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8004U -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8004U
CN205028004U CN201520784435.XU CN201520784435U CN205028004U CN 205028004 U CN205028004 U CN 205028004U CN 201520784435 U CN201520784435 U CN 201520784435U CN 205028004 U CN205028004 U CN 205028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sheet
light
backlight module
guide device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44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朝淯
张晓阳
张佑毓
陆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L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hi Lin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L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L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 L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844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8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8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80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导光元件、光源以及背板。导光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及一个出光面。光源邻设于入光面,并可发出光线由入光面入射至导光元件,且由出光面射出。背板承载导光元件及光源,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第三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夹设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三结构层之间,且第二结构层中形成多个孔洞。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能兼顾强度并减轻重量背板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介质本身不会发光,为了达到显示效果,必须提供光线辉度足够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即背光模组)给液晶显示面板,以显示所需画面。
在公知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中,一般是利用背板来承载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等元件;为了提供元件较佳的保护性,背板一般选用强度较佳的金属或合金等材料,以避免碰撞、电磁波、电击或水气等现象损毁背光模组或显示面板。然而,使用金属或合金的背板,使得显示装置的整体材料成本较高,而且有重量较重的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具有重量较轻及成本较低的优点,一直是业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重量较轻及成本较低优点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元件、光源以及背板。导光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及一个出光面。光源邻设于入光面,并可发出光线由入光面入射至导光元件,且由出光面射出。背板承载导光元件及光源,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第三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夹设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三结构层之间,且第二结构层中形成多个孔洞。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光元件为导光板或扩散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层与第三结构层为平板状,且这些孔洞为多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边形可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结构层为波浪状,且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与第三结构层形成瓦楞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层面向导光元件的表面为光反射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反射元件,其设置于第一结构层与导光元件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或第三结构层的材料包含高分子材料、碳纤维、纸或金属。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冷阴极荧光灯管、热阴极荧光灯管、场发射荧光灯管或外部电极荧光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任一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相对而设,用以接收来自于背光模组的入射光。
承上所述,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中,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第三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夹设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三结构层之间,且第二结构层中形成多个孔洞。由此,相比公知技术使用金属或合金的背板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是通过第二结构层夹设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三结构层之间,且第二结构层中形成多个孔洞的背板来承载显示面板、导光元件及光源,由此避免碰撞或电磁波或电击或水气等现象损毁背光模组或显示面板。因此,不仅可使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的整体重量较轻,进一步使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具有材料成本较低的优点,且同时兼顾了背光模组的背板所需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至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1的示意图。在图标中显示了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实质上是两两相互垂直。其中,第一方向X可例如为由图1的左侧朝右侧水平延伸的方向,第三方向Z可例如为由图1的下方朝上方垂直延伸的方向,而第二方向Y可例如为同时垂直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的另一方向,也即垂直进入图1的图面的方向。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11以及背光模组2,其中背光模组2与显示面板11相对而设,显示面板11可接收来自于背光模组2的入射光线,以显示影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有胶框12,胶框12邻设于显示面板11与背光模组2,并具有承载面121。于此,显示面板11设置于承载面121上,以通过胶框12来承载显示面板11而与背光模组2相对而设。
显示面板11包括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及显示介质层(图未显示)。显示介质层夹设于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之间,并可为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2可为透光材质所制成,并例如为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塑料基板或其组合,但并不受上述材质的限制。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1是以薄膜晶体管基板,而第二基板112是以彩色滤光基板为例。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层(BlackMatrix)及滤光层(ColorFilter)也可分别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111成为BOA(BlackMatrixonArray)基板,或成为COA(ColorFilteronArray)基板,并不限定。
