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9315U -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9315U
CN205499315U CN201620270770.2U CN201620270770U CN205499315U CN 205499315 U CN205499315 U CN 205499315U CN 201620270770 U CN201620270770 U CN 201620270770U CN 205499315 U CN205499315 U CN 205499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y tube
horn
auxiliary member
connecting port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07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贵彬
孙亮
肖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707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9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9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93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以及无人飞行器。其中,无人飞行器及用于该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包括:支撑管、辅助件和紧固件;支撑管的开口端与无人飞行器中心架上设置的连接部相互套接;辅助件设于支撑管的开口端内侧或外侧,以将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辅助件与中心架的连接部之间;紧固件穿过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将辅助件、支撑管的开口端、以及中心架的连接部固定连接起来,且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辅助件及连接部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通过将支撑管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辅助件和连接部之间,使得管壁在固定时不会变形,从而使无人飞行器飞行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和使用无人飞行器。无人飞行器主要包括:中心架、机臂连接组件和挂载物。其中,机臂连接组件一般包含:支撑管和紧固件,其中支撑管的开口端与中心架上设置的连接部固定在一起,并且在支撑管上还固定有旋翼动力装置。中心架的下方则用来安装挂载物。
现有中心架的连接部一般设置成空心状,从而可以将支撑管套接在连接部所形成的容纳空腔内。紧固件一般采用长螺丝,在连接部和支撑管上则开设一组对称的螺丝通孔。在固定时,将长螺丝穿过上述对称的螺丝通孔后用螺母固定,从而实现将连接部和支撑管固定在一起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这种连接,在用螺母对长螺丝进行旋紧的时候会挤压支撑管的管壁,导致管壁与螺丝的两端之间出现间隙,旋翼动力装置中的旋翼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平稳的现象,从而造成无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频繁的抖动,影响其正常飞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管管壁和紧固件两端之间具有间隙造成飞行状态不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包括:支撑管、辅助件和紧固件;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与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中心架上设置的连接部相互套接;所述辅助件设于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内侧或外侧,以将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所述辅助件与所述中心架的连接部之间;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辅助件、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以及所述中心架的连接部固定连接起来;其中,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并且所述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件及所述中心架的连接部抵接。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空腔内,所述辅助件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管壁外侧。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件为弹性垫片或刚性垫片。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件为筒状的弹性衬套或刚性衬套。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凸台,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抵顶在所述凸台的端面上以限制所述支撑管的轴向移动。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容纳空腔,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套设在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辅助件伸入所述开口端的空腔内,以将所述管壁夹持在所述辅助件和所述容纳空腔的侧壁之间。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件上形成有凸起,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抵顶在所述凸起的端面上以限制所述支撑管的轴向移动。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件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件与所述连接部为分体结构,所述辅助件的一端设在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空腔内,所述辅助件的另一端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容纳空腔内。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件上形成有凸条,所述支撑管开口端的管壁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凸条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的容纳空腔的侧壁和辅助件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结构为所述侧壁上形成的凹槽以及所述辅助件上形成的凸条。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所述连接部的容纳空腔的侧壁与所述支撑块之间,所述紧固件的头部穿过所述侧壁和管壁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空腔的轴线两侧;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侧壁之间,以及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还夹持在所述第二支撑块与侧壁之间;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头部穿过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管壁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头部穿过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管壁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间隔一段距离设置。