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3138U -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3138U
CN206413138U CN201621153644.5U CN201621153644U CN206413138U CN 206413138 U CN206413138 U CN 206413138U CN 201621153644 U CN201621153644 U CN 201621153644U CN 206413138 U CN206413138 U CN 206413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icrophone
signal
channel
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536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536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3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3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3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该移动终端包括:接收一耳机发送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信号处理电路;耳机插口,耳机插口内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为耳机的左声道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第一供电端和为耳机的右声道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第二供电端,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录得同一个音源的响度差和相位差,实现双声道录音,解决了现有技术录制的声音文件无法还原出录音时的真实场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终端在录音时,只有一个麦克风(本机的麦克风或者耳机的麦克风)用于录音,这样录入的音源都是单声道,通过耳机回放时,左右声道听到的声音都是一样的,无法还原出录音时的真实场景,使得用户无法判断声音是从哪个方位传过来的。
例如用户进行会议录音时,用户无法分辨出是讲话的人在用户的左边还是右边,而只能通过音色来分辨是谁在讲话;另外移动终端放置在用户身前进行录音时,位于用户后方的人讲话时,其声音会被用户身体阻挡住,从而导致录入的声音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录制的声音文件无法还原出录音时的真实场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一耳机发送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将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信号处理电路;
耳机插口,所述耳机插口内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为所述耳机的左声道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第一供电端和为所述耳机的右声道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第二供电端,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
左耳机本体,所述左耳机本体上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
右耳机本体,所述右耳机本体上设置有右声道麦克风;
耳机插头,所述耳机插头上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右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和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电连接,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设置于耳机上的左声道麦克风采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通过右声道麦克风采集右声道麦克风信号,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耳机发送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时,能够将其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而能够在对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行回放时,能够还原出录音时的真实场景,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耳机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第二实施例的耳机配合使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之一;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第二实施例的耳机配合使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之二;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耳机插孔或耳机插头上的接口示意图之一;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耳机插孔或耳机插头上的接口示意图之二;
图8表示左声道麦克风信号的波形图;
图9表示右声道麦克风信号的波形图;
图10表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100包括:
接收一耳机发送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将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信号处理电路101;
耳机插口,所述耳机插口内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为所述耳机的左声道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第一供电端1021和为所述耳机的右声道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第二供电端1022,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10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的耳机配合使用。具体地,当利用此类耳机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进行录音时,将耳机插头***到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中后,第一供电端1021为耳机的左声道麦克风供电,第二供电端1022为耳机的右声道麦克风供电,从而使得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可以正常工作。当录音开始时,通过左声道麦克风采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通过右声道麦克风采集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使得移动终端通过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接收耳机发送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通过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接收耳机发送的右声道麦克风信号,进而通过信号处理电路101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处理为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而能够在对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行回放时,能够还原出录音时的真实场景,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
其中,人听到立体声是因为音源相对于两耳有响度差(距离更近一侧耳朵接收到的声音响度更大)和相位差(即时间差)。同一音源到达两耳的声波处于不同的振动状态,再加上头、肩部和耳廓的反射和衍射,人脑会从这些信息来判断音源的方向和距离的远近(主要是水平方向上的判断,人对音源在垂直方向上位置的差异相对不敏感)。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将耳机采集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进行混合处理,生成立体声录音文件,从而完美地还原出360度的音场效果,尽可能真实地模拟人耳在听到声音时的状态。其中,当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在利用耳机回放时,用户可以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此外,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为数字信号,其具体取决于耳机上设置的麦克风的型号。而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均为模拟信号的情况下,与均为数字信号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上耳机插孔的接口定义不同,且信号处理电路的具体构成不同。
具体地,情况一:
当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均为模拟信号时,如图1所示,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包括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1023和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负极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1024;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包括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三接线端1025和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负极电连接的第四接线端1026;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1023、所述第二接线端1024、所述第三接线端1025和所述第四接线端1026均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101电连接。
