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9437U - 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9437U
CN206469437U CN201720144302.5U CN201720144302U CN206469437U CN 206469437 U CN206469437 U CN 206469437U CN 201720144302 U CN201720144302 U CN 201720144302U CN 206469437 U CN206469437 U CN 206469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new blower
air
controller
supply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443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鹏
大森宏
岳宝
王秋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443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9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9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9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该供电装置包括:备用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备用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新风机供电。该新风机包括上述供电装置。藉此,实现了智能控制为新风机供电,使得新风机工作更可靠。

Description

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大气污染问题,各类空气处理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其中新风装置是应用比较广泛、实用性较强的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目前新风行业内产品主要以中央新风***为主,该***包括安装于室内顶部的新风主机以及进风管和出风管,室内污浊空气经出风管排出室内,室外新鲜空气经进风管在新风主机内进行净化送入室内。大部分的新风机各组成模块的功率消耗较大,只能由外接电源供电,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新风机则无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其可实现智能控制为新风机供电,使得新风机的工作更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包括:备用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器与备用电池连接,用于在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池为新风机供电。
可选地,供电装置还包括:电源适配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将外接电源的电压转化为控制器适用的电压以向控制器供电。
可选地,该供电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控制器是否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的电流;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模块检测到控制器没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的电流的情况下检测新风机的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并在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池为控制器供电。
可选地,备用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可选地,可充电电池为锂电池。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机,该新风机包括上述的供电装置。
可选地,新风机为嵌入式新风机。
可选地,该新风机包括嵌装于墙洞中的穿墙管和露于室内的室内机体,穿墙管内形成有新风管内通道和室内风管内通道,室内机体设有净化风出口、室内风入口和空气抽吸装置;其中,新风机还包括风道切换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风道切换装置用于择一性地导通室内风管内通道或新风管内通道而使新风机相应地切换工作于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
可选地,穿墙管为包括内管和外管的套管结构,内管管腔和内外管之间的环形管腔中的一者为新风管内通道,新风管内通道的外轴端端面设有用于打开以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阀,新风管内通道的内轴端连通空气抽吸装置,内管管腔与环形管腔中的另一者的内轴端连通室内风入口,并且内管管腔的外轴端与环形管腔的外轴端之间设有用于打开以相互连通的连通阀。