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弯曲方向相反。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头部穿过所述侧壁、所述管壁以及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在所述加强筋上。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为多个,所述多个紧固件在所述管壁上均匀分布。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紧固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轴线两侧。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心架固定连接。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心架可转动连接。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为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臂或机臂组件。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为螺丝或者铆钉。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为碳纤维管。
上述机臂连接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的横截面为椭圆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中心架及如上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中,机臂连接组件的支撑管与中心架上设置的连接部相互套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通过在支撑管开口端的管壁的内侧或者外侧设置辅助件,从而将支撑管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辅助件和连接部之间。这样,在使用紧固件固定支撑管开口端、辅助件和连接部时,紧固件的两端将分别与辅助件和连接部抵接,也即,支撑管开口端的管壁由点接触式受力改变为面接触式受力。通过以上方式就可以将管壁受到的紧固力分散,避免了点接触所造成的管壁变形的问题,也就使得支撑管开口端的管壁和连接部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解决了无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连接不稳造成的抖动现象,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3的机臂连接组件与连接部处于连接状态时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4-9的机臂连接组件与连接部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视图;
图5为图3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B-B向的剖视图(其中,紧固件为螺丝);
图7为图5中B-B向的剖视图(其中,紧固件为铆钉);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无人飞行器; 10、机臂连接组件;
110、支撑管; 1101、空腔;
1102、管壁; 1103、卡槽;
120、连接部; 1201、凸台;
1202、侧壁; 1203、容纳空腔;
1204、凹槽; 1205、定位槽;
130、辅助件; 1301、第一支撑块;
1302、第二支撑块; 1303、第一连接板;
1304、第二连接板; 1305、加强筋;
1306、凸条; 140、紧固件;
20、中心架; 30、旋翼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臂连接组件与连接部处于连接状态时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8为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臂连接组件包括:支撑管110、辅助件130和紧固件140。其中,支撑管110的开口端用于与无人飞行器1的中心架20上所设置的连接部120相互套接在一起。该支撑管110上还承载有旋翼动力装置30,例如可以将旋翼动力装置30固定在支撑管110的另一端。同时,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内侧或者外侧设置辅助件130,从而使得支撑管110的开口端的管壁1102夹持在该辅助件130和中心架20的连接部120之间。紧固件140穿过开口端的管壁1102将支撑管110、连接部120和辅助件130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该紧固件140的两端分别与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抵接。
首先需要说明,在本申请中,支撑管110应做广义解释,其可以是一根完全中空的管材,也即管壁1102内仅形成有一个空腔1101。同时,也可以是管壁1102内被隔成有多个空腔1101的管材。甚至还可以是具有大部分实心仅具有少部分空心以与中心架20连接部120套接的管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于管材中间空腔1101的任意结构变形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本实施例中,支撑管110的材质可以是任意材质,比如可以是钢材、铝材或者合金等金属材料,当然,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强度的非金属材料。优选地,支撑管110可以使用碳纤维材料制作,从而使无人飞行器1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和更轻的重量。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管110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比如,该支撑管11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其他闭合曲线或者闭合直线。当然,此处说的圆形、方形等是包括了支撑管110管壁1102内的空腔1101在内的整体横截面形状,如果去除空腔1101,仅从管壁1102的横截面而言,那么该支撑管110的横截面为圆环、方环等。优选地,该支撑管110的横截面为椭圆,去除空腔1101后为椭圆环。将支撑管110的管壁1102横截面做成椭圆环,可以减少机臂连接组件10的风阻,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效率。并且,将支撑管110的管壁1102横截面做成椭圆环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架20上设置的连接部120,可以是与中心架2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20或者是与中心架20可转动连接的连接部120。具体的,当中心架20和连接部120固定连接时,其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键连接或者螺栓连接等各种固定连接方式。当中心架20和连接部120可转动连接时,其可转动连接方式可以是铰接、枢接等各种现有的可转动连接方式。同时,连接部120的材料、形状和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无人飞行器1的类型、设计重量以及连接强度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工件作为连接部120。举例来说,可以选择具有空腔1101的管材,或者选择实心的主体作为连接部120。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0可以选择螺丝或者铆钉。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现有技术中合适的具有紧固功能的零件作为本实施例的紧固件140。