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2515U -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2515U
CN207262515U CN201721270817.6U CN201721270817U CN207262515U CN 207262515 U CN207262515 U CN 207262515U CN 201721270817 U CN201721270817 U CN 201721270817U CN 207262515 U CN207262515 U CN 207262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heating
self
heater bod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08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强
李磊
袁燕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708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2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2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2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该***包括缓冲罐、暖气散热装置和加热器,所述的缓冲罐通过管道与加热器连接,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的加热器通过管道与暖气散热装置的进料管连接,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的出料管与连接加热器的进料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本体为空心壳体结构,其中可以通入加热介质,通过加热棒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被加热介质通入到管路单元中,通过加热器本体中的加热介质对被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实现热量传递;通过加热棒的位置设置,利用热涨原理,使得加热器本体中的加热介质实现自动循环对流,进而降低了加热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属于取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暖气设备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取暖装置,目前的取暖设备主要是通过加热水,通过换热设备进行散热达到取暖的目的。然而,现有的供暖***加热水的方式主要是燃烧燃料,这种形式存在热转化率低、能耗高,而且产生大量燃烧废物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件CN103503557A(申请号:201380000441.5)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包括:加热器主体(50)、收纳加热器主体(50)的外壳(51)、以及配置于加热器主体(50)和外壳(51)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覆盖加热器主体(50)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件(52),覆盖件(52)由包含陶瓷以及玻璃中的至少一方的材料构成,加热器主体(50)具有筒状的蜂窝状构造部(4)、以及被配设在蜂窝状构造部(4)的侧面的一对的电极部(21),蜂窝状构造部(4)具有区划形成多个孔格的隔壁,外壳(51)覆盖加热器主体(50)的侧面侧地收纳加热器主体(50),蜂窝状构造部(4)的隔壁由以陶瓷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隔壁通过通电发热。然而,这种加热器仍然是通过多个加热棒进行热传递,传热效率低,能耗较大。
因此,开发一种传热效率高、耗能低而且环保的取暖***,成为取暖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包括缓冲罐、暖气散热装置和加热器,所述的缓冲罐通过管道与加热器连接,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的加热器通过管道与暖气散热装置的进料管连接,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的出料管与连接加热器的进料管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为管式散热器或片式散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器为2个以上的加热器进行串联或/和并联设置,进一步优选4-100个加热器进行串联或/和并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的数量为2个以上,进行并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的进料端或出料端还连接有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所述的加热器本体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的加热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管路单元,所述的管路单元为贯穿于加热器本体的管路,所述的加热器本体内部还设置有加热棒。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器本体为圆筒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加热棒位于加热器本体与管路单元之间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加热棒与加热器本体壳体的距离为加热器本体内径的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加热棒到加热器本体中心的连线与加热器本体纵向轴线的夹角θ为10°-60°,进一步优选30°-50°。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器本体内部且位于加热棒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用于支撑加热棒;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为三角形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贯穿于加热器本体的管路为由两个管道套接形成的夹层管路;
优选的,所述的夹层管路的两端为两个管道汇集形成的单一管道结构;进一步优选的,进料端的单一管道结构位于加热器本体的外部,出料端的单一管道结构位于加热器本体的内部并且由单一管道引申至加热器本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的管路单元与加热器本体的横向轴线呈1°-5°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加热器的加热器本体为空心壳体结构,其中可以通入加热介质(比如:油、水等),通过加热棒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被加热介质(比如:水、油等)通入到管路单元中,通过加热器本体中的加热介质对被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实现热量传递。通过加热棒的位置设置,利用热涨原理,使得加热器本体中的加热介质实现自动循环对流,进而降低了加热能耗。
2、当管路单元为由两个管道套接形成的夹层管路时,被加热介质位于夹层管路中,夹层管路的受热面积增大,提高了传热效率。
3、当管路单元与加热器本体的横向轴线呈夹角时,由于热涨原理,管路单元中的被加热介质形成自动向出料端流动的驱动力,进一步实现自循环流动,降低了能耗。
4、本实用新型基于热胀原理可实现暖气散热装置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自动循环,当暖气散热装置数量增多时,可通过泵提供动力实现循环供暖。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工业化应用,市场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循环节能取暖***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比例中常规电加热片直接加热的装置图。
其中:1、缓冲罐,2、暖气散热装置,3、加热器,3-1、加热器本体,3-2、管路单元,3-3、加热棒,3-4、支撑架,4、物料传送管道,5、电加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包括缓冲罐1、暖气散热装置2和加热器3,所述的缓冲罐1通过管道与加热器3连接,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2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的加热器3通过管道与暖气散热装置2的进料管连接,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2的出料管与连接加热器3的进料管道连接;
