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9270U - 球形泵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球形泵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9270U
CN205559270U CN201620359031.0U CN201620359031U CN205559270U CN 205559270 U CN205559270 U CN 205559270U CN 201620359031 U CN201620359031 U CN 201620359031U CN 205559270 U CN205559270 U CN 205559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inlet opening
main shaft
cylinder cap
retur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590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陆
王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otai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otai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otai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otai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590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9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9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927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球形泵冷却机构,在缸盖(1)上设置有连通的主进液孔(101)和进液孔(103),分流通道上端的通流面积和进液孔(103)的通流面积之和不大于主进液孔(101)的通流面积;分流通道的下端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接通;冷却通道(1005)的上端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接通,冷却通道(1005)的下端与回流通道的下端接通,回流通道的上端设置在缸盖(1)上并与缸盖(1)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104)接通;在防卡死动力机构的销座(12)两侧臂上设置有销座叶型面(115),销座叶型面(115)搅动液体产生液体动力;有效解决了球形泵运转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球形泵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球形泵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球形压缩机是近年来新发明的一种全新结构的变容式机构,其优点是无进/排气阀、运动件少、振动小、机械效率高、密封可靠等,球形压缩机用于液体泵有着不同于现有泵类机械的运行特征,球形泵具有运行噪音小、进排液连续、容积效率高等优点。球形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活塞、转盘、中心销等主要运动件都处于流动的液体之中,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不断流出的液体带走,活塞、转盘和中心销配合部位的摩擦副温度上升不多,不需要专门的冷却;但是在缸体下部、缸体座及主轴上端所形成的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只有部分从球形内腔渗漏的液体积聚,无法有效对在球形泵主轴与缸体座之间的摩擦副进行冷却,导致作为主轴旋转径向摩擦副的主轴轴套温度过高,特别是在使用PEEK自润滑轴承作为主轴轴套时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摩擦副失效;同时,位于转盘轴上的销座与缸体座上的导轨限位面构成的防卡死动力机构,由于销座不断与设置在缸体座镶块上的导轨限位面接触碰撞摩擦,使缸体座镶块温度过高而失效。