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2627U -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2627U
CN204302627U CN201420868830.1U CN201420868830U CN204302627U CN 204302627 U CN204302627 U CN 204302627U CN 201420868830 U CN201420868830 U CN 201420868830U CN 204302627 U CN204302627 U CN 204302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se
distal end
mode set
light source
end f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688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潭
廖文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8688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2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2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26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该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多个光源模组与多个可挠式导接件,导光板包含多个凸出部与锥形凹部,凸出部与锥形凹部分别位于导光板的二相对面,每个凸出部具有一末端端面,末端端面分别与锥形凹部对齐,末端端面具有入光面。这些光源模块分别彼此实体分隔,每个光源模组包含发光二极体元件,发光二极体元件位于其中一末端端面,且抵接其中一入光面。每个可挠式导接件电性导接任意两相邻的光源模组。本实用新型每个发光二极体元件得以一一地独立对准锥形凹部,不会因发光二极体元件彼此间存在的误差而无法精准地对准对应的锥形凹部,进而提高导光板的出光面的均匀亮度并避免面光源亮暗不匀。

Description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是显示器面板(LCD panel)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是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一般而言,背光模组可分为两种结构:
(1)侧光式(Edge lighting)结构:发光源为摆在侧边的光源,导光板采射出成型无印刷式设计,一般常用于18寸以下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组,其侧边入射的光源设计,拥有轻量、薄型、窄框化、低耗电的特点,也是手机、掌上电脑(PDA)、笔记本电脑的光源;目前也有大尺寸背光模组采用侧光式结构,以押出成型配合无印刷式设计或网点油墨印刷设计,应用于单价较高的电视萤幕。
(2)直下型(Bottom lighting)结构:超大尺寸的背光模组,侧光式结构较无法在重量、消费电力、亮度及价格上占有优势,因此不含导光板且光源放置在正下方的直下型结构便被发展出來。光源由自发性光源(例如灯管、发光二极体等)射出藉由反射板反射后,向上经扩散板均匀分散后于正面射出,因安置空间变大,灯管可依TFT面板大小使用2至多只灯管,但同时也增加了模组的厚度,其优点为高辉度、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效率高、结构简易化等,因而适用于对可携性及空间要求较不挑剔的LCD monitor(显示器)与LCD TV,其高消费电力(使用冷阴极管),均一性不佳及造成LCD发热等问题仍需要改善。
因此,业内便有国际知名大厂,试图将上述两种结构予以整合,各取其优点而排除其缺陷,主要是取侧光式薄型化的优势与直下式用料节省的优势,而有例如下列各国专利:US 7101069、US 2004/0012971、US 2003/0086255、US 2002/0113924、US 2002/0044437、US 6747404、US 6734926、US 6700554、US 6561663、 US RE36961、 US 5567042、 US 5138528、 US 4826294、 US7207709、US 4641226、US 5993027、US 6144360、US 6417832、US 6789923、US 6871979、US 6883950、US 7251412、US 2004/0130879、US 2004/0021918、US 6785433、US 6426812、US 6384883、US 6333773、US 6075579、US 5943166、US 5841596、US 5799124、US 5748828、US 5602950、US 2007/051960、US2007/086179、US 2004/0062034、CN 102644883、CN 201983118、TW I322304、TW I342628、 TW I363219、 TW M345352、 TW M377609、 TW M447505、TW 201213969、 US 7780306、 JP 8136917、 JP 2001006416、 JP 2001351424、JP 2003008068、 JP 2004133391、 US 6036328、 US 6607286、 US 7341358、US 7413318、 