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4661U - 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54661U
CN204454661U CN201520015776.0U CN201520015776U CN204454661U CN 204454661 U CN204454661 U CN 204454661U CN 201520015776 U CN201520015776 U CN 201520015776U CN 204454661 U CN204454661 U CN 204454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r
dividing plate
rear bulkhead
plate
oil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57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春明
李波
茅兴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157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54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54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546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其中,该除悬浮物装置,包括:导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导流区,及连通所述导流区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溢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溢流区;其中,所述导流区内固定有导流堰板组件;所述溢流区与所述导流区在预定的高度连通;通过设置导流区,可以使沉降处理后的污水在导流区内导向性流动,从而保持较慢的流速,使悬浮物尽可能多地浮动到污水上层,通过设置与导流区预定高度连通的溢流区,将污水上层的悬浮物流到溢流区内,从而实现将污水中悬浮物的分离,防止管路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煤化工、热电、锅炉等燃煤行业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是沉降槽(又称澄清槽/池,见图1)和灰水槽。
如图1所示,现有的沉降槽01是依靠物料的沉降性能来实现固液分离,其工作过程为:
步骤一,污水(浆)与絮凝剂混合之后,通过进液管03进入沉降槽01中心的进料竖筒;
步骤二,由进料竖筒底端出口的导流板,把污水(浆)从进料竖筒引向四周,使污水(浆)向四周扩散,进入预先形成的沉泥层;
步骤三,污水(浆)中的固体颗粒和絮凝剂一起形成泥层,并沉淀到沉降槽01的底层,耙子把浓密的污水推向中心泥渣引出区,然后靠重力或泵排出;
步骤四,污水(浆)中的液体密度小,透过沉泥层上升,漫到溢流槽中,并通过出液管04输送到灰水槽02。在上升的过程中,沉降槽01的沉泥层起过滤作用,使液体中的细粒无法通过沉泥层。
灰水槽02是个储存过滤后污水的容器,并可通过管道与泵等将污水输送到可循环利用污水的设备中,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污水中含有的有效物质。
但是,因为现有行业内的沉降槽01(澄清槽/池)大多均仅将污泥或污渣等密度大于水的物质进行去除,未考虑密度比水小的悬浮物(如浮尘等),不可避免地导致沉降槽01溢出后的污水中含有悬浮物,造成沉降槽01后续管道(如出液管04)内残留悬浮物,常年累月导致污水处理管道堵塞;悬浮物随处理后污水进入其他设备,将影响设备性能,进而引起其他故障,严重时造成停工。
针对现有污水处理设备中经过沉降槽处理后的污水悬浮物无法清理,导致管道堵塞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污水处理设备中经过沉降槽处理后的污水悬浮物无法清理,导致管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安装有该除悬浮物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包括:
导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导流区,及连通所述导流区的进液管和出液管;
溢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溢流区;其中,
所述导流区内固定有导流堰板组件;所述溢流区与所述导流区在预定的高度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前隔板、第一后隔板、第一左溢流隔板、第一右隔板和第一底隔板;
所述溢流组件包括第二前隔板、第二后隔板、第二左隔板、第二右溢流隔板和第二底隔板;其中,
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与所述第二右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前隔板、第一后隔板、第一右隔板、第二前隔板、第二后隔板、第二左隔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与所述第二右溢流隔板的高度中任一高度;
所述导流区包括由所述第一底隔板、所述第一前隔板、所述第一后隔板、所述第一右隔板和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
所述溢流区包括由所述第二前隔板、所述第二后隔板、所述第二左隔板、第二右溢流隔板和第二底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堰板组件包括
固定在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与所述第一右隔板之间的第一堰板、第二堰板和第三堰板,其中,
所述第一堰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一堰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隔板间隔预定的距离;
