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4871U - 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 Google Patents

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64871U
CN205564871U CN201620049059.4U CN201620049059U CN205564871U CN 205564871 U CN205564871 U CN 205564871U CN 201620049059 U CN201620049059 U CN 201620049059U CN 205564871 U CN205564871 U CN 205564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active material
anode
material layer
batter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90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本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90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64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64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64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正极极片用于与负极极片形成卷绕式电芯,其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正极活性材料层,涂覆在正极集流体的表面。其中,正极集流体具有形成卷绕式电芯的直部和弯曲部,至少正极集流体的弯曲部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设有凹口。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中,凹口有效的降低了弯曲部上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活性材料容量,进而提高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形成的卷绕式电芯在弯曲部分的CB值,防止弯曲部分CB值偏低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析锂;通过改变凹口的大小,能控制卷绕式电芯在弯曲部分的CB值,使弯曲部分的CB值与卷绕式电芯设计的CB值相同。

Description

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背景技术
“卷绕式结构”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的两种主要电芯结构之一,其特点是正负极片通过卷绕方式组合,优点是生产效率快以及生产成本低。
CB(Cell Balance)值为负极的活性材料容量与正极的活性材料容量的比值,如果CB值比平均设计值偏小,则二次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容易发生析锂问题,而如果CB值比平均设计值偏大,则会造成负极材料的浪费。参照图1,如果仅从结构上看,在正极集流体11的直部111内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的长度等于与其相对的负极集流体21外侧的负极活性材料层22的长度,所以此部分的CB值等于平均设计值;而在正极集流体11的弯曲部112内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的长度大于与其相对的负极集流体21外侧的负极活性材料层22的长度,导致这部分的CB值比平均设计值偏小,从而造成该部分在充电过程中容易发生析锂问题。这影响了电芯的性能与品质,严重的还可能造成电芯自放电大或短路实效。
为保证卷绕式电芯B的弯曲部分处有足够的CB值,通常采用将极片整体的CB值提高(即增加活性材料层的整体厚度)的方法,然而这不仅会降低电芯能量密度,同时效果也不是相当明显。卷绕式电芯B的弯曲区域厚度越小,其CB值越小,也说明了通过常规简单增加整体CB值的作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其能控制卷绕式电芯在弯曲部分的CB值,防止弯曲部分CB值偏低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析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用于与负极极片形成卷绕式电芯,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正极活性材料层,涂覆在正极集流体的表面。其中,正极集流体具有形成卷绕式电芯的直部和弯曲部,至少正极集流体的弯曲部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设有凹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其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正极极片,且卷绕式电芯还包括负极极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材料层,涂覆在负极集流体的表面。其中,形成卷绕式电芯时,负极极片的与正极活性材料层形成有凹口的部分相面对的部分具有负极活性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中,凹口有效的降低了弯曲部上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活性材料容量,进而提高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形成的卷绕式电芯在弯曲部分的CB值,防止弯曲部分CB值偏低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析锂;通过改变凹口的大小,能控制卷绕式电芯在弯曲部分的CB值,使弯曲部分的CB值与卷绕式电芯设计的CB值相同。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电芯中,在卷绕式电芯弯曲部分的负极极片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与具有凹口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相对,凹口有效的提高了卷绕式电芯弯曲部分的CB值,防止弯曲部分CB值偏低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析锂;通过改变凹口的大小,能控制卷绕式电芯在弯曲部分的CB值,使弯曲部分的CB值与卷绕式电芯设计的CB值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正极极片形成的卷绕式电芯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形成的卷绕式电芯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形成的卷绕式电芯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B卷绕式电芯 12正极活性材料层
1正极极片 N凹口
11正极集流体 2负极极片
111直部 21负极集流体
112弯曲部 22负极活性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的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正极极片。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用于与负极极片2形成卷绕式电芯B,正极极片1包括:正极集流体11;以及正极活性材料层12,涂覆在正极集流体11的表面。其中,正极集流体11具有形成卷绕式电芯B的直部111和弯曲部112,至少正极集流体11的弯曲部112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设有凹口N。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凹口N有效的降低了弯曲部112上正极活性材料层12的活性材料容量,进而提高正极极片1与负极极片2形成的卷绕式电芯B在弯曲部分的CB值,防止弯曲部分CB值偏低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析锂;通过改变凹口N的大小,能控制卷绕式电芯在弯曲部分的CB值,使弯曲部分的CB值与卷绕式电芯B设计的CB值相同。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参照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仅正极集流体11的弯曲部112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设有凹口N。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在一实施例中,正极集流体11的弯曲部112和直部111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均设有凹口N。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参照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在卷绕式电芯B最外圈的正极极片1的正极集流体11的外侧的表面未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层12。“正极集流体11的外侧”指的是正极集流体11背离卷绕式电芯B中心的一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仅正极极片1内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上设有凹口N。“正极极片1内侧”指的是正极极片1面向卷绕式电芯B中心的一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正极极片1内外两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上均设有凹口N。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在一实施例中,正极活性材料层12通过物理烧结、剥离或刮除方式形成凹口N。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参照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凹口N的深度小于正极活性材料层12的厚度。如果凹口N贯通正极活性材料层12(即凹口N的深度等于正极活性材料层12的厚度)并露出正极集流体,可能会导致正极集流体11接触负极极片2造成卷绕式电芯B的严重短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极片1中,在一实施例中,在正极集流体11上间歇涂覆正极活性材料层12以形成所述多个凹口N。可以采用短时间可改变涂覆量的精细涂覆设备在正极集流体11涂覆具有多个凹口N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
其次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卷绕式电芯B。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电芯B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正极极片1,且卷绕式电芯B还包括负极极片2。负极极片2包括:负极集流体21;以及负极活性材料层22,涂覆在负极集流体21的表面。其中,形成卷绕式电芯B时,负极极片2的与正极活性材料层12形成有凹口N的部分相面对的部分具有负极活性材料层2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电芯B中,在卷绕式电芯B弯曲部分的负极极片2的负极活性材料层22与具有凹口N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相对,凹口N有效的提高了卷绕式电芯B弯曲部分的CB值,防止弯曲部分CB值偏低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析锂;通过改变凹口N的大小,能控制卷绕式电芯在弯曲部分的CB值,使弯曲部分的CB值与卷绕式电芯B设计的CB值相同。