可选地,空气抽吸装置为轴流风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备用电池在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为新风机供电,实现了智能控制为新风机供电,使得新风机在其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还可持续工作,进而使得新风机的工作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的电路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显示而省略了部分剖面线;
图5为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机的外循环工作模式和内循环工作模式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机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图7的A-A立体剖视图;
图9为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机的驱动控制装置和齿轮传动机构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而省略了集尘管、内管等部件;
图10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内管的旋转驱动组件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省略了新风导流套等部件;
图11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内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切换挡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切换挡套和新风导流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显示空气流在新风管内通道中的螺旋流向的示意图;
图15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电极丝的连接形式的示意图;
图16是从集尘管端部观察的电极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空气除尘装置中的臭氧过滤模块的立体安装结构图;
图18图示了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空气除尘装置在其他管道中的应用;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新风管内通道的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的示意图,为了图片清楚省略了新风机内部的驱动控制装置和高压发生器等部件;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在不同风速下的一次净化率的对比效果折线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在高风速和低风速模式下的净化效果与时间的折线图;以及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臭氧累计量的测试效果折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管 1a 管体
1b 中心挡盘部 1c 室外通风口
1d 室内通风口 2 切换挡套
2a 套筒部 2b 挡套端面盘
2c 室外空气连通口 2d 室内空气连通口
2e 电极丝固定座 2f 连接销座
3 新风导流套 4 新风导流板
5 集尘管 6 环形管腔
7 旋转连接套 8 室内进风通道
9 进气管空气入口 10 旋转连接件
11 齿轮传动机构 11a 涡轮蜗杆机构
11b 主动齿轮 11c 第一从动齿轮
11d 第二从动齿轮 12 驱动控制装置
13 安装架体 14 臭氧过滤模块
15 空气抽吸装置 16 高压发生器
17 外罩 18 安装套管
19 初级滤网 20 初级挡板
21 电极线 22 卡扣连接结构
22a 卡口 23 集尘管电极点
24 电极丝触点 25 第一导流凸缘
26 第二导流凸缘 27 安装壁
28 外轴端限位结构 29 内轴端连接管
30 备用电池 31 控制器
32 电源适配器 33 检测模块
34 PM2.5传感器 35 内循环切换组件
37 高压静电模块
141 电控模块 142 臭氧传感器
171 更换阀门 172 格栅罩
A 室外进风 B 室内进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内、外”是针对管腔、内腔或室内、室外而言的内外侧。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供电装置可以包括备用电池30和控制器31,控制器31与备用电池30连接,控制器31可在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池30为新风机供电。如此,实现了智能控制为新风机供电,在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控制备用电池为新风机供电,使得新风机在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还可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从而使得新风机的工作更可靠。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供电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源适配器,该电源适配器与供电装置中的控制器连接,用于将外接电源的电压转化为控制器适用的电压以向控制器供电。如此,通过电源适配器转化外接电源的电压可使得新风机可包含小功率组件,进而使得新风机小功率化。