因此,必须针对球形泵的特点和上述的问题,设计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冷却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球形泵冷却机构,对球形泵主轴与缸体座之间的轴承部位进行冷却,同时在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中形成流动油池对销座和缸体座镶块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球形泵冷却机构,其特征是:在缸盖上设置有连通的主进液孔和进液孔,液体依次经主进液孔和进液孔进入缸盖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在缸盖、缸体、缸体座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上端与进液孔分别在主进液孔的下端与主进液孔连通,分流通道上端的通流面积和进液孔的通流面积之和不大于主进液孔的通流面积,分流通道的下端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接通;在主轴支架、缸体座、缸体及缸盖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自下而上的回流通道,在主轴与缸体座配合部位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上端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接通,冷却通道的下端与回流通道的下端接通,回流通道的上端设置在缸盖上并与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接通;在防卡死动力机构的销座两侧臂上对称设置有销座叶型面,销座随着转盘旋转时,销座叶型面搅动液体使液体产生动力。
所述分流通道包括设置在缸盖侧壁上的分流孔、设置在缸体侧壁上的导流孔、设置在缸体座内侧壁上端的导流槽,分流孔与进液孔分别在主进液孔的下端与主进液孔连通,分流孔的通流面积和进液孔的通流面积之和不大于主进液孔的通流面积;分流孔、导流孔和导流槽依次连通,从主进液孔分流出的液体依次流经分流孔、导流孔,并经缸体座内侧壁上端的导流槽进入到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
所述回流通道包括分别设置在主轴支架、缸体座、缸体及缸盖侧壁上并依次连通的主轴支架回流孔、缸体座回流孔、缸体回流孔和缸盖回流孔,主轴支架回流孔经主轴支架与主轴之间的间隙及缸体座内侧壁下端的导流槽与冷却通道的下端连通;同时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通过设置在平衡块上的平衡块回流孔和主轴上的主轴回流孔与主轴支架回流孔连通;缸盖回流孔的一端在缸盖法兰面上并与缸体回流孔接通,缸盖回流孔的另一端与缸盖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接通;
所述球形泵的活塞和转盘的基体为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的基体表面包覆PEEK耐磨层;
在所述球形泵的主轴与缸体座配合部位设置有主轴轴套,主轴轴套的材料为PEEK,冷却通道设置在主轴轴套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球形泵运转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球形泵对所抽吸液体的分流实现对球形泵局部发热位置进行冷却,在防卡死动力机构销座上复合设计出叶轮型面成为复合叶轮,利用复合叶轮的回转在分流通道内形成抽吸负压,把主进液孔的液体有效分流到分流通道,分流过来的液体作为冷却介质,在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形成动态油池,在油池中的冷却液经叶轮增压后流经冷却通道对主轴轴套进行冷却并经回流通道流回到进液孔形成循环。本专利不需要增加零件,加工成本低,生产加工工艺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球形泵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球形泵A-A剖面图;
图3:图1所示球形泵B-B剖面图;
图4:图1所示球形泵C-C剖面图;
图5:缸盖结构示意图;
图6:图5中缸盖D-D剖面图;
图7: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8:图7中缸体E-E剖面图;
图9: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10: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11:销座主视图;
图12:销座俯视图;
图13:缸体座镶块结构示意图;
图14:主轴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15:缸体座结构示意图;
图16:图15中缸体座F-F剖面图;
图17: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18:图17中主轴G-G剖面图;
图19:主轴支架结构图;
图20:图19中主轴支架H-H剖面图;
图中:1-缸盖;2-缸体;3-缸体座;4-活塞;5-中心销;6-转盘;7-平衡块;8-主轴支架;9-主轴;10-转盘轴套;11-缸体座镶块;12-销座;13-主轴轴套;14-活塞轴套;15-密封圈;16-轴承;17-主轴垫片;