Claims (10)

1.一种正极极片(1),用于与负极极片(2)形成卷绕式电芯(B),正极极片(1)包括:
正极集流体(11);以及
正极活性材料层(12),涂覆在正极集流体(11)的表面;
其特征在于,
正极集流体(11)具有形成卷绕式电芯(B)的直部(111)和弯曲部(112),至少正极集流体(11)的弯曲部(112)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设有凹口(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仅正极集流体(11)的弯曲部(112)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设有凹口(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正极集流体(11)的弯曲部(112)和直部(111)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均设有凹口(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在卷绕式电芯(B)最外圈的正极极片(1)的正极集流体(11)的外侧的表面未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层(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仅正极极片(1)内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上设有凹口(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正极极片(1)内外两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2)上均设有凹口(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材料层(12)通过物理烧结、剥离或刮除方式形成凹口(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凹口(N)的深度小于正极活性材料层(12)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在正极集流体(11)上间歇涂覆正极活性材料层(12)以形成多个凹口(N)。
10.一种卷绕式电芯(B),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极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电芯(B)还包括负极极片(2),
负极极片(2)包括:
负极集流体(21);以及
负极活性材料层(22),涂覆在负极集流体(21)的表面;
其中,形成卷绕式电芯(B)时,负极极片(2)的与正极活性材料层(12)形成有凹口(N)的部分相面对的部分具有负极活性材料层(22)。
CN201620049059.4U 2016-01-19 2016-01-19 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Active CN205564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9059.4U CN205564871U (zh) 2016-01-19 2016-01-19 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9059.4U CN205564871U (zh) 2016-01-19 2016-01-19 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64871U true CN205564871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2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9059.4U Active CN205564871U (zh) 2016-01-19 2016-01-19 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64871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5963A (zh) * 2021-03-19 2021-07-16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热箱性能测试的方法
WO2022165690A1 (zh) * 2021-02-04 2022-08-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单体以及电池
WO2022222092A1 (zh) * 2021-04-22 2022-10-2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单体以及电池
CN116344740A (zh) * 2023-05-31 2023-06-2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3130902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卷绕式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3236598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芯、二次电池
WO2023240803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3245826A1 (zh) * 2022-06-20 2023-12-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片、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5690A1 (zh) * 2021-02-04 2022-08-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单体以及电池
CN115210925A (zh) * 2021-02-04 2022-10-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单体以及电池
CN113125963A (zh) * 2021-03-19 2021-07-16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热箱性能测试的方法
WO2022222092A1 (zh) * 2021-04-22 2022-10-2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单体以及电池
CN115516691A (zh) * 2021-04-22 2022-1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单体以及电池
WO2023130902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卷绕式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3236598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芯、二次电池
WO2023240803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3245826A1 (zh) * 2022-06-20 2023-12-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片、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6344740A (zh) * 2023-05-31 2023-06-2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4871U (zh) 正极极片及卷绕式电芯
CN201397857Y (zh) 具有散热性能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CN202495523U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极片
CN208226027U (zh) 电芯
CN204905369U (zh) 一种叠片电芯
CN11503926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
JP2023533259A (ja) 電極シート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105280924A (zh) 铅酸蓄电池负极板板栅
CN108054331A (zh) 一种优化卷绕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CN101867069A (zh) 具有散热性能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CN205828572U (zh) 卷绕式电芯
CN109599597A (zh) 一种大电流电芯及包含该电芯的动力电池
CN109873111B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6598418B (zh) 一种三电极电池及其预锂化的预锂量计算方法
CN207731993U (zh) 单向极耳高容量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3441283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电池
CN205355181U (zh) 一种二次电池
CN208970633U (zh) 一种带复合电极的锂电池结构
CN201796993U (zh) 一种大容量涂膏式极板
CN202839848U (zh) 卷绕式双端汇流铅酸蓄电池芯
CN207474570U (zh) 一种高充放电倍率的锂电池引出电极
CN205050933U (zh) 铅酸蓄电池负极板板栅
CN207459056U (zh) 一种优化卷绕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CN202231110U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01673972U (zh) 一种高功率锂聚合物电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