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1967U - 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 Google Patents

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51967U
CN204451967U CN201520112629.5U CN201520112629U CN204451967U CN 204451967 U CN204451967 U CN 204451967U CN 201520112629 U CN201520112629 U CN 201520112629U CN 204451967 U CN204451967 U CN 204451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curled hair
cloth
type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126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本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126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51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51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519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保养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包括驱动装置、伸缩动力结构、第一撑杆、行李架、第二撑杆和遮雨布;伸缩动力结构设置在行李架的两侧;驱动装置与第一撑杆连接;伸缩动力结构分别与第一撑杆和行李架连接,能够使第一撑杆伸缩;第二撑杆的一端与行李架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撑杆的内部与伸缩动力结构连接;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分别与遮雨布固定连接,能够带动遮雨布展开和收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现了将车衣设置在车顶上,不需要收折后放入后备箱,操作简单,且节省整个车辆所占用的空间,还可以在车顶上放置行李,充分利用了每一处空间。

Description

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保养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也日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物品。随着个人车辆的增加,对车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在的车库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存车的需求了。
对于此种现象,人们不得已会将车辆经常停靠在路边等位置,无法进入车库,因而经常要遭受日晒雨淋,从而会对车身造成损坏,不仅带来财产上的损失,还有可能会造成车辆无法修复的损伤,如漆面的老化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设计了多种车用车衣,但是现有的车衣均是在使用时覆盖在车身上,收折后放入到后备箱中。其不但占用后备箱的空间,而且还在伸展和折叠时需要进行手动操作,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架式智能车衣,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包括驱动装置、伸缩动力结构、第一撑杆、行李架、第二撑杆、遮雨布和扩张杆;
所述伸缩动力结构设置在所述行李架的两侧;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撑杆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撑杆从横向放置变为纵向设置,且能够将所述第一撑杆下压或上抬;
所述伸缩动力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行李架连接,能够使所述第一撑杆伸缩;
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行李架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能够使收缩后的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行李架折叠为零度角;
所述第二撑杆的内部与所述伸缩动力结构连接,能够通过所述伸缩动力结构使所述第二撑杆伸缩;
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遮雨布固定连接,能够带动所述遮雨布展开和收起;
所述扩张杆上设置有驱动动力,能够使所述扩张杆在所述驱动动力的作用下向远离所述行李架的方向移动;
所述扩张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的一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向远离所述行李架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撑杆和/或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撑杆和/或第二撑杆转动;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撑杆之间设置有驱动筒;
所述驱动电机穿过所述驱动筒与所述第一撑杆连接;
所述驱动筒的一端设置有螺旋槽,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撑杆的伸出方向的同时实现对第一撑杆的下压和上抬。
进一步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还包括车衣收集装置;
