
CN207291649U CN201721417903.5U CN201721417903U CN207291649U CN 207291649 U CN207291649 U CN 207291649U CN 201721417903 U CN201721417903 U CN 201721417903U CN 207291649 U CN207291649 U CN 207291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tor
travelling gear
main shaft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79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超
杜柳絮
冯有慢
何明伟
李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79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1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1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1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该***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包括主轴、副轴、离合器、半同步器、输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主轴、副轴和输出轴平行,发动机与主轴相连,第三传动齿轮空套在主轴上,离合器连接于主轴和第三传动齿轮,输入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第三传动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输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中的一者通过半同步器与所在的轴传动连接;第一电机,与发动机相连;第二电机,与主轴或副轴相连,变速器位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轴向长度缩短,以便于整车空间搭载。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混合动力驱动***包括发动机E、第一电机M1、第二电机M2、一个同步器S、两个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以及多对传动齿轮,该混合动力驱动***可以实现两个挡位。其中,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这三个动力源同轴布置,并且第一离合器C1控制发动机E和第一电机M1的动力输出和切断,第二离合器C2控制第二电机M2的动力输出和切断。
上述混合动力驱动***采用发动机E、第一电机M1、第二电机M2、一个同步器S、两个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同轴布置在输入轴上的形式,导致整个***的轴向长度较大,搭载空间受限,并且仅能实现两个挡位,致使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混合动力驱动***,以简化***结构,缩短整个***的轴向长度,以便于整车空间搭载,并且可以实现三个挡位、多模式切换,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满足电机的高效运行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包括:
发动机;
变速器,包括主轴、副轴、离合器、半同步器、输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所述主轴、所述副轴和所述输出轴平行,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相连,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空套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空套在所述主轴上并连接到所述第三传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布置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布置在所述副轴上,所述输出齿轮布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输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中的一者通过所述半同步器与所在的轴传动连接;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相连;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或所述副轴相连,所述变速器位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空套在所述副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所述半同步器与所述副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齿轮固定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在所述副轴上,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副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空套在所述副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所述半同步器与所述副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齿轮固定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在所述副轴上,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齿轮空套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输入齿轮通过所述半同步器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在所述副轴上,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半同步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或者位于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位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或所述副轴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在纯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当所述离合器接合时,所述半同步器断开;当所述半同步器接合时,所述离合器断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中仅使用一个离合器和一个半同步器,主轴、副轴和输出轴采用平行轴的布置方式,并且在轴向布置有发动机、两个电机、一个离合器、一个半同步器,减少了一个离合器和半个同步器的使用,使得整个***的结构简单,轴向长度缩短,以便于整车空间搭载,并且可以实现三个挡位、多模式切换,以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满足电机的高效运行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简化混合动力驱动***结构,缩短整个***的轴向长度,以便于整车空间搭载,并且可以实现三个挡位、多模式切换,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满足电机的高效运行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面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
