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2776U - 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2776U
CN205842776U CN201620842394.XU CN201620842394U CN205842776U CN 205842776 U CN205842776 U CN 205842776U CN 201620842394 U CN201620842394 U CN 201620842394U CN 205842776 U CN205842776 U CN 205842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cavity
hot blast
cooker
open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23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品俊
柏迎村
龙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23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2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2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2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外壳;烹饪腔,所述烹饪腔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所述烹饪腔的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开口;以及热风组件,该热风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朝所述烹饪腔吹吸对流热风,并且该热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烹饪腔之间的空腔中,所述烹饪腔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第二开口形成所述烹饪腔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烹饪腔的顶壁上形成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形成所述烹饪腔的第二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具有热风组件工作时热量散失较少的优点。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热风对流功能是指在工作时,腔体里的热风能够动起来,形成一种热量循环的效果,从而使加热更加均匀。热风对流功能作为一种全方位、专业的烘焙方式,其优秀的加热效果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前很多微波炉已经通过外挂热风组件的方式集成了热风对流功能。
现有的具有热风对流功能的微波炉如图1和图2所示,该微波炉的热风组件30通过外挂的方式固定在微波炉本体1的后板12上并通过设置在烹饪腔后端的热风对流孔将对流热风吹入烹饪腔中,热风组件30包括发热管31、热风电机32、隔热板33、热风扇叶34、冷却扇叶35以及电机支架36,隔热板33内凹地形成,并且隔热板33的内凹面对应着微波炉的后板12安装在该后板12上,热风电机32安装在隔热板33的外凸面上,热风扇叶34和发热管31设置在隔热板33与后板12之间的空腔中,冷却扇叶35用于冷却热风电机32,热风扇叶34穿设在输出轴的远端,冷却扇叶35穿设在输出轴的近端,可见,热风组件30的零部件较多因此其本身具有较大的厚度,而热风组件30通过外挂的方式固定在后板12上,由此加大了微波炉的整体深度,从而导致微波炉占用更大的空间,且无法安装到某些型号的橱柜中(例如600mm(宽)×300mm(深)的橱柜)。另外,热风组件30与后板12间难以密封,热风组件30工作时的热量容易直接散发到橱柜中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为了防止热量直接散发到橱柜中,当前的热风组件30需采取多种防护措施,例如采用双重隔热板33,隔热棉37,同时还需要采用后背板38保护热风电机32,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此外,目前热风组件30的位置靠近位于烹饪腔的侧壁上的第一散热开口和顶壁上的第二散热开口,热风对流功能工作时,大量对流热风从第一散热开口和第二散热开口流出烹饪腔,从第一散热开口流出的对流热风还将加热位于第一散热开口附近的低耐温的电器件,因此电器件的冷却风扇需长时间工作进行冷却,冷却风扇工作时,带走大量热风组件30产生的本应该作用到食物上的热量并把热量部分作用在整机表面,由此使降低了整机能效,提高了表面温升,而且冷却风扇工作时带来较高的噪声和振动影响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需要一种热风组件工作时热量散失较少的烹饪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热风组件工作时热量散失较少的烹饪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外壳;烹饪腔,所述烹饪腔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所述烹饪腔的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开口;以及热风组件,该热风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朝所述烹饪腔吹吸对流热风,并且该热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烹饪腔之间的空腔中,所述烹饪腔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第二开口形成所述烹饪腔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烹饪腔的顶壁上形成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形成所述烹饪腔的第二散热通道。
优选地,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电器件的电气室,所述电气室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烹饪腔的第二侧壁之间的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电气室中设置有磁控管,所述磁控管用于向所述烹饪腔发射高频微波。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前板、后板、底板和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前板、所述后板和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气室中设置有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安装在所述后板上,并且所述后板上的邻近所述冷却风扇的区域设置有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冷却风扇工作时,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电气室,对所述磁控管冷却后,从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烹饪腔,并从所述第三开口排出所述烹饪腔。
