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6301U - Usb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Usb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6301U
CN204696301U CN201520433405.4U CN201520433405U CN204696301U CN 204696301 U CN204696301 U CN 204696301U CN 201520433405 U CN201520433405 U CN 201520433405U CN 204696301 U CN204696301 U CN 204696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ion shell
metallic gasket
usb connector
connect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334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云
赖中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334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6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6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6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连接器结构,其具有一绝缘壳体、多数端子、一金属垫片及一屏蔽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槽,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可容一对接连接器***匹配,各该端子是分别被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且各该端子的一部分是暴露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中,该屏蔽壳体是环绕于该绝缘壳体及该金属垫片外,该屏蔽壳体与该金属垫片保持电性连接关系,该绝缘壳体完全阻绝于各该端子与该金属垫片间,且各该端子为下料端子,利用采用下料端子的优势,可以简单地以增加金属薄板材料板厚的情形下,提升端子传输电流的能力。

Description

USB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USB-IF于2014年08月11日制定了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工业标准规范,该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具有体积小、可容许终端使用者双向***及支持大电流传输三个特色。相关现有技术的揭露除该工业标准规范外,如图7及图8所示,中国实用新型公告第CN204243368号专利也揭露了该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
所述现有技术所揭露的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A、多数端子B、一屏蔽壳体C及一对金属垫片D所组成。该绝缘壳体A定义一对接槽A1可供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匹配,该绝缘壳体A固定有若干端子B,各该端子B至少延伸部分弹性接触部B1进入该绝缘壳体A对接槽A1。该屏蔽壳体C是环绕于该绝缘壳体A外,该屏蔽壳体C是对该绝缘壳体A内的多数端子B提供电磁屏蔽保护。该绝缘壳体A相对二面分别进一步开设一穿槽A2,穿槽A2是自该绝缘壳体A外贯穿至该绝缘壳体A对接槽A1内,且各该穿槽A2内装置该金属垫片D,各该金属垫片D朝向该绝缘壳体A对接槽A1延伸有弹指D1。
在所述现有技术揭露中,包括该专利及工业标准规范,该USB 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端子B皆属于弯折端子(forming terminal)。一般业界通称的弯折端子是一种由金属薄板材料裁切并拗折而成的端子,且该弯折端子的接触面为非金属薄板材料的裁切面。
由于在所述现有技术揭露都是使用弯折端子,因此受限于端子B材料几何形状的特性,必须考虑各该端子B与该金属垫片D间在狭小的空间中意外短路,因此该现有技术皆揭露使用一绝缘膜E阻隔于各该端子B与各该金属垫片D间。
对生产线而言,该绝缘膜E的设置是浪费工时、不经济的手段,因此应对该现有技术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USB连接器结构,其不须浪费生产线工时而在各该端子与该金属垫片间另外铺设一绝缘膜。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SB连接器结构,其具有一绝缘壳体、多数端子、一金属垫片及一屏蔽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槽,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可容一对接连接器***匹配,各该端子是分别被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且各该端子的一部分是暴露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中,该金属垫片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垫片朝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延伸多数具弹性的弹指,该屏蔽壳体是环绕于该绝缘壳体及该金属垫片外,该屏蔽壳体与该金属垫片保持电性连接关系,该绝缘壳体完全阻绝于各该端子与该金属垫片间,且各该端子为下料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垫片是一种金属材料的环形体,且该金属垫片是被环绕于该绝缘壳体与该屏蔽壳体间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该端子分别具有一弹性接触端、一连接部及一固定端,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是与可与该对接连接器建立电性连接,各该端子连接部是连接各该端子对接端及固定端,且各该端子连接部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内,各该端子固定端是延伸出该绝缘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是被排列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