所述车辆与上述混合动力驱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示意性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轴,2-副轴,3-输入齿轮,4-第一传动齿轮,5-第二传动齿轮,6-第三传动齿轮,7-输出齿轮,8-输出轴,E-发动机,M1-第一电机,M2-第二电机,C-离合器,A-半同步器,S-同步器,C1-第一离合器,C2-第二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半同步器,是指只有一个同步环的同步器。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示意性原理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包括:发动机E、变速器、第一电机M1、第二电机M2,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与发动机E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副轴2相连,变速器位于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之间。第一电机M1既可作为发电机以用于发电,又可作为电动机以用于驱动车辆;第二电机M2也既可作为电动机以用于驱动车辆,又可作为发电机以用于发电。发动机E的动力通过变速器传递给输出轴8,输出轴8通过齿轮与差速器的齿轮连接,从而输出动力以驱动车辆的车轮转动。
其中,变速器包括主轴1、副轴2、离合器C、半同步器A、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和输出轴8,主轴1、副轴2和输出轴8平行,发动机E的输出端与主轴1相连,第三传动齿轮6空套在主轴1上,离合器C的输入端连接于主轴1,离合器C的输出轴空套在主轴1上并连接到第三传动齿轮6,输入齿轮3布置在主轴1上,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布置在副轴2上,输出齿轮7布置在输出轴8上,输入齿轮3与第一传动齿轮4啮合,第二传动齿轮5与第三传动齿轮6啮合,第三传动齿轮6与输出齿轮7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通过半同步器A与副轴2传动连接。
该混合动力驱动***中仅使用一个离合器C和一个半同步器A,主轴1、副轴2和输出轴8采用平行轴的布置方式,并且在轴向布置有发动机E、第一电机M1、第二电机M2、离合器C、半同步器A,减少了一个离合器和半个同步器的使用,使得整个***的结构简单,轴向长度缩短,以便于整车空间搭载,并且可以实现三个挡位、多模式切换,以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满足电机的高效运行区。具体的工作挡位和模式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具体地,各齿轮采用如下安装方式:输入齿轮3固定在主轴1上,第一传动齿轮4空套在副轴2上,第二传动齿轮5固定在副轴2上,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副轴2连接,以将动力传递给副轴2。
半同步器A可以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的任意一侧,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半同步器A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以进一步缩短整个***的轴向长度,使得结构紧凑,便于整车空间搭载。
发动机E的输出端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连接,通常为增速齿轮,以增大发动机E的转速,从而满足第一电机M1的高速运行区的需求。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发动机E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同轴连接,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与主轴1同轴连接,从而整个***的结构简单,进一步缩短整个***的轴向长度,使得结构紧凑。
离合器C可以布置在主轴1的任意位置并且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三传动齿轮6连接,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离合器C位于第一电机M1和第三传动齿轮6之间,以简化结构,缩短***的轴向长度。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副轴2同轴连接,使得***的结构简单、紧凑。
进一步的,在纯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当离合器C接合时,半同步器A断开;当半同步器A接合时,离合器C断开。
实施例一的混合动力驱动***具有以下模式:
一、纯发动机模式
(1)发动机E作为动力输入,半同步器A接合,离合器C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主轴1→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半同步器A接合→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传动比由输入齿轮3和输出齿轮7决定。
(2)发动机E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传动比由第三传动齿轮6和输出齿轮7决定。
二、纯电动模式
(1)第一电机M1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2)第二电机M2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和半同步器A均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二电机M2→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三挡,传动比由第二传动齿轮5和输出齿轮7决定;
(3)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第二电机M2→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第一电机M1的动力和第二电机M2的动力在第三传动齿轮6处耦合(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的转速来实现)→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动力输出。
其中,第一电机M1和/或第二电机M2反转实现倒挡。
三、混合动力模式
(1)发动机E和第一电机M1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和第一电机M1→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2)发动机E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第一电机M1(不工作)→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第二电机M2→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发动机E的动力和第二电机M2的动力在第三传动齿轮6处耦合(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机M2的转速来实现)→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动力输出;
(3)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和第一电机M1→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第二电机M2→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的动力在第三传动齿轮6处耦合(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的转速来实现)→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动力输出。
四、增程模式(第一电机M1作为发电机,第二电机M2作为电动机)
发动机E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和半同步器A均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发电→电池(储存电能);
电池(释放电能)→第二电机M2→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三挡。
五、能量回收模式(下坡或制动)
(1)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车轮动力→差速器→输出轴8→输出齿轮7→第三传动齿轮6→离合器C接合→主轴1→第一电机M1能量回收;
