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7398U - 折叠盒 - Google Patents

折叠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7398U
CN205837398U CN201620726109.8U CN201620726109U CN205837398U CN 205837398 U CN205837398 U CN 205837398U CN 201620726109 U CN201620726109 U CN 201620726109U CN 205837398 U CN205837398 U CN 205837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folded
box
fold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61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明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ched Paper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ched Paper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ched Paper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ched Paper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61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7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7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7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盒包括底板,位于底板竖向两侧的第一侧板,位于底板横向两侧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折叠板连接;在第一侧板向底板中心折叠,第二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后,折叠板与第一侧板平行且与其固定,第二侧板与底板及第一侧板均垂直,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形成开口的盒体。本折叠盒能够提高运输过程中空间利用率,极大的降低了折叠盒的运输成本;在折叠盒初次使用后能够方便收纳,可以作为第二次使用,环保且降低使用成本,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在初次使用时,仅仅通过拉动第二侧板就可以使处于平面结构下的折叠盒折叠成空间六面体,折叠过程简单,省时省力,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折叠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质的方便运输的折叠盒。
背景技术
在包装领域包装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一定需要考虑到运输的便利性,目前最常见的包装材料就是纸盒,传统的纸盒是做成立体的六边形的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能承受重压,重压会导致六边形的立体结构变形,另一方面在对于运输空间的利用率较低,众所周知,在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费用不但和重量有关也和空间尺寸大小有关系,越重的获取、越大的货物运输费用越高,对于纸盒来说本身纸质材质的质量较强,影响运输费用的最大的成本是六面体空间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运输费用的增加。
除过上述的运输成本以外,对于包装领域来说,使用的便利也是一个内在的要求。对于传统的六边形的立体结构而言,在使用时放置好货物以后,需要对人工手动的密封或者加上盖体,这个过程中操作比较繁琐,且比较耗时间,相对人工成本较高。
另外,从环保方面考虑,在六边形的纸盒经过初次使用后,为了环保需要保存以便下次使用,但是六边形结构保存不方便,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在初次使用后一般会将包装纸盒丢弃,如何解决保存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环保的目的也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克服传六边形包装纸盒的运输成本较高、重复利用率低,使用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盒,折叠盒包括底板,位于底板竖向两侧的第一侧板,位于底板横向两侧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折叠板连接;
在第一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第二侧板向底板内侧折叠后,折叠板与第一侧板平行,第二侧板与底板及第一侧板均平行,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彼此平行;
在第一侧板向底板中心折叠,第二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后,折叠板与第一侧板平行且与其固定,第二侧板与底板及第一侧板均垂直,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形成开口的盒体。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一折叠线且为一体结构,第二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二折叠线且为一体结构,第二侧板与折叠板之间形成第三折叠线且为一体结构,折叠板与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第四折叠线。