101-主进液孔;102-排液孔;103-进液孔;104-进液通道;105-排液通道;106-活塞轴孔;107-螺钉过孔;108-销孔;109-螺纹孔;110-轨迹限位面;111-镶块座;112-平衡凹槽;113-偏心轴孔;114-销座圆弧端;115-销座叶型面;
1001-V1工作室;1002-V2工作室;1003-分流孔;1004-导流孔;1005-冷却通道;1006-导流槽;1007-主轴支架回流孔;1008-缸体座回流孔;1009-缸体回流孔;1010-缸盖回流孔;1011-主轴回流孔;1012-平衡块回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5到图8、图15、图16、图19、图20所示,与常规的球形压缩机结构相同,球形泵包括缸盖1、缸体2、缸体座3、活塞4、中心销5、转盘6、平衡块7、主轴支架8、主轴9等;缸体2具有半球形内球面、半球形的下球面及与缸盖1连接的法兰,在缸体2的内球面的下方中央设置有适应转盘轴工作过程的过孔即转盘轴孔;在缸体2、缸盖1上分别设置有5个螺钉过孔107和2个销孔108,在缸体座3上分别设置有5个对应螺纹孔109和两个销孔108,缸盖1、缸体2和缸体座3通过螺钉依次连接,通过销钉定位;在主轴支架8上设置有5个螺钉过孔107,主轴支架8通过螺钉与缸体座3的下端连接;缸盖1具有半球形内球面,与缸体2连接形成球形泵的球形内腔;缸盖1上设有的活塞轴孔106,活塞轴的轴径大小与活塞轴孔106相配,活塞轴***活塞轴孔106中形成转动配合,活塞4可绕活塞轴的轴线在球形内腔中自由转动,活塞球形顶面与球形内腔具有相同的球心并形成密封动配合。
如图9所示,活塞4具有球形顶面、球形顶面中央伸出一活塞轴、两个成一定角度的侧面和在活塞4两侧面下部形成的活塞销座,活塞销座为半圆柱结构,在活塞销座轴线方向上有贯通的活塞销孔;在活塞4下部的活塞销座上设置一开档,从而在活塞4的活塞销座上形成一扇形空腔,该活塞4的开档位于活塞销座中间并与活塞销座的活塞销孔的轴线垂直,活塞4的开档宽度与转盘销座的半圆柱的宽度相匹配。
如图10所示,转盘6具有转盘轴、转盘球面和转盘销座;缸体2和缸盖1构成的球形内腔与转盘球面具有相同的球心,转盘球面紧贴球形内腔形成密封动配合;转盘6的转盘销座的两端为半圆柱凹槽,中部为凸起的半圆柱,在半圆柱的轴线方向上有贯通的转盘销孔;转盘销座中间凸起的半圆柱与活塞销座中间的开档相配,转盘销座两端的半圆柱凹槽与活塞销座两端形成的半圆柱结构相配,中心销5***活塞4的活塞销孔和转盘6的转盘销孔中形成柱面铰链,活塞4与转盘6通过柱面铰链形成密封动连接,活塞4和转盘6可绕柱面铰链相对摆动,并把球形内腔形成分割成V1工作室1001和V2工作室1002。
如图17及图18所示,主轴9的一端为偏心轴孔113和平衡凹槽112,主轴9的该端部位于缸体座3下部的圆柱形空腔内,转盘轴从缸体2下部的转盘轴孔伸出后***主轴9的偏心轴孔113内与主轴9相连,主轴9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相连;平衡块7的形状与平衡凹槽112的形状相配,平衡块7置于平衡凹槽112中,用以调节主轴9旋转时的不平衡力;上述活塞轴和转盘轴及主轴9的轴线都通过缸体2和缸盖1构成的球形内腔的球心,并且活塞轴和转盘轴的轴线与主轴9的轴线形成相同的夹角α,本实施例中α为15度;主轴支架8为主轴9的旋转提供支撑。
主轴9转动时驱动转盘6,转盘6带动活塞4运动;活塞4的运动是唯一的绕活塞轴的轴线的转动,转盘6的运动是由两种运动的合成:一是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另一是其轴线始终通过球形内腔的球心,并在以球形内腔的球心为顶点、锥角为2α、轴线与主轴9的轴线重合的虚拟锥体表面周向移动(即转盘6的轴线扫过上述锥体的锥面),移动的周期与主轴9旋转的周期同步;以上空间机构的运动都是旋转性质的运动,故没有高振动运动件,这种空间运动的合成结果为:活塞4和转盘6有一周期性的相对摆动,摆动的周期为主轴9旋转周期的一倍,摆动的幅度为4α;利用这种相对摆动作为容积变化的基本运动要素,形成压力交替变化的V1工作室1001和V2工作室1002;球形泵运转过程中,V1工作室1001和V2工作室1002的容积不断变化,图1中V1工作室1001和V2工作室1002是极限状态下的情况,V1工作室1001为球形泵1进液完成后的状态,所以图中V1工作室1001图示状态理论容积为最大,V2工作室1002为排液结束后的下一周期开始进液的状态定义为位初始状态,所以图中V2工作室1002图示状态理论容积为零。
如图2到图4所示,为了增加活塞4和转盘6的耐磨性和润滑性,在钢基体的活塞4和转盘6上包覆一层PEEK耐磨层,钢骨架保证了活塞4和转盘6的基本强度,PEEK覆层提高了活塞4和转盘6的耐磨性,而且PEEK覆层具有自润滑性能,耐油耐水。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活塞轴和转盘轴工作状况,没有在活塞轴和转盘轴上包覆PEEK覆层,而是在缸盖1上的活塞轴孔106和主轴9上的偏心轴孔113中分别设置有PEEK材料做成的活塞轴套14和转盘轴套10。