将紧固件140的一端穿过开口端的管壁1102将辅助件130、支撑管110和连接部120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这种连接方式,紧固件140的两端分别与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抵接,从而不会直接对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施加作用力,而是通过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进行传递,这种面接触的力传递可以减少管壁1102的变形,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的内侧或者外侧设置辅助件130,从而将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夹持在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之间。这样,在使用紧固件140固定支撑管110开口端、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时,紧固件140的两端分别与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抵接,也即,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由点接触式受力改变为面接触式受力。通过以上方式就可以将管壁1102受到的紧固力分散,避免了点接触所造成的管壁1102变形的问题,也就使得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和连接部120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解决了无人飞行器1在飞行过程中由于连接不稳造成的抖动现象,提高了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并且,设置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空腔1101内的辅助件130或者套接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空腔1101内的连接部120还能为支撑管110的开口端提供支撑力,进一步保证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不变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固定连接上述连接部120、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和辅助件130的紧固件140设置为多个,并将这多个紧固件140在开口端的管壁1102上均匀分布,以提高支撑管110和连接部120、辅助件130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无人飞行器1在飞行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均匀分布的紧固件140可以位于支撑管110轴线的同一侧,也可以位于支撑管110轴线的两侧。优选地,这多个紧固件140对称设置在支撑管110的轴线两侧从而使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以及连接部120、辅助件130的受力更加均匀,同时还能使得机臂连接组件10对抗轴向剪切力的能力更好。在本申请中,支撑管110的轴线两侧是指经过支撑管110的轴线作一个任意切面,被该切面分成的两部分即为支撑管110的轴线两侧。比如,参考附图2所示,在该机臂连接组件10中,共设置有四个紧固螺丝,在四个紧固螺丝对称设置在支撑管110轴线的上部和下部。其中,上部设置两个螺丝,下部设置两个螺丝。每个螺丝的两端均分别与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抵接,从而将开口端的管壁1102夹持在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之间。在图2中,轴线两侧即使过轴线做一个左右方向的切面,从而该切面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为支撑管110的轴线两侧。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设置多个均匀分布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管壁1102上的紧固件140,可以加强机臂连接组件10与连接部120的连接强度,使得无人飞行器1在飞行中不易出现抖动,提高其飞行稳定性。并且,通过将多个紧固件140对称设置,还可以使机臂连接组件10的受力更加均衡,增强其抗轴向剪切力的能力,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连接部120套设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中,并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外侧设置辅助件130。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0可以为能够套设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空腔1101内并且与空腔1101形状基本一致的任意结构零件。比如,空心或者实心的圆柱体或者其他能够与管壁1102的内表面大致可接触的具有任意横截面形状的空心或者实心物体。优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部120包括一个圆柱体和一个椭圆柱体。其中,椭圆柱体的右端套接在管壁1102横截面为椭圆环的支撑管110的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圆柱体右端与椭圆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圆柱体的左端与中心架20固定连接或者可转动连接。更优选地,圆柱体和椭圆柱体通过一体成形方式加工成一体件,从而增加连接部120的结构强度,以提升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性能。再优选地,椭圆柱体的外壁与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形状和大小完全匹配,从而使椭圆柱体能够为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提供良好的支撑力,进而在用紧固件140进行固定时,椭圆柱体的支撑力能够更好的防止管壁1102变形,从而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件130可以是垫片或者筒状的衬套。优选地,辅助件130可以是弹性垫片或者筒状的弹性衬套,从而可以通过弹性垫片或者弹性衬套的弹性变形力以进一步减小管壁1102的变形,以减少管壁1102与连接部120之间的间隙。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垫片的大小、形状和具体的结构不作具体的限定,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任意合适的垫片或者制作与具体的无人飞行器1类型相匹配的垫片。同时,筒状衬套的大小和具体细部结构也不作具体限定,技术人员也可从现有技术中选择合适的衬套或者制作与具体无人飞行器1类型相匹配的衬套结构。优选地,如图2所示,设置一实心的连接部120,该连接部120一端与中心架20连接,一端则套接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同时,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外侧设置筒状的弹性外衬套。并且在弹性外衬套、开口端的管壁1102以及套接在开口端空腔1101内的连接部120上开设同轴的螺丝孔。然后使用螺丝或者铆钉穿过螺丝孔将弹性外衬套、管壁1102和连接部120固定在一起。由于在图2中使用了四个均匀分布在轴线两侧且对称的紧固件140(螺丝或者铆钉),所以可以直接在弹性外衬套、管壁1102和连接部120上开设通孔,以减少加工流程和步骤以节省加工时间和成本。