进一步的,在第一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时,第一侧板依次带动折叠板、第二侧板分别沿第四折叠线、第三折叠线以及第二折叠线向底板内侧折叠,从而使折叠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侧板彼此平行。
进一步的,在第二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时,第二侧板依次带动折叠板、第一侧板分别沿第三折叠线、第四折叠线以及第一折叠线向底板内侧折叠,从而使折叠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侧板形成盒体。
进一步的,第四折叠线与第一折叠线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的,折叠板包括:固定部及弯折部,固定部与第一侧板沿第四折叠线固定,弯折部与第二固定板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折叠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侧板形成盒体后,折叠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固定,从而盒体变形,提高盒体的固定力。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叠盒还包括盖板及固定板,盖板及固定板与任意一个第一侧板为一体结构,盖板与第一侧板形成第五折叠线,固定板与第一侧板形成第六折叠线;盖板沿第五折叠线向第一侧板内侧折叠,固定板沿第六折叠线向与另一个第一侧板平行的位置折叠,从而使盖板盖紧在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上,形成盒体的上盖,固定板与另一个第一侧板接触,形成闭合。
进一步的,固定板与另一个第一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第二连接件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折叠盒与外盒套叠,外盒与折叠盒相同,外盒的开口朝下套在折叠盒***,从而形成具有闭合空间的盒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叠盒被上盖盖紧,上盖包括:上盖板,以及位于上盖板竖向两侧的第三侧板,第三侧板与上盖板为一体结构,与上盖板形成第七折叠线,上盖盖紧在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上,第三侧板沿第七折叠线向上盖板下方折叠,从而与第一侧板外侧接触,并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进一步的,上盖还包括第四侧板,第四侧板位于上盖板横向两侧,第四侧板与上盖板为一体结构并与上盖板形成第八折叠线,当上盖盖紧在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时,第四侧板沿第八折叠线向上盖板下方折叠,从而与第二侧板内侧接触,并固定在第二侧板上。
进一步的,第三侧板与第一侧板或第四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第三连接件固定,第三连接件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叠盒与套盒套接,套盒为具有第一开口盒体,折叠盒通过第一开口***套盒内,并被套盒套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盒体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在上底板位于第二开口的一侧延伸出第一挡板,在下底板位于第二开口的一侧延伸出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上底板为一体结构,第一挡板与上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九折叠线,第二挡板与下底板为一体结构,第二挡板与下底板形成第十折叠线;第一挡板沿第九折叠线向下底板折叠,且第二挡板沿第十折叠线向上底板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接触并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通过第四连接件连接,第四连接件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得折叠盒通过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折叠板,并设置折叠板特定的折叠角度,在折叠盒运输的过程中,该折叠盒为平面结构,能够提高折叠盒的空间利用率,极大的降低了折叠盒的运输成本;在折叠盒初次使用后能够方便收纳,可以作为第二次使用,环保且降低使用成本,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在初次使用时,仅仅通过拉动第二侧板就可以使处于平面结构下的折叠盒折叠成空间六面体,折叠过程简单,省时省力,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进行折叠处于平面结构状态下的折叠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盒进行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盒折叠完成的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盒折叠细节示意图;
图5至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盒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底板;400、折叠板;41、弯折部、42、固定部;510、第一连接件;520、第二连接件;530、第三连接件;540、第四连接件;600、盖板;700、固定板;800、外盒;81、开口;900、上盖;91、上盖板;130、第三侧板;240、第四侧板;110、套盒;111、第一开口;112、上底板;113、下底板;101、第二开口;102、第一挡板;103、第二挡板;a1、第一折叠线;a2、第二折叠线;a3、第三折叠线;a4、第四折叠线;a5、第五折叠线;a6、第六折叠线;a7、第七折叠线;a8、第八折叠线;a9、第九折叠线;a10、第十折叠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或图2或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盒,折叠盒包括底板300,位于底板300竖向两侧的第一侧板100,位于底板300横向两侧的第二侧板200;第一侧板100与第二侧板200通过折叠板400连接。