(2)离合器C和半同步器A均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车轮动力→差速器→输出轴8→输出齿轮7→第三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5→副轴2→第二电机M2能量回收。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示意性原理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包括:发动机E、变速器、第一电机M1、第二电机M2,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与发动机E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副轴2相连,变速器位于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之间。第一电机M1既可作为发电机以用于发电,又可作为电动机以用于驱动车辆;第二电机M2也既可作为电动机以用于驱动车辆,又可作为发电机以用于发电。发动机E的动力通过变速器传递给输出轴8,输出轴8通过齿轮与差速器的齿轮连接,从而输出动力以驱动车辆的车轮转动。
其中,变速器包括主轴1、副轴2、离合器C、半同步器A、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和输出轴8,主轴1、副轴2和输出轴8平行,发动机E的输出端与主轴1相连,第三传动齿轮6空套在主轴1上,离合器C的输入端连接于主轴1,离合器C的输出轴空套在主轴1上并连接到第三传动齿轮6,输入齿轮3布置在主轴1上,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布置在副轴2上,输出齿轮7布置在输出轴8上,输入齿轮3与第一传动齿轮4啮合,第二传动齿轮5与第三传动齿轮6啮合,第三传动齿轮6与输出齿轮7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通过半同步器A与副轴2传动连接。
该混合动力驱动***中仅使用一个离合器C和一个半同步器A,主轴1、副轴2和输出轴8采用平行轴的布置方式,并且在轴向布置有发动机E、第一电机M1、第二电机M2、离合器C、半同步器A,减少了一个离合器和半个同步器的使用,使得整个***的结构简单,轴向长度缩短,以便于整车空间搭载,并且可以实现三个挡位、多模式切换,以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满足电机的高效运行区。具体的工作挡位和模式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具体地,各齿轮采用如下安装方式:输入齿轮3固定在主轴1上,第一传动齿轮4空套在副轴2上,第二传动齿轮5固定在副轴2上,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主轴1连接,以将动力传递给主轴1。
半同步器A可以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的任意一侧,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半同步器A位于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以进一步缩短整个***的轴向长度,使得结构紧凑,便于整车空间搭载。
发动机E的输出端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连接,通常为增速齿轮,以增大发动机E的转速,从而满足第一电机M1的高速运行区的需求。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发动机E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同轴连接,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与主轴1同轴连接,从而整个***的结构简单,进一步缩短整个***的轴向长度,使得结构紧凑。
离合器C可以布置在主轴1的任意位置并且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三传动齿轮6连接,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离合器C位于第一电机M1和第三传动齿轮6之间,以简化结构,缩短***的轴向长度。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主轴1同轴连接,使得***的结构简单、紧凑。
进一步的,在纯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当离合器C接合时,半同步器A断开;当半同步器A接合时,离合器C断开。
实施例二的混合动力驱动***具有以下模式:
一、纯发动机模式(与实施例一的纯发动机模式相同)
(1)发动机E作为动力输入,半同步器A接合,离合器C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主轴1→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半同步器A接合→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传动比由输入齿轮3和输出齿轮7决定;
(2)发动机E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传动比由第三传动齿轮6和输出齿轮7决定。
二、纯电动模式
(1)第一电机M1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主轴1→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半同步器A接合→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2)第一电机M1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3)第二电机M2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二电机M2→主轴1→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半同步器A接合→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4)第二电机M2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二电机M2→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5)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主轴1→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半同步器A接合→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6)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其中,第一电机M1和/或第二电机M2反转实现倒挡。
三、混合动力模式
(1)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主轴1→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半同步器A接合→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2)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四、能量回收模式(下坡或制动)
(1)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车轮动力→差速器→输出轴8→输出齿轮7→第三传动齿轮6→离合器C接合→主轴1→第一电机M1能量回收;
(2)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车轮动力→差速器→输出轴8→输出齿轮7→第三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5→副轴2→半同步器A接合→第一传动齿轮4→输入齿轮3→主轴1→第二电机M2能量回收。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示意性原理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包括:发动机E、变速器、第一电机M1、第二电机M2,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与发动机E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副轴2相连,变速器位于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之间。第一电机M1既可作为发电机以用于发电,又可作为电动机以用于驱动车辆;第二电机M2也既可作为电动机以用于驱动车辆,又可作为发电机以用于发电。发动机E的动力通过变速器传递给输出轴8,输出轴8通过齿轮与差速器的齿轮连接,从而输出动力以驱动车辆的车轮转动。
