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8821U - 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8821U
CN206908821U CN201720585567.9U CN201720585567U CN206908821U CN 206908821 U CN206908821 U CN 206908821U CN 201720585567 U CN201720585567 U CN 201720585567U CN 206908821 U CN206908821 U CN 206908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diaphragm
ring
amplitude detection
detection por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55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荣
徐同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855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8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8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8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该振膜包括振膜本体(11)和振幅检测部(12),所述振膜本体(11)包括折环部(112);所述振幅检测部(12)包括折环压电部(121)和两个电连接部(122),所述折环压电部(121)包括压电薄膜(12a),所述折环压电部(121)与所述折环部(112)的表面贴合、且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电连接部(122)与所述折环压电部(121)连接,以通过所述两个电连接部(122)输出所述折环压电部(121)产生的电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具有该种振膜的扬声器单体。
背景技术
扬声器单体是扬声器的基本结构。扬声器单体包括外壳、磁路组件和振动组件,磁路组件和振动组件安装在外壳上,振动组件包括振膜和音圈,音圈与振膜固定连接,且音圈被设置在磁路组件形成的磁间隙中,以使音圈在接收到交流信号时,能够在磁路组件的作用下振动,进而带动振膜振动而策动周围空气发声。扬声器单体在工作过程中,当功率突然加大导致振膜的振幅过大时,会有振动组件与扬声器单体的静止件发生擦碰的风险,例如,发生音圈与磁路组件的擦碰、振膜与外壳的擦碰等等,这些擦碰现象的出现都会造成失真的提高,影响扬声器的听感和音质,同时很难保证产品的可靠性良率;另外,功率的突然加大,还会影响扬声器的使用寿命,进而致使扬声器无法长久地持续保证高品质的音质和听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振膜的新的技术方案,以使该振膜能够输出表示振幅大小的电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其包括振膜本体和振幅检测部,所述振膜本体包括折环部;所述振幅检测部包括折环压电部和两个电连接部,所述折环压电部包括压电薄膜,所述折环压电部与所述折环部的表面贴合、且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电连接部与所述折环压电部连接,以通过所述两个电连接部输出所述折环压电部产生的电信号。
可选的是,所述折环压电部还包括两个金属层电极,所述压电薄膜连接在所述两个金属层电极之间;所述两个电连接部各自与不同的金属层电极连接。
可选的是,所述振膜本体还包括环绕所述折环部设置的固定部,所述两个电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贴合。
可选的是,所述两个电连接部经过所述固定部的边沿向外伸出。
可选的是,所述振膜包括一个所述振幅检测部,且所述振幅检测部与所述折环部的形状一致。
可选的是,所述振膜包括两个以上所述振幅检测部,每一所述振幅检测部与所述折环部的局部贴合、且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是,所述两个以上所述振幅检测部中有至少一对振幅检测部关于所述振膜本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中截面对称;和/或,所述两个以上所述振幅检测部中有至少一对振幅检测部关于所述振膜本体的沿宽度方向的中截面对称。
可选的是,所述连接在一起为粘接或者注塑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单体,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振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具有振幅检测部,该振幅检测部具有能够产生压电效应的压电薄膜,由于振膜在振动时会导致压电薄膜发生变形,因此,振幅检测部能够基于压电效应产生表示振动大小的电信号,进而实现将振膜振幅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变化的目的。基于该种结构的振膜,可以根据电信号调节音圈的输入信号,以避免扬声器单体的振动组件与静止件发生擦碰,从而使得扬声器单体能够长久地持续保证高品质的音质和听感。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振膜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振膜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振膜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折环压电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单体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扬声器单体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振膜; 11-振膜本体;
12-振幅检测部; 121-折环压电部;
122-电连接部; 12a-压电薄膜;
12b-金属层电极; 111-平面部;
112-折环部; 113-固定部;
2-外壳; 23-焊盘;
3-磁路组件; 31-磁间隙;
4-音圈; L1-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振膜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振膜1包括振膜本体11和振幅检测部12。
振膜本体11包括位于中央的平面部111、环绕平面部111设置的折环部112、及环绕折环部112设置的固定部113,这说明,振膜本体11包括从内之外顺次承接的平面部111、折环部112和固定部113。该固定部113被设置为用于进行振膜1与扬声器单体的外壳之间的连接。
振幅本体11例如可以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等。
振幅检测部12包括折环压电部121和两个电连接部122。
折环压电部121包括压电薄膜,以使得折环压电部121具有在发生变形时、能够基于压电效应产生表示变形程度的电信号。