且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在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是被排列为二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数端子排列为上下两排,所述排列为上下两排的端子为同一排固定于相同结构的绝缘子上的端子相互匹配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该端子固定端具有扭转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数端子是被成形于同一金属薄板材料,且各该端子在弹性接触端与固定端之间具有一扭转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被排列为二排的端子间具有一金属隔离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隔离板在前后方向上呈H形,中间部位的厚度较左右两侧边的厚度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排的端子与金属隔离板的间距为0.275mm。
 由于一般业界所理解的下料端子是一种自一金属薄板材料裁切成型的端子,且该下料端子是以该金属薄板材料的裁切边作为与该对接连接器形成电性连接的接触面。由于相较于弯折端子,在相同弹性变形量时,这种下料端子可以对该对接连接器输出较大正向力,借以降低电阻值。同理,在对该对接连接器输出相同正向力时,该下料端子具有较小的弹性变形量。
已知,端子的截面积与该端子传输电流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本创作可以利用采用下料端子的优势,可以简单地以增加金属薄板材料板厚的情形下,提升端子传输电流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图。
图5为图2中下料端子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金属隔离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为中国实用新型公告第CN204243368号专利所揭露技术的***图。
图8为图7中弯折端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是揭露一种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结构为例,说明将本实用新型所揭露技术应用于该C型线缆终端连接器的实施情形。
在所述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揭露中,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1、多数端子2、一金属垫片3、一金属隔离板4及一屏蔽壳体5。该绝缘壳体1具有一对接槽11及多数收容槽12,且该绝缘壳体1是用来固定各该端子2间的相对位置。该连接器是被用来与一对接连接器(图式中未揭露)***匹配,该连接器的绝缘壳体1对接槽11是用来收纳该对接连接器的一部分,使该二连接器能建立相互电连接的关系。
各该端子2分别具有一弹性接触端21、一连接部22及一固定端23,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是适于弹性位移,且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是被用来与该对接连接器建立电性连接关系。各该端子2连接部22是连接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及固定端23,且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是分别被收容于该绝缘壳体1一收容槽12内(参图4),各该端子2固定端23是延伸出该绝缘壳体1。该绝缘壳体1对接槽11与各该收容槽12相连通,使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可以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1对接槽11。
各该绝缘壳体1收容槽12是分别容纳一端子2弹性接触端21,避免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意外接触相邻近端子2。对于具有线缆终端连接器产业知识的从业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各该端子2固定端23是可以被直接焊接在一束线缆(图式中未揭露)的终端、透过一小型电路板(cradle card,图式中未揭露)而间接焊接于一束线缆(图式中未揭露),或以骑板(straddle mount)方式跨于一小型电路板的电路接点(图式中未揭露)再间接与一束线缆形成电性连接状态。由于所述各该端子2固定端23与该整数线缆的关系皆为业界惯常应用的手段,这些业界惯用的技术手段都可以将各该端子2固定端23电连接至一束线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揭露中,该多数端子2连接部22是被固定于二绝缘子6,各该绝缘子6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1,借此使各该端子2间接固定于该绝缘壳体1。该多数端子2排列为二排,为同一排固定于相同结构的绝缘子6上的端子2相互匹配而成。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由于各该端子2是分别被固定于该二绝缘子6,因此各该端子2的弹性接触端21是成一排排列于该二绝缘子6之一。由于该二绝缘子6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1,且各该端子2的弹性接触端21是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1对接槽11内,因此在该绝缘壳体1对接槽11内,各该端子2的弹性接触端21是成二排排列。
多数端子排列为上下两排,所述排列为上下两排的端子
