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2908U -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2908U
CN206922908U CN201720788937.9U CN201720788937U CN206922908U CN 206922908 U CN206922908 U CN 206922908U CN 201720788937 U CN201720788937 U CN 201720788937U CN 206922908 U CN206922908 U CN 206922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ole
packaging body
photosensory assembly
photo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89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成哲
冯军
帅文华
唐东
朱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89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2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2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2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感光组件包括:基板;感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所述感光元件包括设有感光区的感光面;封装体,封装于所述基板上并设有贯穿的通光孔,通光孔正对感光区,封装体包括远离感光元件的上表面,及与通光孔的侧壁相对设置的外侧壁;通光孔包括第一通光孔与第二通光孔,第一通光孔的侧壁为向第一通光孔内凸而形成凸面,第二通光孔的侧壁自第一通光孔的顶缘倾斜延伸至上表面,且内径在该方向上逐渐增大。上述感光组件,由于第二通光孔的侧壁倾斜延伸且直径在远离感光元件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因此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增大。第二通光孔的侧壁呈倾斜状,便于用于形成封装体的成型模具脱模。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模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集成有摄像模组的智能设备在提高成像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像轻薄化方向发展。而提高成像质量意味着电子元器件的规格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极大程度上影响成像质量的感光元件的面积的也不断增大,因此造成摄像模组的组装难度不断增大,其整体尺寸也不断增大,导致摄像模组的轻薄化受到了极大限制,进而限制了设有该摄像模组的智能设备的体积。
现在普遍采用的摄像模组封装工艺是COB(Chip On Board)封装工艺,即,摄像模组的线路板、感光元件、支架等分别被制成,然后依次将被动电子元器件、感光元件和支架封装在线路板上。
然而采用上述模塑成型的方法,通常需要通过支架结构形成通光孔,为线路板上的感光芯片提供光线通路。但目前,由于光线是决定设有该感光组件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支架形状限制了通光量的大小,且不利于脱模,影响了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感光组件的通光孔因结构缺陷而导致通光量较小、不易脱模的问题,提供一种通光量较大、容易脱模的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一种感光组件,包括:
基板;
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所述感光元件包括感光面,所述感光面包括感光区;及
封装体,封装于所述基板及所述感光元件上,所述封装体开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贯穿所述封装体并正对所述感光区,所述封装体包括远离所述感光元件的上表面,及与所述通光孔的侧壁相对设置的外侧壁;
其中,所述通光孔包括连通的第一通光孔与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底端抵贴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面,所述第一通光孔的侧壁为向所述第一通光孔内凸而形成凸面,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侧壁自所述第一通光孔的顶缘倾斜延伸至所述封装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通光孔的内径在该方向上逐渐增大。
上述感光组件,由于封装体的第二通光孔的侧壁倾斜延伸且内径在远离感光元件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因此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增大,从而提高了感光组件的通光量。而且,第二通光孔的侧壁呈倾斜状,可便于用于形成封装体的成型模具脱模,而避免对封装体造成损伤,最终提升了设有该感光组件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此外,由于第一通光孔的侧壁外凸形成凸面,可在便于模具脱模的同时增强该封装体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侧壁上设有锯齿状突起。第二通光孔的侧壁表面粗糙化,形成多个反射面以反射光线,使照射在第二通光孔的侧壁上的光线可被反射面反射而不会达到感光元件,从而减少了反射杂光对设有该感光元件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面为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面为圆弧面,半径为0.02-0.4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面的半径为0.07-0.30mm。上述半径设置可保证该封装体的结构强度以起到支撑与保护作用的同时,使第一通光孔与第二通光孔之间形成平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体的上表面的宽度为0.3-3mm,长度为2.7-8.7mm。上表面的上述尺寸设计既可以满足稳定镜头模组的需求,又同时兼顾了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体的高度为0.2-2.5mm。上述高度设计可以同时满足封装要求和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光孔的侧壁与所述封装体的外侧壁间的距离为0.5-5.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光孔的侧壁与所述封装体的外侧壁间的的距离为0.93-2.14mm。上述距离的设计兼顾了结构强度和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体还包括与所述上表面相对设置的下表面,所述封装体的外侧壁自所述下表面向所述上表面倾斜延伸,且所述封装体的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外侧壁的倾斜设计有利于封装体的成型模具脱模而避免损伤封装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侧壁与光轴的夹角为3°-8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侧壁与光轴的夹角为20°-40°。如此,在利于成型模具脱模的同时使向感光元件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光线可沿第二通光孔到达感光元件上,增大了该通光孔的通光量,进而提高了设有该感光组件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模组及上述的感光组件,所述镜头模组位于所述封装体的上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感光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感光组件100,包括基板120、感光元件140及封装体160。
