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7099U -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17099U
CN206517099U CN201720126245.8U CN201720126245U CN206517099U CN 206517099 U CN206517099 U CN 206517099U CN 201720126245 U CN201720126245 U CN 201720126245U CN 206517099 U CN206517099 U CN 206517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tact
plug
housing
connectio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62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思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 Er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Ge Er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 Er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Ge Er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7201262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17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17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170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充电电池及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可***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内的充电插头,充电插头与壳体分离设置,在充电插头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触点,在壳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触点,第二接触触点与充电控制单元电连接,使用时,充电插头插装于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内,当装有充电插头的待充电设备套入壳体内时,第一接触触点与第二接触触点接触而导通,从而使得充电电池可通过充电插头向待充电设备充电。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电插头与壳体分离设置,从而避免拆装待充电设备时挤压待充电设备而导致充电接口、充电插头损坏,并避免待充电设备变形或刮花。

Description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夹充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夹背电池也叫“外置电池”、“后备电池”、“数码充电伴侣”“背夹背夹电池”等,它不仅是一块移动电源,同时也是一个保护套,其在保护手机的同时也能为手机进行充电。现有的夹背电池,其充电插头通常都是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的,安装时,需先将手机的充电接口对准充电插头,使充电插头***手机的充电接口后再将手机扣入壳体内。而拆卸时,通常是需将手机从壳体内掰出,而使手机的充电接口与充电插头分离。而由于夹背电池的壳体内装有充电电池,其通常不易变形,因而在套入手机和取出手机时,需暴力进行挤压,而多次拆装容易导致手机的充电接口松弛而与充电插头接触不良,或直接导致手机充电接口或背夹电池的充电插头损坏。此外,暴力挤压过程中,也容易刮花手机表面,或导致纤薄的手机机身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于拆装待充电设备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包括可套设于待充电设备上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充电电池及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可***至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内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与所述壳体分离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触点,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触点,所述第二接触触点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电连接,使用时,所述充电插头插装于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内,当装有所述充电插头的待充电设备套入所述壳体内时,所述第一接触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触点接触而导通,从而使得所述充电电池可通过所述充电插头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充电。
所述壳体被构造呈具有容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在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装设于所述待充电设备上的充电插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大小使得其可容置露出于所述充电接口外的充电插头部分。
所述充电插头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至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内,其类型与充电接口的类型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可分离的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其露出于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外,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第一接触触点,所述第一接触触点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为Micro-A插头、Micro-B插头、Mini-A插头、Mini-B 插头、Type-C插头、lightning插头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与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第一接触触点。
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接触触点。
所述壳体包括边框、后盖和盖板,所述后盖对合连接于所述边框的一侧,所述盖板对合连接于所述后盖的敞口端,所述边框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后盖与所述盖板之间间隔而形成可装设所述充电电池及充电控制单元的容置空间,所述充电电池及充电控制单元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在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上连接有延伸至容置空间外的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所述第二接触触点。
在所述凹槽的表面或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接触触点。
在所述盖板上设有使得所述连接部延伸至所述容置槽内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电插头与壳体分离设置,而使得充电插头可与待充电设备结合在一起,并使充电插头通过接触触点与壳体内的充电控制单元电连接,从而使得拆卸过程中,充电插头可随待充电设备与壳体分离,从而避免挤压待充电设备而导致充电接口、充电插头损坏,并避免待充电设备变形或刮花。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头与待充电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头与待充电设备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壳体1、容置槽11、边框12、后盖13、盖板14、缺口141、凹槽15、充电电池2、充电控制单元3、连接部31、充电插头4、第一连接端41、第二连接端42、第一接触触点43、待充电设备5、第二接触触点6。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的主要要点在于,其充电插头4与壳体1分离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充电插头4 可随待充电设备5而与壳体1分离,从而利于拆装。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充电电池2、充电控制单元3及充电插头4。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用于套设于待充电设备5上,对待充电设备5 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待充电设备5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壳体1的形状可根据待充电设备5的形状而设置,其具有容置所述待充电设备5的容置槽11。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边框12、后盖13和盖板14。所述边框12与待充电设备5的形状相匹配,其上设有若干个孔眼,其分别与待充电设备5侧壁上的按键或插孔相对应,如音量键孔、耳机孔、扬声器孔等。所述边框12的设置及构造可参考公知技术。所述后盖13对合连接于所述边框12的一侧表面。所述后盖13可通过多种方式与所述边框12对合连接,如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后盖13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卡扣(图中未示出),其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边框12对合连接。所述盖板14对合连接于所述后盖 13的敞口端,其封闭住所述后盖13的敞口端。所述边框12与所述盖板14之间形成所述容置槽11,所述后盖13与所述盖板14之间间隔而形成可装设所述充电电池2及充电控制单元3的容置空间。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也可构造呈其他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壳体1 的形状及构造不限。