由立体结构到平面结构时,也就是从图3状态经图2到图1状态时,在第一侧板100向底板300外侧折叠,第二侧板200向底板300内侧折叠后,折叠板400与第一侧板100平行,第二侧板200与底板300及第一侧板100均平行,底板300、第一侧板100以及第二侧板200彼此平行;
由平面结构到立体结构时,也就是从图1状态经图2到图3状态时,在第一侧板100向底板300中心折叠,第二侧板200向底板300外侧折叠后,折叠板400与第一侧板100平行且与其固定,第二侧板200与底板300及第一侧板100均垂直,底板300、第一侧板100以及第二侧板200形成开口的盒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叠盒运输的过程中,将折叠盒折叠为图1中所示的平面产品运输,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每个折叠盒的空间利用率,降低货运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每个折叠盒的受力,可以在单位空间内运输比传统六边形的包装盒5倍以上的数量,提高运送效率。
另外,在用户初次使用完本折叠盒以后,可以将折叠盒收纳起来,将其折叠为图1中的平面产品,便于节省家庭中的储存空间,不至于因堆积空间有限而丢弃,提高了再次利用的可能性,有利于环保,节省能源。
在该折叠盒运送到包装者手中,包装着只需要通拉扯向外施加作用力第二侧板200,就能将平面产品的折叠盒调整为立体结构,其中,折叠板400起到了力量传递的作用,整个产品结构简单,折叠方式新颖,操作方便。
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第一侧板100与底板300之间形成第一折叠线a1且为一体结构,第二侧板200与底板300之间形成第二折叠线a2且为一体结构,第二侧板200与折叠板400之间形成第三折叠线a3且为一体结构,折叠板400与第一侧板100之间形成第四折叠线a4。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侧板100与底板300、第二侧板200与底板300以及折叠板400与第二侧板200采用一体结构,有利于包装企业的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为了同时不影响折叠盒的功能,只需要在将第一侧板100与底板300、第二侧板200与底板300以及折叠板400与第二侧板200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折叠线a1、第二折叠线a2,第三折叠线a3,从而就能完成折叠或收纳的功能,简单易操作。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在第一侧板100向底板300外侧折叠时,第一侧板100依次带动折叠板400、第二侧板200分别沿第四折叠线a4、第三折叠线a3以及第二折叠线a2向底板300内侧折叠,从而使折叠板400、第二侧板200以及第一侧板100彼此平行。
请参阅图2及图3,进一步的,在第二侧板200向底板300外侧折叠时,第二侧板200依次带动折叠板400、第一侧板100分别沿第三折叠线a3、第四折叠线a4以及第一折叠线a1向底板300内侧折叠,从而使折叠板400、第二侧板200以及第一侧板100形成盒体。
以上具体的介绍了折叠和收纳的过程以及本折叠盒各部分的运动关系,为了保证折叠和收纳的过程的顺利,此处潜在的第一折叠线a1、第二折叠线a2,第三折叠线a3均可双向折叠。
进一步的,第四折叠线a4与第一折叠线a1之间的夹角为45°。由于需要将平面产品折叠后形成立体产品,同时第一侧板100与第二侧板200之间运动的举例相同,且折叠后分别于底板300垂直,所以此时45°为必备条件;当然在其他的方式中,如果不一定要要求第一侧板100、第二侧板200与底板300为垂直关系,此时该角度可以是非45°。
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折叠板400包括:固定部42及弯折部41,固定部42与第一侧板100沿第四折叠线a4固定,弯折部41与第二固定板700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42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卯合或者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咋地第一侧板100上,此时只要固定部4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侧板100运动即可,此时固定部42的形状可以是点状、条状、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同样的此时第四折叠线a4为双向可折叠。
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折叠板400、第二侧板200以及第一侧板100形成盒体后,折叠板400通过第一连接件510与第一侧板100固定,从而盒体变形,提高盒体的固定力。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510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叠盒还包括盖板600及固定板700,盖板600及固定板700与任意一个第一侧板100为一体结构,盖板600与第一侧板100形成第五折叠线a5,固定板700与第一侧板100形成第六折叠线a6;盖板600沿第五折叠线a5向第一侧板100内侧折叠,固定板700沿第六折叠线a6向与另一个第一侧板100平行的位置折叠,从而使盖板600盖紧在第一侧板100及第二侧板200上,形成盒体的上盖,固定板700与另一个第一侧板100接触,形成闭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盖板600的方式,可以直接将折叠盒做成折叠后封闭的结构,同时不需要在另外单独制造生产盖板,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固定板700与另一个第一侧板10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520固定,第二连接件520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折叠盒与外盒800套叠,外盒800与折叠盒相同,外盒800的开口81朝下套在折叠盒***,从而形成具有闭合空间的盒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相同的折叠盒套叠的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使用方式,仅仅需要调整两个折叠盒的大小,使其中一个能够套叠入另一个内部即可。
