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0071U - 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0071U
CN204590071U CN201520104305.7U CN201520104305U CN204590071U CN 204590071 U CN204590071 U CN 204590071U CN 201520104305 U CN201520104305 U CN 201520104305U CN 204590071 U CN204590071 U CN 204590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mid
force
reinforcement
transmit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43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亦琦
吴杏弟
陆陈华
葛宏亮
周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o 7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o 7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o 7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o 7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43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0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0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0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所述中隔墙将基坑划分为小块,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底板与中楼板,所述中隔墙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中隔墙与所述中楼板之间间隔设置若干传力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通过增设的传力块,使地下室结构与围护结构紧密连接,形成整体,并能有效控制围护变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传力块可以现场制作,连接原理简单,工人施工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结构施工中,由于基坑比较大,或者基坑靠近地铁等需要受到严格保护的建筑体,通过在基坑中设置中隔墙,将大的基坑划分成几个小的基坑进行开挖和施工,以降低基坑开挖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但是,由于中隔墙与底板、地下室中楼板无法有效连接,造成了一定的结构不稳定,使得地下室结构与围护结构无法有效传力,致使围护结构变形过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使得底板、中楼板结构更加稳定的满足围护结构变形控制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以使得底板、中楼板结构更加稳定,满足围护结构变形控制,保护周边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所述中隔墙将基坑划分为小块,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底板与中楼板,所述中隔墙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中隔墙与所述中楼板之间间隔设置若干传力块。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当所述传力块位于所述中隔墙与所述中楼板之间时,所述传力块的厚度与所述中楼板相同,单个所述传力块的宽度为1.5-2.5m。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所述中楼板内的上层钢筋延伸至所述中隔墙。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当所述传力块位于所述中隔墙与所述底板之间时,所述传力块为内设双向钢筋、板宽为1-1.5m、净距为1.5-2m、厚度为250-350mm的混凝土换撑板,位于所述传力块与所述中隔墙下方的垫层加厚处理形成加强垫层,所述加强垫层与所述传力块之间填充砂层,所述加强垫层包括中部和位于中部两侧的坡部,所述加强垫层的中部的厚度为400-600mm,所述加强垫层的底部铺满Ф10-14mm250-350mm的纵向钢筋和Ф14-18mm150-250mm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斜向上延伸深入所述底板800mm以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所述中隔墙居中垂直穿过所述加强垫层的中部,所述坡部与中部的连接处与所述中隔墙的距离大于对应的所述底板与所述中隔墙的距离。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所述加强垫层的底部铺满Ф12mm300mm的纵向钢筋和Ф16mm200mm的横向钢筋,所述混凝土换撑板内设Ф12mm300mm的双向钢筋。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所述底板内的上层钢筋延伸至所述中隔墙。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所述加强垫层与所述中隔墙之间设置止水条,所述止水条为遇水膨胀腻子条。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相邻传力块之间的间距是单个所述传力块的宽度的1-2倍。
实用新型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传力块,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间距,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省了资源,使地下室结构与围护结构紧密连接,形成整体,并能有效控制围护变形。
2、本实用新型的传力块可以现场制作,连接原理简单,工人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传力块在中楼板与中隔墙之间);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传力块在底板与中隔墙之间)。
