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07403U -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07403U
CN204407403U CN201520081139.3U CN201520081139U CN204407403U CN 204407403 U CN204407403 U CN 204407403U CN 201520081139 U CN201520081139 U CN 201520081139U CN 204407403 U CN204407403 U CN 204407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cover
insulating trip
pol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11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s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811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07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07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07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包括正极壳、密封圈、负极盖、极芯、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电解液,正极壳、密封圈和负极盖围成收容腔,极芯、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电解液置于收容腔内,隔膜位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第一绝缘片位于正极壳与极芯的第一端之间,第二绝缘片位于负极盖与极芯的第二端之间,极芯包括极芯主体、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极芯主体呈圆柱形,正极连接部件为正极集流体向正极壳延伸的一部分,负极连接部件为负极集流体向负极盖延伸的一部分,正极连接部件与负极连接部件分别与正极壳和负极盖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背景技术】
纽扣型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电池极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组成,按照极芯成型方法可分为叠片式、扁平卷绕式和圆柱卷绕式等。其中,叠片式极芯空间利用率高,但工艺复杂,且受限于直径设计,无法在小直径纽扣型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实现;扁平卷绕式极芯操作简单方便,但电池体积比容量低;现有的圆柱卷绕式极芯体积比容量高,但圆柱体边缘易受挤压后致电池内部短路,同时需分别在正极集流体(铝箔)和负极集流体(铜箔)引接极耳,极耳再与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焊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使得制造纽扣电池更加简单。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包括正极壳、密封圈、负极盖、极芯、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壳、密封圈和负极盖围成收容腔,所述极芯、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电解液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极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而成,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敷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敷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所述第一绝缘片位于所述正极壳与所述极芯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片位于所述负极盖与所述极芯的第二端之间,所述极芯包括极芯主体、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所述极芯主体呈圆柱形,所述正极连接部件为所述正极集流体向所述正极壳延伸的一部分,所述负极连接部件为所述负极集流体向所述负极盖延伸的一部分,所述正极连接部件与所述负极连接部件分别与正极壳和负极盖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集流体被折叠形成所述正极连接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集流体主体和正极连接部件,所述正极集流体主体与所述正极连接部件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集流体被折叠形成所述负极连接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负极集流体主体和负极连接部件,所述负极集流体主体与所述负极连接部件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连接部件沿所述第二绝缘片的边沿向所述负极盖延伸,所述正极连接部沿所述第一绝缘片的边沿向所述正极壳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片和/或第二绝缘片呈圆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折叠形成的折痕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长边形成45°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折叠形成的折痕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长边形成45°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
由于采用正极集流体的一部分作为正极连接部件,负极集流体的一部分作为负极连接部件,从而省略了焊接的程序,制造过程更加简单。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在卷绕完极芯主体后,折叠正极集流体形成正极连接部件,折叠负极集流体形成负极连接部件,制造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充电纽扣电池(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充电纽扣电池的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充电纽扣电池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充电纽扣电池的剖面(部分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充电纽扣电池的正极片(负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可充电纽扣电池的正极片(负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可充电纽扣电池的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实施例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包括正极壳1、密封圈4、负极盖2、极芯5、第一绝缘片61、第二绝缘片62和电解液(未示出),所述正极壳1、密封圈4和负极盖2围成收容腔3,所述极芯5、第一绝缘片61、第二绝缘片62和电解液置于所述收容腔3内,所述极芯5由正极片51、负极片54和隔膜53、54卷绕而成,所述正极片51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敷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片52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敷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隔膜53、54位于所述正极片51与负极片52之间(三者卷绕后,隔膜54也位于正极片51和负极片52之间),所述第一绝缘片61位于所述正极壳1与所述极芯5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片62位于所述负极盖2与所述极芯5的第二端之间,所述极芯5包括极芯主体53、正极连接部件511和负极连接部件521,所述极芯主体53呈圆柱形,所述正极连接部件511为所述正极集流体向所述正极壳1延伸的一部分,所述负极连接部件521为所述负极集流体向所述负极盖2延伸的一部分,所述正极连接部件511与所述负极连接部件521分别与正极壳1和负极盖2电连接。密封圈4可以采用密封胶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极芯主体53被卷绕完成后,所述正极集流体被折叠形成所述正极连接部件511,该正极连接部件511凸出于极芯主体53,这样,制作更加简单和方便,省略了焊接正极连接部件511(或称极耳)的工序;同样,在极芯主体53被卷绕完成后,所述负极集流体被折叠形成所述负极连接部件521,所述正极连接部件521凸出于极芯主体53。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正极集流体折叠形成的折痕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长边形成45°夹角,负极集流体折叠形成的折痕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长边形成45°夹角。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集流体主体和正极连接部件511,所述正极集流体主体与所述正极连接部件511垂直,这样在卷绕形成极芯主体53后,可以省略折叠形成正极连接部件511的步骤,但是,在卷绕的过程中凸出的正极连接部件511可能会给卷绕带来麻烦。同样所述负极集流体可以包括负极集流体主体和负极连接部件521,所述负极集流体主体与所述负极连接部件521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连接部件521沿所述第二绝缘片62的边沿向所述负极盖2延伸,所述正极连接部511沿所述第一绝缘片61的边沿向所述正极壳61延伸,这样结构更为紧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片61和/或第二绝缘片62呈圆形,以配合极芯5,以防止负极片52与正极壳1电连接,或者正极片51与负极盖2电连接。正极连接部511可以向密封圈4弯折一部分,然后正极壳1盖在密封圈上并压紧正极连接部件511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电连接,制作非常方便。如图3所示,正极连接部511可以朝较远的密封圈4的一侧弯折,也可以朝较近的密封圈4一侧弯折,如图7所示,这样可以节省弯折的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集流体可以为铝箔,这样,在折叠形成正极连接部件511的时候更加方便和简单。