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9443U - 枢转元件 - Google Patents

枢转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9443U
CN207229443U CN201720995885.2U CN201720995885U CN207229443U CN 207229443 U CN207229443 U CN 207229443U CN 201720995885 U CN201720995885 U CN 201720995885U CN 207229443 U CN207229443 U CN 207229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wall
pivoting member
shaft
bottom plat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958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星晨
邱英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9958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9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9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9443U/zh
Priority to US16/051,735 priority patent/US1059821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1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7/1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 F16C17/107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with at least one surface for radial load and at least one surface for axial lo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1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of the inside-out type, i.e. the rotor is arranged radially outside a central stator
    • F04D25/062Details of the bear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转元件,其包含底座、轴承以及转轴。轴承设置于底座上,且轴承包含第一环壁;以及转轴套设第一环壁,且转轴能够转动地设置于第一环壁。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枢转元件,可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用于产生有效的油压作用力。

Description

枢转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转元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预防电脑主机内部的电子元件过热,而导致电子元件发生异常,通常会在电脑主机的电源供应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及绘图处理单元(GPU)等温度容易升高的电子元件上配置风扇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用以移除电子元件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然而,由于电脑主机内部空间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因而限制了风扇结构配置以及风扇结构中枢转元件的整体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枢转元件,可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用于产生有效的油压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枢转元件,其包含底座、轴承以及转轴。轴承设置于底座上,且轴承包含第一环壁;以及转轴套设第一环壁,且转轴能够转动地设置于第一环壁。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转轴在转动轴心上具有高度,转轴在径向上具有宽度,且转轴的高度小于宽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枢转元件还包含底板以及第二环壁,第二环壁环绕于第一环壁外侧,且底板连接于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之间,其中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底板形成第一环形凹槽,且转轴能够转动地衔接于第一环形凹槽。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底板与第二环壁各为底座的部位,且底座还包含本体部,底板嵌合于第一环壁的外缘,第二环壁朝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且本体部自底板与第二环壁的连接处朝远离第一环壁的方向延伸且环绕第二环壁。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底板与第二环壁各为轴承的部位,底板自第一环壁朝底座延伸,第二环壁朝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且底座嵌合于第二环壁的外缘并朝远离第一环壁的方向延伸且环绕第二环壁。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枢转元件还包含油封盖,油封盖与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相分离,且油封盖与开口之间形成排气通道,且第一环形凹槽通过排气通道连通至枢转元件外。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枢转元件还包含油封盖,油封盖包含覆盖部、突出部以及第三环壁,第一环壁的内壁形成通孔,其中覆盖部覆盖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突出部连接覆盖部并延伸且卡合至通孔中,第三环壁环绕且连接覆盖部相对突出部的一侧,并与覆盖部以及突出部形成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的开口朝向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枢转元件还包含转子毂,转子毂连接转轴远离底板的端部,覆盖轴承、转轴以及底座,且转子毂具有开口,其中第一环形凹槽通过转子毂的开口连通至枢转元件外。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以及转轴中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多个凹部,且多个凹部位于第一环形凹槽中。