其中,感光元件140设置于基板120上并与基板120电连接,所述感光元件140包括感光面142,所述感光面142包括感光区1421。封装体160封装于基板120及所述感光元件140上,所述基板120包括相对设置的靠近感光元件140的下表面164及远离感光元件140的上表面162,封装体160设有贯穿上表面162与下表面164的通光孔168,所述通光孔168正对于所述感光元件140的感光区1421。封装体160远离感光元件140的外侧壁161自下表面164向上表面162垂直延伸。
具体地,通光孔168包括连通的第一通光孔1682与第二通光孔1684,所述第一通光孔1682的底端抵贴所述感光元件140的感光面142,所述第一通光孔1682的侧壁向所述第一通光孔1682内凸而形成弧形凸面,第二通光孔1684的侧壁1683自所述第一通光孔1682的顶缘倾斜延伸至所述封装体160的上表面162,且第二通光孔1684的内径在该方向上逐渐增大。
上述感光组件100,由于封装体160的第二通光孔1684的侧壁1683倾斜延伸且内径在远离感光元件14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因此照射在感光元件140上的光量增大,从而提高了感光组件100的通光量。而且,第二通光孔1684的侧壁1683呈倾斜状,可便于用于形成封装体160的成型模具脱模,而避免对封装体160造成损伤,最终提升了设有该感光组件100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光孔1684的侧壁1683与光轴夹角α为3°-85°,进一步优选为20°-40°。第二通光孔1684在垂直于感光元件140的平面上的截面成等腰梯形。如此,在利于成型模具脱模的同时使向感光元件140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光线可沿第二通光孔1684到达感光元件140上,增大了该通光孔168的通光量,进而提高了设有该感光组件100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此外,由于第一通光孔1682的侧壁1681呈凸面,可增强该封装体的结构强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面为圆弧面,半径R为0.02-0.40mm,进一步优选为0.07-0.3mm。上述半径设置可保证该封装体160的结构强度以起到支撑与保护作用的同时,使第一通光孔1682与第二通光孔1684之间形成平滑过渡。
一实施例中,第二通光孔1684的侧壁1683上设有锯齿状突起1684a。如此,第二通光孔1684的侧壁1683表面粗糙化,形成多个反射面以反射光线,使照射在第二通光孔1684的侧壁1683上的光线可被反射面反射而不会到达感光元件140,从而减少了反射杂光对设有该感光元件140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的影响。
一实施例中,封装体160的上表面162的宽度W为0.3-3mm,长度(图1中垂直于图面的维度)为2.7-8.7mm。所述上表面162可用于承载镜头模组,虽然上表面162的面积增大能够使承载镜头模组的接触面增大,从而提升镜头模组的安装稳固度,但是面积过大将增加摄像模组的整体体积,无法实现小型化设计。上述上表面162的尺寸设计既可以满足稳定镜头模组的需求,又同时兼顾了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一实施例中,封装体160的高度H为0.2-2.5mm。所述封装体160的高度H既要考虑可以对感光元件140或基板120上的其他电子元件形成封装,又要考虑不会在高度方向增加摄像模组的体积。上述高度H设计可以同时满足封装要求和小型化设计。
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光孔1682的侧壁1681与封装体160的外侧壁161间的距离T为0.5-5.5mm,进一步优选为0.93-2.14mm。距离T大小影响封装体160的结构强度和摄像模组的体积,若距离T过大,虽结构强度符合要求,但是体积过大,不能满足小型化设计;若距离T过小,虽然能够满足小型化设计,但是结构强度不够。上述距离T的设计兼顾了结构强度和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封装体160通过模塑成型的方式形成于基板120。例如,采用注塑机,通过嵌入成型工艺将基板120进行模塑形成封装体160。成型后的封装体160与基板120牢固相连,与传统支架通过胶层粘接相比,封装体160与基板120之间的粘接力要大得多。具体地,采用注塑工艺形成封装体160的材料可为尼龙、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或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前述可以选择的制造方式以及可以选择的材料,仅作为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以实施的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封装体160远离感光元件140的外侧壁161自下表面164向上表面162垂直延伸。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封装体160远离感光元件140的外侧壁161可以自下表面164向上表面162倾斜延伸,且封装体160的外径沿自下表面164向上表面162方向逐渐减小,即,封装体160的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封装体160的外侧壁161呈倾斜状,也便于用于形成封装体160的成型模具脱模,而避免对封装体160造成损伤,最终提升了设有该感光组件100的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20为线路板,例如可为硬质电路板、陶瓷基板(不带软板),也可以为软硬结合板、软板。当基板120为软板时,可在基板120远离感光元件140的一侧设置补强板(图未示),以提高基板120的强度,从而提高该感光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感光元件140包括感光面142及背向于感光面142设置的非感光面,所述第一通光孔1682的底端抵贴所述感光面142。所述感光面142包括感光区1421与非感光区1422,且感光区1421位于感光面142中部,非感光区1422围绕感光区1421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100还包括导线180,所述导线180电连接所述感光元件140和所述基板120。所述导线180一端位于所述非感光区1422,另一端位于所述基板120,所述封装体160封装部分非感光区1422并包覆所述导线180。如此,封装体160部分成型于所述感光元件140上以减小该感光组件100的整体体积,且可避免导线180暴露在封装体160外而遭到损坏。其中,导线180可以为金线、铜线、铝线或者银线等。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图未示),包括上述的感光组件100,还包括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位于所述封装体160的上表面162。
具体的,当需采用定焦镜头时,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头,所述镜头位于所述上表面162;当需采用变焦镜头时,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及套设所述镜头的音圈马达,所述音圈马达位于所述封装体160的上表面162。光线从镜头入射并到达感光元件140的感光面142,感光元件140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上述摄像模组,由于其包括的感光组件在具有较小的体积的同时具有较大的通光量,因此该摄像模组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与较小的体积,有利于安装有该摄像模组的智能设备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向轻薄化方向发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所述感光元件包括感光面,所述感光面包括感光区;及
