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4953U - 一种汽车、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及其电致光变色镜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及其电致光变色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4953U
CN204774953U CN201520347674.9U CN201520347674U CN204774953U CN 204774953 U CN204774953 U CN 204774953U CN 201520347674 U CN201520347674 U CN 201520347674U CN 204774953 U CN204774953 U CN 204774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uminescent
view mirror
glassy layer
light
electr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76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钊
陈佳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ilver Haiy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476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4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4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4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致光变色镜片,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设置于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的密封框,密封框、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围成容纳有电致光变色材料的密封容腔;第一玻璃层的第一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第二玻璃层的第二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层。本申请中,当光照射到电致光变色材料上时,其在光电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令电致光变色镜片变色,使其对光的吸收和反射性能变化,从而令其反射出的光的强度降低,应用到汽车的外后视镜上,就能够起到防眩功能,从而降低眩目光对驾驶员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的一种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以及具有该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的汽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及其电致光变色镜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致光变色镜片,以及具有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的一种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的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特别是汽车夜间行驶时,后方车辆车头大灯的灯光会照射到车的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上,经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反射的强光照射在驾驶员的眼睛上会产生眩目光,影响驾驶员视线。眩目光在车辆时速较高时,会使刹车距离大大增加,因此对夜间驾驶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威胁。
为了避免眩目光对驾驶员的影响,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该问题。第一种方法是在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上镀具有防眩效果的复合膜,但是,由于这种复合膜对光的反射,以及达到的防眩效果基本依赖于各膜层的性能,因此需要定期对其防眩效果进行查验,以防止因膜层脱落而使防眩效果变差,一旦查验不及时,就会存在安装隐患,所以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上镀复合膜的防眩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另一种方法,是用电致光变色(某些材料在紫外、可见光或/和近红外区域的照射下,其透射率、反射率或吸收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稳定的可逆变化的现象称为电致光变色,其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技术改变汽车后方大灯照射在后视镜上的反射率,消除后视镜反射光对驾驶员造成的眩目,其防眩目效果较为理想。但是,目前该种技术仅仅应用在汽车的内后视镜上,而汽车的外后视镜则未涉及,导致外后视镜反射的眩目光仍然会对驾驶员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如何降低外后视镜对驾驶员造成的眩目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致光变色镜片,该电致光变色镜片能够降低反射光的强度,所以将其应用至汽车的外后视镜上时,能够提高外后视镜的防眩效果,从而降低甚至避免了外后视镜对驾驶员造成的眩目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致光变色镜片,其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层与所述第二玻璃层之间的密封框,其中:
所述密封框、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共同围成容纳有电致光变色材料的密封容腔;
围成所述密封容腔的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
围成所述密封容腔的所述第二玻璃层的第二内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电致光变色材料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层配合工作,以调节反射光强度的第二导电层。
优选地,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层上,能够将照射到所述第二玻璃层上的光反射至密封容腔中的反射层。
优选地,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或者,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层的远离所述密封框的第二外表面上。
优选地,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中,所述反射层为半透射式反射膜层或全反射式反射膜层,且所述反射层的材质为银反射层、银合金反射层、铝反射层或铝合金反射层。
优选地,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层上,能够显示行车信息的显示块。
优选地,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中,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构成双平面结构,或者构成双曲面结构,或者构成一者为平面另一者为曲面的单曲面结构。
优选地,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中,所述密封框由胶条首尾连接而成,并且所述胶条各部分的宽度均相等,以保证所述密封容腔各处的宽度一致。
一种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包括电致光变色镜片和支撑并连接所述电致光变色镜片的壳体,该电致光变色镜片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光变色镜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内后视镜和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该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
