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1782U -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1782U
CN206961782U CN201720641695.0U CN201720641695U CN206961782U CN 206961782 U CN206961782 U CN 206961782U CN 201720641695 U CN201720641695 U CN 201720641695U CN 206961782 U CN206961782 U CN 206961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ntact portion
movable contact
cover body
extinguish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16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思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416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1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1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178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所述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所述动触点部转动以与所述静触点部接触或分离,其中,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罩,于合闸时,所述灭弧罩运动并露出所述动触点部以使所述动触点部和所述静触点部相接触,于所述动触点部转动离开所述静触点部的分闸时,所述灭弧罩运动并包覆所述动触点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动触点部转动离开静触点部的同时,通过灭弧罩包覆动触点部使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之间隔离并灭弧,灭弧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断路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符合标准的且能有效灭弧的智能型的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微型断路器由分合闸机构、触点部、保护装置、灭弧***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保护装置(脱扣器)和电流热组件实现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流热组件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时,电磁脱扣器的动铁芯动作,推动打击杆撞击操作机构,使操作机构解锁,使断路器分闸进而断开电路,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路故障排出后,再通过分合闸机构进行合闸操作从而接通电路。目前,我国现今使用的最多的微型断路器为手动分合闸式,通过手动拨动分合闸机构就可以对电路进行通断操作。手动分合闸式微型断路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电能,因而可以在无电能的情况下进行分合闸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旧电网中。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家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保护电器的普通微型断路器,也急需加装智能控制***。为了与广泛应用的手动分合闸式普通微型断路器相匹配,现在,主要在普通微型断路器一侧新增一个可以远程控制的智能微型断路器,智能型微型断路器根据输入控制信号来驱动其他普通微型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技术规范》中对断路器的外形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规范限定,其中,限定智能微型断路器与普通微型断路器的外形形状及尺寸相一致,以保证外观的一致性,并且方便进行大规模的断路器终端设备更换。
但是,现有技术的智能微型断路器由于增加了智能控制装置,其尺寸一般比普通微型断路器尺寸大,外形上也不一致,无法直接使用,使用前需先对放置微型断路器的基础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前期投入大、工期长,不利于智能电网推进进程。
在电力***中开关分断电路会出现电弧放电,因此要求开关能够迅速地在很小的封闭容器内使电弧熄灭。现有技术中智能微型断路器的灭弧组件一般采用将电弧引至灭弧室的方式,但是无法完全达到有效灭弧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弧装置以及采用该灭弧装置进行灭弧的微型断路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占用空间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应用于一微型断路器中,所述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所述动触点部转动以与所述静触点部接触或分离,其中,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罩,于合闸时,所述灭弧罩运动并露出所述动触点部以使所述动触点部和所述静触点部相接触,于所述动触点部转动离开所述静触点部的分闸时,所述灭弧罩运动并包覆所述动触点部。
上述的灭弧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灭弧罩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拨动部和灭弧部,所述拨动部和灭弧部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动触点部转动至所述空隙并带动所述拨动部转动,所述灭弧部***所述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之间。
上述的灭弧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灭弧部呈U型,并与拨动部相连接,所述灭弧部与拨动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形成容纳所述动触点部的罩体。
上述的灭弧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灭弧罩包括第一灭弧罩和第二灭弧罩,所述第一灭弧罩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灭弧罩套接在所述动触点部上,于分闸时,所述第二灭弧罩运动并与所述第一灭弧罩对接。
上述的灭弧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动触点部通过一动触点连接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上述的灭弧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灭弧罩包括罩体部,所述罩体部通过所述动触点连接臂套接在所述动触点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动触点连接臂运动以离开或包覆所述动触点部。
