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0739U -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0739U
CN206300739U CN201621252903.XU CN201621252903U CN206300739U CN 206300739 U CN206300739 U CN 206300739U CN 201621252903 U CN201621252903 U CN 201621252903U CN 206300739 U CN206300739 U CN 206300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nitrogen
caloric value
temperature
container
calc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29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自刚
胥译欢
张玉蕾
郑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2529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0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0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0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发送单元、发热量估计单元和存储器;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顶部和底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数据并发送给数据发送单元;数据发送单元将温度数据发送给发热量估计单元;发热量估计单元在稳定磁场下根据温度数据算得到第一液氮损耗量;当处于变化磁场中时根据温度数据计算得到第二液氮损耗量;根据第一液氮损耗量和第二液氮损耗量的差值,计算得到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量。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可以对设置在容器内并浸泡在液氮中且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量进行准确的估算。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与以电磁吸力和电磁斥力为基础的电磁悬浮(EMS)和电动悬浮(EDS)技术相比,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依靠高温超导体块材与外部磁场之间的磁通钉扎作用实现无源自稳定悬浮。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通过将超导块材浸泡在液氮中,使其温度降低进入超导状态,进入超导态的超导块材与外磁场作用可达到稳定悬浮。该技术无需主动控制,且结构简单,因此已经成为实用磁悬浮技术的理想选择之一。
西南交通大学于2000年研制成功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此后开展的大量针对悬浮、导向和驱动方面的研究工作大大推进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实用化发展。在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中,悬浮力是反映高温超导体悬浮特性的重要特征量,同时也是磁悬浮***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永磁轨道表面存在一定的不平整性,轨道磁场也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因此使得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运行时,车载超导体处于变化的磁场环境中。变化的外磁场会加剧超导体内部磁力线的运动,从而导致超导体局部温升较大,临界电流密度减小,最终影响其悬浮性能甚至引起失超。超导体一旦失超将导致列车失去悬浮力,和轨道发生摩擦甚至脱轨。因此,需要对工作于变化外磁场环境下的高温超导体发热情况进行研究。
但是,由于高温超导块材在投入应用时是完全浸泡在液氮里面的,所以使用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块材表面温度以得到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量的方法无法得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从而可以对设置在容器内并浸泡在液氮中且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量进行准确的估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发送单元、发热量估计单元和存储器;
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顶部和底部;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接收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当前的温度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发送给所述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温度数据发送给发热量估计单元;
所述发热量估计单元,用于预先在稳定磁场下,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容器在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液氮损耗量;当处于变化磁场中时,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容器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液氮损耗量;根据第一液氮损耗量和第二液氮损耗量的差值,计算得到设置在容器内并浸泡在液氮中且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温度数据。
较佳的,所述发热量估计单元进一步包括:液面高度估计模块和发热量计算模块;
所述液面高度估计模块,用于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当前温度数据,实时计算得到容器内的当前液面高度,从而分别得到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液面高度;
所述发热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液面高度,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长内容器内的液面下降值;根据所述液面下降值计算得到第一液氮损耗量或第二液氮损耗量。
较佳的,所述液面高度估计模块还进一步包括:模型生成子模块、计算子模块和修正子模块;
所述模型生成子模块,用于预先根据实际的实验测量数据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生成包括一组分布特征满足液位先验概率分布的粒子的粒子集;
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空间模型、粒子集和当前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
所述修正子模块,用于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对计算得到的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当前液面高度。
较佳的,所述传感器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较佳的,所述数据发送单元为无线传输装置或有线传输装置。
如上可见,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中,由于使用温度传感器作为测温元件测量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温度数据得到稳定磁场下和变化磁场下的容器内的液氮损耗量的差值,再根据液氮损耗量的差值计算得到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容器顶部温度的变化得到液氮液位的变化,从而计算得到一段时间内的液氮消耗量,然后再对比该时间内稳定磁场下和变化磁场下的容器内的液氮损耗量的差值,得到高温超导体块材发热引起的液氮损耗,并最终可根据液氮损耗计算得到该时间内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量,从而可以对设置在容器内并浸泡在液氮中且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量进行准确的估算。上述的检测装置可以用于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研究的需求,有助于了解变化磁场对悬浮***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当处于变化磁场下时,高温超导块材内部磁力线运动加剧,导致超导体局部温升较大。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了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采用对比变化磁场下和稳定磁场下液氮蒸发量的方式,间接测量得到变化磁场下高温超导块材发热情况。基于单位时间内液氮稳定蒸发量不变的特性,对比一段时间内变化磁场下和稳定磁场下液氮蒸发量的差值,即可得到该时间内因超导块材发热而引起的的液氮损耗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11、信号采集单元12、数据发送单元13、发热量估计单元14和存储器15;
所述传感器11分别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顶部和底部;
信号采集单元12,用于接收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顶部的传感器11测量得到当前的温度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5中并发送给所述数据发送单元13;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13,用于将温度数据发送给发热量估计单元14;
所述发热量估计单元14,用于预先在稳定磁场下,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容器在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液氮损耗量;当处于变化磁场中时,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容器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液氮损耗量;根据第一液氮损耗量和第二液氮损耗量的差值,计算得到设置在容器内并浸泡在液氮中且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
所述存储器15,用于存储温度数据。
另外,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量估计单元14可进一步包括:液面高度估计模块141和发热量计算模块142;