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供电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与控制器连接,可检测控制器是否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的电流;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模块检测到控制器没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的电流的情况下检测新风机的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并在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池为控制器供电。如此,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控制器是否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的电流,在检测到控制器没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的电流的情况下通知控制器,控制器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电源适配器与供电电池为控制器供电,即智能化控制电源适配器与供电电池为新风机供电。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供电装置包括备用电池30、控制器31、电源适配器32和检测模块33,其中,备用电池30、电源适配器32和检测模块33分别与控制器31双线连接,该双线分别为电源线和信号线。新风机开关开启后,电源适配器32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外接电源经由电源适配器32转化外电源的电压为控制器31适用的电压以使外接电源为控制器31供电,此时,备用电池30处于待机状态,即控制器31来自于备用电池30的电流很小。检测模块33实时检测控制器31是否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32的电流,在检测到控制器31无来自于电源适配器32的电流的情况下,检测模块33向控制器31发送控制器31无来自于电源适配器32的电流的信号,控制器31检测新风机的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的状态并在开关处于开启的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池30为其供电。藉此,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备用电池和电源适配器为控制器供电,在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新风机还可由备用电池供电从而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得用户在新风机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有时间检查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使得新风机的工作更可靠。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备用电池可为可充电电池。进一步地,可充电电池可为锂电池。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的电路对应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备用电池30、电源适配器32和检测模块33分别与控制器31双线连接,该双线分别为电源线和信号线;PM2.5传感器34、内循环切换组件35、空气抽吸装置15和高压静电模块37分别与控制器31单线连接。备用电池30和电源适配器32各自独立的向控制器31供电。控制器31控制备用电池30或电源适配器32为其供电的电流流向新风机的其他组件,如PM2.5传感器34、内循环切换组件35、空气抽吸装置15和高压静电模块37,即控制器31控制为新风机的其他组件的供电。电路中主要耗电原件为空气抽吸装置15和高压静电模块37,空气抽吸装置15的功率为6W,高压静电模块37的功率为4W,整个电路的功率为12W左右。常规模式下,默认由电源适配器32通过转化家用220V交流电为12V直流电向控制器31供电,若遇到断电情况,则由检测模块33进行检测控制器31是否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32的电流,即此时电源适配器32是否正常向控制器31供电,若检测模块33检测到控制器31没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32的电流则向控制器31发送没有检测到控制器31有来自于电源适配器32的电流的信号。控制器31接收到该信号后检测新风机的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检测到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则启动备用电池30为控制器31供电。备用电池30可为可充电电池,该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可为3000mAh。该启动备用电池30为控制器31供电的电路可持续供电2-3小时,以满足断电时应急使用,并为用户检测故障提供了时间。
综上所述,控制器控制备用电池在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为其供电实现智能控制为新风机供电,以满足断电时应急使用。外接电源经由电源适配器为新风机,即为控制器供电,使得新风机可转化为小功率电器。检测模块、控制器和新风机的开关综合控制由备用电池和电源适配器中的一者为控制器供电,如此实现智能化控制备用电池和电源适配器为控制器供电,在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新风机还可由备用电池供电从而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得用户在新风机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有时间检查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使得新风机的工作更可靠。