显示面板11进一步可包含二偏光板113、114,偏光板113(下偏光板)设置于第一基板111远离第二基板112的一侧,而偏光板114(上偏光板)设置于第二基板112远离第一基板111的一侧。于此,偏光板113贴合于第一基板111的下侧表面,而偏光板114贴合于第二基板112的上侧表面。借助两片偏光轴实质上相差90度的偏光板113、114,即可实现遮蔽背光源的功能,再利用控制电场的强弱可调整显示介质层产生偏转程度,进而调变光线的特性,实现让显示面板11显示影像的目的。
背光模组2包含导光元件21、光源23及背板29。另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光学膜片。
导光元件21是以透光材料制成,并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I及一个出光面O。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是侧光式背光模组,故导光元件21为导光板,且入光面I邻接于出光面O。其中,导光板(导光元件21)的剖面形状可例如为矩形或楔形。于此,以矩形的导光元件21,并往第一方向X延伸为例。另外,导光板(导光元件21)材料例如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或玻璃,并不加以限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若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时,则导光元件即为扩散板,且入光面与出光面为相对的两表面。在背光模组2中,导光元件21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来自于光源的光线的方向,并借助光线在导光元件21内部的反射、折射及散射等作用,同时搭配设置在导光元件21内部或表面的微结构,使光线由导光元件21的出光面O射出,进而形成显示面板11所需的均匀面光源。在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2并不限定为侧光式或直下式背光模组。
另外,胶框12除了承载面121之外,进一步包含设置面122。本实施例的设置面122是位于胶框12的侧面,且光源23设置于设置面122,使光源23邻设于导光元件21的入光面I,并可发出光线由导光元件21的入光面I入射至导光元件21,且由其出光面O射出。其中,光源23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231及一个基板232。基板232可为软性基板、硬性基板或软硬结合板,并可通过例如黏着层(图未显示)贴合于设置面122上。另外,发光元件231设置于基板232上,并与入光面I相对而设,且两者可接触或不接触。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231为发光二极管,例如但不限于包含发光二极管晶粒(die)、反射结构(例如反射杯或反射罩)及封胶体(图未显示),而发光二极管晶粒可以覆晶接合或表面接合技术设置于基板232上。另外,本实施例的光源23是以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光条(Lightbar)为例,并设置于导光元件21的一侧。不过,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在导光元件21的入光面I相对的一侧另外设置光源(图未显示),以使两个光源可分别由入光面I及与光面I相对的另一侧提供光线入射至导光元件21,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发光二极管之外,光源23也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热阴极荧光灯管(HCFL)、场发射荧光灯管(FieldEmissionFluorescentLamp,FEFL)、或外部电极荧光灯管(ExternalElectrodeFluorescentLamp,EEFL),本实用新型也不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由下到上依序具有4个光学膜片24、25、26、27为例。光学膜片24、25、26、27例如可分别为扩散片、棱镜片、增亮膜或其组合,并不加以限制,由此,使射出导光元件21的出光面O的光线穿过光学膜片24、25、26、27后可形成均匀的面光源。
背板29承载显示面板11、胶框12、导光元件21、光源23及光学膜片24、25、26、27,并避免碰撞或电磁波或电击或水气等现象损毁背光模组2或显示面板11。背板29至少包含第一结构层291、第二结构层292及第三结构层293。第二结构层292夹设于第一结构层291与第三结构层293之间,且第二结构层292中可形成多个孔洞H。于此,背板29是以一个第二结构层292夹设于一个第一结构层291与一个第三结构层293之间为例。不过,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背板29除了第一结构层291、第二结构层292及第三结构层293外,也可视实际需求进一步包含第四结构层、第五结构层…,以加强其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也不限制。其中,第一结构层291、第二结构层292或第三结构层293的材料可包含高分子材料、碳纤维、纸或金属或其任意组合,并不限定。
本实施例的第一结构层291与第三结构层293为平板状,而第二结构层292为波浪状。另外,在背板29中,第二结构层292与第一结构层291之间、第二结构层292与第三结构层293之间形成多个孔洞H,且第一结构层291、第二结构层292与第三结构层293形成单层的瓦楞结构,使得其结构强度可符合显示装置1的要求。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结构层291与第三结构层293的几何形状并不以附图所示的平板状为限,其也可形成其他几何形状,只需使得背板29可承载背光模组2的元件即可。
另外,本实施例并不使用反射元件,而是直接将第一结构层291面向导光元件21的底面B的表面设计成光反射面,以将射出底面B的光线再反射至导光元件21的内部,由此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具体而言,第一结构层291的光反射面可例如为金属镀层或反光镀膜的反射层。反射层可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材料,例如可包含金属、金属氧化物、高反射漆(白漆)、镜面涂层或其组合。
承上,相比公知技术使用金属或合金的背板而言,在显示装置1中,是通过第二结构层292夹设于第一结构层291与第三结构层293之间,且第二结构层292中可形成多个孔洞H的背板29来承载显示面板11、胶框12、导光元件21、光源23及光学膜片24、25、26、27,由此避免碰撞或电磁波或电击或水气等现象损毁背光模组2或显示面板11。因此,不仅可使显示装置1的整体重量较轻,更使显示装置1具有材料成本较低的优点。另外,本实施例并不在导光元件21的底面B设置反射片(板),而是直接将第一结构层291面向导光元件21的表面设计成光反射面,由此,也可节省反射板(片)的材料成本及组装工时,并减少显示装置1整体的厚度。
另外,请分别参照图2至图5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a~1d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1a与图1的显示装置1主要的不同在于,显示装置1的背板29的这些孔洞H是面向着第二方向Y,且其第二结构层292的波浪状是往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延伸;但是,显示装置1a的背板29a的这些孔洞H是面向着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且其第二结构层292a的波浪状是往第二方向Y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中,图2所示的背板29a的结构,也被包含在瓦楞结构的范畴中。
另外,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b与图1之显示装置1主要的不同在于,显示装置1b的背板29b的第二结构层292b中所形成的多个孔洞H分别为多边形(可为单层或多层),并为六边形,使得背板29b具有蜂巢状的结构特征。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多边形也可为三边形、四边形或五边形,本实用新型也不限制。
另外,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1c与图3的显示装置1b主要的不同在于,显示装置1b的背板29b的这些孔洞H是面向着第二方向Y,但是显示装置1c的背板29c的这些孔洞H是面向着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
另外,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1d与图3的显示装置1b主要的不同在于,显示装置1d的背光模组2d进一步可包括反射元件28,反射元件28设置在第一结构层291与导光元件21之间,并可将射出导光元件21的底面B的光线再反射至导光元件21的内部,由此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其中,反射元件28可为反射片,且其厚度小于导光元件21的厚度。反射元件28可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材料,而反射材料例如可包含金属、金属氧化物、高反射漆(白漆)、镜面涂层或其组合,也不限定。