所述液面高度估计模块141,用于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当前温度数据,实时计算得到容器内的当前液面高度,从而分别得到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液面高度;
所述发热量计算模块142,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液面高度,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长内容器内的液面下降值;根据所述液面下降值计算得到第一液氮损耗量或第二液氮损耗量。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面高度估计模块141还可进一步包括:模型生成子模块、计算子模块和修正子模块(图1中未示出);
所述模型生成子模块,用于预先根据实际的实验测量数据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生成包括一组分布特征满足液位先验概率分布的粒子的粒子集;
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空间模型、粒子集和当前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
所述修正子模块,用于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对计算得到的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当前液面高度。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31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相对于铂电阻液位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更少,而且性能更稳定、测量精度更高。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发送单元33可以是无线传输装置,也可以是有线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量估计单元可以是个人电脑、服务器或其它形式的计算机等计算设备。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处于稳定磁场中时,可以先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长内容器内的液面下降值,然后再根据液面下降值计算得到第一液氮损耗量;当处于稳定磁场中时,可以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当前温度数据,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长内容器内的液面下降值,然后再根据液面下降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液氮损耗量。
由于单位时间内液氮稳定蒸发量不变,而高温超导体块材是设置在容器内并浸泡在液氮中的,在变化磁场下,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会导致液氮蒸发速度加快,因此,上述第一液氮损耗量和第二液氮损耗量的差值,就是所述预设时长内由于高温超导体块材发热而引起的的液氮损耗量。也就是说,上述差值就是超出稳定磁场下平稳蒸发而多消耗的部分液氮,其蒸发所吸收的热量就是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所以,根据第一液氮损耗量和第二液氮损耗量的差值,即可计算得到所述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
另外,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公式来计算得到所述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
Q=rLN*(mc-muc)
其中,Q为所述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rLN为液氮的汽化潜热参数,mc为变化磁场下液氮蒸发量(即第二液氮损耗量),muc为稳定磁场下液氮蒸发量(即第一液氮损耗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所述容器在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液氮损耗量或第二液氮损耗量:
步骤31,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当前温度数据,实时计算得到容器内的当前液面高度,从而分别得到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液面高度。
步骤32,根据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液面高度,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长内容器内的液面下降值;
步骤33,根据所述液面下降值计算得到第一液氮损耗量或第二液氮损耗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方式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当前温度数据,实时计算得到容器内的当前液面高度:
步骤41,预先根据实际的实验测量数据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进行粒子集初始化,即生成包括一组分布特征满足液位先验概率分布的粒子的粒子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进行当前液面高度的计算之前,需要预先建立一个状态空间模型,并生成包括一组分布特征满足液位先验概率分布的粒子的粒子集,即进行粒子集初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有多种具体实现方式来实现上述的步骤41。以下将以其中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例如,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先根据实际的实验测量数据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包括:
步骤411,预先根据不同工况下(例如,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容器)静态蒸发实验的液氮蒸发特征数据,得到液氮蒸发经验公式,并根据液氮蒸发经验公式建立***状态转移方程。
步骤412,预先对灌注液氮的容器(例如,车载杜瓦)进行模拟振荡试验和实测振荡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测试噪声分布模型,建立***观测方程。
步骤413,根据所述***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建立状态空间模型。
另外,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状态转移方程可以是:
hk=hk-1+Δh+ξk-1
其中,h为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例如,车载杜瓦)顶部的温度传感器到容器内的液氮液面的距离,脚标k和k-1分别示不同时间的变量序列,即表示不同时刻,例如,hk表示第k个时刻的h的值,hk-1表示第(k-1)个时刻的h的值;Δh为液氮液面的下降速度,ξk-1为***噪声。
另外,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状态转移方程可以是:
Tk=TLN+a·hkk
其中,Tk为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例如,车载杜瓦)顶部的温度传感器在第k个时刻所测得的温度,TLN为液氮温度,a为温度分布系数,ηk为观测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基于液氮蒸发在近似环境下基本呈线性的特点,建立包含干扰噪声和线性变量的液氮液位变化模型(即状态空间模型),从而可以根据状态空间模型完成对液位的预测。
因此,通过上述的步骤411~413,根据上述的所述***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即可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当然,所述状态空间模型中的各种参数的取值(例如,杜瓦尺寸、环境温度等)可能会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进行粒子集的初始化时,所述粒子集中的各个粒子是根据液位先验概率分布生成的,因此所述粒子集中的各个粒子的分布特征满足液位先验概率分布。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实际的实验测量数据预先获取液位先验概率分布。
步骤42,通过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当前的温度数据。
另外,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例如,车载杜瓦)顶部的传感器可以是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其它的温度传感器。
步骤43,根据所述状态空间模型、粒子集和当前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容器内的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步骤41中已经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进行粒子集初始化,而在步骤42中测量得到了当前的温度数据,因此在本步骤中,即可根据所述状态空间模型、粒子集和当前的温度数据,使用粒子滤波的方法计算得到容器内的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
步骤44,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对计算得到的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当前液面高度。
由于粒子滤波算法本身就是对偏差信号进行加权修正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对计算得到的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当前液面高度。
通过上述的步骤41~44,即可得到修正后的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从而得到精度较高的实时液面高度。因此,通过上述的装置,可以很好的消除灌注液氮的容器(例如,高温超导体磁悬浮列车上的车载杜瓦)在运行过程中的振荡干扰,对灌注液氮的容器的液氮液位进行准确的检测,得到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液氮液位。
综上可知,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中,由于使用温度传感器作为测温元件测量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温度数据得到稳定磁场下和变化磁场下的容器内的液氮损耗量的差值,再根据液氮损耗量的差值计算得到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容器顶部温度的变化得到液氮液位的变化,从而计算得到一段时间内的液氮消耗量,然后再对比该时间内稳定磁场下和变化磁场下的容器内的液氮损耗量的差值,得到高温超导体块材发热引起的液氮损耗,并最终可根据液氮损耗计算得到该时间内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量,从而可以对设置在容器内并浸泡在液氮中且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发热量进行准确的估算。上述的检测装置可以用于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研究的需求,有助于了解变化磁场对悬浮***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发送单元、发热量估计单元和存储器;