为实现双循环工作模式,且整机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工作性能平稳可靠,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机,该新风机包括上述的供电装置。另外,该新风机可为嵌入式新风机,比如新型的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机。该新风机包括嵌装于墙洞中的穿墙管和露于室内的室内机体,如图20所示。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在穿墙管内形成有室外新风通过的新风管内通道和室内空气流通的室内风管内通道,从而不存在散乱的进风管、排风管等,整机结构简单、紧凑,如图6至图8所示。此时,室内机体设有净化风出口、室内风入口和空气抽吸装置15。该空气抽吸装置可为轴流风扇。
其中,新风机还包括风道切换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风道切换装置即为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内循环切换组件。风道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唯一导通室内风管内通道或新风管内通道,从而使新风机相应地切换工作于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即:
在内循环模式下,室内风在空气抽吸装置15作用下从室内风入口进入室内风管内通道并经过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后从净化风出口排出至室内;
在外循环模式下,室外新风在空气抽吸装置15作用下从穿墙管的外轴端进入新风管内通道并经过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后从净化风出口排出至室内。
在穿墙管内形成新风管内通道和室内风管内通道后,气流的流通路径更长,即使在空气抽吸装置15的强力抽吸作用下,气流也在穿墙管内的新风管内通道或室内风管内通道中获得良好缓冲,对整机的冲击小,即使产生冲击也主要体现在穿墙式固定安装的穿墙管中,对整机的冲击震动小。
另外,图4的实施方式中的空气抽吸装置15优选为单个轴流风扇,新风机的净化风出口和轴流风扇轴向对齐于穿墙管的内轴端,这是由于新风管内通道和室内风管内通道均集成在穿墙管内,气流出口都在穿墙管的内轴端,因而仅需在穿墙管的内轴端布置单个风机,而非常规双循环新风机的双风机结构,换言之,风机可共用,使得结构集成度高。此外,以下还将述及的,由于新风管内通道和室内风管内通道紧凑布置在穿墙管内,气流路径长,空气净化装置也得以紧凑布置。
为实现在穿墙管内设计出结构紧凑、路径长且能够适时切换的新风管内通道和室内风管内通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采用在穿墙管中内置双平行管或更多管的形式,然而这势必要求穿墙管的管径大,以能够满足风量需求。为做到结构紧凑且最大化增加进风量,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墙洞式新风机采用了包括内管1和外管的套管结构,内管管腔和内外管之间的环形管腔6中的任一者为新风管内通道,即室外空气可以从穿墙管的外轴端进入内管管腔或环形管腔6,而后从相应的内轴端流出。
此时,内管管腔和环形管腔6中的另一者构成室内风管内通道或至少构成室内风管内通道的一部分。由于双循环模式下,新风管内通道连通以进入室外空气时,室内风管内通道需要关闭,同理,室内风管内通道连通时,新风管内通道需要关闭。此时,考虑到内循环模式下的室内风入口设置在室内机体中,因而较为合理的风道布置方式是只能从穿墙管的内轴段进入而后回绕至内轴端流出。因此,室内风管内通道可包括内管管腔和环形管腔6,室内风入口进入的室内空气经由内管管腔和环形管腔6中的一者的内轴端进入穿墙管内,而后从外轴端可进入另一者腔内,最好从该另一者的内轴端流出。这样不仅流程更长,而且无论是内循环或外循环模式下,穿墙管内至少有部分通道是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共用的共同流经之处,从而也就方便了空气净化装置的紧凑化布置,只需布置在共用的流道中即可。
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室内风管内通道和新风管内通道的适时切换,从功能原理上划分,风道切换装置应包括可控的两个切换阀,即能够适时打开以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阀和能够适时打开以连通内管管腔与环形管腔6(从而构成完整的室内风管内通道)的连通阀。其中,新风阀应设置在新风管内通道的外轴端端面,此时新风管内通道的内轴端连通空气抽吸装置15,以提供动力抽吸空气进入。同时,内管管腔与环形管腔6中的另一者的内轴端连通室内风入口,连通阀应设置在内管管腔的外轴端与环形管腔6的外轴端之间。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选择了环形管腔6为新风管内通道。在此情况下,内管1为连通室内风入口的内循环进气管。参见图5,此时的室外进风A从外向内流入环形管腔6,室内进风B从内管管腔的内轴端进入,在内管管腔的外轴端拐入环形管腔6,最终从环形管腔6的内轴端流出。
参见图11、图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结构形式的风道切换装置,其通过简单旋转控制,即可实现上述的新风阀和连通阀的共同功能。具体地,该风道切换装置包括内管1的外轴端部分和与之配合的切换挡套2。
首先,图11中的内管1的外轴端连接有内管端面盘,内管端面盘的中心挡盘部1b封挡内管1的外轴端端面,内管端面盘的外环部封盖环形管腔6的外轴端端面并设有与环形管腔6连通的室外通风口1c,内管1的外轴端的管体外周壁上设有用于连通环形管腔6的室内通风口1d。
