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8488U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8488U
CN207148488U CN201721233257.7U CN201721233257U CN207148488U CN 207148488 U CN207148488 U CN 207148488U CN 201721233257 U CN201721233257 U CN 201721233257U CN 207148488 U CN207148488 U CN 207148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pport member
backlight module
led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32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显荣
马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32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8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8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8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以改善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提高显示品质。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以及位于背板的内底壁的多个LED灯条和多个支撑件,其中:LED灯条包括多颗LED,LED包括强光出光部和弱光出光部,弱光出光部的光强小于强光出光部的光强;支撑件包括沿远离背板内底壁的方向依次排列的无光通过部、强光通过部和弱光通过部,强光通过部位于至少一颗LED的强光出光部的光照范围内,弱光通过部位于至少一颗LED的弱光出光部的光照范围内,强光通过部的宽度小于弱光通过部的宽度。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普遍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简称LED)作为光源。根据光源的分布位置,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主要适用于显示器、电视机等大尺寸显示产品。
如图1所示,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一般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01;固定于背板01内底壁的多个LED灯条02和多个支撑件03(图中仅示意出部分);位于背板01的容置空间内的反射片04,反射片04上开设有供多个LED灯条02的LED 021以及多个支撑件03穿出的穿出孔(图中未以附图标记示出);位于背板01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反射片04远离背板01内底壁一侧的扩散板05;位于背板01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扩散板05远离反射片04一侧的光学膜片06;以及,位于光学膜片06远离扩散板05的一侧且与背板01固定连接的胶框07。其中,支撑件03一般采用透明材质。
目前,背光模组中所使用的LED 021,其出光表面的光强并不均匀,存在光强区和光弱区,LED 021发出的光线经过支撑件03时会发生折射并产生一定的光强损失,因此,经过支撑件03的光线投射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会产生明暗不均。包含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在显示时,人眼能明显感觉到画面阴影,因此,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以改善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提高显示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以及位于所述背板的内底壁的多个LED灯条和多个支撑件,其中:
所述LED灯条包括多颗LED,所述LED包括强光出光部和弱光出光部,所述弱光出光部的光强小于所述强光出光部的光强;
所述支撑件包括沿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的方向依次排列的无光通过部、强光通过部和弱光通过部,所述强光通过部位于至少一颗所述LED的所述强光出光部的光照范围内,所述弱光通过部位于至少一颗所述LED的所述弱光出光部的光照范围内,所述强光通过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弱光通过部的宽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由于支撑件的强光通过部的宽度小于弱光通过部的宽度,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支撑件对LED的强光出光部所发出光线的吸收量减少,可以有更多的光线不经过支撑件而直接射到扩散板上,射到扩散板上的光强因此而增加。同时由于强光通过部的宽度较小,使得投射到背光模组画面的阴影变窄变小,视觉上不易被人眼发现。另一方面,弱光通过部的宽度较大,可以使LED的弱光出光部发出的光线在通过弱光通过部的板状边缘处时的折射光线更加发散,从而使投射到扩散板上的阴影变大、变浅。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提高了显示品质。
较佳的,所述多个LED灯条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件位于相邻两个LED灯条之间且距离相邻两个LED灯条的距离相等。这样,支撑件两侧射来的光线对称,投射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时也较为均匀,背光模组的画面均一性较好。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板状支撑件,所述板状支撑件的两侧表面分别与相邻两个LED灯条的LED位置相对。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板状支撑件,所述板状支撑件位于相邻两个LED灯条的呈方阵相邻的四颗LED的中心位置,且所述板状支撑件的两侧表面与所述LED灯条的延伸方向平行或正交。
采用板状支撑件并采用上述布置方式,光线在支撑件中的光程较短,从而光线损失较少,两颗或四颗LED射向支撑件的光线较为对称,从而使得投射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的光线也较为均匀。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与两侧相邻LED灯条的间距为50~70mm。