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凹部开设于第一环壁面向第二环壁的表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凹部开设于第二环壁面向第一环壁的表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凹部开设于底板面向轴承的表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底板具有底表面,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至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的距离,由第一环壁朝向第二环壁渐变。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底板具有底表面,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至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的距离,由第一环壁朝向第二环壁渐增。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底板具有底表面,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至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的距离,由第一环壁朝向第二环壁渐减。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枢转元件还包含转子毂,转子毂环绕且嵌合于转轴的外缘。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枢转元件还包含油封盖,油封盖接触轴承,且覆盖轴承以及转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环壁的内壁形成通孔,油封盖包含覆盖部以及突出部,覆盖部至少覆盖通孔,突出部连接覆盖部,并延伸且卡合至通孔中。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油封盖包含突出部,第一环壁具有环形凹陷,环形凹陷位于第一环壁的一端,并朝远离第二环壁的方向凹陷于第一环壁,突出部延伸且卡合至环形凹陷中。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枢转元件还包含转子毂,转子毂转轴连接转轴远离底板的端部,且完整地覆盖轴承、转轴以及底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枢转元件,轴承包含第一环壁,且转轴套设第一环壁,因而整体可具有较大的直径,且可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用于产生有效的油压作用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枢转元件,轴承可提供较大的支撑力以维持转轴的运转。借此,降低轴承的结构厚度的情况下,轴承对于转轴还可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力。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3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底板与第二环壁由底座所形成。
图4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转轴的厚度小于其在径向上的宽度。
图5以及图6分别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底板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至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的距离,由轴承的第一环壁朝向第二环壁渐变。
图7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转子毂环绕且嵌合于转轴的外缘。
图8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油封盖的突出部设计为环壁,环壁的内壁形成第二通孔。
图9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油封盖还包含第三环壁。
图10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轴承中底板远离第二环壁的一侧连接柱体。
图11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转子毂覆盖轴承以及转轴,且连接转轴远离底板的端部。
图12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的剖视图,其中转子毂为不具有通孔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以及图2。图1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1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1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剖视图,为了清楚表达本实用新型,图2省略了如图1中所示的底座10、定子15以及转子13。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枢转元件1包含底座10、轴承12、油封盖17、定子15、转轴1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本实施方式的转轴1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属于转子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0、轴承12、油封盖17以及定子15属于定子结构,以承载前述的转子结构。
在图1以及图2中,轴承12设置于底座10上,且包含第一环壁120、第二环壁18以及底板16。转轴14套设轴承12的第一环壁120,且转动地设置于接第一环壁120。转轴14的转动轴心位于方向D1上。轴承12的第二环壁18环绕于第一环壁120外侧。轴承12的底板16连接于第一环壁120与第二环壁18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6与第二环壁18各为轴承12的一部位。轴承12的底板16自第一环壁120朝底座10实质上沿着方向D2延伸。轴承12的第二环壁18朝远离底板16的方向实质上沿着方向D1延伸,且底座10嵌合于第二环壁18的外缘并朝远离第一环壁120的方向延伸且环绕第二环壁18。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D2正交于方向D1。第一环壁120、第二环壁18以及底板16形成第一环形凹槽11。第一环形凹槽11具有第一开口110。转轴14转动地经由第一开口110衔接第一环形凹槽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凹槽11中注入润滑油以助于转轴14相对于轴承12转动。本实施方式的轴承12可为含油轴承、动压轴承或陶瓷轴承,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轴承12包含第一环壁120、第二环壁18以及底板16,因而整体可具有较大的直径,且可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用于产生有效的油压作用力。