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6441U - 捕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捕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66441U
CN206866441U CN201720675558.9U CN201720675558U CN206866441U CN 206866441 U CN206866441 U CN 206866441U CN 201720675558 U CN201720675558 U CN 201720675558U CN 206866441 U CN206866441 U CN 206866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quito
air
housing
intake
coll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755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755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66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66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664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蚊装置,包括壳体、排风装置、气味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壳体的侧壁设置贯通壳体内腔的第一开口,收集装置通过第一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内,收集装置与壳体上部的内腔、下部内腔分别围成排风区、引风区;排风区对应的壳体壳壁上设置排风孔,排风装置用以将气流由排风孔引出;收集装置对应排风区的一侧设置有透风孔,收集装置对应引风区的一侧设置蚊虫引入口;引风区对应壳体的侧壁设置第二开口,气味发生装置通过第二开口安装在引风区内;引风区对应壳体的壳壁设置多个进风通道。该捕蚊装置使用方便,捕捉蚊虫的效率高,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难闻、刺鼻的味道,也不会存在噪音以及电击风险,更不会对人体建康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捕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蚊虫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捕蚊装置。
背景技术
夏天蚊虫容易滋生繁殖,导致蚊虫在家中四处飞窜,不仅影响睡眠,叮咬后更会产生疼痒不适的症状,严重者更可能散播如登革热、日本脑炎等传染疾病,因此,居家中正确安全的防蚊措施实在不可忽视。而传统的除蚊方法中,常见的为点熏蚊香,但是蚊香烟雾味道难闻且刺鼻,加上影响人体建康,因此逐渐被舍弃不用。
为了有效地消灭蚊虫,许多消灭蚊虫的产品逐渐产生,例如:电蚊香、电蚊拍及捕蚊灯等,就是希望能有效的消灭影响人们作息的蚊虫。而一般常见的捕蚊灯,其结构主要包含一底座、一设置于底座中央部位的灯管、一围绕于灯管周围的电击网、一道围绕于电击网网外的护栏及一上盖,且该上盖顶面处设有一电源开关,俾当使用者按压该电源开关使其通电后,该电击网即产生高压电流,而荧光灯管则发出亮光,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吸引蚊虫飞入于该捕蚊灯内,令其触及该电击网后致触电死亡,达到消灭蚊虫的目的。
然而,该捕蚊灯器系利用底座中央部位的荧光灯管来吸引蚊虫靠近,当蚊虫时,即受到灯管发出的光亮吸引而飞近灯管时,便会因触及电击网而被强烈电压击毙,该捕蚊灯虽可发挥灭蚊作用而被消费者所选用,但蚊虫被电压击毙时会产生噼啪的噪音,且蚊虫尸体容易沾粘在电击网上,会阻碍灯管发出的光线,并造成添清理上的不便,其次,外露的电击网也可能造成幼童的误触而受电击的顾虑,使用上较为不便;另外,紫外线灭虫灯在夏天捕捉的过程中,大多数是趋光性的飞蛾等,甚至是对人有益的益虫成为牺牲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捕蚊装置存在的噪音大、电击风险高,易人体建康造成影响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蚊装置,包括壳体、排风装置、气味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贯通壳体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收集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壳体上部的内腔围成排风区,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壳体的下部内腔围成引风区;
所述排风区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壳壁上设置排风孔,所述排风装置设置在排风区内,并能够将气流由所述排风孔引出至所述壳体外;
所述收集装置对应所述排风区的一侧设置有透风孔,所述收集装置对应所述引风区的一侧设置蚊虫引入口;
所述引风区对应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第二开口,所述气味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安装在所述引风区内;
所述引风区的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壳壁设置多个进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区的侧壁和底面设置多个螺旋状的进风通道。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进风通道均匀分布在所述引风区的侧壁和/或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气味发生装置包括滑动支架、滑动板、乳酸发生装置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所述滑动支架安装在所述引风区内,所述滑动板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架上,所述乳酸发生装置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安装在所述滑动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置用以封闭第二开口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一托板和二氧化碳制取材料,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底部,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中部,且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所述第一托板用以承载二氧化碳制取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乳酸发生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托板和乳酸,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托板用以承载乳酸。