所述第二堰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的顶部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堰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隔板平齐;
所述第三堰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三堰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隔板间隔预定的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堰板和所述第三堰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堰板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连接至所述第一后隔板;所述出液管连接至所述第一前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控制进液流量的第一流量控制阀;
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出液流量的第二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三前隔板、第三后隔板、第三左溢流隔板、第三右溢流隔板和第三底隔板;
所述溢流组件包括由第四前隔板、第四后隔板、第四左隔板、第四右溢流隔板、第四底隔板、第五前隔板、第五后隔板、第五左溢流隔板、第五右隔板和第五底隔板,
所述第三左溢流隔板与所述第四右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右溢流隔板与所述第五左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第三前隔板、第三后隔板、第四前隔板、第四后隔板、第四左隔板、第五前隔板、第五后隔板和第五右隔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三左溢流隔板、所述第四右溢流隔板、所述第三右溢流隔板和所述第五左溢流隔板的高度中任一高度;
所述导流区包括由所述第三前隔板、所述第三后隔板、所述第三左溢流隔板、所述第三右溢流隔板和所述第三底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
所述溢流区包括由所述第四前隔板、所述第四后隔板、所述第四左隔板、所述第四右溢流隔板和第四底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及由所述第五前隔板、所述第五后隔板、所述第五右隔板、所述第五左溢流隔板和所述第五底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除悬浮物装置还包括刮板;
所述第三前隔板、所述第四前隔板和第五前隔板上设置有前轨道;所述第三后隔板、所述第四后隔板和所述第五后隔板上设置有后轨道;
所述刮板设置有与所述前轨道和所述后轨道对应的第一行走装置和第二行走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走装置与所述第二行走装置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和所述第二行走装置在所述前轨道和所述后轨道上行走的动力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区还连接排污管道;
所述排污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二底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降槽和灰水槽,其特征在于,所沉降槽通过管路连接除悬浮物装置;所述除悬浮物装置管路连接所述灰水槽;其中,所述除悬浮物装置为上述的除悬浮物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包括:导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导流区,及连通所述导流区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溢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溢流区;其中,所述导流区内固定有导流堰板组件;所述溢流区与所述导流区在预定的高度连通;通过设置导流区,可以使沉降处理后的污水在导流区内导向性流动,从而保持较慢的流速,使悬浮物尽可能多地浮动到污水上层,通过设置与导流区预定高度连通的溢流区,将污水上层的悬浮物流到溢流区内,从而实现将污水中悬浮物的分离;防止管路堵塞。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污水处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除悬浮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除悬浮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沉淀槽;2、灰水槽;3、除悬浮物装置;30、第一前隔板;31、第一后隔板;32、第一左溢流隔板;33、第一右隔板;34、第一底隔板;4、第二前隔板;41、第二后隔板;42、第二左隔板;5、第一堰板;51、第二堰板;52、第三堰板;6、进液管;61、出液管;62、第一流量控制阀;63、第二流量控制阀;7、第三前隔板;71、第三后隔板;72、第三左溢流隔板;73、第三右溢流隔板;74、第三底隔板;8、第四前隔板;81、第四后隔板;82、第四左隔板;9、第五前隔板;91、第五后隔板;92、第五右隔板;93、刮板;10、前轨道;11、后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内经过沉降槽处理后的污水悬浮物无法清理,导致管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沉淀槽的出液管连接一除悬浮物装置,可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大量清除,防止污水中悬浮物过多而导致管道堵塞。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污水处设备中,经沉淀槽1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连接除悬浮物装置3,除悬浮物装置通过管路连接灰水槽2。