所述车衣收集装置与所述行李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衣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电机和卷车衣轴;
所述收集电机连接所述卷车衣轴,能够带动所述卷车衣轴转动;
所述收集电机和所述卷车衣轴设置在所述车衣收集装置内;
所述遮雨布与所述卷车衣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还包括侧面打开的上盖,能够把所述的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一撑杆或所述扩张杆或所述车衣收集装置包起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动力结构为液压缸、气缸、拉绳、齿轮传动、齿条传动、链条传动或送丝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送丝结构包括驱动丝、送丝电机和卷丝轴;
所述卷丝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卷丝槽和第二卷丝槽;
所述第一卷丝槽与所述第二卷丝槽为环形槽;
所述第一卷丝槽和所述第二卷丝槽与所述卷丝轴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卷丝槽与所述第二卷丝槽的槽底到所述卷丝轴的轴线位置的距离不同;
所述第一卷丝槽与所述第二卷丝槽内均缠绕设置有所述驱动丝;
所述送丝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卷丝轴同轴且固定设置,能够带动所述卷丝轴转动;
所述第一卷丝槽内的所述驱动丝和所述第二卷丝槽内的所述驱动丝的缠绕方向相同或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送丝结构还包括备紧轮;
所述备紧轮的侧壁与所述卷丝轴的侧壁相抵,用于防止所述驱动丝在所述第一卷丝槽或所述第二卷丝槽内滑出或空转。
进一步的,所述备紧轮远离所述卷丝轴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弹簧,用于将所述备紧轮压紧在所述卷丝轴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还包括换气***,用于给收起或覆盖后的所述遮雨布进行内部换气。
进一步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还包括扩张杆;
所述扩张杆上设置有驱动动力,能够使所述扩张杆在所述驱动动力的作用下向远离所述行李架的方向移动;
所述扩张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的一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向远离所述行李架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包括驱动装置、伸缩动力结构和四根撑杆,通过驱动装置使第一撑杆能够在车顶上进行横向放置或纵向放置,通过伸缩动力结构能够将纵向设置的四根撑杆进行伸缩,进而实现对遮雨布的撑起和收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现了将遮雨布设置在车顶上,不需要收折后放入后备箱,操作简单,且节省整个车辆所占用的空间,还可以在车顶上放置行李,充分利用了每一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李架式智能车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李架式智能车衣的送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李架式智能车衣的送丝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李架式智能车衣的驱动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撑杆     2:驱动装置     3:行李架
4:伸缩动力结构 5:扩张杆       6:第二撑杆
7:卷丝轴       8:第一卷丝槽   9:第二卷丝槽
10:备紧轮      11:压紧弹簧     12:驱动丝
13:驱动筒      14: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包括驱动装置2、伸缩动力结构4、第一撑杆1、行李架3、第二撑杆6、遮雨布和扩张杆5;
伸缩动力结构4设置在行李架3的两侧;
驱动装置2与第一撑杆1连接,能够驱动第一撑杆1从横向放置变为纵向设置,且能够将第一撑杆1下压或上抬;
伸缩动力结构4分别与第一撑杆1和行李架3连接,能够使第一撑杆1伸缩;
第二撑杆6的一端与行李架3远离驱动装置2的一端转动连接,能够使收缩后的第二撑杆6与行李架3折叠为零度角;
第二撑杆6的内部与伸缩动力结构4连接,能够通过伸缩动力结构4使第二撑杆6伸缩;
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远离驱动装置2的一端分别与遮雨布固定连接,能够带动遮雨布展开和收起;
扩张杆5上设置有驱动动力,能够使扩张杆5在驱动动力的作用下向远离行李架3的方向移动;
扩张杆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撑杆1或第二撑杆6的一端,能够带动第一撑杆1或第二撑杆6向远离行李架3的方向移动。
驱动装置2设置在车顶上,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均为两根,分别对称设置在行李架3的两端。
行李架3的两端的第一撑杆1在收起状态时横向设置,其长度方向与车顶的宽度方向平行;当第一撑杆1带动其另一端的遮雨布一起撑开时,其以与驱动装置2的连接处为轴心进行转动,从横向设置变为纵向设置,即朝车身的前方伸展开;伸展开后的第一撑杆1在伸缩动力结构4的作用下,第一撑杆1进行伸长,进而带动遮雨布向车身的前方展开;在展开的同时,驱动装置2驱动第一撑杆1进行转动,使第一撑杆1向车身方向下压,实现将遮雨布完全覆盖在车身上。当第一撑杆1完全伸展时,其下压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短程回收,使第一撑杆1收缩一定距离,将遮雨布的前端设置在车身下方,进而避免了由于风吹的作用而将遮雨布从车身上掀起。
将第一撑杆1收回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
