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1669U -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 Google Patents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1669U
CN205991669U CN201620539993.4U CN201620539993U CN205991669U CN 205991669 U CN205991669 U CN 205991669U CN 201620539993 U CN201620539993 U CN 201620539993U CN 205991669 U CN205991669 U CN 205991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cylinder
heat
exchange tube
oil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399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 Xiahe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399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1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1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16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包括导热油烘缸缸体,所述烘缸缸体的圆周面内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多根贯穿夹层左右两端的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第二热交换管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左侧为进口端,右侧为出口端,所述第二热交换管的左侧为出口端,右侧为进口端。该装置采用的是导热油烘缸表面夹层中的相邻热交换管中的导热油以平衡对流的方式流动,从而保证整个烘缸表面温度均匀,使得导热油烘缸表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使得导热油烘缸应用空间更为广阔。

Description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背景技术
导热油烘缸是一种以导热油为热传导媒介,运行***简单,不需要水处理设备、凝结水排出和回收装置;安全性好,导热油在常压下可以达到400℃,而使用蒸汽烘缸蒸汽压力通常要达到0.5MPa,因此导热油烘缸的技术要求显著降低;投资少,由于热油***简单,使原有与蒸汽供热相关的配套设施,如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给水设备等投入大幅减少,且在低压下运行,所以比蒸汽供热***造价低,投资少,可比蒸汽***节约投资1/3左右,导热油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食品、化工等行业。
但传统导热油烘缸由于导热油是从烘缸表面的夹层的一端进入从夹层的另一端出,从而导致烘缸表面两端存在2-3℃的温差,烘缸表面温度不均匀,极大的限制了导热油的应用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该装置采用的是导热油烘缸表面夹层中的相邻热交换管中的导热油以平衡对流的方式流动,从而保证整个烘缸表面温度均匀,使得导热油烘缸表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使得导热油烘缸应用空间更为广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包括导热油烘缸缸体,所述烘缸缸体的圆周面内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多根贯穿夹层左右两端的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第二热交换管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左侧为进口端,右侧为出口端,所述第二热交换管的左侧为出口端,右侧为进口端。
进一步说明,所述烘缸缸体的左端设有进油口,右端设有出油口,所述烘缸缸体内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二轴向进油管,所述第二轴向进油管的左端圆周面***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一轴向进油管,所述第一轴向进油管的右端安装有多根连接第一轴向进油管与第一热交换管进口端的第一径向进油管,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径向出油管,所述第一径向出油管的另一端与烘缸缸体的出油口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径向进油管为10-20根。
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轴向进油管的右端端面为封闭的,所述第二轴向进油管靠近右端端面的圆周面上安装有多根连接第二热交换管进口端与第二轴向进油管的第二径向进油管,所述第二热交换管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径向出油管,所述第二径向出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轴向出油管左端连接,所述第二轴向出油管的右端与烘缸缸体的出油口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径向进油管为10-20根。
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为银、铜、铝、钢中任意一种材料所制成。
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为银、铜、铝、钢中任意一种材料所制成。
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轴向进油管进口端外部连接有第一控制阀门。
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轴向进油管进口端外部连接有第二控制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热油缸表面夹层相邻设置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中的导热油以平衡对流的方式流动,从而保证整个烘缸表面温度均匀,使得导热油烘缸表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使得导热油烘缸应用空间更为广阔。
附图说明
图1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经过第一热交换管的导热油的流动示意图。
图2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经过第二热交换管的导热油的流动示意图。
图3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热油烘缸俯视示意图。
图4用于说明图1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用于说明图2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1-烘缸缸体 2-第一热交换管 3-第二热交换管 4-第二轴向进油管 5-第一轴向进油管 6-第一径向进油管 7-第一径向出油管 8-第二径向进油管 9-第二径向出油管 10-第二轴向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以图1、图2、图3为方向参考,图1、图2、图3中的左侧为烘缸缸体的左端,右侧为烘缸缸体的右端。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包括导热油烘缸缸体1,烘缸缸体1的圆周面内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多根贯穿夹层左右两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和第二热交换管3,第一热交换管2与第二热交换管3可以间隔平行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第一热交换管2的左侧为进口端,右侧为出口端,第二热交换管3的左侧为出口端,右侧为进口端。优选的,第一热交换管2为银、铜、铝、钢中任意一种材料所制成,导热效果好。第二热交换管3为银、铜、铝、钢中任意一种材料所制成,导热效果好。采用以上结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热交换管2和第二热交换管3中的导热油以平衡对流的方式流动,从而保证整个烘缸表面温度均匀,使得导热油烘缸表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使得导热油烘缸应用空间更为广阔。
进一步说明,烘缸缸体1的左端设有进油口,右端设有出油口,烘缸缸体1内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二轴向进油管4,第二轴向进油管4的左端圆周面***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一轴向进油管5,第一轴向进油管5的右端安装有多根连接第一轴向进油管5与第一热交换管2进口端的第一径向进油管6,第一热交换管2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径向出油管7,第一径向出油管7的另一端与烘缸缸体1的出油口连接。优选的,第一径向进油管6可以为10根、15根或20根,这样以少数的第一径向进油管6供应第一热交换管2的需要的导热油,可使得烘缸缸体1内部的剩余空间大,制作工艺简单,减轻烘缸缸体1重量,节约制作成本。第一径向出油管7数量可以跟第一径向进油管6的数量一致。
进一步说明,第二轴向进油管4的右端端面为封闭的,第二轴向进油管4靠近右端端面的圆周面上安装有多根连接第二热交换管3进口端与第二轴向进油管4的第二径向进油管8,优选的,第二径向进油管8可以为10根,15根或20根,这样以少数的第二径向进油管8供应第二热交换管3的需要的导热油,可使得烘缸缸体1内部的空间大,制作工艺简单,减轻烘缸缸体1重量,节约制作成本。第二热交换管3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径向出油管9,第二径向出油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轴向出油管10左端连接,第二轴向出油管10的右端与烘缸缸体1的出油口连接。第二径向出油管9数量可以跟第二径向进油管8的数量一致。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导热油由烘缸进油口进入,一路从第一轴向进油管5经第一径向进油管6、第一热交换管2、第一径向出油管7和烘缸缸体1的出油口,另一路导热油从第二轴向进油管4经第二径向进油管8、第二热交换管3、第二径向出油管9、第二轴向出油管10和烘缸缸体1的出油口,采用这种两个入口同时进入,可使得导热流在第一热交换管2和第二热交换管3内的以平衡对流的方式流动,这样可以以较低的导热油流速获得均匀且较高的烘缸表面温度。由于导热油的流速低,所使用的油泵的工作功率降低,从而可以节省耗能。
进一步说明,第一轴向进油管5进口端外部连接有第一控制阀门,第二轴向进油管4进口端外部连接有第二控制阀门。采用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可以分别控制第一轴向进油管5和第二轴向进油管4内的导热油的流速。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油烘缸缸体(1),所述烘缸缸体(1)的圆周面内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多根贯穿夹层左右两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和第二热交换管(3),所述第一热交换管(2)与第二热交换管(3)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热交换管(2)的左侧为进口端,右侧为出口端,所述第二热交换管(3)的左侧为出口端,右侧为进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缸缸体(1)的左端设有进油口,右端设有出油口,所述烘缸缸体(1)内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二轴向进油管(4),所述第二轴向进油管(4)的左端圆周面***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一轴向进油管(5),所述第一轴向进油管(5)的右端安装有多根连接第一轴向进油管(5)与第一热交换管(2)进口端的第一径向进油管(6),所述第一热交换管(2)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径向出油管(7),所述第一径向出油管(7)的另一端与烘缸缸体(1)的出油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进油管(6)为10-20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进油管(4)的右端端面为封闭的,所述第二轴向进油管(4)靠近右端端面的圆周面上安装有多根连接第二热交换管(3)进口端与第二轴向进油管(4)的第二径向进油管(8),所述第二热交换管(3)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径向出油管(9),所述第二径向出油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轴向出油管(10)左端连接,所述第二轴向出油管(10)的右端与烘缸缸体(1)的出油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径向进油管(8)为10-20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2)为银、铜、铝、钢中任意一种材料所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3)为银、铜、铝、钢中任意一种材料所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进油管(5)进口端外部连接有第一控制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进油管(4)进口端外部连接有第二控制阀门。
CN201620539993.4U 2016-06-06 2016-06-06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1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9993.4U CN205991669U (zh) 2016-06-06 2016-06-06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9993.4U CN205991669U (zh) 2016-06-06 2016-06-06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1669U true CN205991669U (zh) 2017-03-01