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叠盒被上盖900盖紧,上盖包括:上盖板91,以及位于上盖板91竖向两侧的第三侧板130,第三侧板130与上盖板91为一体结构,与上盖板91形成第七折叠线a7,上盖盖紧在第一侧板100及第二侧板200上,第三侧板130沿第七折叠线a7向上盖板91下方折叠,从而与第一侧板100外侧接触,并固定在第一侧板100上。
请参阅图8,进一步的,上盖还包括第四侧板240,第四侧板240位于上盖板91横向两侧,第四侧板240与上盖板91为一体结构并与上盖板91形成第八折叠线a8,当上盖900盖紧在第一侧板100以及第二侧板200上时,第四侧板240沿第八折叠线a8向上盖板91下方折叠,从而与第二侧板200内侧接触,并固定在第二侧板200上。
进一步的,第三侧板130与第一侧板100或第四侧板240与第二侧板200通过第三连接件530固定,第三连接件530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请参阅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叠盒与套盒110套接,套盒110为具有第一开口111盒体,折叠盒通过第一开口111***套盒110内,并被套盒110套紧。
请参阅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盒体包括上底板112、下底板113以及与第一开口111相对的第二开口101,在上底板112位于第二开口101的一侧延伸出第一挡板102,在下底板113位于第二开口101的一侧延伸出第二挡板103,第一挡板102与上底板112为一体结构,第一挡板102与上底板112之间形成有第九折叠线a9,第二挡板103与下底板113为一体结构,第二挡板103与下底板113形成第十折叠线a10;第一挡板102沿第九折叠线a9向下底板113折叠,且第二挡板103沿第十折叠线a10向上底板112后,第一挡板102与第二挡板103接触并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盒设置在一个套盒内,折叠盒可以从套盒内拉出或者推入,这样的结构能够适应经常需要查看折叠盒内情况的场景,例如在鞋店,销售人员需要经常查看折叠盒内的鞋子的尺码或者颜色等。如果利用传统的盒子加上盖,上盖单独盖在盒子上的方式的话,一旦货物较多,堆积在一起时,向查看其中一个盒子内的鞋子的话,将会耗费极大的时间整理货物。通过本实施方式,销售人员只需要从套盒内拉出折叠盒,查看内容即可,根本不需要完成整理货物,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第一挡板102与第二挡板103通过第四连接件540连接,第四连接件540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以上,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位于底板竖向两侧的第一侧板,位于底板横向两侧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折叠板连接;
在第一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第二侧板向底板内侧折叠后,折叠板与第一侧板平行,第二侧板与底板及第一侧板均平行,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彼此平行;
在第一侧板向底板中心折叠,第二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后,折叠板与第一侧板平行且与其固定,第二侧板与底板及第一侧板均垂直,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形成开口的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一折叠线且为一体结构,第二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二折叠线且为一体结构,第二侧板与折叠板之间形成第三折叠线且为一体结构,折叠板与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第四折叠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时,第一侧板依次带动折叠板、第二侧板分别沿第四折叠线、第三折叠线以及第二折叠线向底板内侧折叠,从而使折叠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侧板彼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侧板向底板外侧折叠时,第二侧板依次带动折叠板、第一侧板分别沿第三折叠线、第四折叠线以及第一折叠线向底板内侧折叠,从而使折叠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侧板形成盒体。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四折叠线与第一折叠线之间的夹角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折叠板包括:固定部及弯折部,固定部与第一侧板沿第四折叠线固定,弯折部与第二固定板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折叠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侧板形成盒体后,折叠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固定,从而盒体变形,提高盒体的固定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折叠盒还包括盖板及固定板,盖板及固定板与任意一个第一侧板为一体结构,盖板与第一侧板形成第五折叠 