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轴承12可提供较大的支撑力以维持转轴14在第一环形凹槽11中的运转。在方向D1降低轴承12的结构厚度的情况下,轴承12对于转轴14还可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力。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轴承12具有底板16,因而轴承12具有垂直于底板16的底面的方向上的作用力,以支持转轴14的运转,且可提高转轴14在前述方向上的运作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垂直于底板16的底面的方向实质上相同于方向D1。因此,本实施方式可降低转轴14于运转时在方向D1上偏摆的程度。通过前述的结构配置,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1在方向D1降低结构高度的情况下,仍然可对转轴14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力,并可降低转轴14于运转时在方向D1上偏摆的程度。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1有利于应用在薄型化的电子装置中。
在图1以及图2中,枢转元件1的转子毂19环绕于转轴14的外缘,且连接于轴承12。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毂19与转轴14以焊接(例如,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子毂19与转轴14可通过螺丝锁固或干涉紧配的方式连接,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前述连接方式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子毂19与转轴14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此外,转子毂19的外缘可设有至少一个或多个扇叶,而使得枢转元件1可作为风扇使用,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任何适合的元件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枢转元件1的定子15设置于轴承12的第二环壁18远离第一环壁120的一侧。枢转元件1的转子13设置于转子毂19上,以对应位于轴承12上的定子15。因此,当轴承12上的定子15与转子毂19上的转子13相互排斥时会产生一股磁性推力,使得转子毂19以及连接于转子毂19的转轴14以轴承12为轴心而被推动,进而朝一预定方向转动。第一环形凹槽11中的润滑油可使得转轴14在转动时相对于轴承12的摩擦力降低。
在图1以及图2中,油封盖17接触轴承12,且覆盖轴承12以及转轴14。第一环壁120的内壁122形成第一通孔124。油封盖17包含覆盖部170以及突出部172。油封盖17的覆盖部170覆盖第一通孔124以及第一环形凹槽11。油封盖17的突出部172具有螺纹176。突出部172连接覆盖部170,延伸且卡合至第一通孔124中,且通过螺纹176与第一环壁的内壁122卡合。本实施方式的油封盖17可避免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中的润滑油泄漏,可限制转轴14在运作中于方向D1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壁122对应油封盖17的螺纹176的部位也具有螺纹。借此,油封盖17通过螺纹176与第一环壁的内壁122卡合。通过前述结构配置下,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1可提高油封盖17与轴承12之间的结合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封盖17的覆盖部170与第一环形凹槽11的第一开口110相分离,且与转轴第一开口110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74。第一环形凹槽11通过排气通道174连通至枢转元件1外。由于当转轴14在高速运转时,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中的至少部分润滑油会因为高速运转而升温,因而可导致前述润滑油吸收热能而形成气体。前述所形成的气体不稳定地存在于润滑油中,因而造成转轴14在第一环形凹槽11运作时不稳定。在前述结构配置下,气体可通过排气通道174排出第一环形凹槽11,因而可降低转轴14在第一环形凹槽11于运作时不稳定的情形。
在图2中,轴承12以及转轴14中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多个凹部25。凹部25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中。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5开置于第一环壁120面向该第二环壁18的表面、第二环壁18面向该第一环壁120的表面以及底板16面向该轴承12的表面,且设置于转轴14上。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凹部25可设置于油封盖17面向第一环形凹槽11的一侧表面上。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5可维持转轴14在运作中因润滑油而产生的动压,因而可稳定转轴14在第一环形凹槽11的运作。借此,可避免转轴14与轴承12的碰撞,进而可延长转轴14以及轴承12的使用寿命。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5的形式可依据枢转元件1在运作时的顺转向或逆转向而作对应的配置。
请参照图3,图3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2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2包含底座20、轴承22、油封盖17、定子15、转轴1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枢转元件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底座20包含底座本体部200、底板16以及第二环壁18,而轴承22仅包含第一环壁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20的底板16嵌合于轴承12的第一环壁120的外缘。底座20的第二环壁18沿着方向D1朝远离底板16的方向延伸。底座20的底座本体部200自底板16与第二环壁18的连接处朝远离第一环壁120的方向延伸且环绕第二环壁18。
因此,可依据实际上的需求将底板16与第二环壁18与底座本体部200设计为一体成型。
请参照图4,图4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包含底座10、轴承12、油封盖17、定子15、转轴3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枢转元件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的转轴34的高度H2小于其于径向R上的宽度W2,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转轴14的高度H1大于其于径向R上的宽度W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转轴34的高度H2小于其于径向R上的宽度W2,因此转轴34的高度H2相对于宽度W2的比值可较小。转轴34的高度H2的方向位于方向D1上,因而枢转元件3于方向D1上可具有较薄的厚度。由于轴承12包含第一环壁120、第二环壁18以及底板16,因而可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支持转轴34的运作。借此,在实际运作中,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可具有较薄的厚度,以应用于薄型化的电子装置中。