进一步,可以在连接部120上形成一凸台1201,以使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抵顶在该凸台1201的端面上从而限制支撑管110的轴向移动。比如,如图2所示,当连接部120包括一体成形的圆柱体和椭圆柱体时,可以将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直接抵顶在圆柱体的右端,从而避免支撑管110的轴向移动,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将连接部120套设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并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外侧设置辅助件130,可以简化机臂连接组件10的结构,并且当连接部120为实心的一体结构时能够为无人飞行器1提供更优的结构强度,从而使无人飞行器1具有更好的飞行稳定性。而且,位于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的连接部120可以为开口端的管壁1102提供支撑力以进一步减少固定时管壁1102的变形,从而提高无人飞行器1飞行时的稳定性。同时,弹性垫片或者弹性外衬套的使用还能进一步减少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的变形,进一步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另外,通过螺丝固定支撑管110、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还可以实现机臂连接组件10的快速拆装,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环境适应性和保存时占用的空间大小,也为不同旋翼动力装置30的更换提供了可能,从而可以使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可以具有不同动力的旋翼动力装置30,以提供整体的飞行性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臂连接组件与连接部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分解视图;图5为图3的正视图;图6为图5中B-B向的剖视图(其中,紧固件为螺丝);图7为图5中B-B向的剖视图(其中,紧固件为铆钉)。
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连接部120形成有容纳空腔1203,并将支撑管110套接在该容纳空腔1203内。辅助件130的右端伸入到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从而将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夹持在连接部120容纳空腔1203位置的侧壁1202和辅助件130之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0可以是带有容纳空腔1203并能与中心架20连接且该容纳空腔1203内可以套接支撑管110开口端的任意结构,例如可以是半封闭的管材,当然这个半封闭的管材的两端可以具有不同的管径。优选地,大管径一端为封闭端,用于与中心架20连接,从而增大连接部120与中心架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小管径一端为套接端,支撑管110开口端的套接在该套接端的容纳空腔1203内,以使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能夹持在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与辅助件130之间。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在连接部120上形成容纳空腔1203,并将支撑管110的开口端套接在该容纳空腔1203内,同时还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设置辅助件130,从而使得紧固件140固定连接部120和支撑管110时,可以将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夹持在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和辅助件130之间,从而减少支撑管110的变形,提高无人飞行器1在空中的稳定性。并且,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并不是与紧固件140的端部点接触,而是通过辅助件130和侧壁1202与紧固件140的两端面接触,进一步减少固定时管壁1102的变形,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
进一步,为了限制支撑管110在轴向上的移动,还可以在辅助件130上形成凸起,并肩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抵顶在该凸起的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凸起的形状和大小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该凸起可以具有从辅助件130上表面往支撑管110开口端方向倾斜延伸的端面,这样,管壁1102可以***凸起端面与辅助件130上表面之间,从而卡紧该支撑管11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继续参考图3-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制作成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加强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支撑管110和连接部120连接以后抗轴向剪切力的能力,从而使无人飞行器1在空中飞行更加稳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辅助件130可以是一端能够伸入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并为开口端的管壁1102提供支撑的任意结构,例如可以是实心或者空心的圆柱块、椭圆柱块,或者其他具有弧形表面的块状结构或板状结构。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将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制作成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了支撑管110和连接部120以及辅助件130的连接强度,使得无人飞行器1飞行更加稳定。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继续参考图3-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设置为分体结构,辅助件130的一端设置在支撑管110的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辅助件130的另一端设置在连接部120的容纳空腔1203内。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件130可以为任意单一结构的零件或者是多个零件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结构,其仅需满足可以从内部支撑上述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并一端位于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另一端位于连接部120的容纳空腔1203内即可。例如,该辅助件130可以是圆柱块、椭圆块或者两个具有曲面的支撑板所组成的组合结构。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将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设置为分体结构,可以非常方便的控制支撑管110的管径并调整辅助件130的形状结构以使支撑管110、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具有更好的配合度以减少三者之间用紧固件140固定后的间隙,从而提高无人飞行器1在飞行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请继续参阅图3-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基础上,再辅助件130上形成凸条1306,并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上形成与该凸条1306相配合的卡槽1103,从而在装配时可以将凸条1306卡入该卡槽1103中,实现装配的快速定位并防止支撑管110的轴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凸条1306的形状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管110的管壁1102上设置有与上述凸条1306相配合的卡槽1103时,支撑管110和凸条1306可以在轴向上卡紧,因而可以省略上述实施例4中所述的凸起。