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顶部和底部;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接收设置在灌注液氮的容器内的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当前的温度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发送给所述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温度数据发送给发热量估计单元;
所述发热量估计单元,用于预先在稳定磁场下,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容器在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液氮损耗量;当处于变化磁场中时,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容器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液氮损耗量;根据第一液氮损耗量和第二液氮损耗量的差值,计算得到设置在容器内并浸泡在液氮中且处于变化磁场下的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发热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温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量估计单元进一步包括:液面高度估计模块和发热量计算模块;
所述液面高度估计模块,用于根据设置在容器内顶部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当前温度数据,实时计算得到容器内的当前液面高度,从而分别得到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液面高度;
所述发热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液面高度,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长内容器内的液面下降值;根据所述液面下降值计算得到第一液氮损耗量或第二液氮损耗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高度估计模块还进一步包括:模型生成子模块、计算子模块和修正子模块;
所述模型生成子模块,用于预先根据实际的实验测量数据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生成包括一组分布特征满足液位先验概率分布的粒子的粒子集;
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空间模型、粒子集和当前的温度数据,计算得到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
所述修正子模块,用于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对计算得到的当前液面高度的估计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当前液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为无线传输装置或有线传输装置。
CN201621252903.XU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206300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2903.XU CN206300739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2903.XU CN206300739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0739U true CN206300739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13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2903.XU Active CN206300739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07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0430A (zh) * 2017-07-18 2017-10-27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绝热低温管漏热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0411595A (zh) * 2019-08-15 2019-11-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无温度传感器的磁浮列车电磁铁温度估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0430A (zh) * 2017-07-18 2017-10-27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绝热低温管漏热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0411595A (zh) * 2019-08-15 2019-11-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无温度传感器的磁浮列车电磁铁温度估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0739U (zh)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装置
CN103344257B (zh) 一种惯性测量单元的快速温度标定方法
US106272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fluid properties using magnetic field techniques via magnetic tracer
Chauhan et al. Effects of Hall current on MHD flow in a rotating channel partially filled with a porous medium
Stiles et al. Thermoconvective instability of a ferrofluid in a strong magnetic field
Niedermeier et al. Observation of a link between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and oscillation frequency of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in dry and moist Rayleigh-Bénard turbulence
Lakshmi et al. Study of rotating Bénard-Brinkman convection of Newtonian liquids and nanoliquids in enclosures
Siddheshwar et al. Effect of time-periodic boundary temperatures/body force on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in a ferromagnetic fluid
Suma et al. Effect of throughflow and variable gravity field on thermal convection in a porous layer
Wang et al.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upper maglev system
CN106404108A (zh) 一种液氮液位检测方法及装置
Baines et al. Analysis of an interactive instability mechanism for the Antarctic Circumpolar Wave
CN106441636A (zh) 一种高温超导块材发热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Krishnan et al.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over a tropical inland region during southwest monsoon period
Duynkerke Observation of a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 due to gravity waves in a shallow radiation fog
Williams Planetary vortices and Jupiter's vertical structure
Geiß et al. Information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in noiseless Vicsek flocks
Amaliya et al. Development of IoT-Based Volcano Early Warning System
CN111368452A (zh) 一种基于平漂球探空数据构建温度廓线的方法
Weng et al. Wav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in baroclinic flow regimes
Yinqiao Application of linear thermodynamics to the atmospheric system. Part II: exemplification of linear phenomenological relations in the atmospheric system
Wang et al. Study on causes and compensation for speed attenuation of a spherical superconducting rotor
Yaacob et al. Efficient Numerical Schemes for MHD Convection in Porous Cavity
Savino Residual-g and g-jitter effects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in microgravity
Moatimid et al. Nonlinear Electrohydrodynamic 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Through Two Porous Layers with Suction/Injection: Viscous Potential The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