行李架3远离第一撑杆1的一端连接第二撑杆6,将第二撑杆6与行李架3转动连接。第二撑杆6的初始状态为与行李架3平行且在行李架3的上方;当需要将遮雨布展开时,将第二撑杆6以其与行李架3连接处为轴心向上反转,直至第二撑杆6与行李架3在同一直线上时,启动伸缩动力结构4,使第二撑杆6伸长,同时第二撑杆6继续转动进行下压。当第二撑杆6完全伸展时,其下压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短程回收,使第二撑杆6收缩一定距离,将遮雨布的前端设置在车身下方,进而避免了由于风吹的作用而将遮雨布从车身上掀起。
将第二撑杆6收回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
在车顶上设置行李架3,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处的空间,进而使车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率。
扩张杆5在驱动动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向相背方向即均向远离行李架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增加遮雨布的撑起宽度。
扩张杆5可以是通过电机带动齿条实现向外的伸出和向内的收回,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驱动装置2为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一撑杆1和/或第二撑杆6的一端连接,能够带动第一撑杆1和/或第二撑杆6转动;
驱动电机与第一撑杆1之间设置有驱动筒13;
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驱动筒13与第一撑杆1连接;
驱动筒13的一端设置有螺旋槽14,能够改变第一撑杆1的伸出方向的同时实现对第一撑杆1的下压和上抬。
通过电机的电机轴的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撑杆1或第二撑杆6转动,使第一撑杆1实现纵向和横向的变化,且能够使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实现上抬和下压动作,进而能够顺利的打开和收回遮雨布。
通过螺旋槽14限制第一撑杆1的运动轨迹,进而实现对第一撑杆1的伸出方向进行调整,达到既能改变其设置方向,又能实现第一撑杆1的下压和上抬
需要指出的是,驱动装置2可以是驱动电机直接带动第一撑杆1转动,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的结构,其还可以是通过拉杆式结构,即在行李架3上设置套环,在第一撑杆1上设置与套环连接的连接杆,通过推动套环带动第一撑杆1进行翻转,其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使第一撑杆1以与行李架3连接处为轴心转动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行李架式智能车衣还包括车衣收集装置;
车衣收集装置与行李架3连接。
将车顶上设置车衣收集装置,将遮雨布和第一撑杆1能够收回在车衣收集装置内,进而在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收回后,能够将遮雨布收集起来,不会使遮雨布散乱在车顶上,即影响美观,又影响遮雨布的寿命。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车衣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电机和卷车衣轴;
收集电机连接卷车衣轴,能够带动卷车衣轴转动;
收集电机和卷车衣轴设置在车衣收集装置内;
遮雨布与卷车衣轴固定连接。
启动收集电机,通过收集电机带动卷车衣轴转动,进而通过卷车衣轴带动遮雨布,使遮雨布缠绕在卷车衣轴上,进而实现对遮雨布的收集功能。
当收集遮雨布时,收集电机启动,使电机轴带动卷车衣轴进而带动遮雨布一起转动;当覆盖遮雨布时,即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伸长时,遮雨布带动卷车衣轴转动,卷车衣轴在收集电机的电机轴上空转。
遮雨布与卷车衣轴的固定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其可以是如拉线系在遮雨布是的扣环上连接,也可以是如布条通过连接带与遮雨布连接等,其只要能够将遮雨布固定在卷车衣轴上切能方便拆卸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遮雨布的收集装置可以是上述结构,但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结构,其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如采用对辊的形式将遮雨布收集起来,还可以是采用压布轮的形式等,其只要能够将遮雨布收集起来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伸缩动力结构4为液压缸、气缸、拉绳、齿轮传动、齿条传动、链条传动或送丝结构。
伸缩动力结构4可以有很多种结构,其可以是液压缸,即将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设置为液压伸缩杆;其还可以是气缸,即将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设置为气压伸缩杆,其还可以是送丝结构,即将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设置为套筒状,通过对第一撑杆1或第二撑杆6进行送丝和抽丝实现收缩;甚至还可以是拉绳、齿轮传动、齿条传动和链条传动等,其只要能够使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实现伸缩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送丝结构包括驱动丝12、送丝电机和卷丝轴7;
卷丝轴7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卷丝槽8和第二卷丝槽9;
第一卷丝槽8与第二卷丝槽9为环形槽;
第一卷丝槽8和第二卷丝槽9与卷丝轴7同轴设置;
第一卷丝槽8与第二卷丝槽9的槽底到卷丝轴7的轴线位置的距离不同;
第一卷丝槽8与第二卷丝槽9内均缠绕设置有驱动丝12;