US2002/0163808、 US 2005/0185391、 US 2006/0114690、 US7828456、US 7946746、US 8002428、US 8021033、US 8042968、US 8070345、US 8177386、US 8393776、US 2011/0205750、US2011/0317417、US 8382337、US 6679621、 US 7414270、 US 2006/0138437、 US 2006/0208269、 US2006/0291205、US 2008/0030986、US 2008/0151551、US 2008/0303757、US2009/0225550、 CN 101046576、 CN 101206280、 US 7246931、 TW I317829、US 6536923、US 6547423、US 6612720、US 6974241、US 6981784、US 7135034、US 7159997、 US 2004/0218388、 US 2005/0002205、 US 2005/0270774、 US2005/0286251、 US 2006/0087866、 US 7341358、 US 8007156、 US 8033690、US 8215814、 US 8240865、 US 2011/0032450、 US 2012/0069575、 TW201215936、US 5921651、US 7334933、US 6193383、US 6530671、US 6951415、US 2004/0114343、 US 8393748、 US 2010/0103650、 US 2011/0317417、 WO2012042436、WO 2012073156、US 7585083、US 5841596、US 6199989、US6647199、US 6679621、US 6974229、US 7006306、US 7063450、US 7142769、US 7168841、US 7220041、US 7287891、US 7320531、US 7322721、US 7334933、US 2002/0057561、 US 2004/0042194、 US 2005/0007793、 US 2007/0030414、US 2007/0171678、 US 2009/0034264、 CN 02131652.X、 US 7731400、 US8070336、US 8104910、US 8157410、US 8297786、US 8308326、US 8382337、US 2010/0220484、TW I364565、TW I276890。
但纵使有如许多专利在案,其目前仍无法量产,必有长期存在的技术老套阻碍。由此可见,上述背光模组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不便与缺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也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传统的背光模组存在的消费电力高、均一性不佳等缺陷,提供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点在于,包含:
一导光板,包含:
一透光板体,包含相对配置的一顶面与一底面;
多个凸出部,位于该透光板体的底面,每一该些凸出部具有一末端端面,该末端端面具有一入光面;以及
多个锥形凹部,位于该透光板体的该顶面,分别对齐该些末端端面;
多个光源模组,分别彼此实体分隔,每一该些光源模组包含:
一配线板,位于该些末端端面的其中一个;以及
一发光二极体元件,设于该配线板的一面上,且抵接该些入光面的
其中一个;以及
多个可挠式导接件,每一该些可挠式导接件电性导接任二相邻的该些配线板。
较佳地,每一该些锥形凹部包含一尖端底部及一凸曲面内壁,该凸曲面内壁连接于该尖端底部与该透光板体的该顶面之间,且围绕该尖端底部;
每一该些锥形凹部的该尖端底部对其所对齐的该配线板之一的正投影经过该些发光二极体元件的其中一个。
较佳地,每一该些末端端面更具有一凹槽,该入光面位于该凹槽内,每一该些光源模组的该发光二极体元件伸入该凹槽内。
较佳地,该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含:
一反光片材,叠设于该透光板体的该底面,该反光片材包含多个贯穿口,其中该些凸出部分别一对一地穿过该些贯穿口;以及
每一该些光源模组更包含:
一光反射层,位于该光源模组的该配线板的该面上,且围绕该光源模组的该发光二极体元件,其中该光反射层在该透光板体的一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该反光片材。
较佳地,每一该些配线板可拆卸对位于该些末端端面上的其中一个。
较佳地,每一该些配线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对位单元,每一该些凸出部包含至少一第二对位单元,该第二对位单元可拆卸地结合该第一对位单元。
较佳地,第一对位单元为一第一凸块,第二对位单元为一凹槽,凹槽位于该些末端端面的其中一个,以接受第一凸块。
较佳地,该第一对位单元为一凹沟,该凹沟呈弧形状,且该凹沟的宽度自该凹沟的一末端朝另一末端的方向逐渐缩小,该第二对位单元为一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位于该些末端端面的其中一个;