优选地,上述汽车中,所述内后视镜为具有电子变色材料和导电层的防眩内后视镜,并且所述防眩内后视镜和所述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均与同一测光控制器电导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密封框、电致光变色材料,以及设置在第一玻璃层上的第一导电层,和设置在第二玻璃层上的第二导电层。其中,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密封框能够共同围成一个密封容腔,电致光变色材料位于该密封容腔中,而设置在第一玻璃层上的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一玻璃层的围成密封容腔的第一内表面上,即第一导电层与密封容腔中的电致光变色材料接触,设置在第二玻璃层上的第二导电层,位于第二玻璃层的围成密封容腔的第二内表面上,即第二导电层也与电致光变色材料接触。当光穿过第一玻璃层和第一导电层而照射到电致光变色材料上时,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电致光变色材料在电压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对光的吸收和反射性能也发生变化,从而令其反射出的光的强度降低,应用到汽车的外后视镜上,就能够起到防眩功能,从而降低甚至避免外后视镜反射的眩目光对驾驶员造成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电致光变色镜片的一种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以及具有该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的汽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状的电致光变色镜片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为图3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6中:
第一玻璃层1、第二玻璃层2、密封框3、密封容腔4、第一导电层5、第二导电层6、反射层7、壳体8、显示块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致光变色镜片,该电致光变色镜片能够降低反射光的强度,所以将其应用至汽车的外后视镜上时,能够提高外后视镜的防眩效果,从而降低甚至避免了外后视镜对驾驶员造成的眩目影响。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主体部分包括第一玻璃层1、第二玻璃层2和密封框3,密封框3设置在第一玻璃层1与第二玻璃层2之间,并与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共同围成一个密封容腔4,该密封容腔4中盛装有电致光变色材料。并且,在第一玻璃层1的第一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电致光变色材料接触的第一导电层5,在第二玻璃层2的第二内表面上设置有也与电致光变色材料接触的第二导电层6。
电致光变色材料配合通电的第一导电层5和第二导电层6,结合额外设置的电子感应***(即后续提到的测光控制器),可以根据照射进电致光变色镜片内的光的强度,调节反射出的反射光的强度,使反射出的光强度降低,应用到汽车的外后视镜上,就能够起到防眩功能,从而降低甚至避免外后视镜反射的眩目光对驾驶员造成的影响。该电致光变色镜片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眩目光,而且其也较为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玻璃层2上,能够将照射到第二玻璃层2上的光反射至密封容腔4中的反射层7。如图1所示(图中以反射层7设置在第二导电层6和第二内表面之间为例来进行体现),光如箭头所示方向进入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中,光穿过第一玻璃层1和第一导电层5后到达密封容腔4中,在第一导电层5、电致光变色材料和第二导电层6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反射出的光强度的调节。而光在反射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光穿过电致光变色材料而照射到第二玻璃层2上,设置反射层7则能够通过反射层7将该部分光再次反射至密封容腔4中,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对光的调节效果。
本实施例中,反射层7的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将反射层7设置在第二内表面上,并使其位于第二内表面与第二导电层6之间,如图1所示,或者,反射层7设置在第二玻璃层2的远离密封框3的第二外表面上。此两种反射层7的设置方式,均能实现将穿过密封容腔4的光反射回密封容腔4的目的,所以两种设置方式均可。
并且,反射层7也可以为不同的类型,即反射层7可以为半透射式反射膜层,其也可也是全反射式反射膜层。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反射层7的类型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例如半透射式反射膜层和全反射式反射膜层,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反射层7的材质为银、银合金、铝或铝合金。这几种金属在众多金属中具有更加良好的光反射性能,所以本实施例优选反射层7的材质为银、银合金、铝和铝合金中的一者。本实施例中,优选电致光变色材料由介质和介质作为载体的金属化合物组成,并且该介质为胶态、液态或固态。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的功能全面性,优选在电致光变色镜片的第二玻璃层2上设置显示块9(即体积较小的显示屏),用于在电致光变色镜片上显示车辆行驶的信息(例如车辆后方盲区车辆、温度、转向等),以便驾驶员了解车辆及路面和车后的状况。本实施例优选将显示块9设置在第二玻璃层2的第二外表面上,如图4和图5所示。当然,在不影响其他构件正常设置的情况下,该显示块9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为第二玻璃层2的任一表面,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适应不同汽车或汽车上不同位置的安装需要,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构成的结构,可以为双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也可以为双曲面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未示出第一导电层5、第二导电层6和反射层7),或者采用一者为平面另一者为曲面的单曲面结构(图中未示出)。基于不同的安装需求,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由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组成的电致光变色镜片的曲率,其整体可以为平面结构,即图1所示结构,也可以整体为曲面结构,即图2所示结构,当然,还可以为只有一个侧面具有曲率的单曲面结构。
优选的,密封框3由胶条首尾连接而成,并且胶条各部分的宽度均相等,以保证密封容腔4各处的宽度(第一导电层5和第二导电层6之间的距离)一致。本实施例中,优选密封框3为橡胶材质,因为橡胶自身具有弹性,其与其他部件配合时密封效果较好,所以优选其采用橡胶材质。当然,在满足密封要求的情况下,密封框3也可也为其他材质,例如硅胶、塑胶等。本实施例中,令胶条各部分的宽度均相等,是为了保证形成的密封容腔4各处的宽度均一致,以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开启防眩功能时的防眩效果。如果,密封容腔4各处的宽度不一致,则会产生镜片色度不均的现象,会影响防眩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如图6所示,该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该电致光变色镜片设置在壳体8上,壳体8对电致光变色镜片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
由于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光变色镜片,所以该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由电致光变色镜片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应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的汽车,包括内后视镜和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该内后视镜为具有电子变色材料和导电层的防眩内后视镜,并且该防眩内后视镜和上述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均与同一测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导通。这样,汽车通过设置测光控制器,就能够自动对防眩内后视镜和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同时进行控制,进而随着外界光强度的变化,实现反射光强度的自动调节,进而令防眩效果随着外界光强变化而灵活改变,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的实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同样的,该汽车由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带来的其他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应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其余的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光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层与所述第二玻璃层之间的密封框,其中:
