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3200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3200U
CN206313200U CN201620927076.3U CN201620927076U CN206313200U CN 206313200 U CN206313200 U CN 206313200U CN 201620927076 U CN201620927076 U CN 201620927076U CN 206313200 U CN206313200 U CN 206313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connector module
conducting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70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彪
余建飞
汪浩
赵期俊
张杰锋
王宁
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270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3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3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320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多个电连接器模块(10),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适于相互叠装在一起。每个所述电连接器模块包括:壳体(11),具有适于***导线(2)的***通道(114);容纳在壳体(11)中的弹性夹(14);和容纳在壳体(11)中的导电端子(16)。弹性夹(14)适于将***壳体(11)中的导线(2)弹性地夹持在导电端子(16)上,使得导线(2)与导电端子(16)电连接,导电端子(16)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当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10)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第一接触部适于与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第二接触部电接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多根导线的电连接器和用于电连接多根导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设备以及各种家电设备中,由于不同的控制模块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但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不同控制模块的线并联起来,实现短接通电。在短接时,通常需要将相同颜色的线短接到一起,而相同颜色的线从2根到数10根不等。现在的短接方法是在客户组装时,将相同颜色的线剥皮,然后利用压接工具压接到一起。整个短接过程需要选线、拧线、压接等制程,费时费力,而且这种连接方式还存在连接松脱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模块拼接式电连接器,其具有更牢固的电气连接方式,同时不需要辅助工具,能够容易地完成导线的***和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
多个电连接器模块,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适于相互叠装在一起,并且每个所述电连接器模块包括:
壳体,具有适于***导线的***通道;
弹性夹,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和
导电端子,容纳在所述壳体中,
其中,所述弹性夹适于将***所述壳体中的导线弹性地夹持在所述导电端子上,使得所述导线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
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当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适于与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形成为插座,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形成为插头,
其中,当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的插头***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的插座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座包括一对弹片端子,所述插头包括一个插片,
其中,当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的插片***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的一对弹片端子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夹能够在关闭所述***通道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通道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阻挡或允许所述导线的插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夹包括:
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设置成在所述***通道的一侧沿所述导线的***方向延伸;
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臂并与所述固定臂形成大致U形结构;以及
可移动臂,所述可移动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所述可移动臂上设有贯通孔,
其中,当所述弹性夹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可移动臂关闭所述***通道,并且当所述弹性夹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通道对齐,以打开所述***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电连接器模块还包括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适于驱动所述弹性夹的驱动臂,使得可移动臂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便贯通孔与所述***通道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设置成在所述***通道的所述一侧沿所述导线的***方向延伸并且贴靠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贯通孔,以在所述可移动臂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贯通孔的导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的底壁适于组装在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的开口上,以便封闭所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的开口;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盖子,所述盖子适于组装在所述电连接器的最外侧的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的开口上,以便封闭所述最外侧的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的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的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的插片从所述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的底壁延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端部密封帽,所述端部密封帽适于密封从所述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的底壁延伸出的插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缺口部,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所述另一端在穿过所述贯通孔之后固定在所述缺口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缺口部相对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部包括一个分割壁,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所述一端穿过所述分割壁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道的与所述弹性夹的固定臂相对的侧壁上形成大致垂直于所述侧壁延伸的引导槽,以接收所述可移动臂的自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可以进行模块化的组装,以实现不同数量的导线之间的电连接,不仅方便连接,还降低了零件数量,节约了制造成本。在连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压接工具,只需按压按钮,就可以实现任意数量的导线之间的电连接,操作方便,而且,导线被***电连接器的贯通孔中,在弹性力作用下与导电端子可靠电接触,使得整个电连接可靠且稳定。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整体上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图2中的电连接器模块在导线未***的状态下的透视示意图和主视示意图;