该第二凸块伸入该凹沟内且旋移至该凹沟的该另一末端时,该第二凸槽固定在该凹沟的该另一末端。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每个发光二极体元件得以一一地独立对准锥形凹部,不会因为发光二极体元件彼此间存在的误差而无法精准地对准对应的锥形凹部,进而提高导光板的出光面的均匀亮度并解决面光源亮暗不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2-2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剖面位置与图2相同;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所使用的制作设备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区域M的详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100:导光板
110:透光板体
111:顶面
112:底面
120:凸出部
121:末端端面
122:凹陷部
123:入光面
124:第二对位单元
124r:凹槽
124p:第二凸块
130:锥形凹部
131:尖端底部
132:凸曲面内壁
200:反光片材
210:贯穿口
300、301:光源模组
310:发光二极体元件
311:发光面
320:配线板
321:光反射层
322:第一对位单元
322p:第一凸块
323:环状围墙
324:凹沟
324e1:第一末端
324e2:第二末端
400:可挠式导接件
500:制作设备
600:滚轮对滚轮热挤压机具
601~605:步骤
610:原料室
620:加热螺杆
630:加压模头
631:出胶嘴
640:第一成型滚压轮
650:第二成型滚压轮
660:托拉轮
700:光学图案制作机具
710:第一履带机
711:第一履带
712:塑型上模板
720:第二履带机
721:第二履带
722:塑型下模板
d1~d3:宽度
M:区域
pl:塑胶粒子
pt:塑胶成形物
pj1、pj2:正投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经本案实用新型人研究,将侧入式导光板与直下式光源架构整合时,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会包含一匀光板(材料上属于导光板而非扩散板,但又与一般导光板有所差异)与多个光条。匀光板包含相对设置的一出光侧面与一入光侧面。出光侧面上排列有多个展光结构。光条分别排列于匀光板的入光侧面,各光条上间隔排列多个发光二极体。发光二极体分别一一对应展光结构,使得发光二极体的光线进入匀光板后,受到展光结构的均光作用,进而在匀光板的出光侧面提供均匀的面光源。然而,此一架构在实际制作上,由于导光板的材质大致为塑胶(例如树脂或PP、PMMA),在未考虑湿度变数之下,塑胶可能因吸水而产生不预期的胀缩,使得上述展光结构两两之间的间距不一,如此,当发光二极体被安排在匀光板的入光侧的对应位置时,由于每个光条上所排列的发光二极体彼此之间距以及出光侧上所排列的这些展光结构彼此之间距仍存在误差,每个光条上所排列的发光二极体无法精准地对准对应的展光结构,使得匀光板的出光侧的每个展光结构的边缘产生光线不匀匀现象,俗称光学品味不良。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10的上视图。图2为图1的2-2剖面图。图3为图2的分解图。同时参阅图1至图3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此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10包含一导光板100、多个光源模组300与多个可挠式导接件400(例如可挠式排线或可挠式电路板)。导光板100包含一透光板体110、多个凸出部120与多个锥形凹部130。透光板体110包含相对配置的一顶面111与一底面112。这些凸出部120间隔排列于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每个凸出部120具有一末端端面121,此末端端面121上具有一入光面123。这些锥形凹部130间隔排列在透光板体110的顶面111,且分别对齐这些末端端面121,使得透光板体110的顶面111视为一出光面。
这些光源模组300分别彼此实体分隔,每个光源模组300包含一配线板320及一发光二极体元件310。配线板320位于其中一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上。配线板320不限硬式印刷电路板、可挠式电路板或可挠式金属芯印刷电路板。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一端固设于配线板320的一面上,电性连接配线板320,且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另一端接近,甚至抵接其中一入光面123。每个光源模组300的配线板320上具有单个发光二极体元件310。每个可挠式导接件400电性导接任意二相邻的配线板320,可挠式导接件400使得这些光源模块300的这些发光二极体元件310彼此电性连接。换句话说,每个光源模组300的发光二极体元件310被夹合于配线板320与末端端面121的入光面123之间,其中发光二极体元件310一端的发光面311平贴末端端面121的入光面123。发光二极体元件310另端的脚位(图中未示)电性连接于配线板320的表面。
由于彼此实体分隔的这些发光二极体元件310可以各自独立地配置在对应的凸出部120,以便这些发光二极体元件310得以分别精准地对准对应的锥形凹部130,进而提高导光板100的出光面的均匀亮度并解决面光源亮暗不匀的问题。此外,彼此实体分隔的这些配线板320藉由可挠式导接件400具可弯曲的特性来吸收这些配线板320组装对位后仍存在的公差。
