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2217U - 车载冷热杯 - Google Patents

车载冷热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2217U
CN205612217U CN201620189410.XU CN201620189410U CN205612217U CN 205612217 U CN205612217 U CN 205612217U CN 201620189410 U CN201620189410 U CN 201620189410U CN 205612217 U CN205612217 U CN 205612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heat pipe
vehicle
heat
inne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94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建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894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2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2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2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冷热杯,包括杯盖、杯体和底盖,所述杯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与底盖之间设置有制冷片、散热装置、电路板,所述内胆底部插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棒;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鳍片组件、热管、风扇和底板,所述鳍片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的散热鳍片,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鳍片组件上方、远离杯底底盖一侧,所述热管以垂直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贯穿鳍片组件和底板,每片散热鳍片和底板均与热管接触,鳍片组件通过所述热管固定,所述风扇包括两组叶轮,两组叶轮并列排布,所述风扇以其转轴平行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设置在散热装置内的中空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热杯,制冷效果好、保温时间长、体积轻便、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车载冷热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冷热杯。
背景技术
车载冷热杯,是一种利用车辆上现有的电源***进行制冷和加热的产品,方便携带使用,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都能够为使用者提供需要的冷饮或热饮。通过汽车点烟器电源加热、制冷和保温,同时还可通过配套的第二条电源线接入家用电源,在办公室或家里使用车载冷热杯。车载冷热杯因其使用无噪音,无压缩机,绿色环保、小巧玲珑、节能便携而受到广泛使用。
现有车载冷热杯的结构一般包括杯盖、杯体和电热杯座,电热杯座用于与车载电源相连接。杯体呈分离式插接在电热杯座上,杯体包括外壳、内胆和外壳下部的底盖,内胆和底盖之间设置有制冷片、散热器、散热风扇和PCB芯片组,内胆底部插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棒。现有技术中的冷热杯存在以下技术缺点:(1)杯体呈分离式插接在电热杯座上,在汽车行进过程中,行驶不稳或道路颠簸会造成杯体与杯座不能良好的接触,容易断电;(2)内胆为镀层;(3)杯子体积大,笨重,拿握不方便;(4)杯子只可车载使用;(5)不能精确显示杯子内水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冷热杯,制冷效果好、保温时间长、体积轻便、操作方便。
一种车载冷热杯,包括杯盖、杯体和底盖,所述杯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与底盖之间设置有制冷片、散热装置、电路板,所述内胆底部插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棒;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鳍片组件、热管、风扇和底板,所述鳍片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的散热鳍片,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鳍片组 件上方、远离杯底底盖一侧,所述热管以垂直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贯穿鳍片组件和底板,每片散热鳍片和底板均与热管接触,鳍片组件通过所述热管固定,所述风扇包括两组叶轮,两组叶轮并列排布,所述风扇以其转轴平行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设置在散热装置内的中空部。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固定座和隔风板,两组叶轮的中轴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隔风板设置在两组叶轮中间并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对应两组叶轮的一侧边和与之相邻的隔风板一侧边形成T型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散热装置底部、靠近杯底底盖一侧固定连接,将风扇固定安装在散热装置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上部、外壳中部和外壳下部,外壳上部的上边缘与内胆的杯口边缘焊接为一体,外壳上部与外壳中部和内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高效率保温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部为不锈钢,所述外壳中部为塑料,所述外壳下部为不锈钢,且外壳下部上设置有排气孔和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热管为U型,所述热管的中间部分设置在底板上且嵌入在底板上的固定凹槽内,所述热管的两侧柱形部分贯穿所述鳍片组件。