图4A和4B分别示出了图2中的电连接器模块在导线***的状态下的透视示意图和主视示意图;
图4C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清楚地示出了导线***贯通孔中而与导电端子接触;
图5A和5B分别示出了由2个电连接器模块组装而成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和剖视示意图;和
图5C为图5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清楚示出了两个电连接器模块中的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图1A整体上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在图1A和1B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包括4个电连接器模块10,用于将4根导线2电连接在一起,其可以被称为4-路电连接器。
下面,为了说明电连接器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首先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单个电连接器模块10的结构。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模块10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电连接器模块10主要包括:壳体11,具有适于***导线2的***通道114;容纳在所述壳体11中的弹性夹14;和容纳在所述壳体11中的导电端子16。
弹性夹14适于将***壳体11中的导线2弹性地夹持在导电端子16上,使得导线2与导电端子16电连接,并且,导电端子16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将结合图4C详细说明),当多个电连接器模块10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第一接触部适于与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第二接触部电接触。
结合图3A-4C,弹性夹14能够在关闭***通道114的第一位置和打开***通道114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阻挡或允许导线2的插拔。具体地,弹性夹14包括:
固定臂146,固定臂146设置成在***通道114的一侧沿导线2的***方向延伸;
驱动臂144,驱动臂144的一端连接至固定臂146并与固定臂146形成大致U形结构;以及
可移动臂141(如图4C所示),可移动臂141的一端连接至驱动臂144的另一端,可移动臂141上设有贯通孔142(如图4C所示),
当弹性夹14处于第一位置时,可移动臂141上的贯通孔142不与***通道114对齐,即关闭***通道114;而当弹性夹14处于第二位置时,可移动臂141上的贯通孔142与***通道114对齐,以打开***通道1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每个电连接器模块10还可以包括驱动元件18,驱动元件18适于驱动弹性夹14的驱动臂144,使得可移动臂141移动到第二位置,以便贯通孔142与***通道114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导电端子16还包括主体部161,主体部161设置成在***通道114的所述一侧沿导线2的***方向延伸并且贴靠在固定臂146上,如图3A所示。主体部161的一端163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连接,主体部161的另一端162穿过贯通孔142,以在可移动臂14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主体部161与***贯通孔142的导线2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导电端子16的第一接触部形成为插座,导电端子16的第二接触部形成为插头,这样,当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插头***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插座中。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导电端子16的第一接触部(即插座)包括一对弹片端子164A、164B,导电端子16的第二接触部(即插头)包括一个插片165。当多个电连接器模块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插片165***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一对弹片端子164A、164B之间,如图1B和5B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个电连接器模块10的壳体11的底壁116适于组装在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10的壳体11的开口上,以便封闭所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而且,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盖子12,盖子12适于组装在电连接器的最外侧的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上(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盖子12组装在最右侧的电连接器模块10上),以便封闭所述最外侧的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
为了便于组装多个电连接器模块,每一个电连接器模块10的壳体11上具有开口的一侧可以设置多个安装柱120(如图4A所示),相应地,壳体11的底壁116上可以设置多个安装孔(未示出),并且一个电连接器模块10的安装柱120适于分别以卡扣结合的方式***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安装孔中。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各个壳体、以及壳体11和盖子12可以通过诸如螺钉螺孔、螺栓螺母、卡扣配合等连接方式固定接合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B和5B所示,电连接器的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图5B和6中最右侧的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插片165从所述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底壁116延伸出。相应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端部密封帽9,所述端部密封帽9适于密封从所述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底壁116延伸出的插片165,以保护电连接器内部的各个部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然而,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例如在图5B图示的实施例中,位于右侧的第二电连接器模块10的插片165可以省略,即右侧的第二电连接器模块10的右侧端面本身可以是封闭的,此时,不需要设置单独的端部密封帽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1的内壁上可以设有延伸到弹性夹14的固定臂146和驱动臂144之间的突起部122,如图3B和图4A所示,以起到定位弹性夹14的固定臂146和驱动臂144的作用。
在图3A和3B的实施例中,固定臂146的自由端147以及导电端子16的主体部161的所述另一端162均***贯通孔142中。并且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缺口部124,导电端子16的主体部161的所述另一端162在穿过贯通孔142之后固定在缺口部124中。
进一步地,在壳体11的与缺口部124相对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纳导电端子16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容纳部12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容纳部126沿壳体11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壳体。