其次,图12中的切换挡套2包括套筒部2a和连接于套筒部2a外端面的挡套端面盘2b,挡套端面盘2b设有适于内管1穿过的中心通孔,挡套端面盘2b的外周缘部设有室外空气连通口2c,套筒部2a的外周壁上设有室内空气连通口2d。
最后,在装配时,切换挡套2固定套设于内管1的外轴端,二者中的一者可旋转,另一者相对固定。切换挡套2从内管1的内轴端套入,挡套端面盘2b紧贴于内管端面盘的内侧。这样,挡套端面盘2b与内管端面盘的相对旋转配合构成了上述的新风阀,切换挡套2的套筒部2a与内管1的外轴端的管体外周壁之间的相对旋转配合构成了上述的连通阀。具体地,以图4实施方式中内管1旋转而切换挡套2固定的情况为例,内管1相对于切换挡套2旋转并能够相继处于打开新风阀的第一旋转位和打开连通阀的第二旋转位,在第一旋转位,室外通风口1c与室外空气连通口2c对齐连通且室内通风口1d和室内空气连通口2d相互错开而封闭,在第二旋转位,室内通风口1d与室内空气连通口2d对齐连通且室外通风口1c和室外空气连通口2c相互错开而封闭。
为实现这种旋转切换,较为简单的方式就是如图11、图12所示的,内管1的外轴端的室外通风口1c、室内通风口1d的个数相同、沿周向等间隔布置且在周向位置上一一对应设置,而切换挡套2上的室外空气连通口2c和室内空气连通口2d则个数相同、沿周向等间隔布置但在周向位置上错开一定的合理角度,即室外空气连通口2c的分布圆环与室内空气连通口2d的分布圆环在周向位置上错开,以实现上述旋转切换功能。当然,也可将切换挡套2上连通口对齐,而内管1的外轴端的通风口错开设置,也可获得同样效果。即切换挡套2的外轴端的室外空气连通口2c和室内空气连通口2d的个数相同且沿周向等间隔布置,室外空气连通口2c和室内空气连通口2d在周向位置上一一对应设置;内管1上的室外通风口1c和室内通风口1d个数相同且沿周向等间隔布置,室外通风口1c的分布圆环与室内通风口1d的分布圆环在周向位置上错开。
为实现内管1与切换挡套2之间的旋转切换控制,风道切换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连接内管1的内轴端以控制内管1旋转。
参见图9、图10,作为一种优选示例,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依次控制传动的驱动控制装置12、齿轮传动机构11和旋转连接件10,旋转连接件10连接内管1的内轴端,以期利用齿轮驱动结构的精确性来准确控制内管1的旋转开度。其中,驱动控制装置12优选为电控装置,例如电机等,齿轮传动机构11可包括依次传递的涡轮蜗杆机构11a、主动齿轮11b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可以是组合式的第一从动齿轮11c和第二从动齿轮11d,从动齿轮的输出轴连接旋转连接件10,旋转连接件10包括旋转连接套7,旋转连接套7的一轴端与齿轮传动机构11的输出轴相连,另一个轴端连接内管1的内轴端,优选地如图10的利用卡扣连接结构22与图11的内管1的内轴端的卡口22a构成可拆卸的卡扣连接。当然,此处仅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更多的电控方式和电控结构,以获得相同、相近或更好的旋转控制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细述。
室内机体包括与穿墙管相连的外罩17,外罩17内固定设置有安装架体13,驱动控制装置12和齿轮传动机构11可安装于安装架体13上。室内机体内还设有通过室内风入口连通室内的室内进风通道8,室内进风通道8独立隔离于室内机体的内腔和环形管腔6,旋转连接套7内置于室内进风通道8中,为实现室内进风通道8与内管管腔的连通,旋转连接套7的外周壁上贯通有一个或多个的进气管空气入口9,参见图8。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重要改进在于穿墙管内的空气流道的延长设计,以增加缓冲效果并便于除尘设计,增加除尘时间、增进效果。如图19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新风管内通道的内周壁上分别设有沿轴向间隔布置且位于径向两侧的多个第一导流凸缘25和第二导流凸缘26,各个第一导流凸缘25和第二导流凸缘26沿轴向位置依次错开而形成新风折流通道。这种导流凸缘优选为圆弧板,这样从新风管内通道的外轴端进入的室外新风呈折流状沿新风折流通道从新风管内通道的内轴端流出。因此,图19以折流形式获得了流道的有效延长。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新风机则在新风管内通道内设置了图13、图14所示的螺旋叶片形状的新风导流板4,新风导流板4呈螺旋状沿轴向延伸以形成新风螺旋通道,从新风管内通道的外轴端进入的室外新风沿新风螺旋通道从新风管内通道的内轴端流出。相较而言,螺旋叶片形状的新风导流板4阻力相较于折流板的阻力更小,进入空气的能耗损失小,风机的工作效率高。由于环形管腔6内因设置新风导流板4而阻力增大,而内管管腔中空气阻力小,因此在保障气流循环量的基础上,为使得轴流风机处于最佳工作点,即***阻力与风量的交点,通过扩大面积以引入更多气流以消除阻力影响,取得阻力与风量的平衡,环形管腔6与内管管腔的横截面面积之比大致为2~4,在图4、图5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为3。在图13中,呈螺旋状的新风导流板4在新风管内通道内的盘绕圈数为3圈,一般为2~5圈。盘绕3圈时,流道长度大约增加了4.5倍,延长效果突出,有利于空气净化,提高净化效率。