优选地,所述热管为两端封闭的铜管,在热管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层铜丝网,并且在热管内设置有绕热管的轴线螺旋环绕的铜丝。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相对两侧边缘上设置有安装凸部,所述制冷片设置在固定支架中空部,制冷片的一侧面紧贴内胆底部,另一侧面贴合在散热装置上,通过螺丝将固定支架的安装凸部与散热装置底板的固定部连接在一起,制冷片被紧密的夹在散热装置的底板和内胆底部之间,所述螺丝上套有隔热帽。
优选地,所述杯盖为按键式,设置有吸管式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靠近杯盖边缘的侧面弧度大于靠近杯盖中心的侧面弧度。
优选地,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电路板相连接,控制装置包括LED显示屏,显示杯内水温,还包括热水、冷饮、儿童饮用水和自定义温度四档控制按键,通过控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片进行温度调控。
优选地,所述杯体上部近杯盖侧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杯体下部近底盖侧横 截面为方形,且方形四边有圆弧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车载冷热杯,外壳下内部、内胆下方设置有散热装置、制冷片、加热棒和测温棒,制冷温度为4℃~18℃,优选15℃,制热温度可达95℃~100℃,且保温时间持久;所述散热装置为中空的,其中空部设置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并列排布的两组叶轮,热管贯穿整个鳍片组件,散热效果较现有技术明显提高,制冷片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本发明车载冷热杯为一体式智能冷热杯,在有震荡的环境中,通电接触良好,不易断电;内胆与外壳上部均为不锈钢材质,保证饮水健康、安全;采用热管散热器,减轻散热器的重量,且提高散热效率,制冷速度更快;控制装置带有LED显示屏,准确显示杯子内水的温度;外观美观大方,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容量大,方便携带;杯盖为按键式,设有吸管式出水口,可单手操作,卫生合理;既可车载使用也可家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车载冷热杯的主视图;
图2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车载冷热杯的右视图;
图4为图4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散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散热装置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风扇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风扇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热管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底板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底板的俯视图;
图13a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固定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杯盖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杯盖的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冷热杯的拆解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杯盖,101-出水口,2-杯体,201-外壳上部,202-外壳中部,203-外壳下部,2031-进气孔,2032-排气孔,204-保温层,205-内胆,3-底盖,4-制冷片,5-散热装置,501鳍片组件,502-热管,503-风扇,5031-叶轮,5032-叶轮中轴部,5033-固定座,5034-隔风板,5035-T型固定部,504-底板,5041-固定凹槽,5042-固定部,505-中空部,506-隔热帽,507-螺丝,6-电路板,7-固定支架,701-安装凸部,702-固定支架中空部,8-温度传感器,9-加热棒,1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冷热杯,如图1至图4、图16所示,包括杯盖1、杯体2和底盖3,所述杯体2包括外壳和内胆203,所述内胆203与底盖之间设置有制冷片4、散热装置5、电路板6,所述内胆203底部插设有温度传感器8和加热棒9,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加热棒9的底部带有螺纹,***到内胆203底部,由螺母固定;如图5-7所示,所述散热装置5包括鳍片组件501、热管502、风扇503和底板504,所述鳍片组件501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的散热鳍片,所述底板504设置在所述鳍片组件501上方、远离底盖3一侧,所述热管502以垂直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贯穿鳍片组件501和底板504,每片散热鳍片和底板504均与热管502接触,鳍片组件501通过所述热管502固定,所述风扇503包括两组叶轮5031,两组叶轮5031并列排布,所述风扇503以其转轴平行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设置在散热装置5内的中空部505。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两两相邻之间的间隙为1-1.5毫米,优选1.3毫米,具体散热鳍片数量和直径大小对应冷热杯杯底3直径变化设置。