该压电薄膜可以采用具有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材料的薄膜,该种薄膜例如可以是聚偏氟乙烯薄膜、聚偏氟乙烯共聚物薄膜或者聚偏氟乙烯复合膜。
该聚偏氟乙烯复合膜例如可以是聚偏氟乙烯与锆钛酸铅(PZT)的复合膜,通常称之为PVDF/PZT复合膜,聚偏氟乙烯与铌镁酸铅(PMT)的复合膜,通常称之为PVDF/PMT复合膜,聚偏氟乙烯与钛酸钡(BT)的复合膜,通常称之为PVDF/BT复合膜。
由于聚偏氟乙烯具有柔韧性好的特点,因此,采用具有聚偏氟乙烯材料的薄膜有利于将压电薄膜轻易地成型为与折环部112一致的形状。
由于聚偏氟乙烯具有密度低的特点,因此,采用具有聚偏氟乙烯材料的薄膜有利于控制振动组件的质量。
由于聚偏氟乙烯具有阻抗低的特点,因此,采用具有聚偏氟乙烯材料的薄膜有利于提高扬声器单体的灵敏度。
该两个电连接部122被设置为用于进行振幅检测部12与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以输出折环压电部121产生的电信号。
该折环压电部121与折环部112的表面贴合、且连接在一起,以使折环压电部121与折环部112形成为一个整体同步运动。这样,在振膜1振动时,折环压电部121便会发生变形,而且该变形随着振膜1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以使折环压电部121能够产生表示振膜1的振幅大小的电信号。
折环压电部121与折环部112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粘接,也可以是注塑连接。
以上注塑连接是指将折环压电部121作为嵌件注塑振膜本体11、以使二者贴合、且连接在一起。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振膜1具有一个折环压电部121,且该折环压电部121与折环部112具有一致的形状,这说明,折环压电部121覆盖在折环部112的整个表面上。
该折环压电部121可以连接在折环部12的向外凸起的表面上,也可以连接在折环部12的向内凹入的表面上。
如图4所示,该折环压电部121除压电薄膜12a之外,还可以包括两个金属层电极12b,该压电薄膜12a连接在两个金属层电极12b之间。该种结构有利于压电薄膜12a的充分极化和电信号的引出,进一步提高电信号的强度。
两个金属层电极12b例如可以采用真空蒸镀、真空磁控溅射、丝网印刷等手段直接涂覆在压电薄膜12a的表面上。
对于采用图4所示结构的折环压电部121,两个电连接部122可以各自与一个金属层电极12b连接。
另外,在折环压电部121仅包括压电薄膜12a的实施例中,该折环压电部121还可以包括经由压电薄膜12a延伸出的压电薄膜连接部,而两个电连接部122则可以分别连接在压电薄膜连接部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
该压电薄膜连接部可以与压电薄膜12a一体成型。
两个电连接部122例如可以采用真空蒸镀、真空磁控溅射、丝网印刷等手段直接涂覆在压电薄膜连接部的对应表面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振膜1在振动时能够产生表示振幅大小的电信号,因此,在将振膜1的折环压电部121通过两个电连接部122连接至外部电路中时,便可通过外部电路监测振膜1的振幅大小,并可以进一步在振幅超过设定阈值时调节音圈的输入信号,以避免振膜1和/或音圈与扬声器单体的磁路组件和/或外壳发生擦碰。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振膜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振膜1包括两个振幅检测部12。
每一振幅检测部12的折环压电部121与折环部112的局部贴合、且连接在一起。
对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振膜1,通过采集两个振幅检测部12输出电信号,将能够为研究振膜1的偏振情况提供可靠的支持。
此两个振幅检测部12的折环压电部121可以连接在折环部112的同一表面上或者不同表面上。
此两个振幅检测部12例如可以关于振膜本体11的沿图1中所示的长度方向L1的中截面对称布置。
此两个振幅检测部12例如也可以关于振膜本体11的沿宽度方向的中截面对称布置。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振膜1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包括三个)的振幅检测部12。
此三个以上的振幅检测部12可以连接在折环部12的同一表面上。
此三个以上的振幅检测部12也可以连接在折环部12的不同表面上。
此三个以上的振幅检测部12中,可以有至少一对振幅检测部12关于振膜本体11的沿长度方向的中截面对称。
此两个以上的折环压电部13中,也可以有至少一对振幅检测部12关于振膜本体11的沿宽度方向的中截面对称。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振幅1也可以包括两个如图2所示的振幅检测部12,此两个振幅检测部12均与折环部112的形状相同,且其中一个振幅检测部12的折环压电部121连接在折环部112的向外凸起的表面上,另一个振幅检测部12的折环压电部121连接在折环部112的向内凹入的表面上。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单体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5所示,扬声器单体包括外壳2、振动组件和磁路组件3。
振动组件包括音圈4和以上任一种振膜1。
振膜1可以通过固定部113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边沿上,例如,振膜1的固定部113可以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外壳2的边沿上。
音圈4固定连接在振膜1上,且置于磁路组件3的磁间隙31中。
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扬声器单体的外壳2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扬声器单体在外壳2上电镀有焊盘23,焊盘23的数量可以根据振膜1具有的振幅检测部12的数量确定,一个振幅检测部12对应两个焊盘23。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每一振幅检测部12的两个电连接部122可以焊接在对应焊盘23上,以通过焊盘23进行与外部电路之间的连接。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扬声器单体也可以包括电路板,例如FPCB,这样,每一振幅检测部12的两个电连接部122可以焊接在电路板设置的对应焊盘上。