具体的,所述支撑件的强光通过部的高度随相邻两个LED灯条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较佳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背板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多个LED灯条和所述多个支撑座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一侧的扩散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装配间隙为2~5mm。当背光模组或显示装置运输时,以及当扩散板因热胀而朝向背板内底壁一侧弯曲形变时,支撑件可以起到有效支撑,从而控制扩散板的弯曲形变量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以保证产品品质。
可选的,沿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的方向,所述支撑件的宽度逐渐增大;或者,沿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的方向,所述支撑件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的顶部呈凸起的角形或弧形。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背板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底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模组。相比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得以有效改善,因此显示品质较佳。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撑件,包括依次排列的无光通过部、强光通过部和弱光通过部,所述强光通过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弱光通过部的宽度。
上述实施例的支撑件应用于背光模组,进而应用于显示装置,可以有效改善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提高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件示意图(对应图2a中支撑件的A向视图);
图3为背光模组中所使用的LED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背光模组中支撑件设置方式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背光模组中支撑件设置方式俯视图;
图6a~图6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件的另外几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
01-背板;02-LED灯条;03-支撑件;04-反射片;05-扩散板;06-光学膜片;07-胶框;021-LED。
本发明实施例部分:
1-背板;2-LED灯条;3-支撑件;4-反射片;5-扩散板;6-光学膜片;7-胶框;21-LED;211-强光出光部;212-弱光出光部;301-无光通过部;302-强光通过部;303-弱光通过部;300-底座;213-芯片;214-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改善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提高显示品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a和图2b所示,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件示意图,对应图2a中支撑件的A向视图。图2b中,小圆点的排布密度示意性的代表了光强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1,以及位于背板1的内底壁的多个LED灯条2和多个支撑件3,其中:
LED灯条2包括多颗LED 21,LED 21包括强光出光部211和弱光出光部212,弱光出光部212的光强小于强光出光部211的光强;
支撑件3包括沿远离背板1内底壁的方向依次排列的无光通过部301、强光通过部302和弱光通过部303,强光通过部302位于至少一颗LED 21的强光出光部211的光照范围内,弱光通过部303位于至少一颗LED 21的弱光出光部212的光照范围内,强光通过部302的宽度小于弱光通过部303的宽度。
请继续参照图2a所示,背光模组的主要结构,除上述部件外,一般还包括位于背板1的容置空间内的反射片4、扩散板5和光学膜片6,以及与背板1固定连接的胶框7。其中,反射片4上开设有供多个LED灯条2的LED 21以及多个支撑件3穿出的穿出孔(图中未以附图标记示出);扩散板5位于LED灯条2和支撑座3远离背板1内底壁的一侧;光学膜片6位于扩散板5远离反射片4的一侧;胶框7位于光学膜片6远离扩散板5的一侧且与背板1固定连接。
支撑件3与扩散板5之间的装配间隙优选控制在2~5mm。当背光模组或包含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运输时,以及当扩散板5因热胀而朝向背板1内底壁一侧弯曲形变时,支撑件3可以起到有效支撑,从而控制扩散板5的弯曲形变量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以保证产品品质。支撑件3一般选用透过率较好的透明材质,如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支撑件3的排布密度与背光模组的规格尺寸、支撑件自身的材料、结构强度等有关,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计支撑件的排布密度。
如图3所示,LED 21的基本结构包括发光芯片213和透镜214。目前,背光模组中所使用LED 21的发光角度一般为155°~160°。根据LED 21出光面的光强,我们将LED 21的出光面划分为强光出光部211和弱光出光部212,其中,强光出光部211的光强大于弱光出光部212的光强。不同类型LED的发光角度可能有所差异,相应的,其强光发光角度范围和弱光发光角度范围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LED 21的发光角度一般约为160°(即从-80°~+80°),其中,在140°~160°的发光角度范围内所发出的光线较强,我们可以定义LED 21的该部分出光面为强光出光部211;在0°~140°的发光角度范围内所发出的光线较弱,我们可以定义LED 21的该部分出光面为弱光出光部212。
