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5743U - 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5743U
CN206765743U CN201720214343.7U CN201720214343U CN206765743U CN 206765743 U CN206765743 U CN 206765743U CN 201720214343 U CN201720214343 U CN 201720214343U CN 206765743 U CN206765743 U CN 206765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mpressor outlet
compressor
pipe section
stop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143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华
刘凤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143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5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5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5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该热泵***包括:制冷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制热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三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以及回热支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三换热器、第三节流元件及压缩机进气口;还包括回热换热器,布置在第三换热器至第二节流元件的管路区段与第三节流元件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热泵***通过设计回热支路而带来了更高的换热效率;并独立于车辆冷却液***自成循环;且无需额外布置加热器,亦能实现制热功能,提高***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更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各大汽车厂商已逐渐加大纯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传统汽车的空调***,乘客舱供暖可能会利用发动机冷却散发的热量,其水温较高,暖风效果较好。而乘客舱制冷则利用机械压缩机驱动制冷剂回路,通过压力变化,和相变换热达到降温效果。而当前纯电动车空调***,乘客舱采暖多采用电加热器作为热源,乘客舱制冷多采用电动压缩机驱动制冷剂回路。并由动力电池为其供电,功耗大,缩短了整车续驶里程。因此,前述车辆均需要两套独立的***来实现对车辆乘客舱的空气调节。此种车辆空气调节***的设计,集成度不高,效率较低且耗电大。因此,如何在保证供暖与制冷性能的同时,实现降低功耗,提升续驶里程是纯电动汽车空调***开发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控制简单的热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控制简单的用于车辆的热泵***。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且控制简单的热泵***的电动汽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制热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三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以及回热支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三换热器、第三节流元件及压缩机进气口;其中,还包括回热换热器,其布置在第三换热器至第二节流元件的管路区段与第三节流元件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热泵***通过设计回热支路提高过冷度而带来了更高的换热效率;并独立于车辆冷却液***自成循环;且无需额外布置加热器,亦能实现制热功能,提高***的经济性。
可选地,还包括:布置在管路上的流路切换组件,所述热泵***通过所述流路切换组件来择一导通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基于此方案,该热泵***实现了在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第二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一换热器之间;以及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三换热器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截止阀导通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截止阀断开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一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的通断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以及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第三换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二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截止阀的通断及第一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三换热器之间;以及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你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三截止阀的通断及第二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第三换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以及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均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四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或第二节流元件和/或第三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在此提供了第一节流元件和/或第二节流元件和/或第三节流元件的一种应用实例,其中电子膨胀阀为具有连续调节性的节流元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节流程度的连续调节。
可选地,所述回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为一种流体-流体换热器,能够实现两路流体之间的高效换热。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热泵***,其包括: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乘客舱蒸发器及压缩机进气口;制热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乘客舱散热器、第二节流元件、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以及回热支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乘客舱散热器、第三节流元件及压缩机进气口;其中,还包括回热换热器,其布置在乘客舱散热器至第二节流元件的管路区段与第三节流元件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热泵***通过设计回热支路提高过冷度而带来了更高的换热效率;并独立于车辆冷却液***自成循环;且无需额外布置加热器,亦能实现制热功能,提高***的经济性。
可选地,还包括:布置在管路上的流路切换组件,所述热泵***通过所述流路切换组件来择一导通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基于此方案,该热泵***实现了在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第二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冷凝器之间;以及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乘客舱散热器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截止阀导通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截止阀断开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一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的通断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以及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及乘客舱散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乘客舱散热器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乘客舱散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二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截止阀的通断及第一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乘客舱散热器之间;以及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或冷凝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冷凝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你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三截止阀的通断及第二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及乘客舱散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乘客舱散热器的管路区段;以及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或冷凝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均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乘客舱散热器的管路区段,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冷凝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四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乘客舱蒸发器靠近所述乘客舱散热器布置。如此可合理利用车辆的内部空间,实现对乘客舱的供冷或供暖。