所述充电电池2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隐藏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容置空间内,其用于对待充电设备5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池2通过粘胶粘贴于所述后盖13上,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后盖13上。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池2及充电控制单元3可通过其他的形式的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插头4的一端用于***至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内,其为第一连接端41,所述充电插头4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进行可分离的接触连接,其为第二连接端42。所述充电插头4的第一连接端41的类型可根据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类型而设置,其包括但不局限于Micro-A插头、Micro-B插头、Mini-A插头、Mini-B插头、Type-C 插头、lightning插头等。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为方便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接触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表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触点43,该第一接触触点43与所述第一连接端41 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的形式可参考公知技术,其包括但不局限于弹片式触点、弹针式触点、公母头插接式触点、贴片式触点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既可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同一侧表面上,也可分散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不同表面上。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与第一连接端41相对的端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侧壁上。
如图4、图5所示,当所述充电插头4***至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内时,所述第一连接端41嵌入充电接口内,所述第二连接端42露出于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外。为使得待充电设备5与壳体1紧密套设,如图1 所示,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位置与所述充电插头4 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15的形状及大小使得其可完全容置所述第二连接端42。
如图2所示,为使所述充电插头4与充电控制单元3电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触点6。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的位置完全对应,当待充电设备5置入壳体1的容置槽11 内时,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便与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接触。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的形式与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的形式相匹配,其包括但不限于弹片式触点、弹针式触点、公母头插接式触点、贴片式触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的位置相对应,并正对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当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的设置方式不同时,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的设置位置及方式适应性改变。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可直接形成与所述壳体1上,也可间接设于所述壳体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所述壳体1的容置槽11或凹槽15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图中未示出),并使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在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上连接有延伸至容置空间外的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延伸至所述凹槽15或容置槽11 内,在所述连接部31的表面上设有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所述连接部31的形状及第二接触触点6的设置位置,可根据所述充电插头4的第二连接端 42的结构进行设置。例如,当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端 42的与第一连接端41相对的端面上时,所述连接部31可构造成与所述盖板14相垂直,在所述连接部31的朝向充电插口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连接部31的另一侧表面则与壳体1的凹槽15相贴合,从而使得当待充电设备5置入壳体1的容置槽11内时,所述充电插头4的端面与连接部31的表面相贴合而使得第一接触触点43与第二接触触点6接触导通。又如,当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侧壁上时,所述连接部31可构成与所述盖板14相平行,在所述连接部31的朝向第二连接端42的侧壁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接触触点6,从而使得当待充电设备5置入壳体1的容置槽11内时,所述充电插头4的侧壁与连接部31 的表面相贴合而使得第一接触触点43与第二接触触点6接触导通。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连接部31需由容置空间内延伸至容置空间外,为使连接部 31延伸至容置空间外而正对所述充电插头4,在所述盖板14的相应位置处设有缺口141。所述缺口141的形状及位置,可根据连接部31的结构而设置。
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电连接,其电连接的方式,可参考公知技术,其可通过导线、接触触点等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第二接触触点6与充电控制单元3之间的电连接方式。