进一步如图3A所示,容纳部126包括一个分割壁128,导电端子的主体部161的所述一端163穿过分割壁128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连接。
进一步如图3B所示,***通道114的与弹性夹14的固定臂146相对的侧壁上形成大致垂直于所述侧壁延伸的引导槽130,以接收可移动臂141的自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驱动元件18具有圆柱形状,并且壳体11的侧壁上形成有U形凹口部132和凸起部134,凸起部134具有凹弧形的顶表面。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U形凹口部132适于与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凸起部134配合,以便接收圆柱形的驱动元件18。
在图3A图示的实施例中,驱动元件18为按钮柱的形式,该按钮柱成杠铃形状,即,该按钮柱包括中间细的杆体181、两端粗的第一接触部182和第二接触部183,这样,较粗的第一接触部182方便操作员的按压,而且在驱动元件18接触按压弹性夹14时,较粗的第二接触部183增大了驱动元件18与弹性夹14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按压操作。
上文已经详细描述了电连接器各个部件的结构,下面,结合上文的描述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各个使用状态。
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图2中的电连接器模块在导线未***的状态下的透视示意图和主视示意图,其中为了图示清楚,图2中的盖子12被移除。在驱动元件18未被按压的状态下,由于弹性夹14内部弹性力的作用,驱动臂144将驱动元件18向外(图中朝向左侧的方向)推,并且可移动臂141阻挡***通道114,导致弹性夹14的贯通孔142不与壳体11的***通道114对齐,此时,导线2不能通过***通道114***电连接器模块10中。
图4A和4B分别示出了图2中的电连接器模块在导线被***的状态下的透视示意图和主视示意图,其中为了图示清楚,图2中的盖子12也被移除。图4C为图4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清楚地示出了导线***贯通孔中而与导电端子接触。
如图4A-4C所示,通过朝向壳体11的容纳空间内部(即朝向图中右侧的方向)按压驱动元件18,驱动臂144带动可移动臂141向右侧移动,以使得弹性夹14的贯通孔142与壳体11的***通道114对齐,此时,导线2可以通过壳体11的***通道114而***弹性夹14的贯通孔142中。然后,释放驱动元件18,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可移动臂141朝向左侧移动,从而关闭***通道114,同时将***壳体11中的导线2弹性地夹持在导电端子16上,保持导线2与导电端子16电连接。
因此,通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模块,可以进行模块化的组装形成电连接器,以实现不同数量的导线之间的电连接,不仅方便连接,还降低了零件数量,节约了制造成本。
下面,简要说明利用上述电连接器电连接多根导线的方法。
首先,根据需要连接的导线的数量,选取相应数量的电连接器模块10,每个所述电连接器模块包括:具有适于***导线2的***通道114的壳体11、容纳在壳体11中的弹性夹14和导电端子16和用于操作弹性夹14的驱动元件18。
然后,相互叠装选取的相应数量的电连接器模块,使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与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电接触,以形成电连接器。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过程可以由用户执行,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由供应商执行,即供应商可以将预组装好的组件提供给用户。
然后,操作每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驱动元件18,以驱动弹性夹14打开其各自的***通道114;
接着,将带有剥线端的导线2分别***每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通道114中;
最后,释放每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驱动元件18,以驱动弹性夹14关闭其各自的***通道114,同时将***壳体11中的导线2弹性地夹持在导电端子16上,保持导线2与导电端子16电连接。
在上述连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压接工具,只需按压按钮,就可以实现任意数量的导线之间的电连接,操作方便,而且,导线被***贯通孔中,在弹性力作用下与导电端子可靠电接触,使得整个电连接可靠且稳定。
虽然上文中分别描述了2-路电连接器和4-路电连接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的2-路电连接器和4-路电连接器仅是作为示例提出,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可以选取合适数量的电连接器模块10组装形成多路电连接器,以实现任意数量的导线之间的电连接。
还应注意的是,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夹和导电端子被描述为两个单独的部件,但是应理解,这两个部件也可以一体形成,即弹性夹和导电端子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部件。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连接器模块(10),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适于相互叠装在一起,并且每个所述电连接器模块包括:
壳体(11),具有适于***导线(2)的***通道(114);
弹性夹(14),容纳在所述壳体(11)中;和
导电端子(16),容纳在所述壳体(11)中,
其中,所述弹性夹(14)适于将***所述壳体(11)中的导线(2)弹性地夹持在所述导电端子(16)上,使得所述导线(2)与所述导电端子(16)电连接,
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端子(16)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当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10)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第一接触部适于与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第二接触部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16)的第一接触部形成为插座,所述导电端子(16)的第二接触部形成为插头,
其中,当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插头***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插座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包括一对弹片端子(164A、164B),所述插头包括一个插片(165),
其中,当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模块叠装在一起时,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插片(165)***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一对弹片端子(164A、164B)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夹(14)能够在关闭所述***通道(114)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通道(114)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阻挡或允许所述导线(2)的插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14)包括:
固定臂(146),所述固定臂设置成在所述***通道的一侧沿所述导线的***方向延伸;
驱动臂(144),所述驱动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臂并与所述固定臂形成大致U形结构;以及
可移动臂(141),所述可移动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所述可移动臂上设有贯通孔(142),
