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7019U - 通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7019U
CN204787019U CN201520524590.8U CN201520524590U CN204787019U CN 204787019 U CN204787019 U CN 204787019U CN 201520524590 U CN201520524590 U CN 201520524590U CN 204787019 U CN204787019 U CN 204787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chamber
indoor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245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永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245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7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7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7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包括:壳体、风机、空气处理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不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打开,使得室内的空气由室内进风口进入净化腔,然后通过风机排放到室外,从而使得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排出;并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使得室内的空气由室内进风口进入净化腔,同时室外的空气由室外通风口进入净化腔,然后通过风机排放到室内,这样既起到了补充氧气又起到了循环净化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Description

通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通风设备是将室外的空气送进室内,同时将室内的空气排放到室外,从而达到通风的目的。
现有的通风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风机2、控制板3、阀4和滤网5。壳体1上设置有室内回风口6、室外进风口7和室内出风口8,壳体1内设置有净化腔9;风机2、控制板3和滤网5设置于净化腔9内。风机2的出风口与室内出风口8相连通。控制板3用于控制风机2的运行以及阀4的挡板停止位置。
当阀4的挡板停止在A位置时,室内的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6进入净化腔9,然后经过滤网5过滤后,在风机2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出风口8送回室内,对室内的空气起到循环净化的作用。
当阀4的挡板停止在B位置时,室外的空气通过室外进风口7进入净化腔9,然后经过滤网5过滤后,在风机2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出风口8送入室内,对室内的空气起到补充氧气的作用。
但是,上述传统的通风设备只有室内空气的内循环净化和室外空气送入室内补充氧气的两种模式,无法迅速地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到室外,也就使得室内的二氧化碳或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能及时的降低,导致室内的空气无法得到有效地净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通风设备,以达到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风设备,包括:壳体、风机、空气处理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控制模块;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排风转换腔、净化腔和出风口静压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室外通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
所述室外通风口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相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净化腔相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相连通;
所述风机和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位于所述净化腔内,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与所述净化腔之间;
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与出风口静压腔之间;
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当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不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打开;并当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上述通风设备,其中,所述室外通风口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的两侧。
上述通风设备,其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灰尘过滤器、静电除尘器、活性炭网、光触媒网、紫外光杀菌灯、加热器和加湿器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风设备,当通过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不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打开,使得室内的空气由室内进风口进入净化腔,然后通过风机排放到室外,从而使得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排出;并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使得室内的空气由室内进风口进入净化腔,同时室外的空气由室外通风口进入净化腔,然后通过风机排放到室内,执行室内空气夹杂着部分室外空气的循环净化,这样既起到了补充氧气的作用又起到了室内空气循环净化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通风设备的各阀门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通风设备的各阀门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通风设备包括:壳体10、风机20、空气处理装置70、第一阀门40、第二阀门50、第三阀门60和控制模块30。
所述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进排风转换腔11、净化腔12和出风口静压腔13。其中所述进排风转换腔11和出风口静压腔13用于在上述各阀门的作用下为气流的流向提供转换空间,从而控制气流流向室内或者控制气流流向室外。
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室外通风口14、室内进风口15和室内出风口16。
所述室外通风口14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11相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15与所述净化腔12相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16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13相连通。
所述风机20和所述空气处理装置70位于所述净化腔12内,风机20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13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门40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11与所述净化腔12之间。
所述第二阀门50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11与出风口静压腔13之间。
所述第三阀门60位于所述室内出风口16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13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其作用是:当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不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40和第三阀门60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50打开;并当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40和第三阀门60打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50关闭。