优选地,所述烹饪腔前端敞开,门体安装在所述烹饪腔前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腔,所述前板的顶部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前板与所述门体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形成有出风间隙。
优选地,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管、热风电机、隔热板以及穿设在所述热风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热风扇叶,所述隔热板内凹地形成,并且所述隔热板的内凹面对应着所述第一开口安装在所述烹饪腔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热风电机安装在所述隔热板的外凸面上,所述热风扇叶和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隔热板与所述烹饪腔之间的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热风组件包括用于冷却所述热风电机的冷却扇叶,所述热风扇叶穿设在所述输出轴的远端,所述冷却扇叶穿设在所述输出轴的近端。
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口邻近所述后板设置。
优选地,所述烹饪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热风电机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烹饪腔与所述外罩的顶部之形成所述热风电机的第二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由于能够通过第一开口朝烹饪腔吹吸对流热风,由此能够实现热风对流功能,与此同时,由于将热风组件设置在外壳和烹饪腔之间的空腔中,由此避免以外挂部件的方式设置在烹饪装置的后板上,因此相对于现有的烹饪装置减小了烹饪装置的整体深度,使得烹饪装置占用空间较小,能够安装到各种型号的橱柜中。另外,由于将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侧壁上,使得该第一开口与烹饪腔上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间隔较远距离,由此热风组件工作时吹出的对流热风难以直接从上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流出烹饪腔,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具有热风组件工作时热量散失较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烹饪装置的部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烹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烹饪装置启动热风对流功能的散热视图;
图6是图3中的烹饪装置启动微波加热功能的散热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微波炉本体 10、外壳
11、前板 12、后板
13、底板 14、外罩
20、烹饪腔 21、第一开口
22、第二开口 23、第三开口
30、热风组件 31、发热管
32、热风电机 33、隔热板
34、热风扇叶 35、冷却扇叶
36、电机支架 37、隔热棉
38、后背板 40、电气室
41磁控管 42、变压器
43、冷却风扇 50、门体
60、出风间隙 70、食物
121、进风口
P1、烹饪腔的第一散热通道 P2、烹饪腔的第二散热通道
P3、热风电机的第一散热通道 P4、热风电机的第二散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该烹饪装置包括:外壳10;烹饪腔20,所述烹饪腔20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中,并且所述烹饪腔20的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开口21;以及热风组件30,该热风组件3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1朝所述烹饪腔20吹吸对流热风,并且该热风组件3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和所述烹饪腔20之间的空腔中,所述烹饪腔20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开口22,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第二开口22形成所述烹饪腔20的第一散热通道P1,所述烹饪腔20的顶壁上形成有第三开口23,所述第三开口23形成所述烹饪腔20的第二散热通道P2。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由于能够通过第一开口21朝烹饪腔20吹吸对流热风,由此能够实现热风对流功能,与此同时,由于将热风组件30设置在外壳10和烹饪腔20之间的空腔中,由此避免以外挂部件的方式设置在烹饪装置的后板12上,因此相对于现有的烹饪装置减小了烹饪装置的整体深度,使得烹饪装置占用空间较小,能够安装到各种型号的橱柜中。另外,由于将第一开口21设置在第一侧壁上,使得该第一开口21与烹饪腔20上的第二开口22和第三开口23间隔较远距离,由此热风组件30工作时吹出的对流热风难以直接从上述第二开口22和第三开口23流出烹饪腔20,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具有热风组件30工作时热量散失较少的优点。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外壳10、烹饪腔20和热风组件3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外壳10、烹饪腔20和热风组件30的具体结构形式将在下文中以优选实施例的方式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电器件的电气室40,所述电气室4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和所述烹饪腔20的第二侧壁之间的空腔内,从而将热风组件30和电气室40分别设置在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防止热风组件30在工作时将大量热量传递到电气室40中,影响电气室40中的低耐温的电器件。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具体地,所述电气室40中设置有磁控管41和用于为磁控管41提供合适的电压的变压器42,所述磁控管41通过所述第二开口22朝所述烹饪腔20发射高频微波,从而能够通过磁控管41经由第二开口22朝烹饪腔20发射高频微波而加热烹饪腔20中的食物70。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更具体地,所述外壳10包括前板11、后板12、底板13和外罩14,所述外罩14与所述前板11、所述后板12和所述底板13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形成所述外壳10。