可选地,所述乘客舱蒸发器与所述乘客舱散热器均为空气-制冷剂换热器,并共用换热风机。如此可优化并节省所占用车辆的内部空间,且同时达成促进两个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回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为一种流体-流体换热器,能够实现两路流体之间的高效换热。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如前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泵***。由于其具有前述热泵***,因而也能够获取相应的优化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的制冷回路工作时的流路切换***示意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的制热回路工作时的流路切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的一个实施例。该热泵***100包括用于为乘客舱供冷的制冷回路、用于为乘客舱供暖的制热回路以及用于改善制热回路的供暖性能的回热支路。其中,制冷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0的出气口110c、冷凝器121、第一节流元件131、乘客舱蒸发器122及压缩机110的进气口110a;制热回路则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0的出气口110c、乘客舱散热器123、第二节流元件132、冷凝器121及压缩机110的进气口110a;而回热支路则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乘客舱散热器123、第三节流元件133及压缩机110的进气口110b。此外,该热泵***还包括回热换热器124,其布置在乘客舱散热器123至第二节流元件132的管路区段与第三节流元件133至压缩机进气口110b的管路区段之间。其中,应当知道的是,压缩机进气口110a及压缩机进气口110b可为相同的压缩机进气口,也可为不同的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的热泵***通过设计回热支路提高过冷度而带来了更高的换热效率;并独立于车辆冷却液***自成循环;且无需额外布置加热器,亦能实现制热功能,提高***的经济性。
具体而言,该热泵***还包括布置在管路上的流路切换组件,该流路切换组件可由多个流路切换元件组成。通过这些流路切换元件,热泵***100能够实现择一导通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
如下将提供若干种流路切换组件的实现方案。
例如,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141,其布置在冷凝器121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第二截止阀142,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110c及冷凝器121之间;以及第三截止阀143,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110c及乘客舱散热器123之间;其中,在第一截止阀141及第三截止阀143断开,且第二截止阀142导通时,制冷回路导通;而在第一截止阀141及第三截止阀143导通,且第二截止阀142断开时,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一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截止阀141、第二截止阀142及第三截止阀143的通断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再如,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141,其布置在冷凝器121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以及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110c、冷凝器121及乘客舱散热器123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冷凝器121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乘客舱散热器123的管路区段;其中,在第一截止阀141断开,且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冷凝器121的管路区段时,制冷回路导通;而在第一截止阀141导通,且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乘客舱散热器123的管路区段时,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二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截止阀141的通断及第一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又如,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三截止阀143,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110c及乘客舱散热器123之间;以及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110c、冷凝器121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冷凝器121的管路区段或冷凝器121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其中,在第三截止阀143断开,且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冷凝器121的管路区段时,制冷回路导通;而在第三截止阀143导通,且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冷凝器121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你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三截止阀143的通断及第二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还如,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110c、冷凝器121及乘客舱散热器123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冷凝器121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乘客舱散热器123的管路区段;以及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110c、冷凝器121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冷凝器121的管路区段或冷凝器121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其中,在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均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冷凝器121的管路区段时,制冷回路导通;而在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110c至乘客舱散热器123的管路区段,且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冷凝器121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制热回路导通。在此提供了流路切换组件的第四种方案,由此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制冷回路及制热回路之间的切换。
如下还提供关于该热泵***的若干改进方案。
例如,乘客舱蒸发器122靠近乘客舱散热器123布置。如此可合理利用车辆的内部空间,实现对乘客舱的供冷或供暖。
再如,乘客舱蒸发器122与乘客舱散热器123均为空气-制冷剂换热器,并共用乘客舱风机123a来进行换热。如此可优化并节省所占用车辆的内部空间,且同时达成促进两个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又如,回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124。其中,板式换热器124为一种流体-流体换热器,能够实现两路流体之间的高效换热。
以流路切换组件采用三个截止阀的设计方案为例,在此结合图2及图3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参见图2,当该热泵***运行制冷模式时,第一截止阀141及第三截止阀143断开,且第二截止阀142导通。此时,经由压缩机110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第二截止阀142流至冷凝器121处散热;经由冷凝器121散热后的低温高压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31膨胀节流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并流经乘客舱蒸发器122,此时乘客舱风机123a开启,将与乘客舱蒸发器122内低温低压制冷剂换热后的冷空气吹入乘客舱内实现供冷;而制冷剂在乘客舱蒸发器122内蒸发吸热,并返回压缩机110开始新的循环。经过这样一个将内部热量搬运至车外的循环,实现了乘客舱内的制冷功能。
参见图3,当该热泵***运行制热模式时,第一截止阀141及第三截止阀143导通,且第二截止阀142断开。此时,经由压缩机110工作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第三截止阀143流至乘客舱散热器123处散热,此时乘客舱风机123a开启,将与乘客舱散热器123内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换热后的暖空气吹入乘客舱内实现供暖;而制冷剂在乘客舱蒸发器122内冷凝散热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过第三节流元件133节流降压蒸发,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并在通过板式换热器后流向压缩机110;而另外一路则通过板式换热器,并经过第二节流元件132的节流降压后,流至冷凝器121内进行蒸发吸热,并经由第一截止阀141而最终流回压缩机110。其中,这两路制冷剂通过板式换热器的热交换,将流向冷凝器121的制冷剂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了过冷度,并相应提高了为乘客舱供暖的热风温度。经过这样一个将外部热量搬运至车内的循环,实现乘客舱内供暖功能。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前述用于车辆的热泵***。由于其具有前述热泵***,因而也能够获取相应的优化技术效果。其中,应当知道的是,此处所指的电动汽车并非局限于纯电动汽车,而是指携带可更换电池的任意车辆。例如,其可以是具有涵盖电池在内的多种驱动源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可以是纯电动汽车,乃至于符合前述要求的其他车辆。
当然,应当知道的是,只要满足上文描述的方案核心内容,本发明的前述热泵***也并非局限于电动汽车或车辆,对于其他运输装置或其他应用情境也存在实用价值。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18)