其中,当所述弹性夹(14)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可移动臂关闭所述***通道(114),并且当所述弹性夹(14)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贯通孔(142)与所述***通道(114)对齐,以打开所述***通道(1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电连接器模块还包括驱动元件(18),所述驱动元件(18)适于驱动所述弹性夹(14)的驱动臂(144),使得可移动臂(141)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便贯通孔(142)与所述***通道(114)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16)还包括:主体部(161),该主体部(161)设置成在所述***通道的所述一侧沿所述导线的***方向延伸并且贴靠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主体部(161)的一端(163)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主体部(161)的另一端(162)穿过所述贯通孔(142),以在所述可移动臂(14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主体部(161)与***所述贯通孔(142)的导线(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个电连接器模块(10)的壳体(11)的底壁(116)适于组装在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上,以便封闭所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盖子(12),所述盖子(12)适于组装在所述电连接器的最外侧的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上,以便封闭所述最外侧的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的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导电端子(16)的插片(165)从所述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底壁(116)延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端部密封帽(9),所述端部密封帽(9)适于密封从所述最外侧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底壁(116)延伸出的插片(165)。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缺口部(124),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所述另一端(162)在穿过所述贯通孔(142)之后固定在所述缺口部(124)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1)的与所述缺口部(124)相对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容纳部(126),所述容纳部(126)沿所述壳体(11)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壳体(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126)包括一个分割壁(128),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161)的所述一端(163)穿过所述分割壁(128)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14)的与所述弹性夹的固定臂(146)相对的侧壁上形成大致垂直于所述侧壁延伸的引导槽(130),以接收所述可移动臂(141)的自由端。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个电连接器模块(10)的壳体(11)的底壁(116)适于组装在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上,以便封闭所述相邻的另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盖子(12),所述盖子(12)适于组装在所述电连接器的最外侧的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上,以便封闭所述最外侧的一个电连接器模块的壳体(11)的开口。
CN201620927076.3U 2016-08-23 2016-08-23 电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13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7076.3U CN206313200U (zh) 2016-08-23 2016-08-23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7076.3U CN206313200U (zh) 2016-08-23 2016-08-2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3200U true CN206313200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3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7076.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13200U (zh) 2016-08-23 2016-08-2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32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8900A (zh) * 2016-08-23 2018-03-0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079388A (zh) * 2017-06-14 2018-12-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焊接用固定设备和焊接方法
CN109841992A (zh) * 2017-11-27 2019-06-04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可更换模块电路板的模块化插拔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8900A (zh) * 2016-08-23 2018-03-0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768900B (zh) * 2016-08-23 2023-12-2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079388A (zh) * 2017-06-14 2018-12-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焊接用固定设备和焊接方法
CN109841992A (zh) * 2017-11-27 2019-06-04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可更换模块电路板的模块化插拔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3119B2 (en)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fitting a connecting terminal
CN100485845C (zh) 具有用于控制电磁驱动装置的连接组件的接触器
JP5643753B2 (ja) 接続端子、端子接続構造、及び端子ボックス
US8040678B2 (en) Connecting box for a solar panel
EP2456019B1 (en) Fluidproof connector
CN206313200U (zh) 电连接器
US20040102078A1 (en) Wire connector
JPS647464B2 (zh)
CN1639920A (zh) 推入式接线器
US5162004A (en) Multi-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requiring low insertion and removal force
CN206364229U (zh) 连接器
JP2013516733A (ja) ばね端子、特にフロント端子
US5888103A (en) Crimpin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KR20140129079A (ko) 전기 연결 요소
AU200734910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dust cover
US7479047B2 (e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the stator windings of an electric motor to the respective power supply
CN103493304B (zh) 压接端子和接合连接器
CN107768900A (zh) 电连接器
CN103941055A (zh) 直插式电力信息采集设备
US20220376428A1 (en) Joint connector
JP7460347B2 (ja) 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及び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110323705B (zh) 一种***式母线槽的插接结构
JPH1074541A (ja) 圧接コネクタ用ハウジング及びその組付方法
CN105960574B (zh) 用于车辆的传感器单元
CN105529544B (zh) 插拔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