更具体地,每个凸出部120突出于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意即,每个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与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不共面,且高出于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每个锥形凹部130包含一尖端底部131及一凸曲面内壁132。凸曲面内壁132连接尖端底部131与透光板体110的顶面111,介于尖端底部131与透光板体110的顶面111之间,且围绕尖端底部131,甚至完整地围绕尖端底部131。每个锥形凹部130的尖端底部131对其所对齐的配线板320的一正投影pj1经过其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发光面311。换言之,凸曲面内壁132的剖面为二弧线,这两个弧线分别由锥形凹部130二相对侧的透光板体110与底面112相互对称且弯弧地向下延伸,最终彼此相交并共同指向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末端形成尖端底部131。各弧线为由复数个不同斜率的线条所组成的曲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锥形凹部130例如圆锥形,若俯视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时,锥形凹部130在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则呈现出圆形开口,锥形凹部130内的中心点即为尖端底部131。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锥形凹部也可呈方锥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凸出部120呈柱体(泛指圆柱体、方柱体、截顶圆锥或平截头体),故,末端端面121呈圆形或多边形。末端端面121更凹设有一凹陷部122。入光面123位于凹陷部122内,每个光源模组300的发光二极体元件310伸入其对应的凹陷部122内,并朝入光面123发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入光面123位于凹陷部122底部,即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发光面311平贴凹陷部122底部。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出部也可不具有凹陷部,让发光二极体元件直接平贴末端端面。
如此,当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光线透过入光面123发射光线进入透光板体110,且分别抵达每个锥形凹部130的凸曲面内壁132时,这些光线会在每个凸曲面内壁132上产生全反射,使得这些光线会随光程路径发散,最终在透光板体110的顶面111(即出光面)上的光学微结构(pattern,图未示)引导出来,藉以成为均匀出光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10更包含一反光片材200。反光片材200包含多个贯穿口210,贯穿口210间隔地形成在反光片材200上,如此上述这些凸出部120得以分别一对一地穿过这些贯穿口210,让反光片材200得以直接叠放于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上。如此,反光片材200改变透光板体110内的光线的行进方向,以致光线得以从透光板体110的顶面111(即出光面)离开透光板体110。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光片材200例如为具树脂亮光漆或金属镀面的片体。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反光片材也可为具反光特性的金属板。
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光线,每个光源模块300更包含一光反射层321。光反射层321贴设在光源模组300的配线板320也设有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那面,且围绕此发光二极体元件310。光反射层321朝透光板体110投射的一正投影pj2至少部分重叠反光片材200。由于光反射层321的位置与反光片材200的位置至少部分重叠,使得透光板体110内的光线皆可以被反光片材200与光反射层321反射至透光板体110的顶面111(即出光面)。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反射层例如为反光材。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为了让装配者都可快速地将每个光源模组300对位于对应的凸出部120上,每个光源模组300都可透过记号可拆卸地安装在对应的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上,使得每个锥形凹部130的尖端底部131都可准确地分别对齐这些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发光面311,甚至对齐这些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发光面311的中心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配线板320具有至少一第一对位单元322,每个凸出部120包含至少一第二对位单元124。第二对位单元124可拆卸地结合第一对位单元322。如此,透过第一对位单元322与第二对位单元124的结合,使得每个光源模组300的配线板320得以可拆卸地对位于对应的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上。