该除悬浮物装置,包括导流组件、溢流组件,其中,导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导流区,及连通导流区的进液管6和出液管61;溢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溢流区;其中,导流区内固定有导流堰板组件;溢流区与导流区在预定的高度连通;以使流经导流区的污水经过缓慢流通后,使悬浮物漂到污水上表面,并通过预定高度的连通通道流到溢流区内,实现污水悬浮物的清除。
具体为,该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前隔板30、第一后隔板31、第一左溢流隔板32、第一右隔板33和第一底隔板34。导流区即为包括由第一底隔板34、第一前隔板30、第一后隔板31、第一右隔板32和第一左溢流隔板32围成的一容置腔室。
溢流组件包括第二前隔板4、第二后隔板41、第二左隔板42、第二右溢流隔板和第二底隔板;该溢流区即为由第二前隔板4、第二后隔板41、第二左隔板42、第二右溢流隔板和第二底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
其中,为了使导流区和溢流区结构更紧凑,第一左溢流隔板32与第二右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第一前隔板30和第二前隔板4为一体结构;第一后隔板31和第二后隔板41也为一体结构。而且,第一前隔板30、第一后隔板31、第一右隔板33、第二前隔板4、第二后隔板41、第二左隔板42的高度均高于一体结构的第一左溢流隔板32和第二右溢流隔板的高度,以使导流区内的污水可以通过第一左溢流隔板漫流到溢流区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其他结构导流区和溢流区,只要能满足,导流区和溢流区在一定高度内可以连通,将污水上层的悬浮物溢流出去即可,具体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导流堰板组件包括第一堰板5、第二堰板51和第三堰板52;第一堰板5固定在第一左溢流隔板32与第一右隔板33之间,第一堰板5的顶部与第一左溢流隔板32的顶部平齐,第一堰板5的底部与第一底隔板34间隔一定的距离;第二堰板51固定在第一左溢流隔板32与第一右隔板33之间,第二堰板51的顶部与第一左溢流隔板32的顶部间隔预定距离,第二堰板51的底部与第一底隔板34的底部平齐;第三堰板52固定在第一左溢流隔板32与第一右隔板33之间,第三堰板52的顶部与第一左溢流隔板32的顶部平齐,第三堰板52的底部与第一底隔板34间隔预定的距离;而且第一堰板5和第三堰板52分别设置在第二堰板51两侧。
第一堰板5、第二堰板51和第三堰板52的结构设置,可以使进入导流区内的污水具有导向性流动,并且能够保持较慢的流速,便于悬浮物漂浮到污水上表面,避免形成对流将悬浮物冲到污水底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堰板,如只设置第一堰板5和第二堰板51;或者参照上述多个堰板结构设置四个堰板、五个堰板或六个堰板,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陈述,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后隔板31上连接有连通导流区的进液管6;第一前隔板30上连接有连通所述导流区的出液管61;在进液管6上设置有控制进液流量的第一流量控制阀62;在出液管61上设置有控制出液流量的第二流量控制阀6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如图2和图3所示,将沉淀槽1沉降处理后污水进入除悬浮物装置后,通过第一堰板5、第二堰板51和第三堰板52的导向和减速作用,使污水中悬浮物悬浮在污水上层,当悬浮物积累较多时,适当调节第一流量控制阀62,使进液管6内污水流量变大,并适当调节第二流量控制阀63,使出液管61的污水流量变小,这样,就会使污水漫过第一左溢流隔板32的上部,悬浮物将随漫出的污水进入溢流区,从而实现将污水中悬浮物与污水的分离,即最终将悬浮物在循环利用污水中清除。
另外,还可以在第二底隔板上接排污管道,在溢流区内悬浮物过多时,通过排污管道单独排出。或使用人工清理的方式清理溢流区内的悬浮物。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污水处设备中,经沉降槽1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连接除悬浮物装置,除悬浮物装置通过管路连接灰水槽。
该除悬浮物装置,包括导流组件、溢流组件,其中,导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导流区,及连通导流区的进液管6和出液管61;溢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溢流区;其中,导流区内固定有导流堰板组件;溢流区与导流区在预定的高度连通;以使经过导流区的污水经过缓慢流通后,使悬浮物漂到污水上表面,并通过预定高度的连通通道流到溢流区内,实现污水悬浮物的清除。
具体为,该导流组件包括第三前隔板7、第三后隔板71、第三左溢流隔板72、第三右溢流隔板73和第三底隔板74;该导流区即为由第三前隔板7、第三后隔板71、第三左溢流隔板72、第三右溢流隔板73和第三底隔板74围成的容置腔室。
溢流组件包括由第四前隔板8、第四后隔板81、第四左隔板82、第四右溢流隔板、第四底隔板、第五前隔板9、第五后隔板91、第五左溢流隔板、第五右隔板92和第五底隔板;该溢流区即为由第四前隔板8、第四后隔板81、第四左隔板82、第四右溢流隔板和第四底隔板围成的一容置腔室及由第五前隔板9、第五后隔板91、第五右隔板92、第五左溢流隔板和第五底隔板围成的另一容置腔室。
为了使导流区和溢流区结构更紧凑,如图4所示,该除悬浮物装置中,第三左溢流隔板72与第四右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第三右溢流隔板73与第五左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第三前隔板7、第四前隔板8和第五前隔板9为一体结构;第三后隔板71、第四后隔板81和第五后隔板91也为一体结构。为了便于导流区在一定的高度连通两个溢流区,第三前隔板7、第三后隔板71、第四前隔板8、第四后隔板81、第四左隔板82、第五前隔板9、第五后隔板91和第五右隔板92的高度均高于第三左溢流隔板72、第四右溢流隔板、第三右溢流隔板73和第五左溢流隔板的高度中任一高度。