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采用一矩形封闭盒体,所述盒体的对应所述排风区的上端盖均布有所述透风孔,所述盒体的对应所述引风区的下部端盖分为第一下端盖和第二下端盖,所述第一下端盖和第二下端盖与所述盒体的两侧壁滑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下端盖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蚊虫引入口,所述第二下端盖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蚊虫引入口,所述第二下端盖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下端盖滑动,以使第一蚊虫引入口与所述第二蚊虫引入口相贯通或者错位以打开或封闭第一蚊虫引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两侧壁各设置一对卡条,两对卡条组成一导向槽,所述第一下端盖和第二下端盖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锥形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设置在所述收集装置内,且所述导向通道的大端口与所述第一蚊虫引入口相连通,以使蚊虫由所述大端口吸入至所述导向通道内,经所述导向通道的小端口吸出至所述收集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蚊装置,利用气味发生装置产生诱蚊气体,该气体通过壳体的对应壁面的进气通道散发至外部,利用排风装置提供自下而上的抽吸力,外部气流首先经过引风区壁面的多个进风通道进入该引风区内,然后经由蚊虫引入口进入到收集装置内,利用收集装置对气流中的蚊虫进行收集,气流则通过透风孔进入至排风区,由排风装置排出至壳体外部。该装置使用方便,捕捉蚊虫的效率高,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以及电击风险,更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蚊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捕蚊装置中壳体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蚊装置中,气味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蚊装置中,气味发生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蚊装置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装置中,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装置中,第一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捕蚊装置中,第二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壳体;110-第一开口;120-排风区;121-排风孔;130-引风区;131-第二开口;132-进风通道;200-排风装置;300-气味发生装置;310-滑动支架;320-滑动板;321-挡板;330-乳酸发生装置;331-第二支撑架;332-第二托板;340-二氧化碳发生装置;341-加热装置;342-第一支撑架;343-第一托板;400-收集装置;401-上端盖;402-第一下端盖;403-第二下端盖;404-第一蚊虫引入口;405-第二蚊虫引入口;406-卡条;410-透风孔;500-导向通道;600-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蚊装置,包括壳体100、排风装置200、气味发生装置300和收集装置400。
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优选采用矩形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侧壁设置贯通壳体100内腔的第一开口110,收集装置400通过该第一开口110从壳体100侧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00内部,该收集装置400与壳体100上部的内腔围成排风区120,该收集装置400与壳体100的下部内腔围成引风区130。
所述排风区120对应的壳体100的壳壁上设置排风孔121,排风装置200设置在排风区120内,并能够将气流由排风孔121引出至壳体100外部。
收集装置400对应排风区120的一侧设置有透风孔410,该透风孔410能够使收集装置400内部与排风区120相连通,并且,该透风孔410的直径较小,起到抽取气流的作用,不能够使蚊虫通过,进而将蚊虫阻挡在收集装置400内部。
所述收集装置400对应引风区130的一侧设置蚊虫引入口;该蚊虫引入口能够使收集装置400内部与引风区130相连通,蚊虫引入口的直径大于蚊虫的尺寸,能够使蚊虫经引风区130进入至收集区内。
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引风区130对应的壳体100的侧壁设置第二开口131,该第二开口131与引风区130内部连通,气味发生装置300通过该第二开口131安装在引风区130内;所述引风区130的对应的壳体100的壳壁设置多个进风通道132。
气味发生装置300用以提供能够吸引蚊虫的气味,经进风通道132使气味散发在壳体100附近区域,以使蚊虫引诱并聚集在壳体100附近,由排风装置200的作用,壳体100内产生自下而上的依次通过引风区130、收集装置400和排风区120的气流,使蚊虫收集在收集装置400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蚊装置的原理为:利用气味发生装置300产生诱蚊气体,该气体通过壳体100的对应壁面的进气通道散发至外部,利用排风装置200提供自下而上的抽吸力,外部气流首先经过引风区130壁面的多个进风通道132进入该引风区130内,然后经由蚊虫引入口进入到收集装置400内,利用收集装置400对气流中的蚊虫进行收集,气流则通过透风孔410进入至排风区120,由排风装置200排出至壳体100外部。
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引风区130的侧壁和/或底面设置多个螺旋状的进风通道132。多个螺旋状的进风通道132均匀分布在引风区130的侧壁和/或底面。本实施例中,进风通道132设置为螺旋状,能够使引风区130的外部区域形成漩涡式的气流,进而使壳体100外部形成较大抽取面积,并能够有效提升抽吸力,使蚊虫被带入至引风区130中。
如图1和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气味发生装置300包括滑动支架310、滑动板320、乳酸发生装置330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340。
所述滑动支架310安装在引风区130内,滑动板320穿过第二开口131滑动安装在滑动支架310上,乳酸发生装置330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340安装在该滑动板320上。该滑动支架310具有两条沿其长度设置安装槽,滑动板320底部设置两根滑轨,滑动板320通过滑轨能够在安装槽中往复滑动,使滑动板320带动其上部的乳酸发生装置330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340置入引风区130内部或者移出引风区130外部,以方便进行更换。
