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7256U - 高速混合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高速混合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7256U
CN206727256U CN201720373926.4U CN201720373926U CN206727256U CN 206727256 U CN206727256 U CN 206727256U CN 201720373926 U CN201720373926 U CN 201720373926U CN 206727256 U CN206727256 U CN 206727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wer supply
installation portion
signal terminal
suppl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39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739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7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7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7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混合连接器,其包括壳体组件和安装于壳体组件内的端子组件;壳体组件包括信号端子安装部、电源端子安装部及位于信号端子安装部和电源端子安装部组装在一起的结构两端的端部组件;电源端子安装部上具有安装槽,信号端子安装部上具有端子槽;端子组件包括至少一对卡装于安装槽内的电源端子和若干对卡装于端子槽内的信号端子;电源端子包括平面部,平面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安装槽的延伸部,平面部另一端具有两个彼此分隔的弧形接触部。

Description

高速混合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混合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主要用于服务器上进行电源和信号的传输,现有的连接器中的电源端子在进行电流的导通时,主要是通过电源端子端部的接触点与PCB板实现导通;而现有的PCB板成品,其平面度不是很好,电源端子在与其接触时,接触点的稳定性不好,致使导流性能也会大幅度地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混合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的PCB板平面度差致使导流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高速混合连接器,其包括壳体组件和安装于壳体组件内的端子组件;壳体组件包括信号端子安装部、电源端子安装部及位于信号端子安装部和电源端子安装部组装在一起的结构两端的端部组件;电源端子安装部上具有安装槽,信号端子安装部上具有端子槽;
端子组件包括至少一对卡装于安装槽内的电源端子和若干对卡装于端子槽内的信号端子;电源端子包括平面部,平面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安装槽的延伸部,平面部另一端具有两个彼此分隔的弧形接触部。
进一步地,优选端子槽包括两排以错位的方式开设于信号端子安装部上的信号端子卡槽,两排信号端子卡槽错开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信号端子卡槽之间间距的0.4~0.7倍。
进一步地,优选信号端子安装部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端子安装壳,每个信号端子安装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两排错位布置的信号端子卡槽。
进一步地,优选电源端子安装部包括至少一个电源端子安装壳,每个电源端子安装壳两侧均开设有两排彼此分隔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优选信号端子安装部与电源端子安装部之间设置有一连接部。
进一步地,优选端部组件包括端部壳体和固定端子,端部壳体上开设有卡装固定端子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将电源端子端部与PCB板接触的部分设置成两个弧形接触部,这样设置后,电源端子与PCB板接触时存在两个点对点距离,在PCB板平面度较差时仍能保证电源端子与PCB板的可靠接触。
另外,由于电源端子与PCB板有两个接触点,接触面积大幅度提高,从而使电源端子的载流能力至少可以达到3A/pin。
两排信号端子卡槽错位设置一定距离后,能够使两个端子组原本相对的信号端子错开一定的位置,增大了一个端子组中信号端子与另一个端子的组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使信号端子错开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信号端子卡槽之间间距的0.4~0.7倍,可以提高连接器的SI性能,满足25Gbps需求。
本方案的信号端子安装部和电源端子安装部均由至少一个相应的安装壳组成,采用这种结构后,客户可以根据连接器的使用场所,自由选择信号端子安装壳和电源端子安装壳个数,从而使连接器的使用场所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高速混合连接器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电源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信号端子安装壳内安装上两排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高速混合连接器的俯视图。
其中,1、端部壳体;11、卡槽;12、固定端子;2、信号端子安装部;21、信号端子安装壳;211、信号端子卡槽;212、信号端子; 3、连接部;4、电源端子安装部;41、电源端子安装壳;411、安装槽;412、电源端子;4121、延伸部;4122、平面部;4123、弧形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参考图1,图1示出了高速混合连接器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该高速混合连接器包括壳体组件和安装于壳体组件内的端子组件;壳体组件包括信号端子安装部2、电源端子安装部4及位于信号端子安装部2和电源端子安装部4组装在一起的结构两端的端部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端部组件包括端部壳体1和固定端子12,端部壳体1上开设有卡装固定端子12的卡槽11。
其中,固定端子12为一大致呈L形的薄板材结构,在其较短壁上开设有便于连接器被稳定地固定在其他部件(比如PCB板)上的安装孔,安装孔优选设置成半圆形槽。
如图1和图4所示,在电源端子安装部4上设有安装电源端子412的安装槽411,在信号端子安装部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信号端子212的端子槽。其中,端子组件包括至少一对卡装于安装槽411内的电源端子412和若干对卡装于端子槽内的信号端子212。
本方案的壳体组件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成型,电源端子412、信号端子212和固定端子12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分别选择不同的型号插接于信号端子安装部2和电源端子安装部4内部。
本方案的电源端子412和信号端子212均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411和端子槽内,这样设置之后,若是出现电源端子412或信号端子212变形或是损坏,可拆卸的方式插接还可以便于电源端子412或信号端子212的更换。
如图2所示,电源端子412包括平面部4122,平面部4122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安装槽411的延伸部4121,平面部4122另一端具有两个彼此分隔的弧形接触部4123。
两个弧形接触部4123的设置,可以使电源端子412与PCB板接触时存在两个点对点距离,在PCB板平面度较差时仍能保证电源端子412与PCB板的可靠接触。
另外,由于电源端子412与PCB板有两个接触点,接触面积大幅度提高,从而使电源端子412的载流能力至少可以达到3A/pin。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延伸部4121与平面部4122固定安装在一起后,两者之间呈大致垂直的方式。另外,延伸部4121可以与平面部4122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将延伸部4121加工出来后,采用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平面部4122与弧形接触部4123连接处的端部开设有一条形槽,以使平面部4122的端部形成两个彼此分离的条形板,每个弧形接触部4123分别与一个条形板连接后,而达到使两个弧形接触部4123彼此分离的目的。
参考图3和图4,图3示出了信号端子安装壳21内安装上两排信号端子212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高速混合连接器的俯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端子槽包括两排以错位的方式开设于信号端子安装部2上的信号端子卡槽211,两排信号端子卡槽211错开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信号端子卡槽211之间间距的0.4~0.7倍。
两排信号端子卡槽211错位设置一定距离后,能够使两个端子组原本相对的信号端子212错开一定的位置,增大了一个端子组中信号端子212与另一个端子的组信号端子212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使信号端子212错开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信号端子卡槽之间间距的0.4~0.7倍,提高SI性能,满足25Gbps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端子安装部2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端子安装壳21,每个信号端子安装壳21的两侧均开设有两排错位布置的信号端子卡槽211。
如图3所示,信号端子安装部2采用上述结构后,两排信号端子卡槽211错位排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每个信号端子安装壳21一端设置有一凸起部,其另一端与凸起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凸部,当信号端子安装壳21至少设置有两个时,一个信号端子安装壳21上的凸起部与其相邻的另一个信号端子安装壳21上凸部配对。
如图1所示,电源端子安装部4包括至少一个电源端子安装壳41,每个电源端子安装壳41两侧均开设有两排彼此分隔的安装槽411。
信号端子安装部2和电源端子安装部4均由至少一个相应的安装壳组成后,客户可以根据连接器的使用场所,自由选择信号端子安装壳21和电源端子安装壳41个数,从而使连接器的使用场所更灵活。
为了避免信号端子212与电源端子412在进行信号传输时相互干扰,在实施时,本方案优选信号端子安装部2与电源端子安装部4之间设置有一连接部3。
综上所述,本方案将电源端子端部具有的两个弧形接触部,可以在PCB板平面度较差时仍能保证电源端子与PCB板的可靠接触,同时还能使电源端子412的载流能力至少可以达到3A/pin。