封装体,封装于所述基板及所述感光元件上,所述封装体开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贯穿所述封装体并正对所述感光区,所述封装体包括远离所述感光元件的上表面,及与所述通光孔的侧壁相对设置的外侧壁;
其中,所述通光孔包括连通的第一通光孔与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底端抵贴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面,所述第一通光孔的侧壁为向所述第一通光孔内凸而形成凸面,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侧壁自所述第一通光孔的顶缘倾斜延伸至所述封装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通光孔的内径在该方向上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侧壁上设有锯齿状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圆弧面,半径为0.02-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的半径为0.07-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的上表面的宽度为0.3-3mm,长度为2.7-8.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的高度为0.2-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光孔的侧壁与所述封装体的外侧壁间的距离为0.5-5.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过孔的侧壁与所述封装体的外侧壁间的距离为0.93-2.1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还包括与所述上表面相对设置的下表面,所述封装体的外侧壁自所述下表面向所述上表面倾斜延伸,且所述封装体的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侧壁与光轴的夹角为3°-8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侧壁与光轴的夹角为20°-40°。
13.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模组及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光组件,所述镜头模组位于所述封装体的上表面。
CN201720788937.9U 2017-06-30 2017-06-30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Active CN206922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8937.9U CN206922908U (zh) 2017-06-30 2017-06-30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8937.9U CN206922908U (zh) 2017-06-30 2017-06-30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2908U true CN206922908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35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8937.9U Active CN206922908U (zh) 2017-06-30 2017-06-30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29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568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568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77547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US10708481B2 (en) Camera module and photosensitive assembly thereof
CN207460319U (zh) 摄像模组
CN207560135U (zh) 摄像模组及其下沉式感光组件
CN109510922A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109510923A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6865596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6977545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6743386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6922908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6865582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6743373U (zh) 摄像模组及其具有防移结构的感光组件
CN207184659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109218568A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WO2021143447A1 (zh) 支架、感光组件、摄像模组和支架制备方法
CN207184657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6977537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7184658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109218567A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6743372U (zh) 摄像模组及其具有倾斜侧壁的感光组件
CN206743376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108810340A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108810339A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7

Address after: 330096 no.1404,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nghao op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north of the lilac road and the north of the Longtan canal.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OPTICAL-ELECTRONIC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