所述的加热器3包括加热器本体3-1,所述的加热器本体3-1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的加热器本体3-1内部设置有管路单元3-2,所述的管路单元3-2为贯穿于加热器本体3-1的管路,所述的加热器本体3-1内部还设置有加热棒3-3。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器本体3-1为圆筒结构,管路单元3-2为贯穿于加热器本体3-1的单一管道,加热棒3-3位于加热器本体3-1与管路单元3-2之间的位置;所述的加热棒3-3与加热器本体3-1壳体的距离为加热器本体3-1内径的5%;所述的加热棒3-3到加热器本体3-1中心的连线与加热器本体3-1纵向轴线的夹角θ为30°。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的是:
所述的加热器3为4个加热器3进行并联或/和串联设置,所述的加热棒3-3与加热器本体3-1壳体的距离为加热器本体3-1内径的10%;所述的加热棒3-3到加热器本体3-1中心的连线与加热器本体3-1纵向轴线的夹角θ为40°。所述的加热器本体3-1内部且位于加热棒3-3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3-4,用于支撑加热棒3-3;所述的支撑架3-4为三角形支架。设置支撑架3-4一方面可以对加热棒3-3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可以缓冲加热介质对加热棒3-3的冲击力。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的是:所述的加热棒3-3与加热器本体3-1壳体的距离为加热器本体3-1内径的5%;所述的加热棒3-3到加热器本体3-1中心的连线与加热器本体3-1纵向轴线的夹角θ为45°;所述的加热器本体3-1内部且位于加热棒3-3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3-4,用于支撑加热棒3-3;所述的支撑架3-4为三角形支架。贯穿于加热器本体3-1的管路为由两个管道套接形成的夹层管路。
实施例4
如实施例3所述,不同的是:所述的夹层管路的两端为两个管道汇集形成的单一管道结构;进料端的单一管道结构位于加热器本体3-1的外部,出料端的单一管道结构位于加热器本体3-1的内部并且由单一管道引申至加热器本体3-1的外部;所述的管路单元3-2与加热器本体3-1的横向轴线呈3°夹角。
对比例
如图4所示,常规的电加热片直接加热的装置,包括物料传送管道4和设置在物料传送管道4表面的电加热片5。
本对比例中,物料传送管道内径90mm,长度1000mm,采用三个电加热片5进行加热,每个电加热片的长度为300mm。
试验例
分别采用实施例4和对比例中的装置对物料进行加热,实施例4中的加热器本体3-1的长度和内径与对比例相同。
对比例中物料传送管道4中被加热的物料为导热油,实施例4中加热器本体3-1和管路单元3-2中的物料也均为导热油,物料流速均为150kg/h。
当被加热的物料在出口温度达到170℃时,测试对比例电加热片5和实施例4中加热棒3-3的功率消耗,以及被加热物料的温度控制的误差范围,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编号/项目 功率消耗(W/h) 温度控制误差(℃)
对比例 2200 ±10
实施例4 1200 ±2
由表1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物料循环对流加热的方式,要比常规电加热片直接加热的方式热传递效率高,而且物料的温度控制误差小,加热稳定,同时避免了常规电加热片为了控制加热温度反复启动的问题。

Claims (10)

1.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该***包括缓冲罐、暖气散热装置和加热器,所述的缓冲罐通过管道与加热器连接,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的加热器通过管道与暖气散热装置的进料管连接,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的出料管与连接加热器的进料管道连接;
所述的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所述的加热器本体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的加热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管路单元,所述的管路单元为贯穿于加热器本体的管路,所述的加热器本体内部还设置有加热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为管式散热器或片式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为2个以上的加热器进行串联或/和并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气散热装置的进料端或出料端还连接有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棒位于加热器本体与管路单元之间的位置;所述的加热棒与加热器本体壳体的距离为加热器本体内径的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本体为圆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棒到加热器本体中心的连线与加热器本体纵向轴线的夹角θ为1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本体内部且位于加热棒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穿于加热器本体的管路为由两个管道套接形成的夹层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节能取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路单元与加热器本体的横向轴线呈1°-5°夹角。
CN201721270817.6U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Active CN207262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0817.6U CN207262515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0817.6U CN207262515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2515U true CN207262515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1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0817.6U Active CN207262515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25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1891A (zh) * 2017-09-29 2018-03-09 杨建强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1891A (zh) * 2017-09-29 2018-03-09 杨建强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4675B (zh) 可拆卸式余热回收高效换热器
CN102901222A (zh) 一种强制翅片直管双环状冷凝供热换热器
CN206131797U (zh) 一种双循环高效节能暖气片
CN201392112Y (zh) 燃气采暖热水炉主换热器
CN207262515U (zh)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CN207299526U (zh) 一种自循环加热器
CN206410206U (zh) 一种u形管热交换器
CN207299521U (zh) 一种自循环加热锅炉***
CN201636835U (zh) 翅片式稠油管路热管加热锅炉
CN207599994U (zh) 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
CN107781891A (zh) 一种自循环节能取暖***
CN205561271U (zh) 内置换热器的搪瓷水箱
CN202229628U (zh) 余热回收高效换热器
CN204388690U (zh) 不锈钢热交换器管板单元
CN107830636A (zh) 一种自循环加热器
CN202132974U (zh) 高效管状***件换热器
CN206176703U (zh) 一种蜂窝式加热器
CN107560181A (zh) 一种自循环加热锅炉***
CN214537524U (zh) 一种家用燃气热水器热交换器
CN217179381U (zh) 一种折弯高翅片管
CN203810973U (zh) 一种高效管式换热器
CN107843009A (zh) 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
CN213120204U (zh) 一种流体换热装置
CN213599689U (zh) 一种生物质香薰烘干机外加热装置
CN203823789U (zh) 一种燃气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