如图5、图6所示,在缸盖1的内球面上设置有进液通道104和排液通道105,进液通道104通过连通缸外的进液孔103和主进液孔101与进液管连接;排液通道105通过缸盖1上的连通缸外的排液孔102与高压排液管连接;利用活塞4的旋转以及活塞4的球形表面与缸盖1的半球形内表面的配合,作为进液通道104和排液通道105分别与V1工作室1001和V2工作室1002连通或者关闭的基本运动要素,从而实现进液和排液控制。当工作室需要吸液时,该工作室与进液通道104接通,通过进液孔101从进液管抽吸液体;压缩后,当工作室需要排液时,该工作室与排液通道105接通,通过排液孔102把高压液体排入高压排液管,主轴每旋转720度,活塞4和转盘6分别绕自身的轴线旋转360度;由于V1工作室1001和V2工作室1002对称分布,所以主轴9每转一周,球形泵进行一次进液和排液循环过程。
对于球形泵来说,当主轴9旋转到转盘轴线与活塞轴线重合时,主轴9作用在转盘6上的合力与活塞4和转盘6的轴线垂直相交,主轴9作用在转盘6的力在此位置产生不了驱动活塞4及转盘6绕各自轴线转动的扭矩分量,无法使活塞4和转盘6旋转,这是机构的运动死点。为了克服机构运动的死点,在缸体2下部、主轴9的上部及缸体座3上部的环形空腔之间设置有防卡死动力机构,防卡死动力机构是由安装在转盘轴上部的销座12和设置在缸体座3上部环形内侧壁的轨迹限位面110构成。
销座12的结构如图11、图12所示,销座12的两端为对称的销座圆弧端114,销座12的中间设置有与转盘轴上端方形台阶相配的方孔,销座12通过其中央的方孔固定安装在转盘轴上端的方形台阶上,再通过圆柱销固定;销座12随同转盘6绕转盘轴旋转,销座12的两端的销座圆弧端114在缸体座3的环形侧壁形成的轨迹构成轨迹限位面110;销座12两侧臂的上端面形状与缸体2下端的形状相适配并有一定的间隙,间隙的大小要保证在销座12随同转盘6旋转时销座12不与缸体2的下球面发生干涉,在销座12随同转盘6绕转盘轴旋转过程中,销座12两端的销座圆弧端114的圆弧面与缸体座3上的轨迹限位面110贴合;在缸体2的下球面与缸体座3的上部之间设置有间隙,并在缸体2、缸体座3及主轴6上端形成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缸体2的下球面与缸体座3之间的间隙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连为一体;销座12随同转盘6做回转运动,在缸体2、缸体座3与主轴9之间形成回转体空间,所以在缸体2下端、缸体座3的上部与主轴9的上端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证销座12随同转盘轴回转,在主轴9旋转过程中,转盘轴线与活塞轴线重合以前即当机构在进入死点之前,由于销座12的端部圆弧与位于缸体座3上的轨迹限位面110贴合,并随着转盘6的转动销座12的端部沿着轨迹限位面110滑动,而且由于主轴9的转动,活塞4与转盘6有一相对摆动的趋势,这种趋势会使轨迹限位面110与相贴合的销座12的端部有一挤压力,这一挤压力产生一个使转盘6继续转动的分力,从而使转盘6通过死点位继续旋转,即使在活塞轴线和转盘轴线重合的情况下,这一分力仍然存在。
由于防卡死动力机构是在死点位置附近起作用,为了减小加工成本和减小非死点位置时销座12与轨迹限位面110之间的摩擦损耗,在缸体座3的上部设置一缸体座镶块11,如图3、图13、图15及图16所示,在缸体座3的下部设置有与主轴9的上端相配合的圆柱空腔,在缸体座3的上部设置有与销座12两端旋转相适配的环形空间,轨迹限位面110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间的侧壁;在缸体座3上轨迹限位面110上死点位置前后向内凹陷形成一镶块座111,缸体座镶块11与镶块座111相适配,缸体座镶块11通过定位台阶卡持固定在缸体座3上的镶块座111中,轨迹限位面110设置在缸体座镶块11上,此时在缸体座3上的轨迹限位面110与销座12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销座12在随同转盘6旋转过程中,在经过死点位置前后销座12端部圆弧与设置在缸体座镶块11上的轨迹限位面110贴合,形成防卡死动力机构。缸体座镶块11选用PEEK材料,耐磨和自润滑性能好。
作为本专利的创新点就是在球形泵上设置冷却机构,如图2到图8、图15、图16、图19、图20所示,在缸盖1上设置有连通的主进液孔101和进液孔103,从进油管吸入的液体依次经主进液孔101和进液孔103进入缸盖1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104,主进液孔101的截面积大于进液孔103的截面积;在缸盖1、缸体2、缸体座3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上端与进液孔103分别在主进液孔101的下端与主进液孔101连通,分流通道上端的通流面积和进液孔103的通流面积之和不大于主进液孔101的通流面积;分流通道的下端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接通;主进液孔101的通流面积大于进液孔103的通流面积和分流通道上端的通流面积之和,有利于在主进液孔101的下端形成节流,从而使分流通道能从主进液孔更好的获得分流液体。所述分流通道包括设置在缸盖1侧壁上的分流孔1003、设置在缸体2侧壁上的导流孔1004、设置在缸体座3内侧壁上端的导流槽1006,分流孔1003与进液孔103分别在主进液孔101的下端与主进液孔101连通,分流孔1003的通流面积和进液孔103的通流面积之和不大于主进液孔101的通流面积;分流孔1003、导流孔1004和导流槽1006依次连通,从主进液孔101分流出的液体依次流经分流孔1003、导流孔1004,并经缸体座3内侧壁上端的导流槽1006进入到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