其中,模拟麦克风设置有正极和负极,则移动终端需要设置用于分别与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端子,才能够在进行录音时,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耳机上的左声道麦克风采集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以及右声道麦克风采集的右声道麦克风信号。
此外,对应地,如图1所示,所述信号处理电路101包括:
接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并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的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1023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1024电连接;
接收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转换为第二数字信号的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包括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1025电连接,所述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接线端1026电连接;
将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和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第一信号混合电路1013,所述第一信号混合电路1013包括第五输入端和第六输入端,所述第五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六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
其中,当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均为模拟信号时,在进行信号混合处理之前,还需要转换为数字信号,因而信号处理电路101需要包括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和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从而便于后续进行信号混合,生成立体声录音文件。即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转换为左音源SL,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将右声道麦克风信号转换为右音源SR,进而通过第一信号混合电路1013把左音源SL和右音源SR分别放置在立体声音源的左右声道,即可得到立体声录音文件SL+R。其中,如图8所示为左音源SL的波形图,如图9为右音源SR的波形图,则由左音源SL和右音源SR合成的立体声文件SL+R的波形图,如图10所示。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和所述第一信号混合电路1013为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器提供的。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直接利用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器实现对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的模数转换以及信号混合处理,生成立体声语音文件的过程,从而便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实现,简化内部的电路结构,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此外,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接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接收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混合电路1013传输的所述立体声录音文件的中央处理器CPU,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包括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第一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包括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包括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混合电路1013包括第二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电连接。
即在进行录音时,由用户通过操作移动终端,使得中央处理器CPU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和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何时接收耳机发送的麦克风信号,从而满足用户的控制需求。此外,第一信号混合电路1013对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进行混合处理,生成立体声录音文件后,还可将立体声录音文件交由中央处理器CPU进行存储或其它处理。
具体地,情况二:
当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均为数字信号时,如图2所示,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包括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五接线端10210和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数据端电连接的第六接线端10211;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包括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七接线端10212和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数据端电连接的第八接线端10213;
其中,所述第五接线端10210、所述第六接线端10211、所述第七接线端10212和所述第八接线端10213均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101电连接。
其中,数字麦克风上设置有控制端和数据端,则移动终端需要设置用于分别与控制端和数据端电连接的端子,才能够在进行录音时,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耳机上的左声道麦克风采集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以及右声道麦克风采集的右声道麦克风信号。
此外,对应地,如图2所示,所述信号处理电路101包括:
接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的中央处理器CPU,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CLK_L、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CLK_R、第一数据接收端DATA_L、第二数据接收端DATA_R和第三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CLK_L与所述第五接线端10210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收端DATA_L与所述第六接线端10211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CLK_R与所述第七接线端10212电连接,所述第二数据接收端DATA_R与所述第八接线端10213电连接;
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CPU传输的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并将所述立体声录音文件传输给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第二信号混合电路1016,所述第二信号混合电路1016包括第四数据传输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端电连接。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混合电路1016为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器提供的。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直接利用移动终端的音频编解码器实现对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进行混合处理,生成立体声语音文件的过程,从而便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实现,简化内部的电路结构,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另外,当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均为数字信号时,可以直接通过中央处理器CPU进行接收。优选地,通过中央处理器CPU的通用输入输出数据接口(GPIO)传输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实现数字麦克风的录入。
此外,在进行录音时,由用户通过操作移动终端,使得中央处理器CPU开始通过GPIO口实现麦克风信号的录入,并将录入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交由第二信号混合电路1016进行混合处理,生成立体声录音文件后,第二信号混合电路1016还需要将立体声录音文件交由中央处理器CPU进行存储或其它处理。
其中,在移动终端上还设置有声音文件的回放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该回放电路包括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的数模转换器DAC,所述数模转换器DAC还分别与耳机插孔中的左声道发送端1028和右声道发送端1027电连接,其中,左声道发送端1028与耳机的左声道喇叭电连接,右声道发送端1027与耳机的右声道喇叭电连接。
当用户操作移动终端,使得中央处理器CPU发出一录音文件回放指令时,可使得中央处理器CPU将立体声录音文件传输给数模转换器DAC,使得数模转换器DAC将转换而成的模拟信号通过左声道发送端1028和右声道发送端1027发送给耳机的左声道喇叭和右声道喇叭,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从耳机的左声道喇叭和右声道喇叭中听到具有立体声效果的声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的耳机配合使用,能够获取耳机采集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能够将其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而能够在对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行回放时,能够还原出录音时的真实场景,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如图3所示,该耳机300包括:
左耳机本体,所述左耳机本体上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301;