请参照图5;优选地,所述滑动板320的一侧设置用以封闭第二开口131的挡板321。由于引风区130一侧的第二开口131较大,在滑动板320完全置于引风区130内部时,第二挡板321恰好可以贴合在第二开口131外部,使第二开口131与外界隔离,以避免其他杂物或者大型动物或者昆虫对引风区130内的气味发生装置300造成破坏。
如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340包括加热装置341、第一支撑架342、第一托板343和二氧化碳制取材料。所述加热装置34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342底部,所述第一托板34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342中部,且位于所述加热装置341上方,第一托板343用以承载二氧化碳制取材料,该二氧化碳制取材料优选采用碳酸氢钠药片。
加热装置341包括电加热丝,通过温控器控制电加热丝的温度,第一托板343采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碳酸氢钠药片放置在第一托板343上,利用电加热丝对药片进行加热,使其向外散发二氧化碳引诱气体。
如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乳酸发生装置330包括第二支撑架331、第二托板332和乳酸,所述第二托板33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331上,第二托板332用以承载乳酸。乳酸则产生接近人体体液的气味,能够有效引诱蚊虫。
如图1、图6-图9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收集装置400采用一矩形封闭盒体,收集装置与壳体之间通过支撑台600连接,盒体的对应排风区120的上端盖401均布有透风孔410,该透风孔410能够使收集装置400内部与排风区120相连通,并且,该透风孔410的直径较小,起到抽取气流的作用,不能够使蚊虫通过,进而将蚊虫阻挡在收集装置400内部。
盒体的对应引风区130的下部端盖分为第一下端盖402和第二下端盖403,第二下端盖403设置在第一下端盖402下方;第一下端盖402和第二下端盖403与盒体的两侧壁滑动连接,并且第一下端盖402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蚊虫引入口404,第二下端盖403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蚊虫引入口405,第二蚊虫引入口405的口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蚊虫引入口404的口径,第二下端盖403能够相对与第一下端盖402滑动,以使第一蚊虫引入口404与第二蚊虫引入口405相贯通或者错位。当第一蚊虫引入口404与第二蚊虫引入口405相贯通时,第一蚊虫引入口404处于打开状态,位于引风区130中的蚊虫在气流的带动下一次经过第二蚊虫引入口405和第一蚊虫引入口404进入到收集区内;当第一蚊虫引入口404与第二蚊虫引入口405相错位时,第一蚊虫引入口404处于关闭状态,特别是在需要关闭该捕捉装置时,为了避免收集装置400内的蚊虫经过第一蚊虫引入口404和第二蚊虫引入口405逃出,抽拉第二下端盖403可以使第一蚊虫引入口404与第二蚊虫引入口405相错位,封闭第一蚊虫引入口404。
如图1和图6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盒体的两侧壁各设置一对卡条406,两对卡条406组成一导向槽,第一下端盖402和第二下端盖403的两侧通过滑动安装在导向槽内。
上述第一下端盖402和第二下端盖403相贴合,两者均与盒体侧壁滑动连接,当收集装置400放置在壳体100内时,通过抽拉第二下端盖403以使第一蚊虫引入口404与第二蚊虫引入口405相贯通或者错位,来控制收集装置400的打开或者关闭功能,当需要取出收集装置400中的蚊虫时,从壳体100侧壁的第一开口110抽出该收集装置400,然后同时打开第一下端盖402和第二下端盖403,将内部的蚊虫取出。
通过设置第一下端盖402和第二下端盖403,能够便捷地打开或者关闭收集装置400,具有结构简单、实用且易于操作的特点。
如图1和图6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收集装置400内还包括至少一个锥形的导向通道500,所述导向通道500设置在收集装置400内,且所述导向通道500的大端口与第一蚊虫引入口404相连通,以使蚊虫由大端口吸入至导向通道500内,然后经导向通道500的小端口吸出至收集装置400内。
该锥形通道可以固定在第一下端盖402上,并且,锥形通道的大端口能够将第一蚊虫引入口404覆盖,以使经过第一蚊虫引入口404的蚊虫经大端口进入、小端口放出。
本实施例中,设置锥形的导向通道500的目的是第一蚊虫引入口404在打开状态下,蚊虫的入口由大变小,使收集装置400内蚊虫不能够轻易经导向通道500逃出至收集装置400外,既起到连通第一蚊虫引入口404和收集装置400内部空间的作用,又能够起到阻挡收集装置400内部蚊虫逃离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排风装置、气味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贯通壳体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收集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壳体上部的内腔围成排风区,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壳体的下部内腔围成引风区;
所述排风区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壳壁上设置排风孔,所述排风装置设置在排风区内,并能够将气流由所述排风孔引出至所述壳体外;
所述收集装置对应所述排风区的一侧设置有透风孔,所述收集装置对应所述引风区的一侧设置蚊虫引入口;
所述引风区对应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第二开口,所述气味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安装在所述引风区内;