可以理解的是,外壳10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形式,例如外壳10可以包括前板、底板和外罩,外罩与前板和底板可拆卸地连接而形成完整的正六面体形。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电气室40中设置有冷却风扇43,该冷却风扇43安装在所述后板12上,并且所述后板12上的邻近所述冷却风扇43的区域设置有进风口121,从而能够通过该冷却风扇43经由进风口121将外部的空气抽入电气室40中,进而冷却电气室40中各种电器件。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具体地,所述冷却风扇43工作时,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21吸入所述电气室40,对所述磁控管41冷却后,从所述第二开口22进入所述烹饪腔20,并从所述第三开口23排出所述烹饪腔20。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烹饪腔20前端敞开,门体50安装在所述烹饪腔20前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腔20,所述前板11的顶部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前板11与所述门体50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形成有出风间隙60,从而通过冷却风扇43经由进风口121抽入电气室40中的空气能够通过该出风口排出烹饪装置,并形成完整的冷却气体循环。另外,由于热风组件30设置在外壳10和烹饪腔20之间的空腔中,热风组件30的主要热量直接通过第一开口21进入烹饪腔20,外散的热量封闭在外壳10中,并能够通过出风口散发出微波炉,因此避免了采用后背板来保护热风组件30(尤其是热风电机)以及采用隔热棉来防止热量直接散发到橱柜中的现有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可操作性的同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炉具有较高热效率。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热风组件30包括发热管31、热风电机32、隔热板33(图3的实施方式中,热风组件30包括两块叠加的隔热板33)以及穿设在所述热风电机32的输出轴上的热风扇叶34,所述隔热板33内凹地形成,并且所述隔热板33的内凹面对应着所述第一开口21安装在所述烹饪腔20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热风电机32安装在所述隔热板33的外凸面上并且热风电机32的输出轴穿过形成在隔热板33上的轴孔而连接热风扇叶34,所述热风扇叶34和所述发热管31设置在所述隔热板33与所述烹饪腔20之间的空腔中,从而能够通过热风扇叶34的旋转将烹饪腔20中的空气吸入隔热板33与烹饪腔20之间的空腔中并在其中被发热管31加热,然后沿着隔热板33的内凹面重新吹入到烹饪腔20中,另外,热风扇叶34的吹吸作用能够使加热的气体循环加热,并尽可能聚集在烹饪腔20中,防止热量通过第二开口22散失出烹饪腔20。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热风组件30包括用于冷却热风电机32的冷却扇叶35,所述热风扇叶34穿设在所述输出轴的远端,所述冷却扇叶35穿设在所述输出轴的近端,热风电机32通过电机支架36安装在隔热板33上,冷却扇叶35位于电机支架36与隔热板33之间,从而能够通过该冷却扇叶35而冷却热风电机32,同时,使得热风电机32工作产生的热量较快地在外壳10和烹饪腔20之间的空腔(空间较大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中散发,然后经前板11上的出风口排出。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口23邻近所述后板12设置,从而当启动烹饪装置进行微波加热时,食物70加热过程中散发的气体能够通过该出风口流出烹饪腔20,防止该气体聚集在烹饪腔20中凝结在门体50上或者始终靠近在门体50附近,导致使用者无法观察食物70的加热状态。
在上述烹饪装置中,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烹饪腔20与所述底板13之间形成所述热风电机32的第一散热通道P3,所述烹饪腔20与所述外罩14的顶部之形成所述热风电机32的第二散热通道P4。
以下将详细描述烹饪装置启动微波加热功能以及热风对流功能时,外壳10内的散热路径。
如图5所示,当烹饪装置启动热风对流功能时,热风组件30产生的热风如前文所述地在烹饪腔20的循环,烹饪腔20内部的空气因为受热而密度变小,然后通过烹饪腔20的第三开口23(烹饪腔20的第二散热通道P2)和第二开口22(烹饪腔20的第一散热通道P1)自然散发,然后经前板11上的出风口排出。由于热风组件30产生的热风对电气室40内的电器件影响很小,因此冷却风扇43不启动,由此避免产生风噪(55-60dBA)和振动,使得烹饪装置噪音较小,用户体验好。
如图6所示,当烹饪装置启动微波加热功能时,冷却风扇43启动,冷却空气从后板12的进风口121被吸入电气室40,对磁控管41、变压器42等高温部件冷却后,一部分经前板11上的出风口排出;一部分经烹饪腔20的第二开口22进入烹饪腔20的靠近门体50的一侧,确保微波加热食品过程中烹饪腔20内清晰可见,然后通过第三开口23流出烹饪腔20,最后经前板11上的出风口排出,其余部分由烹饪腔20底部绕经热风组件30,并向上经前板11上的出风口排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烹饪装置包括:
外壳;
烹饪腔,所述烹饪腔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所述烹饪腔的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开口;以及
热风组件,该热风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朝所述烹饪腔吹吸对流热风,并且该热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烹饪腔之间的空腔中,
所述烹饪腔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第二开口形成所述烹饪腔的第一散热通道,