上述各实施例主要重点描述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上述各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或者相互结合使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膜本体(11)和振幅检测部(12),所述振膜本体(11)包括折环部(112);所述振幅检测部(12)包括折环压电部(121)和两个电连接部(122),所述折环压电部(121)包括压电薄膜(12a),所述折环压电部(121)与所述折环部(112)的表面贴合、且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电连接部(122)与所述折环压电部(121)连接,以通过所述两个电连接部(122)输出所述折环压电部(121)产生的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压电部(121)还包括两个金属层电极(12b),所述压电薄膜(12a)连接在所述两个金属层电极(12b)之间;所述两个电连接部(122)各自与不同的金属层电极(12b)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本体(11)还包括环绕所述折环部(112)设置的固定部(113),所述两个电连接部(122)与所述固定部(113)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连接部(122)经过所述固定部(113)的边沿向外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1)包括一个所述振幅检测部(12),且所述振幅检测部(12)与所述折环部(112)的形状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1)包括两个以上所述振幅检测部(12),每一所述振幅检测部(12)与所述折环部(112)的局部贴合、且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所述振幅检测部(12)中有至少一对振幅检测部(12)关于所述振膜本体(11)的沿长度方向(L1)的中截面对称;和/或,所述两个以上所述振幅检测部(12)中有至少一对振幅检测部(12)关于所述振膜本体(11)的沿宽度方向的中截面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在一起为粘接或者注塑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12a)为聚偏氟乙烯薄膜、聚偏氟乙烯共聚物薄膜或者聚偏氟乙烯复合薄膜。
10.一种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1)。
CN201720585567.9U 2017-05-24 2017-05-24 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Active CN206908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5567.9U CN206908821U (zh) 2017-05-24 2017-05-24 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5567.9U CN206908821U (zh) 2017-05-24 2017-05-24 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8821U true CN206908821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89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5567.9U Active CN206908821U (zh) 2017-05-24 2017-05-24 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88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9270A (zh) * 2018-02-06 2018-07-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及移动终端
CN109618269A (zh) * 2019-02-12 2019-04-12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膜及应用该振膜的电声器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9270A (zh) * 2018-02-06 2018-07-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及移动终端
CN109618269A (zh) * 2019-02-12 2019-04-12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膜及应用该振膜的电声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69296U (zh) 一种扬声器
WO2021058008A1 (zh)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导电膜以及发声装置
TWI381747B (zh) 微型揚聲器及其製造方法
WO2021058013A1 (zh)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导电膜以及发声装置
KR20100033807A (ko) 압전형 마이크로 스피커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211000A (zh) 一种动圈式扬声器
CN110572746B (zh)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导电膜以及发声装置
CN106162470A (zh) 一种动圈式扬声器
KR102260112B1 (ko) 가동 코일 스피커
WO2021058009A1 (zh)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导电膜以及发声装置
US11956610B2 (en) Conductive film for a sound generation device and the sound generation device
CN206908821U (zh) 用于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JP2006238441A (ja) コンデンサーマイクロホ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56906B (zh) 扬声器单体结构
CN207304910U (zh) 一种发声装置中的振动***以及发声装置
CN104244154A (zh) Mems麦克风组件中的开口腔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161653A1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及用于扬声器模组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11089959U (zh)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导电振膜以及发声装置
WO2021031496A1 (zh)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导电膜以及发声装置
CN206908831U (zh) 扬声器单体及电子设备
KR101500562B1 (ko) 압전 스피커
CN107124683A (zh) 扬声器单体及电子设备
JP5461074B2 (ja) 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ユニットおよび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
CN216437475U (zh) 振膜及扬声器
CN107564505A (zh) 一种压电振动发声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