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2452U - 一种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2452U
CN204692452U CN201520236802.2U CN201520236802U CN204692452U CN 204692452 U CN204692452 U CN 204692452U CN 201520236802 U CN201520236802 U CN 201520236802U CN 204692452 U CN204692452 U CN 204692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er
inertia rings
cover plate
inertia
r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68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精明
韩峰
冷振波
陈琳
周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368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2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2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2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减振器,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减振器本体上设有与曲轴连接的螺纹孔,减振器本体上设有由减振器外壳和外盖板组成的惯性环腔,惯性环腔内设有外惯性环、内盖板以及内惯性环,结构简单,制作工艺不复杂;同时,外惯性环与内盖板形成第一层惯性环,通过粘性介质的阻尼作用在减振器外壳,降低轴系扭振,而内惯性环的设置进一步的降低扭振峰值,从而实现减振器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惯性环的惯量,使减振器一直处于最佳减震效果附近,实现降低轴系扭振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
背景技术
曲轴作为内燃机中主要的运动部件之一,其强度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燃机工作的可靠性,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扭振,当扭振剪切应力超过轴系所能承受的应力时,轴系将发生断裂。
扭振减振器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减小扭转振动振幅,减小激振能量与增加阻尼消耗能量的有效方法,避免轴系剪切应力过大造成轴系断裂,而且较低的扭振对降低发动机的噪声有利。
其中,发动机运行时,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减振器阻尼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包括温度对硅油粘度的影响,使减振器偏离最佳阻尼要求,例如减振器随着频率降低,温度降低,其阻尼是在增加的,一般情况下,在外特性工况上,减振器温度随着发动机转速降低而降低,在降温和降速双重作用下,减振器的阻尼随着转速的降低而升高,使其偏离了最佳阻尼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运行时,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减振器阻尼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包括温度对硅油粘度的影响,使减振器偏离最佳阻尼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所述减振器本体上设有与曲轴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减振器本体上设有由减振器外壳和外盖板组成的惯性环腔,所述惯性环腔内设有外惯性环,所述外惯性环靠近所述外盖板的一侧固定有内盖板,所述外惯性环靠近所述螺纹孔的一侧与所述内盖板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内惯性环,所述内惯性环与所述减振器外壳相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一轴承环,所述内惯性环与所述外惯性环接触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轴承环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轴承环,所述内惯性环与所述外惯性环接触的侧边空隙内以及所述内惯性环与所述内盖板之间的空隙内均设有若干个第一隔离块,所述外惯性环与所述减振器外壳的侧边形成的空隙内设有若干个第二隔离块,所述内盖板与所述外盖板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隔离块;
所述内惯性环与所述外惯性环之间的空隙、所述内惯性环与所述内盖板之间的空隙、所述外惯性环与所述减震器壳体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内盖板与所述外盖板之间的空隙均填充有粘性介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内惯性环为截面为方形的环状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内惯性环的两侧侧边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隔离块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隔离块的上端高于所述内惯性环的两侧侧边表面。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外惯性环靠近所述减振器外壳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嵌入所述第二隔离块,所述第二隔离块的上端高于所述外惯性环的表面。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内盖板靠近所述外盖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嵌入所述第三隔离块,所述第三隔离块的上端高于所述内盖板的表面。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内盖板与所述外惯性环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粘性介质为硅油。
由于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减振器本体上设有与曲轴连接的螺纹孔,减振器本体上设有由减振器外壳和外盖板组成的惯性环腔,惯性环腔内设有外惯性环、内盖板以及内惯性环,结构简单,制作工艺不复杂;同时,外惯性环与内盖板形成第一层惯性环,通过粘性介质的阻尼作用在减振器外壳,降低轴系扭振,而内惯性环的设置进一步的降低扭振峰值,从而实现减振器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惯性环的惯量,使减振器一直处于最佳减震效果附近,实现降低轴系扭振的目的。
由于内惯性环的两侧侧边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隔离块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隔离块的上端高于所述内惯性环的两侧侧边表面,实现对第一隔离块的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避免内惯性环与外惯性环和内盖板的碰撞。