其中,新风导流板4可一体加工,也可分段加工而后组装。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新风机包括新风导流套3,新风导流板4呈螺旋叶片状安装于新风导流套3的外周壁上,新风导流套3套设于内管1上并与切换挡套2相连。新风导流套3便于组装固定新风导流板4,而且便于穿墙管的整体组装以及切换挡套2、后续的电极线21等的安装布置,以下还将具体谈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紧凑设计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布置。除尘方式有多种多样,从结构紧凑性、安装空间和除尘效果等考虑,在图13、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采用了静电除尘方式。其中,外管包括能够带电的集尘管5,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布置在新风管内通道中的静电除尘结构,静电除尘结构包括高压发生器16、电极线21和集尘管5,电极线21沿轴向延伸并穿过各个新风导流板4,电极线21和集尘管5的一者电连接高压发生器16的正极,另一者电连接高压发生器16的负极。这样,新风管内通道中的空气尘埃粒子被电极线21带上电荷,在较长的新风螺旋通道中流动时,空气尘埃粒子迟早被吸附至集尘管5,从而获得空气净化效果。显然,这种静电除尘结构中,电极线21布置方便,空间结构紧凑,空气尘埃粒子容易带电被吸附,而且除尘通道长,除尘效果更突出。
为形成圆环形的均匀带电场,电极线21优选为多根并沿新风导流套3的周向等间隔布置。图16中优选为4根,一般为3~6根的密度分布。当新风管内通道为环形管腔6时,多根电极线21所围成的圆柱形的直径应大于内管1的外管径,并且电极线21应相对于集电管5更靠近、贴近内管1,以获得较大的电场。在本实用新型中,多根电极线所围成的圆柱形的直径一般不大于集尘管5的内管径的80%,在图16的实施方式中,所围成的圆柱形的直径优选为集尘管5的内管径的60%,所形成的电场除尘效果突出。
电极线21的材质可选用金属材质,直径一般为0.008-0.5mm之间,优选为0.08-0.2mm之间,例如,优选可以为0.2mm直径的钨丝,容易高压放电。在长度上,电极线21沿轴向拉直且轴向长度不大于集尘管5的长度,优选地,电极线21的轴向长度可以比集尘管5的长度短5-15mm,电极线21的一端固定连接绝缘的电极丝固定座2e,见图12、图15,另一端可通过电极丝触点24与高压发生器16电连接。在图16中,由于存在4根电极丝21,采用了两个一组,每组用一个电极片栓连两个电极丝触点24。同样,集尘管5也可通过内轴端的集尘管电极点23与高压发生器16的一个电极端子相连。
在材质上,集尘管5优选为导电金属管,例如铝合金管,易于导电、集尘、清洗,新风导流套3、新风导流板4和切换挡套2等均为绝缘材质,防止短路。高压发生器16可设置于室内机体中,例如安装架体13上,通过导线与电极丝21和集尘管5相连。或者,内管1为绝缘材质管时,如图18,高压发生器16也可设置于内管1中。
上述带螺旋通道的套管结构及其静电除尘结构不限于应用至新风机中,安装于墙体内,以实现小空间内的除尘,甚至可应用至通风管道、中央空调等带有新风或室内回风功能的产品中,如图18所示,通过置换其中的一段管道,达到净化管内空气的目的,最高除尘效率可达95%以上。这种静电除尘结构还可独立拆卸清洗。
由于高压放电除尘,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臭氧,为进一步净化空气,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了臭氧过滤模块14,其设置在静电除尘结构的下游一侧。因此,臭氧过滤模块14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体中,臭氧过滤模块14的外侧间隔对齐穿墙管的内轴端,内侧布置有空气抽吸装置15。空气抽吸装置15的抽吸力,使得环形管腔6中除尘后的初步净化空气穿过臭氧过滤模块14,除臭氧后方被空气抽吸装置15从排气口排出至室内。
在一种优选结构中,臭氧过滤模块14为形成有蜂窝孔的蜂窝状金属框架结构,蜂窝状金属框架结构的结构紧凑度高,安装空间小且表面积较大,具有催化臭氧分解的表面涂层,空气流过蜂窝孔时与表面涂层反应,而使得臭氧被分解。这种臭氧过滤模块14可以是单板单级形式,但根据需要,也可设置为在穿墙管的内轴端与空气抽吸装置15之间层叠的多级臭氧过滤模块14。
如图4所示,臭氧过滤模块14还可包括电控模块141和臭氧传感器142,臭氧传感器142设置在臭氧过滤模块14的出风侧,电控模块141配置为比较臭氧传感器142所检测的臭氧含量信号与臭氧含量的上阈值并在判断臭氧超标时发出提醒信号。这样,可根据臭氧的实时监测,反馈用户是否需要及时更换臭氧过滤模块14。为避免提醒失效,电控模块141还可连接有备用电池。
为便于更换臭氧过滤模块14,室内机体顶部的外罩17上设有位于臭氧过滤模块14正上方的更换阀门171,如图17所示,这样臭氧过滤模块14就能够通过打开的更换阀门而进行拆装,仅需向上提取即可。
在另一者更换方式中,空气抽吸装置15为轴流风扇,轴流风扇和臭氧过滤模块14分别安装于轴流风扇的安装托架的两侧,二者可通过例如螺钉等安装在安装托架上,构成一个独立风机模块。安装托架则固定安装于室内机体内。室内机体的外罩17上开设有净化风出口,该净化风出口可拆卸地安装有格栅罩172,如图6、图7、图17所示。净化风出口和格栅罩172的轮廓足够大,使得安装于外罩17内的空气抽吸装置15和空气净化装置能够从净化风出口取出,方便臭氧过滤模块14甚至整个独立风机模块的更换。
另外,为保护穿墙管的外露的外轴端,安装套管18的外轴端还安装有初级挡板20和/或初级滤网19。初级挡板20可以是密封板,适时控制打开,也可以是格栅板等。初级挡板20可阻挡虫子、雨水等。初级滤网19可过滤较大异物,如树叶、纸屑等,保障设备内部不产生堵塞,能够长期正常工作。
在上述的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机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相应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该新风***包括设有墙洞的安装壁27,双循环内嵌墙洞式新风机的穿墙管嵌装于墙洞中,如图20所示。
其中,外管包括套装于集尘管5外的安装套管18,二者大约1-2mm差的间隙配合,安装套管18率先嵌装于安装壁27中的墙洞中,安装套管18的外端穿出墙洞,内端形成有贴合安装壁的内壁面的周缘翻边,室内机体包括外罩17,外罩17与安装套管18的周缘翻边固定连接。这样就形成了新风机的穿插式安装。
具体地,安装套管18的外轴端设有外轴端限位结构28,例如内壁凸起的环形凸棱。组装时,集尘管5、切换挡套2、新风导流板4、新风导流套3和内管1可依次嵌装于安装套管18内,各外端均抵接外轴端限位结构28,达到外端轴向定位。新风导流套3的外端可通过连接销与图12所示的切换挡套2的连接销座2f相连。此外,新风机还包括内端定位套管29,各管嵌装后,内端定位套管29嵌入安装套管18的内轴端,内端定位套管29的嵌入管段分别抵接集尘管5、新风导流套3和内管1,以实现各管的内端轴向定位。