同样,所述负极集流体可以为铜箔,在折叠负极连接部件521的时候更加方便和简单。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包括正极壳、密封圈、负极盖、极芯、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壳、密封圈和负极盖围成收容腔,所述极芯、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电解液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极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而成,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敷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敷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所述第一绝缘片位于所述正极壳与所述极芯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片位于所述负极盖与所述极芯的第二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包括极芯主体、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所述极芯主体呈圆柱形,所述正极连接部件为所述正极集流体向所述正极壳延伸的一部分,所述负极连接部件为所述负极集流体向所述负极盖延伸的一部分,所述正极连接部件与所述负极连接部件分别与正极壳和负极盖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正极集流体被折叠形成所述正极连接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集流体主体和正极连接部件,所述正极集流体主体与所述正极连接部件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负极集流体被折叠形成所述负极连接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负极集流体主体和负极连接部件,所述负极集流体主体与所述负极连接部件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所述负极连接部件沿所述第二绝缘片的边沿向所述负极盖延伸,所述正极连接部沿所述第一绝缘片的边沿向所述正极壳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绝缘片和/或第二绝缘片呈圆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折叠形成的折痕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长边形成45°夹角。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折叠形成的折痕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长边形成45°夹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纽扣电池,其特征是: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
CN201520081139.3U 2015-02-04 2015-02-04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Active CN204407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1139.3U CN204407403U (zh) 2015-02-04 2015-02-04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1139.3U CN204407403U (zh) 2015-02-04 2015-02-04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07403U true CN204407403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31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81139.3U Active CN204407403U (zh) 2015-02-04 2015-02-04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0740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366A (zh) * 2016-07-13 2016-10-12 深圳市秸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纽扣电池
CN106992313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7134596A (zh) * 2017-07-06 2017-09-05 深圳市力电电池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及纽扣电池制作方法
CN111313077A (zh) * 2020-04-09 2020-06-19 陈永晓 一种纽扣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1430594A (zh) * 2020-04-02 2020-07-17 龙岩高格微扣科技有限公司 耐高温纽扣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CN111933496A (zh) * 2020-06-22 2020-11-13 南京萨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纽扣式熔断器及制造方法
WO2022037284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的电芯以及储能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2313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6992313B (zh) * 2016-01-20 2023-04-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6025366A (zh) * 2016-07-13 2016-10-12 深圳市秸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纽扣电池
CN107134596A (zh) * 2017-07-06 2017-09-05 深圳市力电电池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及纽扣电池制作方法
CN111430594A (zh) * 2020-04-02 2020-07-17 龙岩高格微扣科技有限公司 耐高温纽扣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CN111313077A (zh) * 2020-04-09 2020-06-19 陈永晓 一种纽扣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1933496A (zh) * 2020-06-22 2020-11-13 南京萨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纽扣式熔断器及制造方法
WO2022037284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的电芯以及储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07403U (zh)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CN102148407B (zh) 方形密闭二次电池及方形密闭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2683751B (zh) 一种大容量高倍率方形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909544Y (zh) 一种卷绕型锂电池电芯结构
CN101640286B (zh) 卷绕式锂电池的电芯及卷绕式锂电池
CN104871358A (zh) 包括阶梯结构的电池单体
CN210224213U (zh) 具有一体化绝缘极耳的卷绕型纽扣电池
CN110247123A (zh) 一种电芯结构、制造方法及电池
CN105609882A (zh) 内部多芯堆层的储能器件
CN102024988A (zh) 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50519U (zh) 一种无极耳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5742721A (zh) 一种高能比、低内阻的圆柱锂离子电池
CN203481318U (zh) 电池极片及高功率电池
CN107293805B (zh) 卷绕式电芯及卷针
CN208970569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
CN208336372U (zh) 电极极片、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
KR101684365B1 (ko) 수직 적층 구조의 전지셀
CN102024990A (zh) 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制作方法
CN107293806A (zh) 卷绕式电芯
CN103985567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池
CN207731993U (zh) 单向极耳高容量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07474594U (zh) 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
CN101499541A (zh) 一种新型卷绕方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01918464U (zh) 高倍率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202454677U (zh) 高倍率放电动力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5

Address after: 516000 1st floor, Yifu company workshop, Weisheng Industrial Zone, Qingchun village, Chenjiang,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lis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Huafeng Road, Si Village,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716

Patentee before: Yang 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