由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的可行选择,习于连接器技术者自然可以想见将个别端子2直接固定于该绝缘壳体1,不论是透过干涉组装手段或埋入射出技术(insert molding),或将个别端子2固定于单一或多数个绝缘子6,再透过干涉(interference)的手段将该单一或多数绝缘子6固定于该绝缘壳体1。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1的主要功用在于固定各该端子2的位置,避免各该端子2相互意外接触,因此本实施例采用将各该端子2透过各该绝缘子6间接固定于该绝缘壳体1的手段实现固定各该端子2位置,习于此项技艺者自然可单纯以该二绝缘子6的相互干涉达成固定各该端子2的位置。此时,在该种变形的实施例中,并非不存在本实用新型所谓绝缘壳体1,而是由该二绝缘子6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谓绝缘壳体1。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由于各该端子2传输高频电子讯号时会对周围空间形成一电磁场,当多数端子2传输高频电子讯号便会造成空间中多个电磁场彼此干扰,使各该端子2传输的高频讯号出现噪声(noises)。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二绝缘子6间定位有一金属隔离板4,该金属隔离板4可以隔离该二绝缘子6上各别端子2间的电磁场干扰。此外,该金属隔离板4朝该绝缘壳体1的对接槽11内延伸有一对栓锁(latch)41,该栓锁41可以用来与该对接连接器形成干涉,降低该二连接器意外相互脱离的可能。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金属垫片3是被成形为一金属材料的环形体,该环形的金属垫片3在本实施例是被套在该绝缘壳体1、各该绝缘子6及该金属隔离板4外,借以拘束各零件间彼此的相对位置。由于该金属垫片3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1、各该绝缘子6及该金属隔离板4外,该金属垫片3与该绝缘壳体1外具有一屏蔽壳体5,且该金属垫片3与该屏蔽壳体5两者均为金属材料,因此该金属垫片3与该屏蔽壳体5可轻易地建立电性连接关系。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1没有在对应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的位置开槽,因此该绝缘壳体1完全阻隔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与该金属垫片3,使各该端子2弹性接触端21与该金属垫片3不会意外短路。此外,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金属垫片3朝该绝缘壳体1对接槽11内延伸多数具有弹性的弹指31,这些弹指31是可与该对接连接器形成电连接状态,则透过该金属垫片3可将该对接连接器与该屏蔽壳体5形成电性连接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揭露中,该金属垫片3为单一环形结构零件,此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的选择机构而已,非本实用新型只能适用于单一件的环形金属垫片3,熟习此项技艺者可将所述现有技术或其他现有技术所揭露的金属垫片3适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变形实施例中。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揭露中,各该端子2均为一种下料端子,即是由一金属薄板裁切成型且各该端子是以该金属薄板的裁切面为接触面与该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揭露中,该被固定于同一绝缘子6的各别端子2是利用同一金属薄板材料裁切成形,且为了使各该端子2能成为一下料端子,各该端子2是被扭转了一角度,约九十度(90°),使各该端子的材料裁切面能朝向该对接连接器。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揭露中,各该端子2固定端23附近分别具有一个扭转曲面24,这种扭转曲面24即是为了调整各该端子2材料裁切边的方向所致。然而,并非本实用新型所揭露技术的端子2都一定具有该扭转曲面24或该扭转曲面24一定是邻近于各别端子2的固定端23,因为有些端子2的扭转曲面24是存在于各该端子2外,或是存在于各该端子2的连接部22。
在所述有关于各该端子2扭转曲面24的揭露中,这是因为多数端子2被成形于同一金属薄板材料,必须弯折各该端子2的材料裁切面方向所致;然而熟习此项技艺者可以多数金属薄板分别成形一下料端子2,再以埋入射出或干涉机构的方式使各该端子2被固定于一绝缘子6,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下料端子2便没有扭转曲面24的存在,因为各该端子2未曾被相对该金属薄板扭转弯折。
如图5及图8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料端子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弯折端子示意图。虽该下料端子2虽然与该弯折端子B同为自一金属薄板材料裁切加工而成;然而该金属薄板材料的厚度t(thickness)是位于端子的不同表面。当需要增加下料端子2横断面的面积时,不必然必须增加该金属薄板的材料厚度,习于此项技艺者可以增加各该端子在该金属薄板裁切时的宽度w(width),也因为下料端子不必增加金属薄板材料厚度,所以不会使相邻端子间的距离缩小。相反地,对于弯折端子B,若需要增加端子横断面的面积时,除非缩小同一金属薄板材料上相邻端子B间的距离,否则只能增加该金属薄板的材料厚度。
所述增加端子横断面的面积在业界是经常面对的情况,特别是当端子需要传输较大电能或较大电流时,端子的截面积与该端子传输电能或电流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金属隔离板8,该金属隔离板8在前后方向上呈H    形,中间部位变薄,较两侧边薄0.2mm,左右两侧边的厚度不变,在不改变端子2与金属隔离板8位置的情况下,使端子2与金属隔离板8的间距增加0.1mm,由0.175mm增加至0.275mm,在更高的大电流载荷要求下,可以进一步保证端子2与金属隔离板8不短路不击穿的高载荷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USB连接器结构,其具有一绝缘壳体、多数端子、一金属垫片及一屏蔽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槽,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可容一对接连接器***匹配,各该端子是分别被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且各该端子的一部分是暴露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中,该金属垫片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垫片朝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延伸多数具弹性的弹指,该屏蔽壳体是环绕于该绝缘壳体及该金属垫片外,该屏蔽壳体与该金属垫片保持电性连接关系,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完全阻绝于各该端子与该金属垫片间,且各该端子为下料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垫片是一种金属材料的环形体,且该金属垫片是被环绕于该绝缘壳体与该屏蔽壳体间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