其中,变速器包括主轴1、副轴2、离合器C、半同步器A、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和输出轴8,主轴1、副轴2和输出轴8平行,发动机E的输出端与主轴1相连,第三传动齿轮6空套在主轴1上,离合器C的输入端连接于主轴1,离合器C的输出轴空套在主轴1上并连接到第三传动齿轮6,输入齿轮3布置在主轴1上,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布置在副轴2上,输出齿轮7布置在输出轴8上,输入齿轮3与第一传动齿轮4啮合,第二传动齿轮5与第三传动齿轮6啮合,第三传动齿轮6与输出齿轮7啮合,输入齿轮3通过半同步器A与主轴1传动连接。
该混合动力驱动***中仅使用一个离合器C和一个半同步器A,主轴1、副轴2和输出轴8采用平行轴的布置方式,并且在轴向布置有发动机E、第一电机M1、第二电机M2、离合器C、半同步器A,减少了一个离合器和半个同步器的使用,使得整个***的结构简单,轴向长度缩短,以便于整车空间搭载,并且可以实现三个挡位、多模式切换,以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满足电机的高效运行区。具体的工作挡位和模式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具体地,各齿轮采用如下安装方式:输入齿轮3空套在主轴1上,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固定在副轴2上,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主轴1连接,以将动力传递给主轴1。
半同步器A可以位于输入齿轮3的任意一侧,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半同步器A位于输入齿轮3和第三传动齿轮6之间,以进一步缩短整个***的轴向长度,使得结构紧凑,便于整车空间搭载。
发动机E的输出端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连接,通常为增速齿轮,以增大发动机E的转速,从而满足第一电机M1的高速运行区的需求。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发动机E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同轴连接,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与主轴1同轴连接,从而整个***的结构简单,进一步缩短整个***的轴向长度,使得结构紧凑。
离合器C可以布置在主轴1的任意位置并且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三传动齿轮6连接,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离合器C位于第一电机M1和第三传动齿轮6之间,以简化结构,缩短***的轴向长度。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主轴1同轴连接,使得***的结构简单、紧凑。
进一步的,在纯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当离合器C接合时,半同步器A断开;当半同步器A接合时,离合器C断开。
实施例三的混合动力驱动***具有以下模式:
一、纯发动机模式
(1)发动机E作为动力输入,半同步器A接合,离合器C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主轴1→半同步器A接合→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传动比由输入齿轮3和输出齿轮7决定;
(2)发动机E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传动比由第三传动齿轮6和输出齿轮7决定。
二、纯电动模式
(1)第一电机M1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主轴1→半同步器A接合→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2)第一电机M1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3)第二电机M2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二电机M2→主轴1→半同步器A接合→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4)第二电机M2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二电机M2→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5)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主轴1→半同步器A接合→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6)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其中,第一电机M1和/或第二电机M2反转实现倒挡。
三、混合动力模式
(1)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主轴1→半同步器A接合→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2)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主轴1→离合器C接合→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二挡。
四、增程模式(第一电机M1作为发电机,第二电机M2作为电动机)
发动机E作为动力输入,离合器C断开,半同步器A接合:
动力传递路径为:发动机E→第一电机M1→发电→电池(储存电能);
电池(释放电能)→主轴1→半同步器A接合→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副轴2→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输出轴8→差速器,实现一挡。
五、能量回收模式(下坡或制动)
(1)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车轮动力→差速器→输出轴8→输出齿轮7→第三传动齿轮6→离合器C接合→主轴1→第一电机M1能量回收;
(2)离合器C接合,半同步器A断开:
动力传递路径为:车轮动力→差速器→输出轴8→输出齿轮7→第三传动齿轮6→离合器C接合→主轴1→第二电机M2能量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面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E);
变速器,包括主轴(1)、副轴(2)、离合器(C)、半同步器(A)、输入齿轮(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第三传动齿轮(6)、输出齿轮(7)和输出轴(8),所述主轴(1)、所述副轴(2)和所述输出轴(8)平行,所述发动机(E)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1)相连,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空套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离合器(C)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主轴(1),所述离合器(C)的输出轴空套在所述主轴(1)上并连接到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所述输入齿轮(3)布置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布置在所述副轴(2)上,所述输出齿轮(7)布置在所述输出轴(8)上,所述输入齿轮(3)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与所述输出齿轮(7)啮合,所述输入齿轮(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中的一者通过所述半同步器(A)与所在的轴传动连接;
第一电机(M1),所述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与所述发动机(E)的输出端相连;
第二电机(M2),所述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1)或所述副轴(2)相连,所述变速器位于所述第一电机(M1)和所述第二电机(M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空套在所述副轴(2)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通过所述半同步器