右耳机本体,所述右耳机本体上设置有右声道麦克风303;
耳机插头,所述耳机插头上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3051、右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3052、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3051和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301电连接,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3052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30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左耳机本体和右耳机本体上各增加一个麦克风,使得在进行录音时,可以利用两个麦克风模拟人的左右耳朵,从而录得同一个音源的响度差和相位差,实现双声道录音。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与设置有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移动终端配合使用。其中,在进行录音时,耳机的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进行双声道录音,从而将采集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将其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而能够在对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行回放时,能够还原出录音时的真实场景,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
其中,耳机分为模拟式耳机和数字式耳机,则在模拟式耳机上设置的麦克风为模拟麦克风,在数字式耳机上设置的麦克风为数字麦克风。因此,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均为模拟麦克风的情况,与均为数字麦克风的情况下,耳机插头的接口定义则不同。
具体地,情况一:
当所述左声道麦克风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均为模拟麦克风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负极电连接。
其中,模拟麦克风设置有正极和负极,则耳机插头需要设置分别与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端子,才能够在进行录音时,将采集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成功发送给移动终端。
具体地,情况二:
当所述左声道麦克风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均为数字麦克风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五连接端和第六连接端,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数据端电连接;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七连接端和第八连接端,所述第七连接端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八连接端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数据端电连接。
其中,数字麦克风上设置有控制端和数据端,则耳机插头上需要设置分别与控制端和数据端电连接的端子,才能够在进行录音时,将采集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成功发送给移动终端。
此外,在耳机上还设置有播放声音文件的左声道喇叭302和右声道喇叭304,如图3所示。其中,左声道喇叭302设置于左耳机本体上,右声道喇叭304设置于右耳机本体上,且左声道喇叭302与耳机插头上的左声道接收端3058电连接,右声道喇叭304与耳机插头上的右声道接收端3057电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终端能够将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回放到左声道喇叭302和右声道喇叭304中。
优选地,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位于所述左耳机本体上的耳塞的外侧,所述右声道麦克风均位于所述右耳机本体上的耳塞的外侧,从而使得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可以采集到更加清晰的声音信号,从而提升最终的录音效果,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与设置有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移动终端配合使用,能够通过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实现双声道录音,并通过移动终端的信号处理电路将耳机采集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而能够在对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进行回放时,能够还原出录音时的真实场景,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
第三实施例
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第二实施例的耳机配合使用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
具体地,情况一:
当耳机的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均为模拟麦克风时,移动终端与耳机的电路连接如图4所示。耳机的耳机插头***到耳机插孔中,使得耳机插头上的端子与耳机插孔中的端子对应连接,通过第一供电端为左声道麦克风供电,第二供电端为右声道麦克风供电,从而使得左声道麦克风404和右声道麦克风406能够在录音过程中可以正常工作。
当录音开始时,左声道麦克风404采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右声道麦克风406采集右声道麦克风信号,然后通过耳机插头与耳机插孔之间的电连接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通过中央处理器CPU控制第一模数转换电路ADC1接收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控制第二模数转换电路ADC2接收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第二数字信号,从而使得第一信号混合电路4013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并传输给中央处理器CPU进行处理。
当进行录音回放时,中央处理器CPU将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传输给数模转换器DAC,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耳机插头与耳机插孔之间的电连接,将转换而成的模拟信号回放到左声道喇叭405和右声道喇叭407。
其中,耳机插头和耳机插孔可以采用TYPE-C接口,从而使得耳机插头***到耳机插孔中时,不需要关注正反性,耳机插头的两侧均可以***到耳机插孔中,并实现对应端子的电连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具体地,耳机插头和耳机插孔的定义可如图6所示。
其中,A2/A3(B2/B3)管脚为与右声道麦克风电连接的接线端,A4(B4)为右声道麦克风的供电电源;A10/A11(B10/B11)管脚为与左声道麦克风电连接的接线端,A9(B9)为左声道麦克风的供电电源;A5/A6/A7/A8(B5/B6/B7/B8)为传统的耳机接口管脚,A1/A12/B1/B12为地管脚。
具体地,情况二:
当耳机的左声道麦克风和右声道麦克风均为数字麦克风时,移动终端与耳机的电路连接如图5所示。耳机的耳机插头***到耳机插孔中,使得耳机插头上的端子与耳机插孔中的端子对应连接,通过第一供电端为左声道麦克风404供电,第二供电端为右声道麦克风406供电,从而使得左声道麦克风404和右声道麦克风406能够在录音过程中可以正常工作。
当录音开始时,左声道麦克风404采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右声道麦克风406采集右声道麦克风信号,然后通过耳机插头与耳机插孔之间的电连接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通过中央处理器CPU接收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从而使得第二信号混合电路4016将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并传输给中央处理器CPU进行处理。
当进行录音回放时,中央处理器CPU将生成的立体声录音文件传输给数模转换器DAC,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耳机插头与耳机插孔之间的电连接,将转换而成的模拟信号回放到左声道喇叭405和右声道喇叭407。
其中,耳机插头和耳机插孔可以采用TYPE-C接口,从而使得耳机插头***到耳机插孔中时,不需要关注正反性,耳机插头的两侧均可以***到耳机插孔中,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具体地,耳机插头和耳机插孔的定义可如图7所示。
其中,A2/A3(B2/B3)管脚为与右声道麦克风电连接的接线端,A4(B4)为右声道麦克风的供电电源;A10/A11(B10/B11)管脚为与左声道麦克风电连接的接线端,A9(B9)为左声道麦克风的供电电源;A5/A6/A7/A8(B5/B6/B7/B8)为传统的耳机接口管脚,A1/A12/B1/B12为地管脚。
综上所述,通过在左耳机本体和右耳机本体上各增加一个麦克风,从而实现双声道录音,再通过移动终端上设置的信号处理电路把左右声道的录音合成立体声录音文件,即可实现立体声录音。其中,在录音时利用两个麦克风模拟人的左右耳朵,就可以录得同一个音源的响度差和相位差,从而完美地还原出360度的音场效果,尽可能真实地模拟人耳在听到声音时状态,而且录入的音源用耳机回放时,可以令用户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耳机,可以让用户明显感知声音的方位,而不仅仅是响度的大小,提升了录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此外,随着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技术的普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能够提升在VR录音录像方面的体验。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一耳机发送的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将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信号处理电路;