除了使用污水漫流到溢流区的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刮板93将污水上层的悬浮物刮到溢流区内,如图4所示,该除悬浮物装置还包括刮板93;在第三前隔板7、第四前隔板8和第五前隔板9上设置有前轨道10;第三后隔板71、第四后隔板81和第五后隔板91上设置有后轨道11;刮板93分别设置有与前轨道和所述后轨道对应的第一行走装置和第二行走装置。
为了使刮板93刮除悬浮物更智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装置与第二行走装置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和所述第二行走装置在前轨道和后轨道上行走的动力装置。使刮板93可以通过动力装置控制来回刮除带悬浮物的污水到溢流区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降槽1和灰水槽2,所述沉降槽1通过管路连接除悬浮物装置;除悬浮物装置通过管路连接灰水槽2;其中,所述除悬浮物装置为上述的除悬浮物装置。
由于上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所以设置有该除悬浮物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也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具体实施例可参照上述除悬浮物装置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导流区,及连通所述导流区的进液管(6)和出液管(61);
溢流组件,包括由隔板围成的溢流区;其中,
所述导流区内固定有导流堰板组件;所述溢流区与所述导流区在预定的高度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前隔板(30)、第一后隔板(31)、第一左溢流隔板(32)、第一右隔板(33)和第一底隔板(34);
所述溢流组件包括第二前隔板(4)、第二后隔板(41)、第二左隔板(42)、第二右溢流隔板和第二底隔板;其中,
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32)与所述第二右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前隔板(30)、第一后隔板(31)、第一右隔板(33)、第二前隔板(4)、第二后隔板(41)、第二左隔板(42)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32)与所述第二右溢流隔板的高度中任一高度;
所述导流区包括由所述第一底隔板(34)、所述第一前隔板(30)、所述第一后隔板(31)、所述第一右隔板(32)和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32)围成的容置腔室;
所述溢流区包括由所述第二前隔板(4)、所述第二后隔板(41)、所述第二左隔板(42)、第二右溢流隔板和第二底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堰板组件包括
固定在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32)与所述第一右隔板(33)之间的第一堰板(5)、第二堰板(51)和第三堰板(52),其中,
所述第一堰板(5)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32)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一堰板(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隔板(34)间隔预定的距离;
所述第二堰板(5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32)的顶部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堰板(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隔板(34)平齐;所述第三堰板(52)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左溢流隔板(32)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三堰板(5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隔板(34)间隔预定的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堰板(5)和所述第三堰板(5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堰板(51)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连接至所述第一后隔板(31);所述出液管(61)连接至所述第一前隔板(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上设置有控制进液流量的第一流量控制阀(62);
所述出液管(61)上设置有控制出液流量的第二流量控制阀(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三前隔板(7)、第三后隔板(71)、第三左溢流隔板(72)、第三右溢流隔板(73)和第三底隔板(74);
所述溢流组件包括由第四前隔板(8)、第四后隔板(81)、第四左隔板(82)、第四右溢流隔板、第四底隔板、第五前隔板(9)、第五后隔板(91)、第五左溢流隔板、第五右隔板(92)和第五底隔板,
所述第三左溢流隔板(72)与所述第四右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右溢流隔板(73)与所述第五左溢流隔板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第三前隔板(7)、第三后隔板(71)、第四前隔板(8)、第四后隔板(81)、第四左隔板(82)、第五前隔板(9)、第五后隔板(91)和第五右隔板(92)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三左溢流隔板(72)、所述第四右溢流隔板、所述第三右溢流隔板(73)和所述第五左溢流隔板的高度中任一高度;