所述烹饪腔的顶壁上形成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形成所述烹饪腔的第二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电器件的电气室,所述电气室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烹饪腔的第二侧壁之间的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室中设置有磁控管,所述磁控管用于向所述烹饪腔发射高频微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板、后板、底板和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前板、所述后板和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室中设置有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安装在所述后板上,并且所述后板上的邻近所述冷却风扇的区域设置有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工作时,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电气室,对所述磁控管冷却后,从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烹饪腔,并从所述第三开口排出所述烹饪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前端敞开,门体安装在所述烹饪腔前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腔,所述前板的顶部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前板与所述门体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形成有出风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管、热风电机、隔热板以及穿设在所述热风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热风扇叶,所述隔热板内凹地形成,并且所述隔热板的内凹面对应着所述第一开口安装在所述烹饪腔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热风电机安装在所述隔热板的外凸面上,所述热风扇叶和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隔热板与所述烹饪腔之间的空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用于冷却所述热风电机的冷却扇叶,所述热风扇叶穿设在所述输出轴的远端,所述冷却扇叶穿设在所述输出轴的近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邻近所述后板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热风电机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烹饪腔与所述外罩的顶部 之形成所述热风电机的第二散热通道。
CN201620842394.XU 2016-08-04 2016-08-04 烹饪装置 Active CN205842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2394.XU CN205842776U (zh) 2016-08-04 2016-08-04 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2394.XU CN205842776U (zh) 2016-08-04 2016-08-04 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2776U true CN205842776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2394.XU Active CN205842776U (zh) 2016-08-04 2016-08-04 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2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347A (zh) * 2017-06-20 2017-09-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及其热风组件
CN112696714A (zh) * 2020-12-31 2021-04-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347A (zh) * 2017-06-20 2017-09-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及其热风组件
CN112696714A (zh) * 2020-12-31 2021-04-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0225U (zh) 抽屉式微波炉
CN103615751B (zh) 微波炉
CN104613512B (zh) 一种微波炉
CN202173286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烤箱
CN111706883B (zh) 一种集成灶
CN205793471U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
CN101225974A (zh) 一种嵌入式微波炉
CN205842776U (zh) 烹饪装置
CN108151087A (zh) 微波烹饪器具
CN210801292U (zh) 可快速散热的集成灶
CN108852029A (zh) 电烤箱的双重散热结构
CN110464200A (zh) 烹饪设备
CN203642256U (zh) 微波炉
CN110848765A (zh) 抽屉式微波炉
CN213786943U (zh) 一种烤箱
CN21226117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WO2021115105A1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CN208952167U (zh) 一种嵌入式电热灶
CN209877015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JP393182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2393281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
KR20090017299A (ko) 컨벡션 커버에 에어 가이드가 형성된 전기오븐
CN212585007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JP2009008296A (ja) 加熱調理器
CN203642255U (zh) 微波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