1.一种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
制热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三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以及
回热支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三换热器、第三节流元件及压缩机进气口;
其中,还包括回热换热器,其布置在第三换热器至第二节流元件的管路区段与第三节流元件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管路上的流路切换组件,所述热泵***通过所述流路切换组件来择一导通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
第二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一换热器之间;以及
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三换热器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截止阀导通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截止阀断开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以及
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第三换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
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
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三换热器之间;以及
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
其中,在所述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第三换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以及
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
其中,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均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或第二节流元件和/或第三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9.一种用于车辆的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乘客舱蒸发器及压缩机进气口;
制热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乘客舱散热器、第二节流元件、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以及
回热支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乘客舱散热器、第三节流元件及压缩机进气口;
其中,还包括回热换热器,其布置在乘客舱散热器至第二节流元件的管路区段与第三节流元件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管路上的流路切换组件,所述热泵***通过所述流路切换组件来择一导通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
第二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冷凝器之间;以及
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乘客舱散热器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截止阀导通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截止阀断开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以及
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及乘客舱散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乘客舱散热器的管路区段;
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乘客舱散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
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乘客舱散热器之间;以及
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或冷凝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
其中,在所述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冷凝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及乘客舱散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乘客舱散热器的管路区段;以及
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或冷凝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
其中,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均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冷凝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乘客舱散热器的管路区段,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冷凝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舱蒸发器靠近所述乘客舱散热器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舱蒸发器与所述乘客舱散热器均为空气-制冷剂换热器,并共用换热风机。
17.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18.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泵***。
CN201720214343.7U 2017-03-07 2017-03-07 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06765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4343.7U CN206765743U (zh) 2017-03-07 2017-03-07 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4343.7U CN206765743U (zh) 2017-03-07 2017-03-07 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5743U true CN206765743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3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14343.7U Active CN206765743U (zh) 2017-03-07 2017-03-07 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57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764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开利公司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87935A1 (zh) * 2020-10-29 2022-05-0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汽车低温启动的多回路热泵空调***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764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开利公司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87935A1 (zh) * 2020-10-29 2022-05-0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汽车低温启动的多回路热泵空调***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5169B (zh) 纯电动汽车用集成乘员舱热泵空调及三电热管理***
CN106274372B (zh) 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热泵式汽车空调
CN105431313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8790681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水循环式热管理及空调***
CN108016233A (zh) 用于车辆的热泵***
CN206664199U (zh) 一种多联式多功能的热泵型电动空调***
CN102563943A (zh) 汽车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CN111251802B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CN112428767B (zh) 车辆热管理***
KR101811762B1 (ko) 자동차용 히트펌프
CN109059341A (zh) 一种热泵汽车空调***
CN209079590U (zh) 一种热泵空调***和汽车
CN113246686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一体化热管理***及纯电动汽车
CN115675013A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多工况整车热管理***及方法
CN112248743A (zh) 双温区室外换热器热泵***
CN1099275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整车液流循环热管理***
CN115416444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热泵热管理***及其工作方法
CN216659503U (zh) 车辆热管理***
CN206765743U (zh) 热泵***、用于车辆的热泵***及电动汽车
CN109823138A (zh) 一种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KR101903143B1 (ko) 자동차용 히트펌프
CN212194994U (zh) 车辆热管理***
CN208952460U (zh) 一种热泵汽车空调***
CN111251801B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CN215284271U (zh) 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型驾驶室和动力电池集成热管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