在安装时,为安装平稳牢靠,安装套管18优选为倾斜安装,即安装套管18的内轴端相对于外轴端略高,通常内轴端相对于外轴端的水平抬升角为3~5°。而且安装壁27的壁厚应不小于25cm,墙孔的孔径不大于15cm,例如10cm左右,以通过穿墙管与相当厚度的安装壁27实现一定的整机承重。
采用图4、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采用内外套管形式,环形管腔6作为新风管内通道,且配置图11、图12所示的风道切换装置、图13的螺旋状新风导流板4、图15至图17所示的静电除尘和除臭氧的空气净化装置,在如图20所示的安装至安装壁27后,进行了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的开机测试。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在不同风速下的一次净化率的对比效果折线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在高风速和低风速模式下的净化效果与时间的折线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臭氧累计量的测试效果折线图。图21可见,在外循环模式下,即使室外空气PM2.5浓度大于500ppb,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的一次净化率都达至少93%以上。图22可见,无论是高风速还是低风速,在一个小时内,PM2.5浓度都能够从500ppb显著下降至100ppb甚至更低,直至趋零。在图23中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在长时间工作后,室内环境累积的臭氧含量都大幅低于国标值。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和新风***通过一系列优化设计,至少实现了以下目的:
1)、体积小:对家庭内饰特别是已装修好的房间无影响。
2)、可安装性好:仅需在墙体上开10cm的孔即可实现安装。
3)、一次过滤效率高:通过独特的设计进行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的捕集,能达到95%以上。
4)、无耗材过滤:过滤组件可反复清洗进行使用。
5)、使用方式多样:可实现新风模式和空净模式两种工作方式。
6)、功率小、耗电量低:通过低耗能过滤组件和风机实现小功率机器。
7)、安装维护方便:内部核心组件互相独立,可分别拆下更换维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驱动内管1和切换挡套2相对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并不限于齿轮传动结构和方式,也可简单变型,采用可替代的绕线滚筒方式进行旋转控制,即内管1视为滚筒,内轴端的外周壁缠绕控制线,沿径向拉伸控制线,根据精确表征的拉伸量即可控制内管1的准确旋转角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装置包括:
备用电池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备用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新风机的外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新风机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装置还包括:
电源适配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所述外接电源的电压转化为所述控制器适用的电压以向所述控制器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控制器是否有来自于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控制器没有来自于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流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新风机的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并在所述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控制器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为锂电池。
6.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该新风机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为嵌入式新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该新风机包括嵌装于墙洞中的穿墙管和露于室内的室内机体,所述穿墙管内形成有新风管内通道和室内风管内通道,所述室内机体设有净化风出口、室内风入口和空气抽吸装置;
其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风道切换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风道切换装置用于择一性地导通所述室内风管内通道或新风管内通道而使所述新风机相应地切换工作于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管为包括内管和外管的套管结构,内管管腔和内外管之间的环形管腔中的一者为所述新风管内通道,所述新风管内通道的外轴端端面设有用于打开以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阀,所述新风管内通道的内轴端连通所述空气抽吸装置,所述内管管腔与所述环形管腔中的另一者的内轴端连通所述室内风入口,并且所述内管管腔的外轴端与所述环形管腔的外轴端之间设有用于打开以相互连通的连通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抽吸装置为轴流风扇。