(A)与所述副轴(2)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齿轮(3)固定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固定在所述副轴(2)上,所述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所述副轴(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空套在所述副轴(2)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通过所述半同步器(A)与所述副轴(2)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齿轮(3)固定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固定在所述副轴(2)上,所述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3)空套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输入齿轮(3)通过所述半同步器(A)与所述主轴(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固定在所述副轴(2)上,所述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同步器(A)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或者位于所述输入齿轮(3)和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E)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M1)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1)同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C)位于所述第一电机(M1)和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M2)的动力轴与所述主轴(1)或所述副轴(2)同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其特征在于,在纯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当所述离合器(C)接合时,所述半同步器(A)断开;当所述半同步器(A)接合时,所述离合器(C)断开。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
CN201721417903.5U 2017-10-30 2017-10-30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Active CN207291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7903.5U CN207291649U (zh) 2017-10-30 2017-10-30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7903.5U CN207291649U (zh) 2017-10-30 2017-10-30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1649U true CN207291649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274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7903.5U Active CN207291649U (zh) 2017-10-30 2017-10-30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164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6641A (zh) * 2018-10-09 2020-04-17 北京致行慕远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及行驶设备
CN114248750A (zh) * 2020-09-24 2022-03-29 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驱动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82410A1 (zh) * 2020-10-19 2022-04-28 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和农业机械的混合动力***
WO2023071093A1 (zh) * 2021-10-27 2023-05-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和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6641A (zh) * 2018-10-09 2020-04-17 北京致行慕远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及行驶设备
CN114248750A (zh) * 2020-09-24 2022-03-29 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驱动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82410A1 (zh) * 2020-10-19 2022-04-28 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和农业机械的混合动力***
WO2023071093A1 (zh) * 2021-10-27 2023-05-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7865B2 (ja) 自動車両用ハイブリッド伝動装置
US11046167B2 (en) Hybrid power and electric motor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ower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207291649U (zh)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CN104540699B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驱动***、混合式车辆及其用途
CN107215203B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传动***
CN208896854U (zh) 混合动力驱动***及混合动力汽车
CN106976388A (zh) 前驱车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8725178A (zh) 一种单行星齿轮多模式混动动力变速器
CN209683432U (zh)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总成
CN108839550B (zh) 混合动力***
CN108016277A (zh) 动力传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978234A (zh) 混合动力***和车辆
CN111016618A (zh) 混合动力驱动***及混合动力汽车
CN106801724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
CN114714885A (zh) 两档混合动力耦合机构、控制***及控制方法
CN208439058U (zh) 双电机混合动力用变速器
CN108001198A (zh) 车辆的动力传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8016275A (zh) 车辆的动力传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336487U (zh) 动力驱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534050U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
CN108561513A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和车辆
CN108016283A (zh) 动力***和车辆
CN209466980U (zh) 动力驱动***和车辆
CN109986957B (zh) 动力驱动***及车辆
CN112140867B (zh) 混合动力驱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