在主轴支架8、缸体座3、缸体2及缸盖1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自下而上的回流通道,主轴9与缸体座3配合部位设置有冷却通道1005,冷却通道1005的上端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接通,冷却通道1005的下端与回流通道的下端接通,回流通道的上端设置在缸盖1上并与缸盖1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104接通;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球形泵的主轴9与缸体座3配合部位设置有主轴轴套13,如图14所示,主轴轴套13的材料为PEEK,冷却通道1005设置在主轴轴套13上。
所述回流通道包括分别设置在主轴支架8、缸体座3、缸体2及缸盖1侧壁上并依次连通的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缸体座回流孔1008、缸体回流孔1009和缸盖回流孔1010,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经主轴支架8与主轴9之间的间隙及缸体座3内侧壁下端的导流槽1006与冷却通道1005的下端连通,使流经冷却通道1005的液体进入到回流通道;如图14所示,冷却通道1005竖直设置在主轴轴套13的外圆周及内圆周上,冷却通道1005为多个,每个冷却通道1005的上端有低于上端面的开口,使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与冷却通道1005的上端接通,冷却通道1005的下端有凹入下端面的开口,使冷却通道105的下端与回流通道接通;同时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通过设置在平衡块7上的平衡块回流孔1012和主轴9上的主轴回流孔1011与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连通,使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的液体进入到回流通道;缸盖回流孔1010的一端在缸盖1的法兰面上并与缸体回流孔1009接通,缸盖回流孔1010的另一端与缸盖1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104接通,使回流通道内的液体进入到压缩工作室参与泵循环。
如图11、图12所示,在防卡死动力机构的销座12两侧臂上对称设置有销座叶型面115,销座叶型面115为设置在销座12的两侧臂上,销座叶型面115作为叶轮型面,位于销座12的销座圆弧端114的内侧连杆两侧的倾斜面,当销座12随着转盘6旋转时,销座12上的销座叶型面115搅动液体使液体产生动力,本实施例中销座叶型面115采用倾斜面,实际应用也可以采用螺旋型面、曲面等多种叶轮形式。销座叶型面115在销座12上设置,不影响销座12作为防卡死动力机构动力柄的功能。
如图2到图4、图18所示,球形泵的活塞4和转盘6的基体为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的基体表面包覆PEEK耐磨层。在主轴9的下端与主轴支架8配合的部位设置有轴承16,在主轴9中部轴颈与主轴支架8配合的部位设置有密封圈15,使冷却液不会从轴承端部渗漏。在平衡块1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平衡块回流孔1012,在主轴9上的平衡凹槽112的相应位置设置主轴回流孔1011,平衡块回流孔1012与主轴回流孔1011接通,使主轴9上端部位的液体流入到主轴支架8上主轴支架回流孔1012中。
本专利冷却机构的工作过程是:
主轴9旋转带动转盘6和活塞4转动,V1工作室1001和V2工作室1002交替进行吸液和排液过程;球形泵从主进液孔101吸入的液体经过节流后一部分从进液孔101经缸盖上的进液通道104进入V1工作室1001或者V2工作室1002,另一部分液体依次经缸盖1上的分流孔1003、缸体2上的导流孔1004、缸体座3上的导流槽1006进入到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进入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的液体对缸体座镶块11、销座12进行冷却,同时再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流入到处于主轴轴套13上的冷却通道1005,对主轴轴套13进行冷却;
冷却液流经冷却通道1005后,再经冷却通道1005下端进入位于主轴支架8上的回流通道即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同时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通过设置在平衡块7上的平衡块回流孔1012和主轴9上的主轴回流孔1011与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连通,使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的液体进入到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
