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4965U -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4965U
CN204384965U CN201520042346.8U CN201520042346U CN204384965U CN 204384965 U CN204384965 U CN 204384965U CN 201520042346 U CN201520042346 U CN 201520042346U CN 204384965 U CN204384965 U CN 204384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eration
treating device
pipe line
scaf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23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野
丁健生
王荣
曹玉梅
冯求宝
张海红
吕俊鹏
李静敏
刘科勤
江传奇
吴丹
肖玲君
杨旭
黄贤文
周霞
顾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423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84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4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4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架,与浮架连接的输气管道和设置在输气管道上的气泵,输气管道具有位于水面上方的进气口和位于水面以下的出气口;设置在水面以下的导流管道,导流管道的底端具有进水口,顶端具有出水口,出气口位于导流管道内;能够促使水体进入导流管道内的导流器,导流器设置在进水口处。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实现水体的曝气增氧,曝气过程中水体扰动造成微环境的水体交换;通过导流器增加了水体底层与表层的混合时间,使水体构成对流循环,从而能够通过曝气对水深较浅的浅层水体增氧,通过水体对流循环实现深层水体增氧,所以提高了水体的增氧效率,改善了曝气效果,从而解决了水体的缺氧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中,常用的曝气装置如叶轮式增氧机、旋混式增氧机等,均采用机械方法向水中充入氧气实现增氧,增加气、液的接触面积,以扩大氧在水中的浓度梯度,提升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扩散的速度。
但是,上述曝气装置仅能够对与氧气接触的水深较浅的浅层水体增氧,实现水体的表层曝气,增氧效率较低,影响了曝气效果,虽消耗大量能源,却不能很好地解决水体的缺氧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水体的增氧效率,以改善曝气效果,从而解决水体的缺氧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以提高水体的增氧效率,改善曝气效果,从而解决水体的缺氧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架,与所述浮架连接的输气管道和设置在所述输气管道上的气泵,所述输气管道具有位于水面上方的进气口和位于水面以下的出气口;还包括:
设置在水面以下的导流管道,所述导流管道的底端具有进水口,顶端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导流管道内;
能够促使水体进入所述导流管道内的导流器,所述导流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导流管道通过固定梁设置在水面以下,所述固定梁设置在所述浮架下方并与所述浮架连接,所述导流管道设置在所述固定梁底部。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固定梁通过所述输气管道与所述浮架连接,所述输气管道依次穿过所述浮架和所述固定梁。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导流器通过锚索与池底连接。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导流器的底端与池底的距离为50cm-80cm。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浮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浮板和连接两个所述浮板的支架。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导流管道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管,所述输气管道位于所述直管内;
且所述输气管道包括:
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输入管和输出管;
连通所述输入管的底端和所述输出管的底端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底部连接管,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底部连接管上。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中,所述输气管道和所述导流管道均为不锈钢管,所述导流器为不锈钢导流器。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气管道的进气口处的导气罩,所述导气罩具有自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渐扩的导气孔。
优选的,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导气孔内还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包括浮架、输气管道、气泵、导流管道和导流器;其中,浮架漂浮在水面上;输气管道与浮架连接,输气管道具有位于水面上方的进气口和位于水面以下的出气口;气泵设置在输气管道上;导流管道设置在水面以下,导流管道的底端具有进水口,顶端具有出水口,出气口位于导流管道内;导流器能够促使水体进入导流管道内,其设置在进水口处。