由于外惯性环靠近所述减振器外壳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嵌入所述第二隔离块,所述第二隔离块的上端高于所述外惯性环的表面,实现对第二隔离块的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避免外惯性环与减振器外壳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减振器本体,2-螺纹孔,3-减振器外壳,4-外盖板,5-外惯性环,6-内盖板,7-环形凹槽,8-内惯性环,9-第一轴承环,10-第二轴承环,11-第一隔离块,12-第二隔离块,13-第三隔离块,14-粘性介质,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1,所述减振器本体1上设有与曲轴连接的螺纹孔2,所述减振器本体1上设有由减振器外壳3和外盖板4组成的惯性环腔,所述惯性环腔内设有外惯性环5,所述外惯性环5靠近所述外盖板4的一侧固定有内盖板6,所述外惯性环5靠近所述螺纹孔2的一侧与所述内盖板6形成环形凹槽7,所述环形凹槽7内设有内惯性环8,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减振器外壳3相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一轴承环9,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外惯性环5接触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轴承环9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轴承环10,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外惯性环5接触的侧边空隙内设有若干个第一隔离块11,所述外惯性环5与所述减振器外壳3的侧边形成的空隙内设有若干个第二隔离块12,所述内盖板6与所述外盖板4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隔离块13,其中图1中给出的是一个第一隔离块11、一个第二隔离块12以及一个第三隔离块13的情形,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外惯性环5之间的空隙、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内盖板6之间的空隙、所述外惯性环5与所述减震器壳体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内盖板6与所述外盖板4之间的空隙均填充有粘性介质14。
其中,该粘性介质14为硅油或者其他具有粘性阻尼作用的介质,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环形凹槽7的截面可以根据内惯性环8的形状进行适配,其中图1中给出的是方形结构,对应的内惯性环8为截面为方形的环状结构,下述以此为事例进行展开: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轴承环9为设置在内惯性环8与减振器外壳3之间的轴承结构,而第二轴承环10为设置在所述内惯性环8上侧与外惯性环5接触的空隙内,其中该第一轴承环9和第二轴承环10为常见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内惯性环8的两侧侧边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隔离块11嵌入所述第一凹槽15内,所述第一隔离块11的上端高于所述内惯性环8的两侧侧边表面,实现对第一隔离块11的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避免内惯性环8与外惯性环5和内盖板6的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6所示,由于外惯性环5靠近所述减振器外壳3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凹槽16内嵌入所述第二隔离块12,所述第二隔离块12的上端高于所述外惯性环5的表面,实现对第二隔离块12的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避免外惯性环5与减振器外壳3的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7所示,内盖板6靠近所述外盖板4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三凹槽17,所述第三凹槽17嵌入所述第三隔离块13,所述第三隔离块13的上端高于所述内盖板6的表面。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内盖板6与所述外惯性环5螺纹连接,实现内盖板6与外惯性环5的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减振器具有较大的惯量,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减振器有较小的惯量,该减振器由内盖板6与外惯性环5组成第一层惯性环,其为主惯性环,通过阻尼作用在外壳,降低轴系扭振,内部封着内惯性环8。
当发动机在较高转速运行时,其减振器的温度也较高,需要较小的惯性环惯量,此时第一层惯性环与内惯性环8之间的硅油温度也较高,粘度较低,因此内惯性环8附加在第一层惯性环上的惯量较小;而当发动机在较低转速运行时,其减振器的温度也较低,需要较大的惯性环惯量,此时第一层惯性环与内惯性环8之间的硅油温度也较低,粘度较高因此内惯性环8附加在第一层惯性环上的惯量较大,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惯性环惯量按照所期望的变大或变小,从而使减振器的阻尼值一直保持在最佳阻尼附近,达到了最大降低轴系扭振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1,减振器本体1上设有与曲轴连接的螺纹孔2,减振器本体1上设有由减振器外壳3和外盖板4组成的惯性环腔,惯性环腔内设有外惯性环5、内盖板6以及内惯性环8,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当硅油减振器惯性环惯量无法改变时,减振器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使其偏离最佳的减振效果,当发动机减振器具有变惯量功能时,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惯性环的惯量,从而使减振器一直处在最佳减振效果附近,实现降低轴系扭振的目的;
该减振器结构较简单,制作工艺不复杂,成本增加的压力小,工作可靠;
由于增加了一个内惯性环8,对于动刚度较大的减振器,轴系可以看成一个3自由度的振动阻尼***,增加了一个自由度,这样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扭振峰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1),所述减振器本体(1)上设有与曲轴连接的螺纹孔(2),所述减振器本体(1)上设有由减振器外壳(3)和外盖板(4)组成的惯性环腔,所述惯性环腔内设有外惯性环(5),所述外惯性环(5)靠近所述外盖板(4)的一侧固定有内盖板(6),所述外惯性环(5)靠近所述螺纹孔(2)的一侧与所述内盖板(6)形成环形凹槽(7),所述环形凹槽(7)内设有内惯性环(8),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减振器外壳(3)相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一轴承环(9),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外惯性环(5)接触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轴承环(9)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轴承环(10),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外惯性环(5)接触的侧边空隙内以及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内盖板(6)之间的空隙内均设有若干个第一隔离块(11),所述外惯性环(5)与所述减振器壳体的侧边形成的空隙内设有若干个第二隔离块(12),所述内盖板(6)与所述外盖板(4)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隔离块(13);