Claims (6)

1.高速混合连接器,包括壳体组件和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信号端子安装部、电源端子安装部及位于信号端子安装部和电源端子安装部组装在一起的结构两端的端部组件;所述电源端子安装部上具有安装槽,信号端子安装部上具有端子槽;
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至少一对卡装于安装槽内的电源端子和若干对卡装于端子槽内的信号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安装槽的延伸部,平面部另一端具有两个彼此分隔的弧形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包括两排以错位的方式开设于所述信号端子安装部上的信号端子卡槽,两排信号端子卡槽错开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信号端子卡槽之间间距的0.4~0.7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安装部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端子安装壳,每个所述信号端子安装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两排错位布置的信号端子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安装部包括至少一个电源端子安装壳,每个所述电源端子安装壳两侧均开设有两排彼此分隔的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高速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安装部与所述电源端子安装部之间设置有一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高速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组件包括端部壳体和固定端子,所述端部壳体上开设有卡装固定端子的卡槽。
CN201720373926.4U 2017-04-11 2017-04-11 高速混合连接器 Active CN206727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3926.4U CN206727256U (zh) 2017-04-11 2017-04-11 高速混合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3926.4U CN206727256U (zh) 2017-04-11 2017-04-11 高速混合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7256U true CN206727256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3926.4U Active CN206727256U (zh) 2017-04-11 2017-04-11 高速混合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72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3471A1 (en) * 2018-11-20 2020-05-28 Fci Usa Llc Hybrid card-edge connectors and power terminals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3471A1 (en) * 2018-11-20 2020-05-28 Fci Usa Llc Hybrid card-edge connectors and power terminals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US11626681B2 (en) 2018-11-20 2023-04-11 Fci Usa Llc Hybrid card-edge connectors and power terminals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US12009613B2 (en) 2018-11-20 2024-06-11 Fci Usa Llc Hybrid card-edge connectors and power terminals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2199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140696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966916A (zh) 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
CN105449466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099461A (zh) 插卡式连接器
CN104795698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6727256U (zh) 高速混合连接器
CN204809498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2772282U (zh) 线圈组件的连接件以及线圈组件
CN209544752U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抗干扰连接装置
CN105098400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8723163U (zh) 焊线式板对板连接器
CN209029557U (zh) 板对板式高频插座及插头
CN105247739B (zh) 一种插头及连接器模组
CN103972731A (zh) 电连接器
CN209709216U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板对板连接装置
CN100448113C (zh) 具有电路板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9709222U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抗干扰连接插座
CN209461684U (zh) 一种高速电连接器
CN208723159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3932365U (zh) 直立型电连接器
CN202997216U (zh) Sata电连接器
CN106058560A (zh) 易组装的usb连接器
CN10530511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电连接器组件
CN20457774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