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应用时,接通电源后气泵开始工作,气体通过输气管道的进气口进入输气管道,经输气管道的出气口进入水体给水体充氧;同时,水体通过导流器进入导流管道,通过导流器对水体进行推流搅拌,实现水体的分流、推流,达到曝气、推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水处理装置集曝气充氧和推流搅拌于一体,使有机物、微生物和氧充分混合、接触,去除有机物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能够推动水流前进,促使水流循环,提高供氧效率。且该曝气水处理装置底部安装导流器与气泵***相结合,使水体在潜水推流曝气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流动,避免死水停滞区。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实现水体的曝气增氧,曝气过程中水体扰动造成微环境的水体交换;通过导流器增加了水体底层与表层的混合时间,使水体构成对流循环,从而能够通过曝气对水深较浅的浅层水体增氧,通过水体对流循环实现深层水体增氧,所以提高了水体的增氧效率,改善了曝气效果,从而解决了水体的缺氧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效充氧能够有效改善水质,促进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曝气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提高了水体的增氧效率,改善了曝气效果,从而解决水体的缺氧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包括浮架、输气管道5、气泵7、导流管道6和导流器8;其中,浮架漂浮在水面上;输气管道5与浮架连接,输气管道5具有位于水面上方的进气口和位于水面以下的出气口;气泵7设置在输气管道5上;导流管道6设置在水面以下,导流管道6的底端具有进水口,顶端具有出水口,出气口位于导流管道6内;导流器8能够促使水体进入导流管道6内,其设置在进水口处。需要说明的是,该曝气水处理装置电源采用380V,通过水下电缆与外接电源连接。
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应用时,接通电源后气泵7开始工作,气体通过输气管道5的进气口进入输气管道5,经输气管道5的出气口进入水体给水体充氧;同时,水体通过导流器8进入导流管道6,通过导流器8对水体进行推流搅拌,实现水体的分流、推流,达到曝气、推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水处理装置集曝气充氧和推流搅拌于一体,使有机物、微生物和氧充分混合、接触,去除有机物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能够推动水流前进,促使水流循环,提高供氧效率。且该曝气水处理装置底部安装导流器8与气泵7***相结合,使水体在潜水推流曝气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流动,避免死水停滞区。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7实现水体的曝气增氧,曝气过程中水体扰动造成微环境的水体交换;通过导流器8增加了水体底层与表层的混合时间,使水体构成对流循环,从而能够通过曝气对水深较浅的浅层水体增氧,通过水体对流循环实现深层水体增氧,所以提高了水体的增氧效率,改善了曝气效果,从而解决了水体的缺氧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效充氧能够有效改善水质,促进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导流管道6通过固定梁1设置在水面以下,固定梁1设置在浮架下方并与浮架连接,导流管道6设置在固定梁1底部。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道6通过与浮架连接实现了固定,结构比较简单,便于装配。当然,该导流管道6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固定于水面以下,如在池底设置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设置定位柱,使导流管道6固定在定位柱上;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上述固定梁1通过输气管道5与浮架连接,输气管道5依次穿过浮架和固定梁1。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气管道5实现固定梁1与浮架的连接,减少了部件个数。可替换的,固定梁1还可以通过连接杆与浮架连接。
优选的,导流器8还通过锚索9与池底连接。本实施例通过锚索9进行导流器8底部的固定,即固定导流管道6的底端,又通过固定梁1将导流管道6的顶端与浮架固定连接,提高了导流管道6的稳固性,能够改善因导流管道6内的水体对流导致导流管道6发生的扰动。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置锚索9,仅使导流管道6的顶端与浮架固定连接。
上述导流器8的底端与池底的距离为50cm-80cm。本实施例采用锚索9定位导流器8的位置,使导流器8的底端与池底的距离保持50cm、60cm、80cm或50cm-80cm范围内的任一数值,能够避免导流器8与池底距离太小造成的水体扰动。
为了提高浮架的支撑力,优选的,浮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浮板2和连接两个浮板2的支架3。此时,浮架的浮力较大,能够较好地支撑输气管道5、气泵7、固定梁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控制浮板2的高度来调整装置的重心;从而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水处理。当然,上述浮架也可以仅包括一个面积较大的浮板,或者由多个杆拼接而成。
如图1所示,导流管道6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管,输气管道位于所述直管内;输气管道5包括: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输入管和输出管;连通输入管的底端和输出管的底端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底部连接管,气泵7设置在底部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管,结构较为对称,能够避免浮架因受力不均产生的浮动。同时,该U型管中的底部连接管较长,便于安装气泵7。而且,整个U型管位于导流管道的直管内,导流管道供水体流动的腔较大,加快了水体的流动性,提高了水体的增氧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输气管道5还可以为V形管或者L形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当然,上述导流管道6也可以为弧形管、或者其他非直管形状。
优选的,输气管道5和导流管道6均为不锈钢管,导流器8为不锈钢导流器8。本实施例中,曝气水处理装置全部采用优质不锈钢制造,完全耐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上述曝气水处理装置还可以采用橡胶、合金钢或者其他耐腐蚀性较好的材料制造。
为了便于气体进入输气管道5内,曝气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输气管道5的进气口处的导气罩4,导气罩4具有自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向远离进气口的一端渐扩的导气孔。该导气孔能够引导空气快速进入输气管道5,提高曝气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置导气罩4,直接将输气管道5的进气口设置为渐扩的喇叭口状。
进一步的,导气孔内还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掉空气中的杂物,才将其充入水体中,提高了水体的清洁性。当然,上述导气孔内还可以不设置空气过滤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架,与所述浮架连接的输气管道(5)和设置在所述输气管道(5)上的气泵(7),所述输气管道(5)具有位于水面上方的进气口和位于水面以下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水面以下的导流管道(6),所述导流管道(6)的底端具有进水口,顶端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导流管道(6)内;
