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81601U - 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81601U
CN205781601U CN201620697413.4U CN201620697413U CN205781601U CN 205781601 U CN205781601 U CN 205781601U CN 201620697413 U CN201620697413 U CN 201620697413U CN 205781601 U CN205781601 U CN 205781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pipe
joint
fuel oil
shell
join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974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牟谦
严桂英
黄翔
张炜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N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Feile Ca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Feile Car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Feile Ca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974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81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81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81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涉及接头技术领域,它包括用于插接硬管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端部预装在接头壳体内的软管,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软管内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汽车燃油加注***的注油管总成和油箱总成需要借助工具连接,连接速度较慢的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燃油***软管与硬管或者硬管之间快速连接的接头。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加注***由注油管总成和油箱总成组成,传统的注油管总成与油箱入口管存在较大的同轴度和轴向距离误差,且考虑到注油管与油箱之间隔震的需要,故不宜将它们直接刚性连接。现有的连接方法是通过软管将注油管末端和油箱入口管进行承插连接,再通过管箍紧固。另一种采用由塑料软加油管、通气管组成的注油管总成,在进行燃油加注***装配时,需先把橡胶套***塑料加油管、通气管中,再把安装有橡胶套的加油管、通气管分别套进油箱的入口硬管上,然后用管箍或夹箍紧固塑料加油管、通气管,从而实现塑料软加油管、通气管、橡胶套与硬管之间的密封与固定。上述两种结构的注油管总成和油箱入口管的连接,都是用管箍或夹箍连接紧固软管和硬管,在紧固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螺丝刀、钳子等工具,导致塑料软管与硬管的连接速度较慢。另外,作为承插连接用的软管是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容易受到机械外力的损伤和化学物质的侵蚀,同时,由于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软管对燃油的阻隔功能不是很强,会有微量HC化合物渗透,不能满足环保对HC排放越来越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汽车燃油加注***的注油管总成和油箱总成需要借助工具连接,连接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包括用于插接硬管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端部预装在接头壳体内的软管,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软管内壁。
上述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接头壳体内设置有内卡簧,所述软管通过所述内卡簧连接固定于所述接头壳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设有弹性环箍,所述弹性环箍置于所述接头壳体和所述软管之间,所述弹性环箍将所述软管箍紧于硬管外壁。
进一步的,具有两个所述接头,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反向设置的所述接头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用于插接硬管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两端分别预装在两个所述接头壳体内的软管,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软管内壁;所述接头内设置有内卡簧,所述软管通过所述内卡簧连接固定于所述接头壳体内壁上;所述软管置于防渗透外壳内,所述防渗透外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接头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防渗透外壳与所述接头壳体的连接部位形成球面副。
上述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接头壳体内的内卡簧,所述软管通过所述内卡簧连接固定于所述接头壳体内壁上;所述防渗透外壳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防渗透外壳和第二防渗透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防渗透外壳和所述接头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防渗透外壳和所述第二防渗透外壳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接头外壳内壁设有与所述硬管配合的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两端内壁安装有胀紧件,所述胀紧件的凸起部位卡入所述软管内壁的凹陷部位中,在软管外壁上与所述凹陷部位对应的凸起部位卡入所述接头壳体的环状沟槽中,所述环状沟槽内安装有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与所述防渗透外壳以及所述接头壳体之间填充有吸附性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软管预装在接头上,使用时,不必借助工具可实现软管与硬管的快速连接,从而有效提高注油管总成和油箱总成的连接速度。
2、接头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内卡簧、弹性环箍、定位件、限位凸起和弹性夹,实现可靠连接;设置密封件可避免泄漏。
3、作为承插连接用的带接头软管,具有足够的柔性,可弥补注油管和油箱入口管之间的同轴度误差和轴向距离误差。
4、软管两端具有快速连接结构,可实现软硬管之间的快速连接。
5、软管由于得到防渗透外壳的保护,可将渗出的微量HC密封在两防渗透外壳形成的空腔内,减少HC排放,同时保护软管免受外力与化学物质的损害。
6、防渗透外壳和接头外壳的球面副连接结构,使连接管件之间可多方向摆动,第一、第二防渗透外壳滑动连接,便于轴向移动。
7、软管与所述防渗透外壳和所述接头壳体之间填充吸附性材料,可以吸收由软管管壁渗透出来的微量HC化合物,进一步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K向视图。