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在辅助件130和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条1306和卡槽1103,实现了机臂连接组件的快速定位安装和防止支撑管110的轴向移动,保证了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请参阅图3-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基础上,在连接部120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和辅助件130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例如,可以是在侧壁1202上形成凹槽1204并在辅助件130上形成的与该凹槽1204相配合的凸起或者凸条1306,从而组成上述卡接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在侧壁1202上形成的凸起并在辅助件130上形成与该凸起相配合的凹槽1204。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或者凸条1306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优选地,在辅助件130上形成凸条1306,并在侧壁1202上形成与该凸条1306相匹配的定位槽1205,从而使得凸条1306可以卡接在该定位槽1205中,从而防止辅助件130的轴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在辅助件130上形成凸条1306,并在侧壁1202上形成有与该凸条1306相配合的定位槽1205,以及在管壁1102上形成有与该凸条1306相配合的卡槽1103的情况下,凸条1306可以同时卡紧在定位槽1205和卡槽1103中,从而实现机臂连接组件10的定位并防止其轴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设置上述卡接结构时,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可以抵顶在上述卡接结构上,从而可以省略上述实施例4所述的凸起。尤其是当支撑管110的管壁1102上设置有与上述凸条1306相配合的卡槽1103时,支撑管110和凸条1306可以在轴向上卡紧,因此,更可以省略上述实施例4所述的凸起。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在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和辅助件130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实现了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的卡紧,从而提高了机臂连接组件10与连接部120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
继续参考图3-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基础上,具体将辅助件130设置为包括支撑块,该支撑块设置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内,并且该支撑块与连接部120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一起将开口端的管壁1102夹持在这二者之间。同时,紧固件140的头部穿过侧壁1202和管壁1102固定在支撑块上,也即,紧固件140的两端分别与侧壁1202和支撑块接触。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支撑块应做广义解释,例如可以是具有曲面的片状结构或者是实心或者空心的块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无人飞行器1的参数具体设置。上述无人飞行器1的参数例如可以是:无人飞行器1的重量、机臂连接组件10的强度以及飞行速度和提升力、灵活度等。
本实施例的机臂连接组件10,通过将辅助件130具体设置成支撑块可以减少组件的结构数量,从而降低无人飞行器1的重量,以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续航时间和飞行速度以及爬升能力等性能。
进一步,可以将支撑块设置成包括: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这两个支撑块对称设置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空腔1101的轴线两侧,从而将空腔1101轴线两侧的管壁1102分别夹持在第一支撑块1301和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之间,以及夹持在第二支撑块1302和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之间。具体来说,就是如图3所示的那样,右侧的管壁1102夹持在右侧侧壁1202和第一支撑块1301之间,左侧的管壁1102夹持在左侧侧壁1202和第二支撑块1302之间。
同时,为了紧固上述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将紧固件140设置成包括:第一紧固件140和第二紧固件140。第一紧固件140的头部穿过右侧的侧壁1202和右侧的管壁1102固定在第一支撑块1301上从而实现右侧的管壁1102的夹紧。第二紧固件140的头部穿过左侧的侧壁1202和左侧的管壁1102固定在第二支撑块1302上从而实现左侧的管壁1102的夹紧。
优选地,继续参考图3,紧固件140还可以包括:第三紧固件140和第四紧固件140。其中,第三紧固件140与第一紧固件140间隔一定距离,第四紧固件140与第三紧固件140对称,从而使得第一紧固件140和第二紧固件140的轴线与第三紧固件140和第四紧固件140的轴线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可以为任意形状的能够为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提供支撑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具有与管壁1102内表面形状匹配的曲面的板状结构。并且,可以优选地将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的形状设置成相同的以降低零部件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时,第一紧固件140、第二紧固件140、第三紧固件140、第四紧固件140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使用螺丝或者铆钉。例如,可以是如图3-6所示的使用四个螺丝,从而实现机臂连接组件10的可快速拆装的目的;或者,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使用四个铆钉,从而进一步降低管壁1102与侧壁1202和支撑块之间的间隙,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
再进一步,可以在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的两端设置连接板,以将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连接在一起。这样,在使用紧固件140固定管壁1102和第一支撑块1301、第二支撑块1302时,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所受到的压紧力可以部分分散到连接板上,从而防止管壁1102和支撑块之间出现间隙,提高无人飞行器1飞行时的稳定性。优选地,如图3-6所示,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1303和第二连接板1304。其中,第一连接板1303和第二连接板1304间隔一段距离设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1303和第二连接板1304可以进一步分散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的压紧力,从而进一步减少管壁1102与第一支撑块1301、第二支撑块1302之间的间隙,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更优选地,第一连接板1303和第二连接板1304的弯曲方向相反,从而能更好的适应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所受到的压紧力的方向,使得二者受到的压紧力能更好的被分散以降低管壁1102与第一支撑块1301、第二支撑块1302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