每片散热鳍片都是中间镂空的,因此叠加组合在一起的鳍片组件501的中间形成一个中空部505。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风扇503包括两组叶轮5031,两组叶轮5031并列排布,所述风扇503以其转轴平行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设置在散热装置5内的中空部505,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5、图7至图10所示,本发明冷热杯散热装置7中的风扇503还包括固定座5033和隔风板5034,两组叶轮5031的叶轮中轴部503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5033上,所述隔风板5034设置在两组叶轮5031中间并固定连接在固定座5033上,所述固定座5033对应两组叶轮5031的一侧边和与之相邻的隔风板5034一侧边形成T型固定部5034,所述T型固定部5035与散热装置5底部、靠近底盖3一侧固定连接,将风扇503固定安装在散热装置5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冷热杯外壳包括外壳上部201、外壳中部202和外壳下部203,外壳上部201的上边缘与内胆205的杯口边缘焊接为一体,外壳上部201与外壳中部202和内胆205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04,所述保温层204采用高效率保温材料制作,本实施例中保温层202采用气凝胶保温棉制作,保温效果持久,性能稳定、绿色环保。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部201为不锈钢,所述外壳中部202为塑料,所述外壳下部203为不锈钢,所述外壳下部203上还设置有进气孔2031和排气孔2032,提高散热效果,进气孔2031和排气孔2032设置在外壳下部203的不同面上。所述杯子内胆205也为不锈钢材质,保证饮水安全。杯子单层内胆,塑料外壳,质量轻便,便于携带和手持。
如图5-7、10-12所示,本实施例冷热杯的热管502为U型,所述热管502的中间部分设置在底板504上且嵌入在底板504上,所述热管502为两个。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发明冷热杯的底板504上设有固定凹槽5041和固定部5042,热管502的中间部嵌入在底板504的固定凹槽5041内,所述热管502的两侧柱形部分贯穿所述鳍片组件501。
如图11和12所示,本发明车载冷热杯的底板504上设有固定凹槽5041和固定部5042,热管502的中间部嵌入在底板504的固定凹槽5041内,所述热管502的两侧柱形部分贯穿所述鳍片组件501。本实施例中底板504上设置两条平行的固定凹槽5041,容纳两个平行排列的热管502,所述底板504和热管502均与设置在其上的制冷片4贴合。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热管502中间部与两侧柱形在同一平面,其侧面视图即呈竖直线形,通过热管贯穿鳍片组件更好的对鳍片组件固定、导热。
可选的,所述热管502为两端封闭的铜管,在热管502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层铜丝网,并且在热管502内设置有绕热管的轴线螺旋环绕的铜丝,以提高导热效果。
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图13a为固定支架7的立体图,图13b为固定支架7的主视图,所述固定支架7相对两侧边缘上设置有安装凸部701,所述制冷片4设置在固定支架中空部702,制冷片4的一侧面紧贴内胆203底部,另一侧面贴合在散热装置5上,与散热装置5的底板504和其上的热管502相接触,通过螺丝507将固定支架7的安装凸部701与散热装置底板504的固定部5042连接在一起,制冷片4被紧密的夹在底板504和内胆203底部之间,所述螺丝507上套有隔热帽506。
如图1、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杯盖1为按键式,设置有吸管式出水口101,所述出水口101靠近杯盖边缘的侧面弧度大于靠近杯盖中心的侧面弧度,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饮用。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杯体2上设置有控制装置10,所述控制装置10与电路板6相连接,控制装置10包括LED显示屏,显示杯内水温,还包括热水、冷饮、儿童饮用水和自定义温度四档控制按键,通过控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片进行温度调控。并且配备电源线,既可车载使用也可家用。
如图1和图16所示,本实施车载冷热杯的杯体2上部近杯盖1侧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杯体2下部近底盖3侧横截面为方形,且方形的四边有圆弧边。采用天圆地方的外形,整体性强,美观的同时便于拿握,结构紧凑,体积小,容量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冷热杯,包括杯盖、杯体和底盖,所述杯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与底盖之间设置有制冷片、散热装置、电路板,所述内胆底部插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棒;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鳍片组件、热管、风扇和底板,所述鳍片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的散热鳍片,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鳍片组件上方、远离杯底底盖一侧,所述热管以垂直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贯穿鳍片组件和底板,每片散热鳍片和底板均与热管接触,鳍片组件通过所述热管固定,所述风扇包括两组叶轮,两组叶轮并列排布,所述风扇以其转轴平行于散热鳍片的方向设置在散热装置内的中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固定座和隔风板,两组叶轮的中轴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