所述导流区包括由所述第三前隔板(7)、所述第三后隔板(71)、所述第三左溢流隔板(72)、所述第三右溢流隔板(73)和所述第三底隔板(74)围成的容置腔室;
所述溢流区包括由所述第四前隔板(8)、所述第四后隔板(81)、所述第四左隔板(82)、所述第四右溢流隔板和第四底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及由所述第五前隔板(9)、所述第五后隔板(91)、所述第五右隔板(92)、所述第五左溢流隔板和所述第五底隔板围成的容置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悬浮物装置还包括刮板(93);
所述第三前隔板(7)、所述第四前隔板(8)和第五前隔板(9)上设置有前轨道(10);所述第三后隔板(71)、所述第四后隔板(81)和所述第五后隔板(91)上设置有后轨道(11);
所述刮板(93)设置有与所述前轨道和所述后轨道对应的第一行走装置和第二行走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装置与所述第二行走装置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和所述第二行走装置在所述前轨道和所述后轨道上行走的动力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区还连接排污管道;
所述排污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二底隔板上。
10.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槽和灰水槽,其特征在于,所沉淀槽(1)通过管路连接除悬浮物装置;所述除悬浮物装置管路连接所述灰水槽(2);其中,所述除悬浮物装置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除悬浮物装置。
CN201520015776.0U 2015-01-09 2015-01-09 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54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5776.0U CN204454661U (zh) 2015-01-09 2015-01-09 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5776.0U CN204454661U (zh) 2015-01-09 2015-01-09 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54661U true CN204454661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1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577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54661U (zh) 2015-01-09 2015-01-09 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54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4737A (zh) * 2019-02-23 2019-06-14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颗粒粪便分离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4737A (zh) * 2019-02-23 2019-06-14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颗粒粪便分离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3734B (zh) 可调过滤式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隔油池装置
CN101879383A (zh) 一种折流式高效矩形双层沉淀池
CN212700898U (zh) 一种混凝土泥浆水回收装置
CN211069312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04454661U (zh) 一种除悬浮物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CN102910754B (zh) 一种锅炉除尘水的处理工艺
CN21075143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CN205391828U (zh) 一体式斜管沉淀过滤池
CN204752395U (zh) 一种隔油池
CN204689696U (zh) 一体化沉淀处理***
RU2438992C1 (ru)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й отстойник
US6338795B1 (en) Purifying system
CN216170167U (zh) 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
CN202625897U (zh) 油水分离隔油箱
CN212347832U (zh) 一种沉淀装置
CN211513534U (zh) 一种用于撬装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沉淀装置
CN205528262U (zh) 一种机械加工含油废水处理***
KR102318251B1 (ko) 축산폐수 처리시설의 침전여과장치
CN207243524U (zh) 水平管隔油沉淀池
RU15523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CN204490565U (zh) 一种高效物理法含油污水除油器
CN204097134U (zh) 油水分离装置
CN206901821U (zh) 一种油水混合废液分离处理***
CN105439385A (zh) 铸造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201979Y (zh) 斜管式除油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