更进一步,在第一支撑块1301上还可以设置加强筋1305,以提高第一支撑块1301对管壁1102的支撑能力。具体的,加强筋1305设置在第一支撑块1301的内侧表面,也即第一支撑块1301与远离管壁1102内表面的一侧表面,也即,图4中所示的右侧表面。在固定管壁1102和辅助件130时,第一紧固件140的头部穿过连接部120容纳空腔1203的侧壁1202、管壁1102和第一支撑块1301后固定在加强筋1305上。同理的,加强筋1305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块1302的内侧表面上。优选地,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可以在第一支撑块1301的内侧表面以及第二支撑块1302的内侧表面均设置加强筋1305,同时设置两个分别与加强筋1305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303和第二连接板1304,从而形成一个与第一支撑块1301和第二支撑块1302的内侧表面连接的环状结构。当然,在具体制作时,可以将上述第一支撑块1301、第二支撑块1302、第一连接板1303、第二连接板1304以及加强筋1305一体制造从而形成一体结构以加强辅助件130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
请参考图1-8,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1包括:中心架20、机臂连接组件10、以及旋翼动力装置30。其中,中心架20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模块,中心架20内部设置有处理模块,中心架20的下方搭载挂载物。同时,中心架20通过机臂连接组件10承载旋翼动力装置30。
在本实施例中,旋翼动力装置30通过机臂连接组件10承载,这样,在无人飞行器1飞行时通过旋翼动力装置30中旋翼的转动可以为无人飞行器1提供升力以及转向力等,以实现无人飞行器1在空中飞行、悬停以及转向等各种飞行姿态的调整。并且通过中心架20的处理芯片控制旋翼动力装置30中的电子调速器控制电动机的输出以控制旋翼的转速从而控制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速度,以实现无人飞行器1飞行节奏的控制。
以上详细描述了无人飞行器1的旋翼动力装置30通过机臂连接组件10承载的具体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对于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而言,可以仅某些旋翼动力装置30通过下述的机臂连接组件10承载,也可以全部的旋翼动力装置30均通过下述的机臂连接组件10承载。比如,图8示出了一个六旋翼的无人飞行器1,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在将一个旋翼动力装置30或者两个及以上的旋翼动力装置30通过下述的机臂连接组件10承载。因此,上述对于无人飞行器1的具体描述,应该理解为对本申请发明构思的一种描述,而不应该视为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另外,虽然图8仅示出了具有六旋翼的无人飞行器1,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申请可以应用到具有任意旋翼个数的无人飞行器1上,例如,单旋翼无人飞行器1、双旋翼无人飞行器1、四旋翼无人飞行器1等。
本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机臂连接组件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通过在机臂连接组件10的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的内侧或者外侧设置辅助件130,从而将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夹持在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之间。这样,在使用紧固件140固定支撑管110开口端、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时,紧固件140的两端分别与辅助件130和连接部120抵接,也即,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由点接触式受力改变为面接触式受力。通过以上方式就可以将管壁1102受到的紧固力分散,避免了点接触所造成的管壁1102变形的问题,也就使得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和连接部120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解决了无人飞行器1在飞行过程中也就不会出现由于连接不稳造成的抖动现象,提高了无人飞行器1的飞行稳定性。并且,设置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空腔1101内的辅助件130或者套接在支撑管110开口端空腔1101内的连接部120还能为支撑管110的开口端提供支撑力,进一步保证支撑管110开口端的管壁1102不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辅助件和紧固件;
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与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中心架上设置的连接部相互套接;
所述辅助件设于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内侧或外侧,以将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所述辅助件与所述中心架的连接部之间;
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辅助件、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以及所述中心架的连接部固定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并且所述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件及所述中心架的连接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空腔内,所述辅助件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管壁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为弹性垫片或刚性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为筒状的弹性衬套或刚性衬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凸台,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抵顶在所述凸台的端面上以限制所述支撑管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容纳空腔,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套设在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辅助件伸入所述开口端的空腔内,以将所述管壁夹持在所述辅助件和所述容纳空腔的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上形成有凸起,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抵顶在所述凸起的端面上以限制所述支撑管的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与所述连接部为分体结构,所述辅助件的一端设在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空腔内,所述辅助件的另一端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容纳空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上形成有凸条,所述支撑管开口端的管壁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凸条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容纳空腔的侧壁和辅助件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为所述侧壁上形成的凹槽以及所述辅助件上形成的凸条。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所述连接部的容纳空腔的侧壁与所述支撑块之间,所述紧固件的头部穿过所述侧壁和管壁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空腔的轴线两侧;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夹持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侧壁之间,以及所述支撑管的开口端的管壁还夹持在所述第二支撑块与侧壁之间;