图4是弹性夹的控制部位示意图。
图5是本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是将塑料注油管管端、通气管管端预装在接头200上,通过接头200与油箱入口的硬管300连接,实现软管100与硬管300的快速连接,图1至图4所示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主要包括接头200和一端安装在接头200内的软管100,软管100的***端外形为波纹状,接头200包括接头壳体206和设置于接头壳体206内的定位件、密封件、内卡簧203、弹性环箍以及装夹在接头壳体206外壁上的弹性夹。
如图2所示,接头壳体206的两端敞口,定位件和软管100分别从两个敞口端***接头壳体206内,在软管100内表面凹槽处安装内卡簧203,在内卡簧203的弹力作用下,软管100***端外壁的凸起部位卡紧在接头外壳206内表面的凹槽中,实现软管100与接头外壳206之间的固定。软管100***端的外壁凹槽上安装弹性环箍,本实施例的弹性环箍为弹簧钢丝环箍201。软管100由于管内燃油的浸泡而软化,在弹簧钢丝环箍201的弹力作用下,软管100的内壁贴紧硬管300的外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硬管300与软管100之间的密封,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软管100与硬管300之间的固定。
软管100内壁和硬管300外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件202和第二密封件204,进一步实现管内燃油的密封,防止燃油向大气环境泄漏。定位件包括端部定位件205和密封定位件,密封定位件设置于软管100和硬管300之间,其中第一密封定位件211和第二密封定位件210为第一密封件202提供轴向定位,第三密封定位件209和第四密封定位件208为第二密封件204提供轴向定位。
端部定位件205设置于接头外壳206和硬管300之间,端部定位件205与接头外壳206配合,端部定位件205的外壁抵靠在接头外壳206内表面的斜面上,内壁的锥面抵住硬管300外壁限位凸起301的锥面3011上,实现接头外壳206和硬管300之间的轴向定位。
如图3所示,接头壳体206上设置有弹性夹,在接头壳体206上对应于硬管300限位凸起301的侧边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弹性夹的夹持部伸入开口夹紧于硬管300限位凸起301的另一侧,使接头壳体206与硬管300相卡合。本实施例的弹性夹为具有操作部位2071的弹簧钢丝207,参见图4。当工人把快速接头往油箱入口的硬管300上套时,硬管300的限位凸起301的锥面挤开弹簧钢丝207而进入到预定的位置,此时的弹簧钢丝207能限制硬管300退出快速接头。欲把硬管300从接头200中拔出,可在弹簧钢丝207的控制部位2071处上拔则可以解除弹簧钢丝207对硬管300的限制。
汽车生产商在汽车总装时只需将经预装而成的快速接头往油箱总成的入口硬管上套即可完成塑料软注油管、通气管与油箱入口硬管的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快速连接装置快速连接装置用于汽车燃油加注***硬管之间的连接,该装置具有两个接头200,软管100的两端分别反向设置的两个接头200内,软管100和接头外壳206通过外壳凹槽和软管凸筋互相卡主固定,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快速连接装置用于汽车燃油加注***硬管之间的连接,如图5至图10所示的快速连接装置,主要包括接头500、软管700、防渗透外壳600和吸附性材料,软管700的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反向设置的接头500内,两个接头500的接头壳体507通过防渗透外壳600相连接,软管700置于防渗透外壳600和接头500内。
如图8所示,接头500包括接头壳体507和设置于接头壳体507内的定位件502、密封件、胀紧件、弹性环箍以及装夹在接头壳体507外壁上的弹性夹。接头壳体507的两端敞口,定位件502和软管700分别从两个敞口端***接头壳体507内,软管700的***端带波纹的部分,本实施例的胀紧件是两端外翘的胀紧环508,胀紧环508的凸起部位5081卡在软管700的凹陷部位701中,而软管700的凸起部位702又卡在容纳外密封件504的接头外壳507内壁的环状沟槽5071中,在胀紧环508的胀大作用下,软管700被固定在接头外壳507的内表面上,参见图10。
软管700***端的外壁凹槽上安装有弹性环箍,本实施例的弹性环箍为弹簧钢丝环箍506。软管700经燃油浸泡后***,弹簧钢丝环箍506使其内表面紧密贴在硬管400的外壁上,从而对软管700内燃油形成第一道密封;第一密封圈505安装在软管700内表面与硬管400外壁之间,对软管700内燃油形成第二道密封;第二密封圈503安装在接头外壳507内表面与硬管400外壁之间,对软管700内燃油形成第三道密封。
接头外壳507相对于软管700而言,具有很大的刚度,它们对软管700的两端具有保持外形不变的作用,使得硬管400更容易插进软管700端部带波纹管段中。定位件502设置于接头外壳507和硬管400之间,定位件502与接头外壳507配合,定位件502的外壁抵靠在接头外壳507内表面的斜面上,内壁的锥面抵住硬管400外壁限位凸起的锥面上,实现接头外壳507和硬管400之间的轴向定位。接头壳体507上设置有弹性夹,在接头壳体507上对应于硬管400限位凸起的侧边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弹性夹的夹持部伸入开口夹紧于硬管400限位凸起的另一侧,使接头壳体507与硬管400相卡合。本实施例的弹性夹为具有操作部位的弹簧钢丝501,硬管400***到位时,安装在接头壳体507上的弹簧钢丝501对硬管400上的限位凸起起限位作用,防止硬管400从500接头中脱出。
如图5至7所示,两个接头500的接头壳体507通过防渗透外壳600相连接,软管700置于防渗透外壳600和接头壳体507内。接头壳体507和防渗透外壳600活动连接,防渗透外壳与所述接头壳体的连接部位形成球面副,带球面的第一调整件601、第二调整件603的球面半径与接头外壳507的外球面半径相等,防渗透外壳600通过这些带球面的调整件与带球面的接头外壳507组成球面副结构,在接头外壳507和防渗透外壳600之间安装有球面密封件602。本实施例的防渗透外壳600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防渗透外壳610和第二防渗透外壳620,第二防渗透外壳620***第一防渗透外壳610内,第一防渗透外壳610和第二防渗透外壳620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交错的外翻边、内翻边,以避免套体被拔出,在翻边组成的腔体内设置有定位环604和翻边密封件605,参见图9。
在压力作用下,燃油分子有可能从软管700内表面向外壁渗透,外密封件504和球面密封件602对经软管700管壁渗透而出的燃油分子都起到密封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接头的零件类型一致,功能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箍紧在软管外壁凹槽中弹簧钢丝环箍的数量。增加密封件和弹簧钢丝环箍的数量,可以加强本发明对燃油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快速连接装置与实施例二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软管700与防渗透外壳600和接头壳体507之间填充有吸附性材料,本实施例的吸附性材料采用活性炭颗粒。而填充在接头壳体507、防渗透外壳600与软管700间的活性炭颗粒可以吸收这些渗透出来的燃油分子,进一步降低HC排放量。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插接硬管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端部预装在接头壳体内的软管,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软管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壳体内设置有内卡簧,所述软管通过所述内卡簧连接固定于所述接头壳体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设有弹性环箍,所述弹性环箍置于所述接头壳体和所述软管之间,所述弹性环箍将所述软管箍紧于硬管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所述接头,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反向设置的所述接头内。