藉此,便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所述充电插头4与壳体1分离设置,其第一连接端41可***至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内,其第二连接端42外露,并在该第二连接端42上设有接触导通的第一接触触点43。相应的,在所述壳体1的与第二连接端42 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接触触点6,该第二接触触点6与充电控制单元3电连接,当第一接触触点43与第二接触触点6接触时,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便可控制充电电池2对待充电设备5进行充电。使用时,先将所述充电插头4的第一连接端41***至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内。然后将插有充电插头4的待充电设备5整体置入壳体1的容置槽 11内,使得第一接触触点43与第二接触触点6接触而导通,从而可用于为所述待充电设备5进行充电。由于在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充电插头4相对应的凹槽15,且充电插头4与待充电设备5结合在一起,因而从所述壳体1上拆装待充电设备5十分容易,即使反复拆装也不会导致充电插头4或充电接口损坏,也不会导致待充电设备5变形或刮花等,因而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此外,所述充电插头4还可用于配合磁吸数据线进行使用,一物两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包括可套设于待充电设备(5)上的壳体(1),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充电电池(2)及充电控制单元(3),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可***至所述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内的充电插头(4),所述充电插头(4)与所述壳体(1)分离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4)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触点(43),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触点(6),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电连接,使用时,所述充电插头(4)插装于所述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内,当装有所述充电插头(4)的待充电设备(5)套入所述壳体(1)内时,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与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接触而导通,从而使得所述充电电池(2)可通过所述充电插头(4)向所述待充电设备(5)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被构造呈具有容置所述待充电设备(5)的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待充电设备(5)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在所述容置槽(11)的侧壁上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位置与装设于所述待充电设备(5)上的充电插头(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15)的大小使得其可容置露出于所述充电接口外的充电插头(4)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4)包括第一连接端(41)和第二连接端(42),所述第一连接端(41)用于***至所述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内,其类型与充电接口的类型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端(42)用于可分离的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其露出于待充电设备(5)的充电接口外,在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与所述第一连接端(41)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41)为Micro-A插头、Micro-B插头、Mini-A插头、Mini-B插头、Type-C插头、lightning插头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与第一连接端(41)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端(42)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接触触点(43)。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条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边框(12)、后盖(13)和盖板(14),所述后盖(13)对合连接于所述边框(12)的一侧,所述盖板(14)对合连接于所述后盖(13)的敞口端,所述边框(12)与所述盖板(14)之间形成所述容置槽(11),所述后盖(13)与所述盖板(14)之间间隔而形成可装设所述充电电池(2)及充电控制单元(3)的容置空间,所述充电电池(2)及充电控制单元(3)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控制单元(3)上连接有延伸至容置空间外的连接部(31),在所述连接部(31)上设有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15)的表面或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接触触点(6)。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14)上设有使得所述连接部(31)延伸至所述容置槽(11)内的缺口(141)。
CN201720126245.8U 2017-02-13 2017-02-13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17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6245.8U CN206517099U (zh) 2017-02-13 2017-02-13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6245.8U CN206517099U (zh) 2017-02-13 2017-02-13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17099U true CN206517099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624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17099U (zh) 2017-02-13 2017-02-13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17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503A (zh) * 2019-01-22 2019-04-09 宁波奥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防摔的手机用外挂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503A (zh) * 2019-01-22 2019-04-09 宁波奥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防摔的手机用外挂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6720B (zh) 积木式移动电源与充电器的组合装置
CN203481857U (zh) 手机充电器
CN102123333A (zh) 耳机和使用该耳机的便携电子装置
EP2717420A1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and terminal
JP3127310U (ja) マルチコンセント電気装置
CN103220890A (zh) 一种具有充放电功能的电子装置的保护壳
CN206517099U (zh)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CN209218152U (zh) 一种手机壳前框组件
CN208315986U (zh) 转接装置
CN204927752U (zh) 一种usb排插
CN204030182U (zh) 一种移动终端配件
KR20180047006A (ko) 보조배터리 기능을 지원하는 휴대용 멀티탭
CN213024150U (zh) 电子设备
CN105577865B (zh) 多充电/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及与其匹配的插接件
CN203911552U (zh) 一种移动电源装置
CN204304079U (zh) 一种充电器插头
CN104349236A (zh) 电源插头和带电源插头的蓝牙耳机
CN203661257U (zh) 一种易收纳耳机
TWM431612U (en) Electronic facility protection cover with charge cable
CN203014404U (zh) 积木式移动电源与充电器的组合装置
CN206251150U (zh)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CN203056169U (zh) 电源与音频连接器
CN203014102U (zh) 新型手机移动电源插头
CN106506744A (zh)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CN208272062U (zh) 背夹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a1502, No. 3, Longgang Tian'an Digital Innovation Park, No. 449, Huangge North Road,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LOBAL COM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Longgang District, South Bay Street cloth road LIAN science park two, 26, building 6, South 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LOBAL COMTECH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