上述的灭弧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灭弧罩还包括罩体连接部,所述罩体连接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所述壳体和罩体部。
上述的灭弧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部包括罩体前壁和连接在所述罩体前壁上的罩体连接壁,所述罩体前壁上具有供所述动触点部穿过的穿行孔。
上述的灭弧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灭弧罩与所述罩体前壁相对应,于分闸时,所述第一灭弧罩与所述罩体前壁相对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以及灭弧装置,所述动触点部转动以与所述静触点部接触或分离,其中,所述灭弧装置为上述的灭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动触点部转动离开静触点部的同时,通过灭弧罩包覆动触点部使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之间隔离并灭弧,灭弧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由合闸状态向分闸状态过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去除部分侧壁)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由合闸状态向分闸状态过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微型断路器
100 壳体
200 动触点部
300 静触点部
400 入线端
500 灭弧罩
510 拨动部
520 灭弧部
521 底壁
540 连接部
600 动触头组件
610 弧形接入件
611 第一弧形部
620 动触点件
621 第二弧形部
622 动触点连接臂
700 灭弧罩
710 第一灭弧罩
720 第二灭弧罩
721 罩体部
721a 罩体前壁
721b 罩体后壁
721c 罩体连接壁
722 罩体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可应用于一微型断路器中,当然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需进行灭弧的开关装置中,灭弧迅速可靠,有效避免开关装置产生电弧带来的危害。以下以应用于微型断路器中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微型断路器10包括壳体100、动触点部200和静触点部300,动触点部200和静触点部300分别与壳体100相连接。微型断路器10在工作状态时,动触点部200与静触点部300是常闭状态,即动触点部200与静触点部300互相接触;微型断路器10在断路等状态时,动触点部200会被触动,此时动触点部200转动并与静触点部300分离;动触点部200与静触点部300分离时会产生电压差,从而生成电弧。
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罩500,如图1所示,于合闸时,灭弧罩500运动并露出动触点部200以使动触点部200和静触点部300相接触。如图3所示,于动触点部200转动离开静触点部300的分闸时,灭弧罩500运动并包覆动触点部200,以迅速切断于动触点部200和静触点部300之间由于分闸而产生的电弧,避免电弧危害。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灭弧装置的结构如图4所示,结合图1至图3,灭弧罩500为绝缘材料制成并转动连接在壳体100上,且,灭弧罩500包括拨动部510和灭弧部520,拨动部510和灭弧部520之间具有空隙G,动触点部200转动至空隙G并带动拨动部510以及灭弧部520转动,灭弧部520***动触点部200和静触点部300之间以灭弧。
较佳地,灭弧部520呈U型,并与拨动部510相连接,拨动部510和灭弧部52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形成容纳动触点部200的罩体。合闸时,灭弧罩500位于动触点部200的一侧,分闸时,动触点部200拨动拨动部510以带动灭弧罩500转动,且随着动触点部200逐渐进入拨动部510和灭弧部52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灭弧罩500逐渐包覆住动触点部200,达到防止动触点部200和静触点部300之间产生电弧的目的。
具体地,灭弧罩500通过连接部540转动连接在壳体100上。动触点部200在转动离开静触点部300时会拨动拨动部510,使灭弧部520由初始位置向灭弧位置转动。连接部540上的孔与转动轴可采用间隙配合,以使灭弧罩500可以绕转动轴自由转动。
拨动部510和灭弧部520均连接在连接部540上,灭弧部520包括底壁521,底壁521相对拨动部510呈弧形状。
动触点部200与静触点部300在由分开到闭合过程中,动触点部200逆时针转动,此时动触点部200不再对拨动部510施力。由于灭弧罩500的具有灭弧部520的一侧较重,灭弧罩500由于重力作用顺时针转动,动触点部200逐渐从灭弧部520与拨动部51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退出,动触点部200与静触点部300相接触,合闸完成,灭弧罩500回复至位于动触点部200的一侧的状态。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5至图7,本实施例中,灭弧罩700包括第一灭弧罩710和第二灭弧罩720,第一灭弧罩710连接在壳体100上,第二灭弧罩720套接在动触点部200上,于分闸时,第二灭弧罩720运动并与第一灭弧罩710对接,以包覆住动触点部200,从而迅速切断于动触点部200和静触点部300之间产生的电弧,避免电弧危害。
其中,结合图8,动触点部200通过一动触点连接臂转动连接在壳体100上。具体地,微型断路器10还包括入线端400、突跳组件以及动触头组件600。动触头组件600包括弧形接入件610以及动触点件620。弧形接入件610例如为铜导电件,用于与入线端400电连接,且包括第一弧形部611,第一弧形部611与入线端400电连接。动触点件620例如为铜导电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弧形部621、动触点连接臂622和动触点部200,即第二弧形部621和动触点部200分别连接在动触点连接臂622的两端。第二弧形部621对应于弧形接入件610的第一弧形部611设置,即第二弧形部621与第一弧形部611相连接以将电依次通过第二弧形部621、动触点连接臂622并导通至动触点部200。其中,动触点件620的第二弧形部621相对于弧形接入件610的第一弧形部611能够转动,动触点件620的第二弧形部621相对于弧形接入件610的第一弧形部611转动时,以带动动触点件620另一端的动触点部200与静触点部300贴合或分离。需说明的,上一实施例中,动触点部200以及包含该动触点部的动触点件也可设置为上述形式。
第二灭弧罩720包括罩体部721,罩体部721通过动触点连接臂622套接在动触点部200上,并能够沿着动触点连接臂622运动以于动触点部200转动时离开或包覆动触点部200。
第二灭弧罩720还包括罩体连接部722,罩体部721通过罩体连接部722连接在壳体100上,罩体连接部722的两端分别铰接壳体100和罩体部721。动触点部200顺时针转动以离开静触点部300时,罩体部721在动触点连接臂622以及罩体连接部722的作用下向左侧运动,即向着动触点部200的方向运动,并逐渐包覆住动触点部200。动触点部200逆时针转动以趋近静触点部300时,罩体部721在动触点部200以及罩体连接部722的作用下向右侧运动,即向着动触点部200所在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逐渐离开动触点部200并运动至动触点连接臂622上,动触点部200和静触点部300相接触合闸。
如图8所示,罩体部721包括罩体前壁721a、罩体后壁721b以及罩体连接壁721c,罩体连接壁721c连接罩体前壁721a和罩体后壁721b,罩体前壁721a和罩体后壁721b上具有供动触点部200以及动触点连接臂622穿过的穿行孔A。