5.一种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用于插接硬管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两端分别预装在两个所述接头壳体内的软管,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软管内壁;所述接头内设置有内卡簧,所述软管通过所述内卡簧连接固定于所述接头壳体内壁上;所述软管置于防渗透外壳内,所述防渗透外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接头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防渗透外壳与所述接头壳体的连接部位形成球面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透外壳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防渗透外壳和第二防渗透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透外壳和所述接头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防渗透外壳和所述第二防渗透外壳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接头外壳内壁设有与所述硬管配合的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两端内壁安装有胀紧件,所述胀紧件的凸起部位卡入所述软管内壁的凹陷部位中,在软管外壁上与所述凹陷部位对应的凸起部位卡入所述接头壳体的环状沟槽中,所述环状沟槽内安装有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与所述防渗透外壳以及所述接头壳体之间填充有吸附性材料。
CN201620697413.4U 2016-07-05 2016-07-05 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Active CN205781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7413.4U CN205781601U (zh) 2016-07-05 2016-07-05 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7413.4U CN205781601U (zh) 2016-07-05 2016-07-05 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81601U true CN205781601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97413.4U Active CN205781601U (zh) 2016-07-05 2016-07-05 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816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254A (zh) * 2017-03-23 2017-06-20 广西南星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注油管
CN108107923A (zh) * 2017-11-24 2018-06-01 浙江海洋大学 大流量水上燃油加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819332A (zh) * 2021-10-08 2021-12-21 天津鹏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密封结构和管路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254A (zh) * 2017-03-23 2017-06-20 广西南星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注油管
CN108107923A (zh) * 2017-11-24 2018-06-01 浙江海洋大学 大流量水上燃油加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819332A (zh) * 2021-10-08 2021-12-21 天津鹏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密封结构和管路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81601U (zh) 汽车燃油***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US6854486B2 (en) Fluid line assembly
US20050029809A1 (en) Resinous connector
CN101210636B (zh) 管连接单元和制造该管连接单元的方法
US20100259040A1 (en) Coupling and method for joining
CN205013929U (zh) 快速接头和管路组件
DK2990711T3 (en) Housing device for a pipe connection as well as a method for protecting pipe connections
AU2014274527B2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laying a pipe-in-pipe
JP4537224B2 (ja) 振動吸収可撓継手
JP5172804B2 (ja) 管継手の雌型継手部材
US20070296212A1 (en) Connector and Adapter Piece for Corrugated Pipes
CN101589259A (zh) 接头
CN2872046Y (zh) 管道连接装置
US9746111B2 (en) Hydraulic tube for vehicle
KR102138416B1 (ko) 실린더 장치
JP2010535315A (ja) 回転成形のビード
CN102410425A (zh) 管件
KR200493485Y1 (ko) 배관용 고무링
KR101432945B1 (ko) 원터치식 배관 연결장치
CN207536442U (zh) 单向阀和具备单向阀的补胎胶水瓶
CN110685631A (zh) 油田井口导管和套管环空的密封装置
JP2006269094A (ja) グロメット
CN106151609A (zh) 水路扩展单向阀、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
CN202501129U (zh) 管接头的连接结构、发动机和汽车
CN107407445B (zh) 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5

Address after: 530007 Zhenhua Road, Nanning hi tech Zone,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20

Patentee after: GUANGXI N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30007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XiXiangTang Anji Road No. 37 Room 301

Patentee before: Nanning Feile Card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