所述引风区的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壳壁设置多个进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区的侧壁和底面设置多个螺旋状的进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风通道均匀分布在所述引风区的侧壁和/或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发生装置包括滑动支架、滑动板、乳酸发生装置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所述滑动支架安装在所述引风区内,所述滑动板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架上,所述乳酸发生装置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安装在所述滑动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置用以封闭第二开口的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一托板和二氧化碳制取材料,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底部,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中部,且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所述第一托板用以承载二氧化碳制取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发生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托板和乳酸,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托板用以承载乳酸。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采用一矩形封闭盒体,所述盒体的对应所述排风区的上端盖均布有所述透风孔,所述盒体的对应所述引风区的下部端盖分为第一下端盖和第二下端盖,所述第一下端盖和第二下端盖与所述盒体的两侧壁滑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下端盖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蚊虫引入口,所述第二下端盖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蚊虫引入口,所述第二下端盖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下端盖滑动,以使第一蚊虫引入口与所述第二蚊虫引入口相贯通或者错位以打开或封闭第一蚊虫引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两侧壁各设置一对卡条,两对卡条组成一导向槽,所述第一下端盖和第二下端盖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锥形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设置在所述收集装置内,且所述导向通道的大端口与所述第一蚊虫引入口相连通,以使蚊虫由所述大端口吸入至所述导向通道内,经所述导向通道的小端口吸出至所述收集装置内。
CN201720675558.9U 2017-06-09 2017-06-09 捕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66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5558.9U CN206866441U (zh) 2017-06-09 2017-06-09 捕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5558.9U CN206866441U (zh) 2017-06-09 2017-06-09 捕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66441U true CN206866441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3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7555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66441U (zh) 2017-06-09 2017-06-09 捕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6644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597A (zh) * 2019-01-03 2019-04-26 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捕蚊器
CN110192547A (zh) * 2019-05-22 2019-09-03 佛山市格林盈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灭蚊***及灭蚊方法
CN110338163A (zh) * 2019-08-05 2019-10-18 中山翼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灭蚊器
CN112535161A (zh) * 2020-12-02 2021-03-23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功能旋转式电子诱杀蚊蝇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597A (zh) * 2019-01-03 2019-04-26 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捕蚊器
CN110192547A (zh) * 2019-05-22 2019-09-03 佛山市格林盈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灭蚊***及灭蚊方法
CN110338163A (zh) * 2019-08-05 2019-10-18 中山翼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灭蚊器
CN112535161A (zh) * 2020-12-02 2021-03-23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功能旋转式电子诱杀蚊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6441U (zh) 捕蚊装置
CN200994351Y (zh) 仿生型电子捕蚊器
CN202907671U (zh) 一种捕蚊器
CN204560702U (zh) 诱导式捕蚊器
CN201163943Y (zh) 有翅害虫风力吸入式捕杀器
CN206978503U (zh) 环保智能灭蟑螂器
CN103975912B (zh) 具有收纳蚊虫及灭蚊功能的家电
CN206275023U (zh) 一种蚊虫诱捕器
CN206933079U (zh) 一种灭蚊灯
CN101803591A (zh) 多功能捕蚊器
CN210345746U (zh) 一种诱导灭蚊的空调器
CN106472452A (zh) 一种新型诱蚊灭蚊器
CN110274335A (zh) 一种诱导灭蚊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07022993U (zh) 一种诱虫灭蚊灯
CN208434583U (zh) 一种雪糕用车间捕虫箱
CN203952207U (zh) 灭蚊机
CN201167526Y (zh) 多功能诱杀蚊虫装置
CN206024955U (zh) 一种便携式家用灭虫器
CN204969062U (zh) 风扇护网结构
CN206024950U (zh) 一种蟑螂简易诱捕装置
CN205727742U (zh) 吸入式捕蚊装置的改良结构
CN206402986U (zh) 一种无毒性园林用害虫诱捕灯
CN216983236U (zh) 移动诱蚊装置
CN206433611U (zh) 光伏捕蚊器
CN205813352U (zh) 一种环保型特强吸引性的灭蚊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