图中:1-传力块、2-中楼板、21-中楼板内的上层钢筋、3-中隔墙、4-底板、41-底板内的上层钢筋5-加强垫层、51-纵向钢筋、52-横向钢筋、6-止水条、7-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所述中隔墙3将基坑划分为至少两个小块,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底板4与中楼板2,所述中隔墙3与所述底板4以及所述中隔墙3与所述中楼板2之间间隔设置若干传力块1。通过在所述中隔墙3与底板4之间、所述中隔墙3与中楼板2之间设置传力块1,可以使得中隔墙3与底板4以及中楼板2在结构施工阶段有效连接,使得地下室结构在施工阶段能够与围护结构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从而降低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中隔墙3与底板4以及中楼板2之间的连接方式的原理简单,工人施工方便、便捷。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当所述传力块1位于所述中隔墙3与所述中楼板2之间时,所述传力块1的厚度与所述中楼板2相同,单个所述传力块1的宽度为1.5-2.5m。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相邻传力块1之间的间距是单个所述传力块1的宽度的1-2倍。本实施例中,相邻传力块1之间的间距与单个所述传力块1的宽度相同,即1倍。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所述中楼板内的上层钢筋21延伸至所述中隔墙3,即使得所述上层钢筋21与所述中隔墙3紧贴,从而使得所述中楼板2与所述传力块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当所述传力块1位于所述中隔墙3与所述底板4之间时,所述传力块1为内设双向钢筋、板宽为1-1.5m、净距为1.5-2m、厚度为250-350mm的混凝土换撑板,位于所述传力块1与所述中隔墙3下方的垫层加厚处理形成加强垫层5,所述加强垫层5与所述传力块1之间填充砂层7,即所述加强垫层5与所述传力块1之间满铺砂,以更好的支撑所述传力块1。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相邻传力块1之间的间距是单个所述传力块1的宽度的1-2倍。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4与中隔墙3之间的传力块1的宽度为1m,净距为1.5m,所述净距为相邻传力块1之间的距离。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所述混凝土换撑板内设Ф12mm300mm的双向钢筋,以增强所述混凝土换撑板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底板内的上层钢筋41延伸至所述中隔墙3,即使得所述底板内的上层钢筋41与所述中隔墙3紧贴,从而使得所述底板4与所述传力块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所述加强垫层5包括中部和位于中部两侧的坡部,所述中隔墙3居中垂直穿过所述加强垫层5的中部,所述坡部与中部的连接处与所述中隔墙3的距离大于对应的所述底板4与所述中隔墙3的距离。所述加强垫层5的中部的厚度为400-600mm,所述加强垫层5的底部铺满Ф10-14mm250-350mm的纵向钢筋51和Ф14-18mm150-250mm的横向钢筋52,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垫层5的底部铺满Ф12mm300mm的纵向钢筋51和Ф16mm200mm的横向钢筋52。所述横向钢筋52与所述底板4之间的夹角β为15-30度,所述横向钢筋52斜向上延伸深入所述底板4有800mm以上,即伸入距离d,从而可以使得中隔墙3与所述底板4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以使得中隔墙3与底板4以及中楼板2在结构施工阶段连接更加紧密和牢固,使得地下室结构在施工阶段能够与围护结构更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从而降低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中,所述加强垫层5与所述中隔墙3之间设置止水条6,所述止水条为遇水膨胀腻子条,以防止基坑外的地下水进入地下室结构中。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底板4与中隔墙3之间间隔设置若干传力块1,所述传力块1为内设双向钢筋、板宽为1-1.5m、净距为1.5-2m、厚度为250-350mm的混凝土换撑板,位于所述传力块1与所述中隔墙3下方的垫层加厚处理形成加强垫层5,所述加强垫层5与所述传力块1之间填充砂层7,所述加强垫层5包括中部和位于中部两侧的坡部,所述加强垫层5的中部的厚度为400-600mm,所述加强垫层5的底部铺满Ф10-14mm250-350mm的纵向钢筋51和Ф14-18mm150-250mm的横向钢筋52,所述横向钢筋52斜向上延伸深入所述底板4有800mm以上,所述横向钢筋52与所述底板4之间的夹角为15-30度,所述加强垫层5与所述中隔墙3之间设置止水条6,所述止水条6为遇水膨胀腻子条,所述中隔墙3居中垂直穿过所述加强垫层5的中部,所述坡部与中部的连接处与所述中隔墙3的距离大于对应的所述底板4与所述中隔墙3的距离,所述底板内的上层钢筋41延伸至所述中隔墙3,即使得所述底板4内的上层钢筋41与所述中隔墙3紧贴,从而使得所述底板4与所述传力块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步骤二,中楼板2与中隔墙3之间间隔设置另外若干传力块1,所述传力块1的厚度与所述中楼板2相同,单个所述传力块1的宽度为1.5-2.5m,所述中楼板2内的上层钢筋21延伸至所述中隔墙3,相邻传力块1之间的间距是单个所述传力块1的宽度的1-2倍。
此外,为确保传力块1的竖向安全,当传力块1的长度即底板4或者中楼板2与中隔墙3之间的距离超过1m时宜保留用于浇筑传力块1的排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传力块将中隔墙与底板、中楼板在结构施工阶段有效连接,在结构完成后将中隔墙拆除,即可将相邻中楼板、底板完成连接,满足各项设计要求。