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中液体再依次经位于缸体座3侧壁上的缸体座回流孔1008、缸体2侧壁上的缸体回流孔1009和缸盖1侧壁上的缸盖回流孔1010进入到缸盖1上的进液通道104,冷却液进入泵体的工作室进入下一次工作循环;
由于在主进液孔101与进液孔103、分流孔1003的接通处设置流通面积节流,可以使主进液孔101中的液体能有效进入到进液孔101和分流孔1003中,实现液体的合理分配;同时,由于销座12随同转盘6旋转,销座12上的叶轮型面对进入到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中的液体搅动产生液体动力;液体动力在分流通道产生负压,在回流通道产生正压,从而使主进液孔101中液体有效吸入分流通道,分流出来的液体对球形泵发热部位冷却后,从回流通道进入工作室,回流通道中的液体正压有利于回流通道中的液体进入工作室。

Claims (5)

1.球形泵冷却机构,其特征是:在缸盖(1)上设置有连通的主进液孔(101)和进液孔(103),液体依次经主进液孔(101)和进液孔(103)进入缸盖(1)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104);在缸盖(1)、缸体(2)、缸体座(3)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上端设置在缸盖(1)上,分流通道的上端与进液孔(103)分别在主进液孔(101)的下端与主进液孔(101)连通,分流通道上端的通流面积和进液孔(103)的通流面积之和不大于主进液孔(101)的通流面积;分流通道的下端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接通;在主轴支架(8)、缸体座(3)、缸体(2)及缸盖(1)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回流通道,在主轴(9)与缸体座(3)配合部位设置有冷却通道(1005),冷却通道(1005)的上端与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接通,冷却通道(1005)的下端与回流通道的下端接通,回流通道的上端设置在缸盖(1)上并与缸盖(1)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104)接通;在防卡死动力机构的销座(12)两侧臂上对称设置有销座叶型面(115),销座(12)随着转盘(6)旋转时,销座叶型面(115)搅动液体产生液体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泵冷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分流通道包括设置在缸盖(1)侧壁上的分流孔(1003)、设置在缸体(2)侧壁上的导流孔(1004)、设置在缸体座(3)内侧壁上端的导流槽(1006),分流孔(1003)与进液孔(103)分别在主进液孔(101)的下端与主进液孔(101)连通,分流孔(1003)的通流面积和进液孔(103)的通流面积之和不大于主进液孔(101)的通流面积;分流孔(1003)、导流孔(1004)和导流槽(1006)依次连通,从主进液孔(101)分流出的液体依次流经分流孔(1003)、导流孔(1004),并经缸体座(3)内侧壁上端的导流槽(1006)进入到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泵冷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回流通道包括分别设置在主轴支架(8)、缸体座(3)、缸体(2)及缸盖(1)的侧壁上并依次连通的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缸体座回流孔(1008)、缸体回流孔(1009)和缸盖回流孔(1010),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经主轴支架(8)与主轴(9)之间的间隙及缸体座(3)内侧壁下端的导流槽(1006)与冷却通道(1005)的下端连通;同时防卡死动力机构回转空间通过设置在平衡块(7)上的平衡块回流孔(1012)和主轴(9)上的主轴回流孔(1011)与主轴支架回流孔(1007)连通;缸盖回流孔(1010)的一端在缸盖(1)法兰面上并与缸体回流孔(1009)接通,缸盖回流孔(1010)的另一端与缸盖(1)内球面上的进液通道(104)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泵冷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球形泵的活塞(4)和转盘(6)的基体为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的基体表面包覆PEEK耐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泵冷却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球形泵的主轴(9)与缸体座(3)配合部位设置有主轴轴套(13),主轴轴套(13)的材料为PEEK,冷却通道(1005)设置在主轴轴套(13)上。