请参照图5以及图6,图5以及图6分别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4以及枢转元件5的剖视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4包含底座10、轴承42、油封盖17、定子15、转轴4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而枢转元件5包含底座10、轴承52、油封盖17、定子15、转轴5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枢转元件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轴承42的底板46的底表面460的至少一部分(见图5)以及轴承52的底板56的底表面560的至少一部分(见图6),分别至第一环形凹槽11的第一开口110的距离,由轴承12的第一环壁120朝向第二环壁18渐变。此外,枢转元件4的转轴44以及枢转元件5的转轴54的外形分别相符合于底板46的底表面460以及底板56的底表面560。
具体来说,在图5中,底板46的底表面460的至少一部分至第一环形凹槽11的第一开口110的距离,由轴承42的第一环壁120朝向第二环壁18渐增。借此,可增加底板46的底表面460的表面积,以对于转轴44提供较大的支撑力。借此,在方向D1降低轴承12的结构高度的情况下,轴承12对于转轴44仍可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力。可选地,在图6中,底板56的底表面560的至少一部分至第一环形凹槽11的第一开口110的距离,由轴承52的第一环壁120朝向第二环壁18渐减,同样可增加底板56的底表面560的表面积,以对于转轴54提供较大的支撑力。
请参照图7,图7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6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6包含底座10、轴承12、油封盖17、定子15、转轴64、转子毂6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枢转元件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枢转元件6的转子毂69环绕且嵌合于转轴64的外缘。
在前述结构配置下,仅将枢转元件6的转子毂69嵌合于转轴64的外缘,即可完成转子毂69与转轴64的组装。
转轴请参照图8,图8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8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8包含底座10、轴承12、油封盖87、定子15、转轴1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枢转元件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油封盖87的突出部872设计为环壁,前述的环壁的内壁874形成第二通孔876。第二通孔876连通于第一通孔124。
请参照图9,图9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9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9包含底座10、轴承12、油封盖97、定子15、转轴1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8所示的枢转元件8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油封盖97还包含第三环壁978。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封盖97包含覆盖部170、突出部872以及第三环壁978。油封盖97的覆盖部170连接于突出部872与第三环壁978之间,且自突出部872朝第三环壁978延伸。油封盖97的第三环壁978环绕覆盖部170相对该突出部872的一侧,且朝接近轴承12的方向突出。突出部872、覆盖部170以及第三环壁978形成第二环形凹槽91。第二环形凹槽91的开口朝向轴承12以及转轴14,且朝向第一环形凹槽11的第一开口110。轴承12的第一环壁120以及转轴14远离底板16的部位部分地容置于第二环形凹槽91中,且转轴14可转动地衔接于第二环形凹槽9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环形凹槽91中注入润滑油以助于转轴14相对于轴承12转动。图2所示的凹部25可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环形凹槽91中,也即,图2所示的凹部25可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环壁978以及覆盖部170至少其中之一面向第二环形凹槽91的一侧。借此,枢转元件9的第二环形凹槽91可限制转轴14在运作中于方向D1的移动,且第二环形凹槽91可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用于产生有效的油压作用力,以维持转轴14的运转。
请参照图10,图10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0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0包含底座10、轴承302、油封盖87、定子15、转轴14、转子毂1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8所示的枢转元件8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轴承302中底板16远离第二环壁18的一侧连接柱体312,而不包含如图8所示的第一环壁120。
本实施方式中,轴承302的柱体312具有环形凹陷326。柱体312的环形凹陷326位于柱体312远离底板16的一端,并朝远离第二环壁18的方向凹陷于柱体312。油封盖87的突出部872延伸且卡合至柱体312的环形凹陷326中。借此,本实施方式可简化轴承302的结构,以降低轴承302在工艺上的困难。
请参照图11,图11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1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1包含底座10、轴承302、定子15、转轴14、转子毂31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0所示的枢转元件30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转子毂319覆盖轴承302以及转轴14,且连接转轴14远离底板16的端部。此外,枢转元件31不包含如图10所示的油封盖87。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转子毂319覆盖轴承302以及转轴14,且连接转轴14远离底板16的端部。因此,本实施方式可省略配置油封盖,并通过转子毂319避免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中的润滑油泄漏。转子毂319在对应柱体312的部位具有第二开口320。第二开口320通过环形凹陷326连通第一环形凹槽11。因此,第一环形凹槽11通过第二开口320连通至枢转元件31外。由于当转轴14于高速运转时,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中的至少部分润滑油会因为高速运转而升温,因而可导致前述的润滑油吸收热能而形成气体。前述所形成的气体不稳定地存在于润滑油中,因而造成转轴14于第一环形凹槽11运作时的不平衡。在前述结构配置下,气体可通过第二开口320排出第一环形凹槽11,因而可降低转轴14在第一环形凹槽11于运作时不稳定的情形。