隔风板设置在两组叶轮中间并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对应两组叶轮的一侧边和与之相邻的隔风板一侧边形成T型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散热装置底部、靠近杯底底盖一侧固定连接,将风扇固定安装在散热装置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上部、外壳中部和外壳下部,外壳上部的上边缘与内胆的杯口边缘焊接为一体,外壳上部与外壳中部和内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高效率保温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部为不锈钢,所述外壳中部为塑料,所述外壳下部为不锈钢,且外壳下部上设置有排气孔和进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U型,所述热管的中间部分设置在底板上且嵌入在底板上的固定凹槽内,所述热管的两侧柱形部分贯穿所述鳍片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两端封闭的铜管,在热管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层铜丝网,并且在热管内设置有绕热管的轴线螺旋环绕的铜丝。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相对两侧边缘上设置有安装凸部,所述制冷片设置在固定支架中空部,制冷片的一侧面紧贴内胆底部,另一侧面贴合在散热装置上,通过螺丝将固定支架的安装凸部与散热装置底板的固定部连接在一起,制冷片被紧密的夹在散热装置的底板和内胆底部之间,所述螺丝上套有隔热帽。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为按键式,设置有吸管式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靠近杯盖边缘的侧面弧度大于靠近杯盖中心的侧面弧度。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电路板相连接,控制装置包括LED显示屏,显示杯内水温,还包括热水、冷饮、儿童饮用水和自定义温度四档控制按键,通过控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片进行温度调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车载冷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部近杯盖侧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杯体下部近底盖侧横截面为方形,且方形四边有圆弧边。
CN201620189410.XU 2016-03-11 2016-03-11 车载冷热杯 Active CN205612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9410.XU CN205612217U (zh) 2016-03-11 2016-03-11 车载冷热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9410.XU CN205612217U (zh) 2016-03-11 2016-03-11 车载冷热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2217U true CN205612217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9410.XU Active CN205612217U (zh) 2016-03-11 2016-03-11 车载冷热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22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4514A (zh) * 2017-05-19 2017-07-25 肇庆学院 一种定温智能水杯
CN107174083A (zh) * 2016-03-11 2017-09-19 孙建群 车载冷热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4083A (zh) * 2016-03-11 2017-09-19 孙建群 车载冷热杯
CN106974514A (zh) * 2017-05-19 2017-07-25 肇庆学院 一种定温智能水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4083A (zh) 车载冷热杯
CN205612217U (zh) 车载冷热杯
CN201523975U (zh) 车载冷热杯的温度传导结构
CN204042812U (zh) 冷凝式led散热器
CN104344449A (zh) 多功能采暖器
CN206531698U (zh) 一种恒温孵育模块
CN105466152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易拉罐速冷装置
CN203152879U (zh) 一种可调控水温的水杯
CN210300516U (zh) 一种制冷制热杯
CN207851751U (zh) 一种智能手机散热器
CN102072535A (zh) 储能式送风加湿电暖器
CN102563955B (zh) 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快速制冷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饮水机
CN211625841U (zh) 一种接水盘用电热化霜结构
CN210227179U (zh) 一种空调伞
CN101315208B (zh) 一种多功能碳纤维电暖浴热水器
CN204962944U (zh) 空气能散热器
CN103225841B (zh) 一种取暖器
CN205717383U (zh) 蓄能型保温炉
CN202494355U (zh) 冬季水暖换热器
CN204006272U (zh) 空气对流式电暖器
CN2157450Y (zh) 太阳能、电热两用热水器
CN202470470U (zh) 相变储热式一体壁挂太阳能热水器
CN109585741A (zh) 一种动力电池用高温性能降温壳体
CN217486817U (zh) 一种水冷散热组件及净饮机
CN208832836U (zh) 小家电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