送丝电机的电机轴与卷丝轴7同轴且固定设置,能够带动卷丝轴7转动;
第一卷丝槽8内的驱动丝12和第二卷丝槽9内的驱动丝12的缠绕方向相同或相反。
送丝电机启动,将缠绕在与送丝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设置的卷丝轴7上的驱动丝12在卷丝轴7上,将其从卷丝筒内送出,进入到第一撑杆1或第二撑杆6内,将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设置为套筒状,驱动丝12带动套筒进行伸缩,进而实现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6的伸缩。
第一卷丝槽8和第二卷丝槽9的槽底到卷丝轴7的轴线位置的距离不同,进而使其内的两根驱动丝12对两个撑杆的驱动速度不同,进而解决由于第一撑杆1相对较长而和第二撑杆6不能同时伸缩完成的问题。
卷丝轴7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圆柱体,也可以是台阶状的圆柱体,两个台阶上各设置一个卷丝槽,进而使槽底到中心轴的距离不同,实现驱动丝12不同速度的移动。
当两个卷丝槽内的驱动丝12的缠绕方向相同时,驱动丝12离开卷丝轴7的方向相同,在同一侧,为单向供丝。
当两个卷丝槽内的驱动丝12的缠绕方向相反时,驱动丝12离开卷丝轴7的方向相反,分别在两侧,为双向供丝。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送丝结构还包括备紧轮10;
备紧轮10的侧壁与卷丝轴7的侧壁相抵,用于防止驱动丝12在第一卷丝槽8或第二卷丝槽9内滑出或空转。
设置备紧轮10,可以通过备紧轮10的压紧,实现对卷丝轴7上的驱动丝12的位置的控制,进而避免了驱动丝12在第一卷丝槽8和第二卷丝槽9内由于转动而滑出,也能够有效的防止卷丝轴的空转。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备紧轮10远离卷丝轴7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弹簧11,用于将备紧轮10压紧在卷丝轴7的侧壁上。
由于卷丝轴7的转动,第一卷丝槽8和第二卷丝槽9内的驱动丝12会进行变化。为避免由于驱动丝12的变化而使备紧轮10无法与卷丝轴7贴紧或与卷丝轴7贴的太紧而无法使驱动丝12卷入到第一卷丝槽8或第二卷丝槽9内,在备紧轮10的一侧设置压紧弹簧11,通过压紧弹簧11实现对备紧轮10的弹性调节,进一步实现对驱动丝12的压紧作用。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行李架式智能车衣还包括侧面打开的上盖,能够把的驱动装置或第一撑杆1或扩张杆5或车衣收集装置包起来。
通过打开上盖能够对其内的遮雨布进行清洗、更换等。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行李架式智能车衣还包括换气***,用于给所述收起或覆盖后的车衣进行内部换气。
通过对内部的换气,可以防止遮雨布在车衣收集装置内因为潮湿而发霉和因天冷而结冰,进而保证车衣的使用寿命。覆盖车衣时因天热车内温度升高,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当车内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时换气***开始工作,进而避免了车内温度升高;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遮雨布上设有太阳能光板给换气***供电,避免消耗停车后电瓶储电,使车因缺电而无法启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包括驱动装置2、伸缩动力结构4和四根撑杆,通过驱动装置2使第一撑杆1能够在车顶上进行横向放置或纵向设置,通过伸缩动力结构4能够将纵向设置的撑杆进行伸缩,进而实现对遮雨布的撑起和收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现了将遮雨布设置在车顶上,不需要收折后放入后备箱,操作简单,且节省整个车辆所占用的空间,还可以在车顶上的行李架3上放置行李,充分利用了每一处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伸缩动力结构、第一撑杆、行李架、第二撑杆、遮雨布和扩张杆;
所述伸缩动力结构设置在所述行李架的两侧;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撑杆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撑杆从横向放置变为纵向设置,且能够将所述第一撑杆下压或上抬;
所述伸缩动力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行李架连接,能够使所述第一撑杆伸缩;
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行李架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能够使收缩后的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行李架折叠为零度角;
所述第二撑杆的内部与所述伸缩动力结构连接,能够通过所述伸缩动力结构使所述第二撑杆伸缩;
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遮雨布固定连接,能够带动所述遮雨布展开和收起;
所述扩张杆上设置有驱动动力,能够使所述扩张杆在所述驱动动力的作用下向远离所述行李架的方向移动;
所述扩张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的一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向远离所述行李架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撑杆和/或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撑杆和/或第二撑杆转动;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撑杆之间设置有驱动筒;
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驱动筒与所述第一撑杆连接;
