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96000U - 养殖污水处理*** - Google Patents

养殖污水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96000U
CN206396000U CN201620841781.1U CN201620841781U CN206396000U CN 206396000 U CN206396000 U CN 206396000U CN 201620841781 U CN201620841781 U CN 201620841781U CN 206396000 U CN206396000 U CN 206396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low
pond
oxygen aeration
aera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17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王昭峰
王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bang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bang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bang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bang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17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96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96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96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污水处理***,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污池、固液分离装置、气浮池、调节池、厌氧反应装置、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混凝沉淀池和芬顿反应池。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污水处理***具有抗冲击力强的优点,并且能够保证通过其处理后的污水排水稳定达标。

Description

养殖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养殖污水为畜禽养殖场废水,主要包括畜禽尿液、残余粪便、饲料残渣和冲洗水等。其特点为污染物浓度高、悬浮物多、色度深、氨氮含量高、排放水量大且集中、残留大量病原体等,属难处理的废水之一。
传统养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废水→粗格栅→初沉池→调节池→UASB反应器→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排放。
污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块状固体悬浮物,流入初沉池去除部分大颗粒悬浮物,然后泵送至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调节池出水经过UASB反应器,去除部分COD、色度及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后,进入接触氧化池,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进一步去除SS(固定悬浮物,下同)、COD后排放。
传统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前期预处理不彻底,悬浮物较高,不能确保后续处理工艺的条件;UASB反应器对进水悬浮物要求高,缺少搅拌装置,耐冲击力差,处理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接触氧化工艺,耐冲击力差;缺少对污水中色度的深度处理,很难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缺少对生物脱氮的处理,不能保证氨氮稳定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耐冲击力强,并且能够保证排水稳定达标的养殖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污水处理***,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污池、固液分离装置、气浮池、调节池、厌氧反应装置、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混凝沉淀池和芬顿反应池;
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低氧曝气区、第二低氧曝气区、空气推流区和沉淀区;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用的中间隔墙,所述中间隔墙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的第一过流通道,另一端具有连通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与所述空气推流区的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空气推流区设置于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的一端,并且能够将第二低氧曝气区中回流的混合液推流至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内,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还具有污水进口;所述沉淀区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用的隔墙,该隔墙上具有连通沉淀区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的第三过流通道,所述沉淀区与第一低氧曝气区之间还设置有污泥回流通道,所述沉淀区上设置有分离水收集槽,所述分离水收集槽的出水口与后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气浮池之间通过初沉池和缓存池连通,所述初沉池的进水端与固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缓存池的进水端与初沉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缓存池的出水端与气浮池连通。
可选的,所述厌氧反应装置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之间还设置有厌氧沉淀池,所述厌氧沉淀池的进水端与厌氧反应装置出水端连通,所述厌氧沉淀池的出水端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进水端连通。
可选的,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可选的,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还包括污泥浓缩池和脱水池;
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水端分别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混凝沉淀池、芬顿反应池、气浮池、厌氧沉淀池及初沉池连通;
所述脱水池与污泥浓缩池连通。
可选的,所述污泥浓缩池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混凝沉淀池、芬顿反应池、气浮池、厌氧沉淀池及初沉池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并且在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泵送装置。