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30中可设置有检测空气品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检测二氧化碳气体、VOC气体、PM2.5等;并判断室内空气品质是否达标。
当控制模块30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达标时,控制各阀门的状态如图2A所示,第一阀门40和第三阀门60打开,第二阀门50关闭。此时,空气流动方向参见图2A中的箭头,室外的空气由室外通风口14进入,然后经过第一阀门40进入净化腔12,同时室内的空气由室内进风口15进入净化腔12,然后进行空气混合,最后经过空气处理装置70处理后在风机20的作用下,气流依次流经出风口静压腔13和第三阀门60,最后通过室内出风口16送进室内。这样,既起到了补充氧气的作用又起到了室内空气循环净化的作用。其中,空气处理装置70可为灰尘过滤器、静电除尘器、活性炭网、光触媒网、紫外光杀菌灯、加热器和加湿器中的至少一个。
又当控制模块30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不达标时,控制各阀门的状态如图2B所示,第一阀门40和第三阀门60关闭,第二阀门50打开。此时,空气流动方向参见图2B中的箭头,室内的空气由室内进风口15进入净化腔12,然后在风机20的作用下,气流依次流经出风口静压腔13、第二阀门50和进排风转换腔11,最后通过室外通风口14排放到室外。这样,可以使得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排出,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风设备,该通风设备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风设备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室外通风口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的两侧。
参见图3A和图3B,壳体10上开设了室外通风口141和室外通风口142,以便于安装。其中,室外通风口141位于进排风转换腔11的左侧,室外通风口142位于进排风转换腔11的右侧。当安装时需要用室外通风口141时,可以把室外通风口142堵上;当安装时需要用室外通风口142时,就把室外通风口141堵上。
图3A和图3B所示的通风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图2A和图2B所示的通风设备完全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风机、空气处理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控制模块;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排风转换腔、净化腔和出风口静压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室外通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
所述室外通风口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相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净化腔相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相连通;
所述风机和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位于所述净化腔内,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与所述净化腔之间;
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与出风口静压腔之间;
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静压腔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当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不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打开;并当检测到室内空气品质达标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通风口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进排风转换腔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灰尘过滤器、静电除尘器、活性炭网、光触媒网、紫外光杀菌灯、加热器和加湿器中的至少一个。
CN201520524590.8U 2015-06-04 2015-07-18 通风设备 Active CN204787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4590.8U CN204787019U (zh) 2015-06-04 2015-07-18 通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5191 2015-06-04
CN201520524590.8U CN204787019U (zh) 2015-06-04 2015-07-18 通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7019U true CN204787019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7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24590.8U Active CN204787019U (zh) 2015-06-04 2015-07-18 通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701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434A (zh) * 2017-01-20 2017-05-10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可切换新风与换气功能的净化装置
CN107327985A (zh) * 2017-07-11 2017-11-07 上海九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放射性机房的空气快速净化***
CN111637575A (zh) * 2020-06-09 2020-09-08 齐鲁工业大学 通风组件及其加工制造方法及图书馆通风***
CN112665074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广东百朗新风***有限公司 一种单管道风机设备及利用其进行空气交换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434A (zh) * 2017-01-20 2017-05-10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可切换新风与换气功能的净化装置
CN107327985A (zh) * 2017-07-11 2017-11-07 上海九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放射性机房的空气快速净化***
CN111637575A (zh) * 2020-06-09 2020-09-08 齐鲁工业大学 通风组件及其加工制造方法及图书馆通风***
CN112665074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广东百朗新风***有限公司 一种单管道风机设备及利用其进行空气交换的方法
CN112665074B (zh) * 2020-12-22 2021-12-07 广东百朗新风***有限公司 一种单管道风机设备及利用其进行空气交换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2396B (zh)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和新风机
US20060035579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CN204787019U (zh) 通风设备
CN204202083U (zh) 通风设备
CN204704932U (zh) 空气净化***
CN103807928A (zh) 壁挂式通风净化机
CN205448092U (zh) 一种能调节空气湿度的带等离子体新风***
CN111322694B (zh) 与空调联动的杀菌消毒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KR20110077702A (ko) 친환경 에너지 절감형 공조장치
CN106247451A (zh)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
CN106352444A (zh) 一种新型高效新风机
CN204100476U (zh) 双向流室内外双循环新风空气净化***
CN107084466A (zh) 新风换气机
CN204128079U (zh)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
KR20190117897A (ko) 환기 겸용 공기청정기
CN208815638U (zh) 一种除臭通风***
CN205137723U (zh) 舒适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5261737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6288248A (zh) 空气净化方法及***
KR102307537B1 (ko) 외부공기의 유입이 방지되는 공기 청정시스템
CN209782906U (zh) 一种实验室节能排风***
KR102147799B1 (ko) 천장 매립형 공기청정기
CN209197050U (zh) 一种手术室空调***
CN205481367U (zh) 新风通风和室内空气净化机
CN203687321U (zh) 新风***进出风一体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