此外,显示装置1a~1d其他元件的技术特征可参照显示装置1的相同元件,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中,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第三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夹设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三结构层之间,且第二结构层中形成多个孔洞。由此,相比公知技术使用金属或合金的背板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是通过第二结构层夹设于第一结构层与第三结构层之间,且第二结构层中形成多个孔洞的背板来承载显示面板、导光元件及光源,由此避免碰撞或电磁波或电击或水气等现象损毁背光模组或显示面板。因此,不仅可使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的整体重量较轻,更使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具有材料成本较低的优点,且同时兼顾了背光模组的背板所需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随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及一个出光面;
光源,邻设于所述入光面,并可发出光线由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元件,且由所述出光面射出;以及
背板,承载所述导光元件及所述光源,所述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及第三结构层,所述第二结构层夹设于所述第一结构层与所述第三结构层之间,且所述第二结构层中形成多个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为导光板或扩散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与所述第三结构层为平板状,且所述孔洞为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层为波浪状,且所述第一结构层、所述第二结构层与所述第三结构层形成瓦楞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面向所述导光元件的表面为光反射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反射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层与所述导光元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所述第二结构层或所述第三结构层的材料包含高分子材料、碳纤维、纸或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冷阴极荧光灯管、热阴极荧光灯管、场发射荧光灯管或外部电极荧光灯管。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
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而设,用以接收来自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入射光。
CN201520784435.XU 2015-10-12 2015-10-12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8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4435.XU CN205028004U (zh) 2015-10-12 2015-10-12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4435.XU CN205028004U (zh) 2015-10-12 2015-10-12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8004U true CN205028004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60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443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8004U (zh) 2015-10-12 2015-10-12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80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8280A (zh) * 2018-02-23 2018-08-28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12930087A (zh) * 2021-01-27 2021-06-08 昆山乙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清电视背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8280A (zh) * 2018-02-23 2018-08-28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12930087A (zh) * 2021-01-27 2021-06-08 昆山乙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清电视背板
CN112930087B (zh) * 2021-01-27 2022-07-19 昆山乙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清电视背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3871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514781B (zh) 背光单元
US7637646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8698975B2 (en) Prism sheet,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reof
CN104964213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5572967B (zh) 透镜、包含该透镜的发光装置及包含该发光装置的背光单元
US9477117B2 (en) Optical lens module and backlight unit
KR102621126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11627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352979A (zh) 背光模块
US855896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 light having improved light concentration efficiency
MX2012009374A (es) Dispositivo de iluminacion, dispositivo de presentacion visual y receptor de television.
KR201500413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102032753B1 (ko) 베젤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소자
CN204879711U (zh)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WO2017008326A1 (zh) 双面显示器
CN205028004U (zh)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202266945U (zh) 侧光式背光模组
KR10187880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1848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2063917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00857B1 (ko) Lcd 장치의 일체형 백라이트 구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64921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80063598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2798049A (zh) 一种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