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头部穿过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管壁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头部穿过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管壁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间隔一段距离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弯曲方向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头部穿过所述侧壁、所述管壁以及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在所述加强筋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多个,所述多个紧固件在所述管壁上均匀分布。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紧固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轴线两侧。
21.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心架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心架可转动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管为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臂或机臂组件;
或/及,所述紧固件为螺丝或者铆钉;
或/及,所述支撑管为碳纤维管;
或/及,所述支撑管的横截面为椭圆环。
23.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架及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机臂连接组件;其中,机臂连接组件的支撑管与中心架上设置的连接部相互套接在一起。
CN201620270770.2U 2016-04-01 2016-04-01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99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0770.2U CN205499315U (zh) 2016-04-01 2016-04-01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0770.2U CN205499315U (zh) 2016-04-01 2016-04-01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9315U true CN205499315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3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077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99315U (zh) 2016-04-01 2016-04-01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93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8513A (zh) * 2016-11-16 2017-02-22 北京韦加无人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机臂及无人机
CN107074340A (zh) * 2016-04-01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架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4340A (zh) * 2016-04-01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架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07074340B (zh) * 2016-04-01 2019-07-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架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06428513A (zh) * 2016-11-16 2017-02-22 北京韦加无人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机臂及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2964B (zh) 多旋翼无人机
RU2117604C1 (ru) Демпфирующий узел несущих винтов беспилотного воздушн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RU2108267C1 (ru) Тороидальный фюзеляж беспилотного воздушн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205499315U (zh)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RU2125952C1 (ru) Лопастной подузел несущего винта беспилотного воздушн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US20040056149A1 (en) Biomimetic mechanism for micro aircraft
US6427942B2 (en) Stiffness de-coupled skid landing gear
CN111542476A (zh) 飞行模块
RU2108269C1 (ru) Соосный подузел трансмиссия/центральная втулка узла несущих винтов беспилотного воздушн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US8770513B2 (en) Resilient aircraft engine mounts and aircraft engine mounting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1516853A (ja) 防振装置用の慣性質量部
CN205554623U (zh) 一种光学变焦吊舱
US20100012775A1 (en) Torsionally De-Coupled Engine Mount System
CN110053760B (zh) 一种柔性变形机翼
ITRM20090222A1 (it) Giunto omocinetico per rotori di elicotteri
CN110282144A (zh) 减震结构及使用该减震结构的云台组件、无人机
KR20210055263A (ko) 드론용 프레임
CN212220541U (zh) 植保无人机用快插式机臂
CN107074340B (zh)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架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08177780B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植保无人机
CN210235329U (zh) 一种新型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机体武器挂梁
CN106005404A (zh) 一种扑翼机机翼
CN2506540Y (zh) 直升机外挂装置
CN208181413U (zh) 一种平稳减震多旋翼无人机机身盒
CN209209022U (zh) 电机安装座、电机组件、机臂组件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