端子分别具有一弹性接触端、一连接部及一固定端,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是与可与该对接连接器建立电性连接,各该端子连接部是连接各该端子对接端及固定端,且各该端子连接部是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内,各该端子固定端是延伸出该绝缘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是被排列于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且各该端子弹性接触端在该绝缘壳体对接槽内是被排列为二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端子排列为上下两排,所述排列为上下两排的端子为同一排固定于相同结构的绝缘子上的端子相互匹配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端子固定端具有扭转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端子是被成形于同一金属薄板材料,且各该端子在弹性接触端与固定端之间具有一扭转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排列为二排的端子间具有一金属隔离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隔离板在前后方向上呈H形,中间部位的厚度较左右两侧边的厚度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排的端子与金属隔离板的间距为0.275mm。
CN201520433405.4U 2015-06-23 2015-06-23 Usb连接器结构 Active CN204696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3405.4U CN204696301U (zh) 2015-06-23 2015-06-23 Usb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3405.4U CN204696301U (zh) 2015-06-23 2015-06-23 Usb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6301U true CN204696301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33405.4U Active CN204696301U (zh) 2015-06-23 2015-06-23 Usb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63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752A (zh) * 2016-03-11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CN113677109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结构、移动终端和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752A (zh) * 2016-03-11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CN113677109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结构、移动终端和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52052A1 (en) Electrci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performance
CN108493716B (zh) 电连接器
US11342713B2 (en) Reversible USB receptacle having high-frequency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CN204088676U (zh) 高速传输母端连接器
CN104092059A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109088193B (zh) 一种低电噪音板对板连接器
CN204304086U (zh) 电连接器
TWM539165U (zh) 插座電連接器
CN103956617A (zh) 一种数位高频母座连接器
CN212033365U (zh) 电连接器
CN204696301U (zh) Usb连接器结构
CN203674484U (zh) 电连接器
US9780492B1 (en)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4212031A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用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410536B1 (en) Mobile terminal, power adaptor, and power interfa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4979669A (zh) 端子
JP5727765B2 (ja) コネクタ
US201100280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lural types of contacts
CN203950995U (zh) 一种数位高频母座连接器
CN210576602U (zh) 插套、插套组件和插座
CN207572604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3503824U (zh) 电连接器
CN202196917U (zh) 电源插座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11864474A (zh) 电连接器
CN204179426U (zh) 双接口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518104 2nd floor, building a, Sanyang new industrial zone, HO-1 West,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7, kuiqing Road, Qinghuang Industrial Zone, Qinghuang village,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65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