可选的,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的污泥回流通道上还设置有剩余污泥排放通道,所述剩余污泥排放通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接触氧化处 理及利用UASB反应器处理的步骤,而采用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具有抗冲击力强的优点,另外,由于在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设置有混凝沉淀池及芬顿反应池等深处理,能够保证排水稳定达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污水处理***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体化生物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
1-集污池;
2-固液分离装置;
3-气浮池;
4-调节池;
5-厌氧反应装置;
6-一体化生物处理池;
7-后混凝沉淀池;
8-芬顿反应池;
9-初沉池;
10-缓存池;
11-厌氧沉淀池;
12-污泥浓缩池;
13-脱水池;
401-第一低氧曝气区;
402-第二低氧曝气区;
403-空气推流区;
404-沉淀区;
405-第一过流通道;
406-第二过流通道;
407-污水进口;
408-第三过流通道;
409-污泥回流通道;
410-剩余污泥排放通道;
411-分离水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殖污水处理***,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污池1、固液分离装置2、气浮池3、调节池4、厌氧反应装置5、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后混凝沉淀池7和芬顿反应池8。
上述的养殖污水处理***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接触氧化处理及利用UASB反应器处理的方法,而采用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具有抗冲击力强的优点,另外,由于在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后设置有混凝沉淀池7及芬顿反应池8等深处理,能够保证排水稳定达标。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固液分离装置2与气浮池3之间通过初沉池9和缓存池10连通,所述初沉池9的进水端与固液分离装置5连通,所述缓存池10的进水端与初沉池9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缓存池10的出水端与气浮池3连通。通过所述的初沉池9可以对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进行初步的沉淀分离。设置缓存池10的目 的是收集到足够的污水进行气浮处理,提高气浮的处理量。
另外,可选的,所述厌氧反应装置5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之间还设置有厌氧沉淀池11,所述厌氧沉淀池11的进水端与厌氧反应装置5出水端连通,所述厌氧沉淀池11的出水端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厌氧沉淀池11的目的是除去部分污泥,更有利于后续步骤的进行。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调节池4内设置有搅拌装置,以提高调节池4内的污水调节效率。
另外,参见图2,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低氧曝气区401、第二低氧曝气区402、空气推流区403和沉淀区404;
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401和第二低氧曝气区402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用的中间隔墙,所述中间隔墙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401和第二低氧曝气区402的第一过流通道405,另一端具有连通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402与所述空气推流区403的第二过流通道406;
所述空气推流区403设置于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401的一端,并且能够将第二低氧曝气区402中回流的混合液推流至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401内,述第一低氧曝气区401还具有污水进口407;
所述沉淀区404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402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用的隔墙,该隔墙上具有连通沉淀区404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402的第三过流通道408,所述沉淀区404与第一低氧曝气区401之间还设置有污泥回流通道409,所述沉淀区404上设置有分离水收集槽411,所述分离水收集槽411的出水口与后混凝沉淀池7的进水口连接,以收集分离出的水,所述分离水收集槽411与所述后混凝沉淀池7的进水口连接,以将分离水输送至后混凝沉淀池7中进行后混凝沉淀。
通过所述的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能够实现对污水的一体化生物处理,不仅节省处理***的占地面积,而且能够使污水具有较大的内循环比,提高污泥浓度,进而提高反应效率,对污水中的在机物及氨氮进行更大程度的分解。
所述低氧曝气区容积负荷优选为1.0~1.5kgCOD/m3.d。
另外,所述沉淀区优选采用斜管沉淀池的形式,表面负荷优选为1.0~1.5m3/㎡.h。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养殖污水处理***还包括污泥浓缩池12和脱水池13;
所述污泥浓缩池12的进水端分别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后混凝沉淀池7、芬顿反应池8、气浮池3、厌氧沉淀池11及初沉池9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混凝沉淀池、芬顿反应池、气浮池、厌氧沉淀池及初沉池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并且在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泵送装置,以便将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后混凝沉淀池7、芬顿反应池8、气浮池3、厌氧沉淀池11及初沉池9中产生的污泥或浮渣输送到污泥浓缩池12中进行污泥浓缩。
所述脱水池13与污泥浓缩池12连通。
可以通过所述污泥浓缩池12对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的剩余污泥、后混凝沉淀池7产生的物化污泥、芬顿反应池8产生的物化污泥及初沉池9初步分离的污泥、气浮池3产生的浮渣、厌氧沉淀池11产生的厌氧污泥进行浓缩,然后通过脱水池13进行脱水,脱水后产生的滤液返回集污池1中或固液分离装置2中进行处理,滤饼外送,以解决产生的污泥的回收利用问题。
具体设置时,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的污泥回流通道409上还设置有剩余污泥排放通道410,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6的剩余污泥排放通道410与所述污泥浓缩池12通过管道连通。以将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通道410输送至污泥浓缩池12中进行处理。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养殖污水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污池、固液分离装置、气浮池、调节池、厌氧反应装置、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混凝沉淀池和芬顿反应池;