若背光模组的结构中不设置支撑件3,则LED 21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板5和光学膜片6混光后,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可呈较为均匀的光强分布,约为5000nits。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结构中设置有支撑件03,支撑件03虽然采用透明材质,但光线通过时仍然会有一定损失,其透过率通常为90%。则:LED 021的强光出光部的光强为6000nits(对应图中的密点虚线),发出的光线经过支撑件03时损失10%,光强减少600nits,投射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光强为5000-600=4400nits。相应的,LED 021的弱光出光部的光强为600nits(对应图中的断续虚线),发出的光线经过支撑件03时损失10%,光强减少60nits,投射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光强为5000-60=4940nits。因此,LED 021的强光出光部投射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光强损失更大,人眼能明显感觉到画面阴影,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由于支撑件3的强光通过部302的宽度小于弱光通过部303的宽度,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支撑件3对LED 21的强光出光部211所发出光线的吸收量减少,可以有更多的光线不经过支撑件3而直接射到扩散板5上,射到扩散板5上的光强因此而增加。同时由于强光通过部302的宽度较小,使得投射到背光模组画面的阴影变窄变小,视觉上不易被人眼发现。另一方面,弱光通过部303的宽度较大,可以使LED的弱光出光部212发出的光线在通过弱光通过部303的板状边缘处时的折射光线更加发散,从而使投射到扩散板5上的阴影变大、变浅。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提高了显示品质。
另一方面,由于背光模组画面的阴影被淡化,画面品味更好,因此可以采用雾度较低的扩散板5,以提高透过率,例如将扩散板5的透过率从30%提高到50%,进而使背光模组的整体亮度提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在背光模组亮度要求不变的前提下,设计降低光学膜片的结构成本。例如,现有技术中,为达到亮度需求,光学膜片需要包括两张棱镜片,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达到相同的亮度需求,只需使用一张棱镜片加一张扩散片,而扩散片的成本较低,因此,大大节约了背光模组的结构成本。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多个LED灯条2平行设置,支撑件3位于相邻两个LED灯条2之间且距离相邻两个LED灯条2的距离相等。这样,支撑件3两侧射来的光线对称,使得投射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的光线也较为均匀,背光模组的画面均一性较好。
如图2a和图2b所示,支撑件3还可以包括用于与背板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底座300。底座300与背板1的具体固定连接方式不限,例如可以通过螺钉锁附或卡接等方式与背板1固定连接。
如图2a、图2b和图4所示,在该可选实施例中,支撑件3为板状支撑件,板状支撑件的两侧表面分别与相邻两个LED灯条2的LED 21位置相对。
如图5所示,在该可选实施例中,支撑件3为板状支撑件,板状支撑件位于相邻两个LED灯条2的呈方阵相邻的四颗LED 21的中心位置,且板状支撑件的两侧表面与LED灯条2的延伸方向平行或正交。
采用板状支撑件并采用上述布置方式,光线从支撑件3的板面射入,在支撑件3中的光程较短,从而光线损失较少,两颗或四颗LED 21射向支撑件3的光线较为对称,从而使得投射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的光线也较为均匀。
当相邻两个LED灯条2的间距增大时,LED 21的强光出光部211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支撑件3上的辐射范围也较大,因此,支撑件3的强光通过部302的高度,应随相邻两个LED灯条2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相邻两个LED灯条2间距的减小而减小。当背光模组应用于大尺寸液晶电视机时,考虑到对背光模组的亮度、均一性等光学要求,相邻两个LED灯条2之间的间距优选设计为100~140mm,相应的,支撑件3与两侧相邻LED灯条2的间距S优选设计为50~70mm。
可参照图2a和图2b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应用于大尺寸液晶电视机,相邻两个LED灯条2之间的间距H为130mm,支撑件3与两侧相邻LED灯条2的间距S为65mm,反射片4与扩散板5之间的间隙t为35mm,支撑件3总高C为30mm,其中,强光通过部302高度C2为4mm,弱光通过部303高度C3为14m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件3的具体形状不限于图2b所示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图6a~图6e任一所示的结构形式。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远离背板内底壁的方向,支撑件3的宽度逐渐增大;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远离背板内底壁的方向,支撑件3的宽度也可以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支撑件3远离背板内底壁的顶部可以呈凸起的角形或弧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背光模组。相比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得以有效改善,因此显示品质较佳。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液晶电视机、液晶显示器、液晶广告屏等等。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设计尤其适用于大尺寸显示产品,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小尺寸的显示产品。
可参照图2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前述背光模组的支撑件,包括依次排列的无光通过部301、强光通过部302和弱光通过部303,强光通过部302的宽度小于弱光通过部303的宽度。该实施例的支撑件应用于背光模组,进而应用于显示装置,可以有效改善显示画面的阴影现象,提高显示品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以及位于所述背板的内底壁的多个LED灯条和多个支撑件,其中:
所述LED灯条包括多颗LED,所述LED包括强光出光部和弱光出光部,所述弱光出光部的光强小于所述强光出光部的光强;