所述驱动筒的一端设置有螺旋槽,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撑杆的伸出方向的同时实现对第一撑杆的下压和上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衣收集装置;
所述车衣收集装置与所述行李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衣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电机和卷车衣轴
所述收集电机连接所述卷车衣轴,能够带动所述卷车衣轴转动;
所述收集电机和所述卷车衣轴设置在所述车衣收集装置内;
所述遮雨布与所述卷车衣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面打开的上盖,能够把所述的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一撑杆或所述扩张杆或所述车衣收集装置包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动力结构为液压缸、气缸、拉绳、齿轮传动、齿条传动、链条传动或送丝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结构包括驱动丝、送丝电机和卷丝轴;
所述卷丝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卷丝槽和第二卷丝槽;
所述第一卷丝槽与所述第二卷丝槽为环形槽;
所述第一卷丝槽和所述第二卷丝槽与所述卷丝轴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卷丝槽与所述第二卷丝槽的槽底到所述卷丝轴的轴线位置的距离不同;
所述第一卷丝槽与所述第二卷丝槽内均缠绕设置有所述驱动丝;
所述送丝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卷丝轴同轴且固定设置,能够带动所述卷丝轴转动;
所述第一卷丝槽内的所述驱动丝和所述第二卷丝槽内的所述驱动丝的缠绕方向相同或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结构还包括备紧轮;
所述备紧轮的侧壁与所述卷丝轴的侧壁相抵,用于防止所述驱动丝在所述第一卷丝槽或所述第二卷丝槽内滑出或空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紧轮远离所述卷丝轴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弹簧,用于将所述备紧轮压紧在所述卷丝轴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行李架式智能车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气***,用于给收起或覆盖后的所述遮雨布进行内部换气。
CN201520112629.5U 2015-02-15 2015-02-15 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51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2629.5U CN204451967U (zh) 2015-02-15 2015-02-15 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2629.5U CN204451967U (zh) 2015-02-15 2015-02-15 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51967U true CN204451967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5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262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51967U (zh) 2015-02-15 2015-02-15 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519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6332A (zh) * 2019-08-29 2019-11-19 彭付平 一种行李架车衣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6332A (zh) * 2019-08-29 2019-11-19 彭付平 一种行李架车衣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1971U (zh) 车载智能车衣
CN105089306B (zh) 一种可伸缩车用遮阳棚
CN206844730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3434375B (zh) 汽车遮阳篷
CN103407353B (zh) 多功能汽车遮阳篷
CN204263913U (zh) 一种自动平移式汽车遮阳装置
CN212271734U (zh) 一种多功能防雨散热的节能变电站
CN203472492U (zh) 多功能顶置汽车伞
CN204451967U (zh) 行李架式智能车衣
CN104527388A (zh) 一种汽车遮阳装置的卷筒机构
CN104608609A (zh) 车载智能车衣
CN204940715U (zh) 用于立体停车库的遮阳帘
CN203472493U (zh) 多功能汽车遮阳篷
CN103481757B (zh) 板状履带收纳式汽车遮阳器
CN105952208A (zh) 一种太阳能汽车移动车库
CN201288430Y (zh) 一种遮阳篷
CN106882025A (zh) 一种全自动车载车衣
CN202806526U (zh) 电动手动货车车辆篷布卷绕机
CN104626952A (zh) 一种车载式半自动太阳能充电车衣
CN111969424B (zh) 一种变电站
CN209805758U (zh) 一种用于汽车顶篷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05239104U (zh) 多功能折叠伸缩式汽车遮阳罩
CN106948649A (zh) 一种智能停车篷
CN209201676U (zh) 一种日光温室内保温被收放装置
CN202249027U (zh) 框架伸缩折叠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