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所述中隔墙将基坑划分为小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底板与中楼板,所述中隔墙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中隔墙与所述中楼板之间间隔设置若干传力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力块位于所述中隔墙与所述中楼板之间时,所述传力块的厚度与所述中楼板相同,单个所述传力块的宽度为1.5-2.5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楼板内的上层钢筋延伸至所述中隔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力块位于所述中隔墙与所述底板之间时,所述传力块为内设双向钢筋、板宽为1-1.5m、净距为1.5-2m、厚度为250-350mm的混凝土换撑板,位于所述传力块与所述中隔墙下方的垫层加厚处理形成加强垫层,所述加强垫层与所述传力块之间填充砂层,所述加强垫层包括中部和位于中部两侧的坡部,所述加强垫层的中部的厚度为400-600mm,所述加强垫层的底部铺满Ф10-14mm250-350mm的纵向钢筋和Ф14-18mm150-250mm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斜向上延伸深入所述底板800mm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居中垂直穿过所述加强垫层的中部,所述坡部与中部的连接处与所述中隔墙的距离大于对应的所述底板与所述中隔墙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垫层的底部铺满Ф12mm300mm的纵向钢筋和Ф16mm200mm的横向钢筋,所述混凝土换撑板内设Ф12mm300mm的双向钢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的上层钢筋延伸至所述中隔墙。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垫层与所述中隔墙之间设置止水条,所述止水条为遇水膨胀腻子条。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传力块之间的间距是单个所述传力块的宽度的1-2倍。
CN201520104305.7U 2015-02-13 2015-02-13 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Active CN204590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4305.7U CN204590071U (zh) 2015-02-13 2015-02-13 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4305.7U CN204590071U (zh) 2015-02-13 2015-02-13 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0071U true CN204590071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4305.7U Active CN204590071U (zh) 2015-02-13 2015-02-13 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00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0319A (zh) * 2017-10-27 2018-01-23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相邻深基坑底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69108A (zh) * 2018-11-30 2019-03-15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分隔墙两侧底板连接时的挡水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0319A (zh) * 2017-10-27 2018-01-23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相邻深基坑底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69108A (zh) * 2018-11-30 2019-03-15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分隔墙两侧底板连接时的挡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1512B (zh)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CN106764060B (zh) 一种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821180A (zh) 一种混凝土伸缩缝双止水结构及其制造和施工方法
CN204715366U (zh) 一种大面积深基坑分区顺逆工况下的支撑体系
CN204590071U (zh) 地下室结构与中隔墙间的传力结构
CN20736279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挡水板装置
CN204098061U (zh) 钢板导墙
CN106760173B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预制板
CN202530465U (zh) 一种基坑排水构造
CN105178287A (zh) 一种预制连续墙单元、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4370417U (zh)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阳角或道路围护处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
CN203559398U (zh) 一种简易水闸
CN104120696B (zh) 环保型贴坡式拦污栅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104901247A (zh) 大跨度电缆桥架
CN205135659U (zh) 一种用于控制隧道沉降的拱脚支护结构
CN205502070U (zh) 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
CN205046743U (zh) 墙顶楔形砌块
CN205046549U (zh) 一种预制连续墙单元及地下连续墙
CN201169781Y (zh) 一种盖挖基坑结构
CN204919606U (zh) 基于单侧支模的地下室外墙免换撑结构
CN203808025U (zh) 一种用于较陡地形的截水沟结构
CN210067010U (zh)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CN108487762B (zh)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
CN204982910U (zh) 基坑拱形支护结构
CN204982909U (zh) 呈拱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