耳机插口,所述耳机插口内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为所述耳机的左声道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第一供电端和为所述耳机的右声道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第二供电端,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均为模拟信号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包括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和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负极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包括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三接线端和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负极电连接的第四接线端;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三接线端和所述第四接线端均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接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并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的第一模数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连接;
接收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转换为第二数字信号的第二模数转换电路,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接线端电连接;
将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和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的第一信号混合电路,所述第一信号混合电路包括第五输入端和第六输入端,所述第五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六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接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接收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混合电路传输的所述立体声录音文件的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第一数据传输端;
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混合电路包括第二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均为数字信号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包括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五接线端和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数据端电连接的第六接线端;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接收端包括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七接线端和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数据端电连接的第八接线端;
其中,所述第五接线端、所述第六接线端、所述第七接线端和所述第八接线端均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接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的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一数据接收端、第二数据接收端和第三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五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收端与所述第六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七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数据接收端与所述第八接线端电连接;
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传输的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并混合为立体声录音文件,并将所述立体声录音文件传输给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混合电路,所述第二信号混合电路包括第四数据传输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端电连接。
7.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
左耳机本体,所述左耳机本体上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
右耳机本体,所述右耳机本体上设置有右声道麦克风;
耳机插头,所述耳机插头上设置有左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右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和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和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电连接,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电源接入端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左声道麦克风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均为模拟麦克风时: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负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左声道麦克风和所述右声道麦克风均为数字麦克风时:
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五连接端和第六连接端,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的数据端电连接;
所述右声道麦克风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七连接端和第八连接端,所述第七连接端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八连接端与所述右声道麦克风的数据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声道麦克风位于所述左耳机本体上的耳塞的外侧,所述右声道麦克风均位于所述右耳机本体上的耳塞的外侧。
CN201621153644.5U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Active CN206413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3644.5U CN206413138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3644.5U CN206413138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3138U true CN206413138U (zh) 2017-08-15

Family

ID=5954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53644.5U Active CN206413138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313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062A (zh) * 2019-01-23 2019-04-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6655A (zh) * 2020-04-29 2020-08-25 上海紫荆桃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完整采集对话双方对话内容的装置
WO2023184660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王*** 一种沉浸式录音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062A (zh) * 2019-01-23 2019-04-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6655A (zh) * 2020-04-29 2020-08-25 上海紫荆桃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完整采集对话双方对话内容的装置
WO2023184660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王*** 一种沉浸式录音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0404B (zh) 一种音频设备、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US20060262949A1 (en) Cable-connectable stereo headset
US8718295B2 (en) Headset assembly with recording function for communication
CN107666633A (zh) 双向对讲监听及助听耳机***
CN105230042A (zh) 双传声器耳机及通话中音频信号的降噪处理方法
CN20641313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WO2019075787A1 (zh) 翻译盒子和翻译***
WO2015180692A1 (zh) 一种对主动降噪耳机供电的方法、装置及***
TWM440609U (en) USB earphone microphone device
WO2016074610A1 (zh) 耳机
CN202759583U (zh) 音频采集装置和音频录制装置
CN204948300U (zh) 一种无线有线双模式耳塞
CN204013994U (zh) 耳机
CN208112861U (zh) 蓝牙音频***及具有该***的嵌套式蓝牙耳机
CN203590406U (zh) 耳机
CN106792320A (zh) 新型卡拉ok耳机及其通信方法
CN211089900U (zh) 一种k歌耳机
CN208707882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06506658U (zh) 新型卡拉ok耳机
CN207968786U (zh) 一种麦克风
CN207720396U (zh) 手机usb声卡
CN206472265U (zh) 一种动圈与动铁结合的入耳式电竞耳机
CN206061074U (zh) 一种带双接口音频插头的耳机
CN201854433U (zh) 一种能相互间协作输出音频的手机
CN110401900A (zh) 耳机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