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低氧曝气区、第二低氧曝气区、空气推流区和沉淀区;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用的中间隔墙,所述中间隔墙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的第一过流通道,另一端具有连通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与所述空气推流区的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空气推流区设置于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的一端,并且能够将第二低氧曝气区中回流的混合液推流至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内,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还具有污水进口;所述沉淀区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用的隔墙,该隔墙上具有连通沉淀区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的第三过流通道,所述沉淀区与第一低氧曝气区之间还设置有污泥回流通道,所述沉淀区上设置有分离水收集槽,所述分离水收集槽的出水口与后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气浮池之间通过初沉池和缓存池连通,所述初沉池的进水端与固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缓存池的进水端与初沉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缓存池的出水端与气浮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装置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之间还设置有厌氧沉淀池,所述厌氧沉淀池的进水端与厌氧反应装置出水端连通,所述厌氧沉淀池的出水端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进水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浓缩池和脱水池;
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水端分别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混凝沉淀池、芬顿反应池、气浮池、厌氧沉淀池及初沉池连通;
所述脱水池与污泥浓缩池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后混凝沉淀池、芬顿反应池、气浮池、厌氧沉淀池及初沉池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并且在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泵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的污泥回流通道上还设置有剩余污泥排放通道,所述剩余污泥排放通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管道连通。
CN201620841781.1U 2016-08-04 2016-08-04 养殖污水处理*** Active CN206396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1781.1U CN206396000U (zh) 2016-08-04 2016-08-04 养殖污水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1781.1U CN206396000U (zh) 2016-08-04 2016-08-04 养殖污水处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96000U true CN206396000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07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1781.1U Active CN206396000U (zh) 2016-08-04 2016-08-04 养殖污水处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960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5232A (zh) * 2016-08-04 2016-10-26 迈邦(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养殖污水处理***
CN110183055A (zh) * 2019-06-19 2019-08-30 福建碧蓝环保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养殖污水净化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5232A (zh) * 2016-08-04 2016-10-26 迈邦(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养殖污水处理***
CN110183055A (zh) * 2019-06-19 2019-08-30 福建碧蓝环保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养殖污水净化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14853U (zh) 快速生化池与高效沉淀池结合的黑臭水处理***
CN202529925U (zh) 气浮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1530770U (zh) 一种深水组合生化处理设施
CN109970289A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4787966A (zh) 废油回收加工废水臭气处理***
CN201292263Y (zh) 竖流式好气浮滤池
CN108178438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净化方法
CN201296713Y (zh) 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与澄清池联合处理***
CN104961225A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沉淀处理装置
CN102107968A (zh) 一种浮滤池净水***及净水方法
CN209797712U (zh) 一种中高浓度综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
CN209428343U (zh) 一种沥青油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2881052U (zh) 基于a2o-膜分离-滤布滤池过滤的化学强化除磷装置
CN206396000U (zh) 养殖污水处理***
CN201952311U (zh) 一种浮滤池净水***
CN104445838B (zh) 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
CN101481183A (zh) 高效沉淀净化床
CN105016578A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中老龄渗滤液处理***及方法
CN208562070U (zh) 快速生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结合的黑臭水体处理***
CN209368051U (zh) 一种强化除磷a2o-mbbr污水处理装置
CN206562379U (zh) 一种悬浮式生物流化床
CN206244582U (zh) 印染污水处理***
CN109775936A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
CN206232523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5250251U (zh) 一种多级水体修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