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外惯性环(5)之间的空隙、所述内惯性环(8)与所述内盖板(6)之间的空隙、所述外惯性环(5)与所述减震器外壳(3)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内盖板(6)与所述外盖板(4)之间的空隙均填充有粘性介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惯性环(8)为截面为方形的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惯性环(8)的两侧侧边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隔离块(11)嵌入所述第一凹槽(15)内,所述第一隔离块(11)的上端高于所述内惯性环(8)的两侧侧边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惯性环(5)靠近所述减振器壳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凹槽(16)内嵌入所述第二隔离块(12),所述第二隔离块(12)的上端高于所述外惯性环(5)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板(6)靠近所述外盖板(4)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三凹槽(17),所述第三凹槽(17)嵌入所述第三隔离块(13),所述第三隔离块(13)的上端高于所述内盖板(6)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板(6)与所述外惯性环(5)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介质(14)为硅油。
CN201520236802.2U 2015-04-18 2015-04-18 一种减振器 Active CN204692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6802.2U CN204692452U (zh) 2015-04-18 2015-04-18 一种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6802.2U CN204692452U (zh) 2015-04-18 2015-04-18 一种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2452U true CN204692452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6802.2U Active CN204692452U (zh) 2015-04-18 2015-04-18 一种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24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771A (zh) * 2015-09-03 2017-03-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独立旋转的惯性质量的扭转阻尼器及其曲柄轴
CN109854674A (zh) * 2018-12-06 2019-06-07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扭振减振器
CN113217578A (zh) * 2021-06-04 2021-08-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系调频装置及发动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771A (zh) * 2015-09-03 2017-03-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独立旋转的惯性质量的扭转阻尼器及其曲柄轴
CN106499771B (zh) * 2015-09-03 2019-12-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独立旋转的惯性质量的扭转阻尼器及其曲柄轴
CN109854674A (zh) * 2018-12-06 2019-06-07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扭振减振器
CN113217578A (zh) * 2021-06-04 2021-08-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系调频装置及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8998B1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KR101366107B1 (ko) 축진동 유압식 진동 댐퍼 겸용 유연 커플링
CN204692452U (zh) 一种减振器
CN204140882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艉轴管密封装置
CN203130894U (zh) 汽车动力总成宽频隔振液压悬置装置
CN104196955A (zh) 一种发动机颗粒阻尼橡胶隔振器
CN103758916B (zh) 一种阻尼减振器
CN103089837B (zh) 正负弹簧并联式半主动控制型联轴器
CN103994174A (zh) 复合式减振器
CN103758912B (zh) 一种电流变液扭振减振器
JP2007315416A (ja) ビスカスラバーダンパー
CN102359530A (zh) 硅油减震器
US20140157945A1 (en) Dual mass flywheel
CN101539180A (zh) 一种橡胶减振器
CN109372944A (zh) 一种硅油减振器及发动机
CN202301702U (zh) 硅油减震器
CN104595406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曲轴硅油减振器
KR20180093698A (ko) 비스코스 댐퍼
CN108506417A8 (zh) 一种内置式传动轴动力吸振器
CN203685981U (zh) 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
CN204716861U (zh) 一种硅油减振器
CN104675915B (zh) 液阻式橡胶扭转减振器
CN203685980U (zh) 组合型硅油减振器
CN103671703A (zh) 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
CN206802165U (zh) 一种金属弹簧和橡胶双重复合的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