请参照图12,图12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2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转元件32包含底座10、轴承302、定子15、转轴14、转子毂329以及转子13。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1所示的枢转元件3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转子毂329为不具有通孔的结构,且完整地覆盖底座10、轴承302以及转轴14。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转子毂329可避免空气中的微粒经由通孔进入枢转元件32中,以避免转轴14相对于轴承302转动时因为微粒而造成的阻碍。
由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枢转元件的轴承包含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底板,因而整体可具有较大的直径,且可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用于产生有效的油压作用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可提供较大的支撑力以维持转轴于第一环形凹槽中的运转。借此,降低轴承的结构厚度的情况下,轴承对于转轴还可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具有底板,因而轴承具有垂直于底板的底面方向上的作用力,以支持转轴的运转,且可提高转轴于前述方向上的运作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降低转轴于运转时在前述的方向上偏摆的程度。通过前述的结构配置下,本实用新型的枢转元件在降低结构厚度的情况下,对于转轴还可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力,并可降低转轴于运转时在方向上偏摆的程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枢转元件有利于应用在薄型化的电子装置中。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包含:
底座;
轴承,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轴承包含第一环壁;以及
转轴,其套设所述第一环壁,且所述转轴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在转动轴心上具有高度,所述转轴在径向上具有宽度,且所述转轴的所述高度小于所述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还包含底板以及第二环壁,所述第二环壁环绕于所述第一环壁外侧,且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环壁、所述第二环壁以及所述底板形成第一环形凹槽,且所述转轴能够转动地衔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环壁各为所述底座的部位,且所述底座还包含本体部,所述底板嵌合于所述第一环壁的外缘,所述第二环壁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本体部自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环壁的连接处朝远离所述第一环壁的方向延伸且环绕所述第二环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环壁各为所述轴承的部位,所述底板自所述第一环壁朝所述底座延伸,所述第二环壁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底座嵌合于所述第二环壁的外缘并朝远离所述第一环壁的方向延伸且环绕所述第二环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还包含油封盖,所述油封盖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相分离,且所述油封盖与所述开口之间形成排气通道,且所述第一环形凹槽通过所述排气通道连通至所述枢转元件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还包含油封盖,所述油封盖包含覆盖部、突出部以及第三环壁,所述第一环壁的内壁形成通孔,其中所述覆盖部覆盖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所述开口,所述突出部连接所述覆盖部并延伸且卡合至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三环壁环绕且连接所述覆盖部相对所述突出部的一侧,并与所述覆盖部以及所述突出部形成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所述开口。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还包含转子毂,所述转子毂连接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覆盖所述轴承、所述转轴以及所述底座,且所述转子毂具有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凹槽通过所述转子毂的所述开口连通至所述枢转元件外。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以及所述转轴中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多个凹部,且所述多个凹部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部开设于所述第一环壁面向所述第二环壁的表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部开设于所述第二环壁面向所述第一环壁的表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部开设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轴承的表面。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底表面,所述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至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所述开口的距离,由所述第一环壁朝向所述第二环壁渐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底表面,所述底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至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所述开口的距离,由所述第一环壁朝向所述第二环壁渐增。