CN201720144302.5U 2017-02-17 2017-02-17 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Active CN206469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4302.5U CN206469437U (zh) 2017-02-17 2017-02-17 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4302.5U CN206469437U (zh) 2017-02-17 2017-02-17 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9437U true CN206469437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44302.5U Active CN206469437U (zh) 2017-02-17 2017-02-17 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94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1038A (zh) * 2018-03-09 2018-09-04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一种高效散热除尘的计算机外壳内置***
CN109533264A (zh) * 2018-11-19 2019-03-2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螺旋形流道变风量船用布风器
CN110454946A (zh) * 2019-08-13 2019-11-15 江苏群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变频空调控制板使用的风机调速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1038A (zh) * 2018-03-09 2018-09-04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一种高效散热除尘的计算机外壳内置***
CN109533264A (zh) * 2018-11-19 2019-03-2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螺旋形流道变风量船用布风器
CN110454946A (zh) * 2019-08-13 2019-11-15 江苏群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变频空调控制板使用的风机调速方法
CN110454946B (zh) * 2019-08-13 2021-04-06 江苏群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变频空调控制板使用的风机调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69437U (zh) 用于新风机的供电装置和新风机
CN108692389A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空气处理***
CN109073250B (zh) 风道和空气处理设备
CN109028312A (zh) 一种室内净化式呼吸装置及空气净化方法
CN207407486U (zh) 一种墙壁通风过滤装置
CN108458130B (zh) 用于流体管道中的流道切换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108458425B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08738315A (zh) 静电除尘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08398202U (zh) 一种新型净化型空调
CN207365309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室内机
CN206176577U (zh) 一种能够进行能量回收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11425955A (zh) 一种外装式新风净化机
CN110043968A (zh) 一种轴流式壁挂新风机及其施工方法
CN207112931U (zh) 一种抽油烟机
CN110145833A (zh) 一种箱体式单风机设备间
CN210107572U (zh) 一种轴流式壁挂新风机
CN211372701U (zh) 一种带内循环功能的新风机
CN114858542A (zh) 一种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在线监测装置
CN108088026A (zh) 一种落地式高效净化的新风***
CN211069426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9340180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管道风机
CN210292138U (zh) 一种箱体式单风机设备间
CN207019234U (zh) 新风机
CN111591864A (zh) 一种空气循环机构及电梯
CN206823157U (zh) 一种应用于可移动式膜结构的集中供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