能够促使水体进入所述导流管道(6)内的导流器(8),所述导流器(8)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道(6)通过固定梁(1)设置在水面以下,所述固定梁(1)设置在所述浮架下方并与所述浮架连接,所述导流管道(6)设置在所述固定梁(1)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1)通过所述输气管道(5)与所述浮架连接,所述输气管道(5)依次穿过所述浮架和所述固定梁(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8)通过锚索(9)与池底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8)的底端与池底的距离为50cm-8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浮板(2)和连接两个所述浮板(2)的支架(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道(6)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管,所述输气管道位于所述直管内;
且所述输气管道(5)包括:
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输入管和输出管;
连通所述输入管的底端和所述输出管的底端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底部连接管,所述气泵(7)设置在所述底部连接管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5)和所述导流管道(6)均为不锈钢管,所述导流器(8)为不锈钢导流器(8)。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气管道(5)的进气口处的导气罩(4),所述导气罩(4)具有自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渐扩的导气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曝气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内还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CN201520042346.8U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4384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2346.8U CN204384965U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2346.8U CN204384965U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4965U true CN204384965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57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2346.8U Active CN204384965U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8496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8384A (zh) * 2016-05-18 2016-09-21 赵静 一种微生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8946976A (zh) * 2018-09-20 2018-12-07 湖州道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CN115299399A (zh) * 2022-08-02 2022-11-08 贵州新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流循环吸气远距离环形增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8384A (zh) * 2016-05-18 2016-09-21 赵静 一种微生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8946976A (zh) * 2018-09-20 2018-12-07 湖州道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CN115299399A (zh) * 2022-08-02 2022-11-08 贵州新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流循环吸气远距离环形增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69532U (zh) 一体式太阳能高效复合曝气船
CN204384965U (zh) 一种曝气水处理装置
CN202193662U (zh) 一种可提升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
CN101565230B (zh) 一种微米气泡的发生装置及其专用旋流器
CN105417743A (zh) 间歇式机械混合-表层充氧一体化中试装置
CN201002993Y (zh) 推流式增压磁化螺旋曝气机
CN107265623A (zh) 一种可搅拌曝气的时控机械式间歇反应器
CN104496016B (zh) 一种生化充氧搅拌工艺及装置***
CN206901886U (zh) 可提升曝气器及深水曝气池
CN206156838U (zh) 氧化池气涌水曝气墩及其***组件和阵列
AU2021105925A4 (en) Multifunctional mechanical mixing oxygenator
CN204417219U (zh) 一种深水曝气装置
CN102531159A (zh) 一种推流循环表面及微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CN102557332A (zh) 推流循环微泡及表面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CN2598999Y (zh) 搅拌式水下曝气器
CN220255436U (zh) 一种叶轮式养殖池增氧装置
CN205367904U (zh) 一种气泡羽流充氧水质修复装置
CN204689724U (zh) 合建式卡鲁塞尔氧化沟
CN88205733U (zh) 叶轮式增氧机
CN204550193U (zh) 一种生化充氧搅拌装置***
CN104925945B (zh) 合建式卡鲁塞尔氧化沟
CN202953880U (zh) 一种曝气机的导流***
CN216254786U (zh) 一种基于方形鱼池的水循环装置
CN209890370U (zh) 一种卧式推流曝气成套设备
CN217418249U (zh) 一种溶气气浮装置中混气混合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