第一灭弧罩710与第二灭弧罩720的罩体部721的罩体前壁721a相对应。合闸时,动触点部200穿出罩体前壁721a上的穿行孔A并与静触点部300相接触;分闸时,动触点部200后退并穿过罩体前壁721a上的穿行孔A使罩体部721包覆住动触点部200,且第一灭弧罩710与第二灭弧罩720的罩体前壁721a相对接以封堵住罩体前壁721a上的穿行孔A,灭弧罩700完全包覆住动触点部200以使动触点部200与静触点部300相隔离而灭弧。
当然,也可以仅设置罩体连接壁721c,不设置罩体前壁721a、罩体后壁721b,罩体连接壁721c前后的孔即形成供动触点部200以及动触点连接臂622穿过的穿行孔A。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灭弧装置,应用于一微型断路器中,所述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所述动触点部转动以与所述静触点部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罩,于合闸时,所述灭弧罩运动并露出所述动触点部以使所述动触点部和所述静触点部相接触,于所述动触点部转动离开所述静触点部的分闸时,所述灭弧罩运动并包覆所述动触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罩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拨动部和灭弧部,所述拨动部和灭弧部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动触点部转动至所述空隙并带动所述拨动部转动,所述灭弧部***所述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部呈U型,并与拨动部相连接,所述灭弧部与拨动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形成容纳所述动触点部的罩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罩包括第一灭弧罩和第二灭弧罩,所述第一灭弧罩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灭弧罩套接在所述动触点部上,于分闸时,所述第二灭弧罩运动并与所述第一灭弧罩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部通过一动触点连接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灭弧罩包括罩体部,所述罩体部通过所述动触点连接臂套接在所述动触点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动触点连接臂运动以离开或包覆所述动触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灭弧罩还包括罩体连接部,所述罩体连接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所述壳体和罩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包括罩体前壁和连接在所述罩体前壁上的罩体连接壁,所述罩体前壁上具有供所述动触点部穿过的穿行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灭弧罩与所述罩体前壁相对应,于分闸时,所述第一灭弧罩与所述罩体前壁相对接。
10.一种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动触点部和静触点部以及灭弧装置,所述动触点部转动以与所述静触点部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灭弧装置。
CN201720641695.0U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61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1695.0U CN206961782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1695.0U CN206961782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1782U true CN206961782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7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1695.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61782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17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7208A (zh) * 2017-06-05 2018-12-11 周思雨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7208A (zh) * 2017-06-05 2018-12-11 周思雨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CN108987208B (zh) * 2017-06-05 2024-04-02 周思雨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93523U (zh) 一种具有接地联动的双断口隔离开关
CN102129942A (zh) 用于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活动式接触器组件
CN206961782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CN206148389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件
CN212570882U (zh) 一种带有电动操作装置的断路器
CN206961765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
CN110233082B (zh) 永磁真空断路器和充气柜
CN108987208A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装置
CN103681124A (zh) 密闭式多极断路器
CN206602086U (zh) 一种断路器及电路保护装置
CN208539651U (zh) 自动切换式双电源配电箱
CN107818894A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自动跳闸装置和方法
CN205248221U (zh) 一种触头直动式塑壳断路器
CN206961781U (zh) 一种动触头组件以及包括该动触头组件的微型断路器
CN206961769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突跳组件
CN205723423U (zh) 一种移开式真空负荷开关与熔断器组合电器
CN210296215U (zh) 永磁真空断路器和充气柜
CN208781765U (zh) 一种户外柱上开关用内置式隔离刀主回路传动结构
CN206961773U (zh) 短路保护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微型断路器
CN206961767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手自转换组件
CN206893571U (zh) 一种多断点断路器
CN206961776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手柄自动合闸组件
CN107818892A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手柄传动连接组件及合闸方法
CN102903577B (zh) 具有开闭机构的电流接触器
CN206774443U (zh) 一种环网柜负荷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