所述支撑件包括沿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的方向依次排列的无光通过部、强光通过部和弱光通过部,所述强光通过部位于至少一颗所述LED的所述强光出光部的光照范围内,所述弱光通过部位于至少一颗所述LED的所述弱光出光部的光照范围内,所述强光通过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弱光通过部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LED灯条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件位于相邻两个LED灯条之间且距离相邻两个LED灯条的距离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板状支撑件,所述板状支撑件的两侧表面分别与相邻两个LED灯条的LED位置相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板状支撑件,所述板状支撑件位于相邻两个LED灯条的呈方阵相邻的四颗LED的中心位置,且所述板状支撑件的两侧表面与所述LED灯条的延伸方向平行或正交。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两侧相邻LED灯条的间距为50~7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强光通过部的高度随相邻两个LED灯条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背板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多个LED灯条和所述多个支撑座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一侧的扩散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装配间隙为2~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的方向,所述支撑件的宽度逐渐增大;或者
沿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的方向,所述支撑件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背板内底壁的顶部呈凸起的角形或弧形。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背板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底座。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2.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无光通过部、强光通过部和弱光通过部,所述强光通过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弱光通过部的宽度。
CN201721233257.7U 2017-09-25 2017-09-25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Active CN207148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3257.7U CN207148488U (zh) 2017-09-25 2017-09-25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3257.7U CN207148488U (zh) 2017-09-25 2017-09-25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8488U true CN207148488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3257.7U Active CN207148488U (zh) 2017-09-25 2017-09-25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84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1146A (zh) * 2019-01-15 2019-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1146A (zh) * 2019-01-15 2019-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4061B (zh) 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20545051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9772438B2 (en) Backligh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313204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US10190748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3149626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130163283A1 (en) Light guide, light source unit,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893190B (zh) 区域调光背光模块与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101235946A (zh) 均匀照明模块
WO2016054827A1 (zh) 一种背光结构及液晶显示屏
CN203395811U (zh) Led透镜及直下式ledtv用背光模组
CN207148488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支撑件
JP2008130393A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CN103867961B (zh) 发光单元
US20150176774A1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Optical Lens Thereof
JP5588217B2 (ja) 照明装置
KR102060790B1 (ko) 광학 구조체 및 백라이트 유닛
US10874227B1 (en) Strip light used in showcase
KR102041019B1 (ko) 자유곡면 렌즈
TWM446344U (zh) 背光模組及其光學透鏡
CN109791323B (zh) 光源以及包含该光源的照明设备
CN206582590U (zh) 一种光源装置
JP5500609B2 (ja) 正方形の光形を形成する光学レンズ
JP2004227991A (ja) 直下型照明装置
CN205844703U (zh) 一种新型直下式液晶屏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