线,固定板与第一侧板形成第六折叠线;盖板沿第五折叠线向第一侧板内侧折叠,固定板沿第六折叠线向与另一个第一侧板平行的位置折叠,从而使盖板盖紧在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上,形成盒体的上盖,固定板与另一个第一侧板接触,形成闭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与另一个第一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第二连接件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折叠盒与外盒套叠,外盒与折叠盒相同,外盒的开口朝下套在折叠盒***,从而形成具有闭合空间的盒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折叠盒被上盖盖紧,上盖包括:上盖板,以及位于上盖板竖向两侧的第三侧板,第三侧板与上盖板为一体结构,与上盖板形成第七折叠线,上盖盖紧在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上,第三侧板沿第七折叠线向上盖板下方折叠,从而与第一侧板外侧接触,并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上盖还包括第四侧板,第四侧板位于上盖板横向两侧,第四侧板与上盖板为一体结构并与上盖板形成第八折叠线,当上盖盖紧在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时,第四侧板沿第八折叠线向盖板下方折叠,从而与第二侧板内侧接触,并固定在第二侧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三侧板与第一侧板或第四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第三连接件固定,第三连接件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折叠盒与套盒套接,套盒为具有第一开口盒体,折叠盒通过第一开口***套盒内,并被套盒套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盒体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在上底板位于第二开口的一侧延伸出第一挡板,在下底板位于第二开口的一侧延伸出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上底板为一体结构,第一挡板与上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九折叠线,第二挡板与下底板为一体结构,第二挡板与下底板形成第十折叠线;第一挡板沿第九折叠线向下底板折叠,且第二挡板沿第十折叠线向上底板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接触并固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通过第 四连接件连接,第四连接件为磁铁、凹凸配合件、魔术贴或可重复粘贴的胶材中的任意一种。
CN201620726109.8U 2016-07-11 2016-07-11 折叠盒 Active CN205837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6109.8U CN205837398U (zh) 2016-07-11 2016-07-11 折叠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6109.8U CN205837398U (zh) 2016-07-11 2016-07-11 折叠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7398U true CN205837398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9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6109.8U Active CN205837398U (zh) 2016-07-11 2016-07-11 折叠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73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5659A (zh) * 2016-07-11 2016-10-12 达成纸品(深圳)有限公司 折叠盒
CN107499730A (zh) * 2017-07-06 2017-12-22 温兴国 一种磁吸式鞋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5659A (zh) * 2016-07-11 2016-10-12 达成纸品(深圳)有限公司 折叠盒
CN107499730A (zh) * 2017-07-06 2017-12-22 温兴国 一种磁吸式鞋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2499B (zh) 一种无需粘合剂的四边或六边形缓冲包装盒
CN205837398U (zh) 折叠盒
CN205470235U (zh) 一种三层分隔式包装盒
CN204368621U (zh) 一种四联包旋转式包装盒
CN205891504U (zh) 一种无人机包装盒
CN106005659A (zh) 折叠盒
CN201864111U (zh) 包装盒
CN204587502U (zh) 一种折叠分隔式包装盒
US8875984B2 (en) Knock-down packaging apparatus
CN203402529U (zh) 柜式空调器包装结构
CN105775310A (zh) 一种衬垫一体包装盒
CN206485707U (zh) 一种包装盒
CN107985717A (zh) 包装纸托及其成型方法
CN201092399Y (zh) 无连接件包装纸箱
CN204323855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6797993U (zh) 包装盒内衬
CN206218391U (zh) 一种即刻上架式新型包装纸箱
CN207141648U (zh) 一张式易折防损机顶盒包装盒
CN209209266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9127151U (zh) 一种可回收环保纸箱
CN210235636U (zh) 一种蛋糕包装盒
TWM466882U (zh) 包裝盒折疊構造
CN106395062A (zh) 一种即刻上架式新型包装纸箱
CN203143363U (zh) 水果包装盒
CN220843798U (zh) 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抗压型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