CN201620359031.0U 2016-04-26 2016-04-26 球形泵冷却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9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9031.0U CN205559270U (zh) 2016-04-26 2016-04-26 球形泵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9031.0U CN205559270U (zh) 2016-04-26 2016-04-26 球形泵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9270U true CN205559270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0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5903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9270U (zh) 2016-04-26 2016-04-26 球形泵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92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2022A (zh) * 2016-04-26 2016-07-20 无锡博泰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球形泵冷却机构
CN109707622A (zh) * 2019-01-23 2019-05-03 西安正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球形泵
CN111374213A (zh) * 2020-04-18 2020-07-07 深圳市中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淇淋机用球形膨化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2022A (zh) * 2016-04-26 2016-07-20 无锡博泰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球形泵冷却机构
CN109707622A (zh) * 2019-01-23 2019-05-03 西安正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球形泵
CN111374213A (zh) * 2020-04-18 2020-07-07 深圳市中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淇淋机用球形膨化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59270U (zh) 球形泵冷却机构
CN106014973A (zh) 一种具有间歇冷却功能的球形泵
CN105782022B (zh) 球形泵冷却机构
CN207093295U (zh) 轴向柱塞泵
CN105756932B (zh) 球形压缩机
CN105179388B (zh) 机器人用球形泵电液作动器
CN108644083A (zh) 一种两级压力输出的超高压轴向柱塞泵
CN107762757A (zh) 一种可降非对称并联配流结构困油噪声轴向柱塞变量泵
CN103541892B (zh) 球形压缩机
CN104314808B (zh) 一种球形压缩机防卡死动力机构
CN109707622A (zh) 球形泵
CN205918696U (zh) 一种蓄能式球形泵电液作动器
CN205841185U (zh) 一种具有间歇冷却功能的球形泵
US4441869A (en) Power conversion machine having a nutating piston
CN108252886A (zh) 一种可平衡差动缸流量差的非对称配流轴向柱塞变量泵
CN209494703U (zh) 一种双向旋转球形泵冷却机构
CN105179197B (zh) 汽车转向及刹车一体型球形油气泵
CN206694244U (zh) 曲轴叶片式液压泵或液压马达
CN103452836A (zh) 转子流体机械变容机构
CN201180646Y (zh) 容积式流体机械联动回转变容机构
US2621852A (en) Spherical rotary compressor
CN109611330B (zh) 一种双向旋转球形泵冷却机构
CN203548210U (zh) 一种球形容积式泵
CN108049918A (zh) 转轮活塞同步回旋机构
CN209494702U (zh) 球形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