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底表面,所述底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至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所述开口的距离,由所述第一环壁朝向所述第二环壁渐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还包含转子毂,所述转子毂环绕且嵌合于所述转轴的外缘。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还包含油封盖,所述油封盖接触所述轴承,且覆盖所述轴承以及所述转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壁的内壁形成通孔,所述油封盖包含覆盖部以及突出部,所述覆盖部至少覆盖所述通孔,所述突出部连接所述覆盖部,并延伸且卡合至所述通孔中。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盖包含突出部,所述第一环壁具有环形凹陷,所述环形凹陷位于所述第一环壁的一端,并朝远离所述第二环壁的方向凹陷于所述第一环壁,所述突出部延伸且卡合至所述环形凹陷中。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还包含转子毂,所述转子毂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且完整地覆盖所述轴承、所述转轴以及所述底座。
CN201720995885.2U 2017-08-10 2017-08-10 枢转元件 Active CN207229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5885.2U CN207229443U (zh) 2017-08-10 2017-08-10 枢转元件
US16/051,735 US10598216B2 (en) 2017-08-10 2018-08-01 Rotational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5885.2U CN207229443U (zh) 2017-08-10 2017-08-10 枢转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9443U true CN207229443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95885.2U Active CN207229443U (zh) 2017-08-10 2017-08-10 枢转元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8216B2 (zh)
CN (1) CN207229443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6716A (ja) * 1998-10-08 2000-07-04 Seiko Instruments Inc 流体動圧軸受、スピンドルモ―タ、及び回転体装置
AU2003248082A1 (en) * 2002-07-18 2004-02-09 Yoshinari Yokoo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device, spindle motor, disk driv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device
JP2005188644A (ja) * 2003-12-25 2005-07-14 Toshiba Corp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US20060002641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Kura Laboratories Corporation Fixed shaft type 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
JP2006283964A (ja) * 2004-08-20 2006-10-19 Kura Gijutsu Kenkyusho:Kk 軸固定型動圧流体軸受モータ及び記録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283773A (ja) * 2005-03-31 2006-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動圧流体軸受装置および動圧流体軸受装置を備えた小型モータ
TWI392808B (zh) 2010-10-05 2013-04-11 Newcera Technology Co Ltd 高負載軸承
JP2015152102A (ja) * 2014-02-14 2015-08-24 サムスン電機ジャパンアドバンスド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回転機器
US20150323002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Hydrodynamic bearing device, spindle motor having the same, and recording disk driving device
US9343101B2 (en) * 2014-06-19 2016-05-17 HGST Netherlands B.V. Hard disk drive low profile disk clamp to tied-shaft motor assembly
CN203978902U (zh) 2014-08-22 2014-12-03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结构及其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48883A1 (en) 2019-02-14
US10598216B2 (en)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53302U (zh) 轴承装置、马达以及送风风扇
WO2016184415A1 (zh) 一种小微型涡喷发动机
WO2016184414A1 (zh) 一种超高速涡喷发动机
CN103244442B (zh) 风扇
US9157473B2 (en) Thrust bearing and combo bearing
CN203962487U (zh) 送风风扇
CN101952556B (zh) 回转机械
WO2016184403A1 (zh) 一种小微型散热风扇
CN104753234A (zh) 具有止推轴承的马达
CN104728133A (zh) 风扇
CN207229443U (zh) 枢转元件
CN104110380B (zh) 压缩机及其滚子结构
CN201144801Y (zh) 叶片泵
KR101653358B1 (ko) 쓰러스트 에어 베어링
JP6221030B2 (ja) 軸受機構および送風ファン
JP2008002576A (ja) シール装置
JP6608283B2 (ja) ネジ溝ポンプ機構、該ネジ溝ポンプ機構を用いた真空ポンプ、並びに前記ネジ溝ポンプ機構に用いられるロータ、外周側ステータ及び内周側ステー
CN104675705B (zh) 压缩机
CN202833224U (zh) 离心风扇
CN206364634U (zh) 一种电机排水结构
WO2019107132A1 (ja) インペラ、回転機械
TWM552122U (zh) 樞轉組件
JP3978999B2 (ja) 動圧軸受装置
CN215566605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3879174B2 (ja) 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