所述密封框、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共同围成容纳有电致光变色材料的密封容腔;
围成所述密封容腔的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
围成所述密封容腔的所述第二玻璃层的第二内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电致光变色材料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层配合工作,以调节反射光强度的第二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层上,能够将照射到所述第二玻璃层上的光反射至密封容腔中的反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或者,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层的远离所述密封框的第二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半透射式反射膜层或全反射式反射膜层,且所述反射层的材质为银反射层、银合金反射层、铝反射层或铝合金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层上,能够显示行车信息的显示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构成双平面结构,或者构成双曲面结构,或者构成一者为平面另一者为曲面的单曲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光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由胶条首尾连接而成,并且所述胶条各部分的宽度均相等,以保证所述密封容腔各处的宽度一致。
8.一种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包括电致光变色镜片和支撑并连接所述电致光变色镜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光变色镜片为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光变色镜片。
9.一种汽车,包括内后视镜和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为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后视镜为具有电子变色材料和导电层的防眩内后视镜,并且所述防眩内后视镜和所述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均与同一测光控制器电导通。
CN201520347674.9U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汽车、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及其电致光变色镜片 Active CN204774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7674.9U CN20477495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汽车、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及其电致光变色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7674.9U CN20477495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汽车、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及其电致光变色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4953U true CN204774953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7674.9U Active CN20477495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汽车、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及其电致光变色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49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7417A (zh) * 2019-02-28 2019-05-1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防眩显示器、显示***、汽车和防眩方法
WO2021143367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7417A (zh) * 2019-02-28 2019-05-1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防眩显示器、显示***、汽车和防眩方法
CN109747417B (zh) * 2019-02-28 2021-03-0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防眩显示器、显示***、汽车和防眩方法
WO2021143367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8663A (en) Electrochromic mirrors and devices
US10525674B2 (en) Glazed vehicle roof
CN201383065Y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CN201273979Y (zh) 电致光变色镜和防眩装置
CN202782923U (zh)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
EA029308B1 (ru) Стеклянная крыш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средства для освещения и средства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ки светопроницаемости
CN209514265U (zh) 无边框防眩目后视镜
US20180284521A1 (en) Smart window having dimming function
CN207120701U (zh) 一种无位错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
US10150352B2 (en) Illuminated window assemblies having light-diffusing elements
CN204774953U (zh) 一种汽车、电致光变色外后视镜及其电致光变色镜片
CN203573064U (zh) 一种防眩光汽车后视镜
CN206863436U (zh) 一种无边框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
CN206411391U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WO2014084064A1 (ja) 自動車用光量調整器
KR101601552B1 (ko) 눈부심 저감형 미러
CN219065951U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CN207466493U (zh) 一种新型后视镜
CN108490711A (zh) 一种无边框电致变色镜片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09888748U (zh)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
CN214405904U (zh) 一种自动防眩晕型汽车前大灯
CN207550073U (zh) 汽车红外后视镜
CN207773016U (zh) 一种光致变色防炫目后视镜
CN216848409U (zh)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
CN206115107U (zh) 一种液晶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30

Address after: 250100 Shandong high tech Zone, Ji'nan Qilu Software Park, block C, floor thre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Silver Haiy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C, block B305, Qilu Software Park, hi tech Zone, Shandong, Ji'nan 250014, China

Patentee before: Wang 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