Family

ID=58102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3999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1669U (zh) 2016-06-06 2016-06-06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16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0289A (zh) * 2016-06-06 2016-08-24 林强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CN107217526A (zh) * 2017-07-30 2017-09-2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两侧入油迷宫交错式导热油烘缸
CN109056404A (zh) * 2018-08-29 2018-12-21 齐鲁工业大学 双进双出导热油烘缸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0289A (zh) * 2016-06-06 2016-08-24 林强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CN107217526A (zh) * 2017-07-30 2017-09-2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两侧入油迷宫交错式导热油烘缸
CN109056404A (zh) * 2018-08-29 2018-12-21 齐鲁工业大学 双进双出导热油烘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91669U (zh)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CN207582185U (zh) 一种造纸导热油缸
WO2013141728A3 (en) Dual purpose heat exchanger
CN105890289A (zh) 平衡对流式钢制导热油烘缸
CN206094990U (zh) 多层套管式预热器
CN205505825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的换热管
CN206291532U (zh) 生产高温热水的多级冷凝热泵***
CN106643203A (zh) 一种高效汽水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CN209214394U (zh) 一种带有四流程的凝汽器
CN204170435U (zh) 节能型板式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器
CN207963126U (zh) 蓄热式风洞实验电加温器***
CN203837005U (zh) 可提供空气预热的锅炉水循环***
CN209279736U (zh) 一种双性流体冷却装置
CN208985829U (zh) 一种真空滤油机蒸汽换热***
CN206208076U (zh) 一种管束式气固高速两相流高效加热设备
CN207365413U (zh) 一种热风能换热器
CN207006931U (zh) 一种可过滤且能检测介质温度的换热器
CN105485813A (zh) 空调热传导避污循环式冷暖空调节能热水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5351613U (zh) 空调热传导避污循环式冷暖空调节能热水器
CN203964698U (zh) 筒子纱热风烘干机用冷凝器
CN220506878U (zh) 一种蒸汽管网
CN206944781U (zh) 新型换热装置
CN207622243U (zh) 一种高效通水型ptc加热器
CN208419683U (zh) 一种适应性强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05948853U (zh) 反应釜热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30

Address after: 542700 No. 45-1, Shamuwan Village, Xinhua Township, Fuch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He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ang Xiahe

Address before: 542700 No.8, Xinjian Road, Fuyang Town, Fuchuan County, He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Lin Q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