只要第一对位单元322与第二对位单元124能彼此相互对位与结合,本实用新型不限第一对位单元322与第二对位单元124的外型与结合方式。举例来说,第一对位单元322为第一凸块322p,例如预先形成于配线板320表面上。第二对位单元124为凹槽124r,凹槽124r形成于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表面,凹槽124r的外型与大小与第一凸块322p的外型与大小彼此匹配,透过第一凸块322p与凹槽124r的相互嵌合,以方便装配者顺利将光源模组300对位于对应的凸出部120上。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对位单元与第二对位单元也可互换为凹槽与凸块。
如此,只要任一光源模组300的配线板320透过第一凸块322p嵌合于凹槽124r内,此配线板320上的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发光面311恰可被对应的锥形凹部130的尖端底部131准确地对齐。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10的局部剖面图,剖面位置与图2相同。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大致相同,其差异之一为,第一对位单元322为凹沟324,凹沟324形成于配线板320上的一环状围墙323上。本实施方式中,环状围墙323利用点胶机等点胶技术,以点胶成型的方式在配线板320设有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那面上形成可围绕发光二极体元件310的围墙。凹沟324呈弧形状(如C形),且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324e1与第二末端324e2。凹沟324的宽度非一致,凹沟324的宽度变化自凹沟324的第一末端324e1朝第二末端324e2的方向逐渐缩小。第二对位单元124为第二凸块124p。第二凸块124p形成于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上,且突出于末端端面121。
如此,当每个光源模组301的配线板320欲对位至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上时,可让第二凸块124p(参考虚线的第二凸块124p)伸入凹沟324内,并待旋移配线板320,使得连动的第二凸块124p旋移至凹沟324的第二末端324e2(参考实线的第二凸块124p)时,由于第二凸块124p的宽度d3大于凹沟324的第二末端324e2的宽度d2,第二凸块124p受夹合于凹沟324的第二末端324e2内。反之,当旋移此光源模组301的配线板320,使得连动的第二凸块124p旋移至凹沟324的第一末端324e1时,由于第二凸块124p的宽度d3小于凹沟324的第一末端324e1的宽度d1,第二凸块124p脱离凹沟324的夹合。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所使用的制作设备的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区域M的详细示意图。如图5A~图5B所示,上述的制作设备500包含一滚轮对滚轮热挤压机具600以及一光学图案制作机具700。滚轮对滚轮热挤压机具600位于上述制作方法的前端。更具体地,滚轮对滚轮热挤压机具600包含一原料室610、一加热螺杆620、一加压模头630、相并排的二第一成型滚压轮640、一第二成型滚压轮650及相并排的二托拉轮660。原料室610内放置有塑胶粒子pl。加热螺杆620接通原料室610与加压模头630。此二第一成型滚压轮640邻近加压模头630的出胶嘴631,用以控制透光板体110的厚度。第二成型滚压轮650与第一成型滚压轮640并列排列,用以引导透光板体110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来说,塑胶粒子的材质例如可分别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亚酰胺(Polyimide)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或其组合。
如图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图案制作机位于上述制作方法的后端,光学图案制作机具700包含至少一第一履带机710与第二履带机720。第一履带机710具有一可循环转动的第一履带711与多个塑型上模板712。第一履带711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这些塑型上模板712也朝顺时针方向依序被带动。这些塑型上模板712等距地固定于第一履带711上。第二履带机720具有一可循环转动的第二履带721与多个塑型下模板722。这些塑型下模板722等距地固定在第二履带721上。第二履带721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这些塑型下模板722也朝逆时针方向依序被带动。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A、图5B与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作方法大略如步骤601~605所示。在步骤601中,在滚轮对滚轮(roll to roll)热挤压机具600上,以热料挤压抽出成型方式,将许多塑胶粒子pl熔融后形成上述的透光板体110,并定义上述的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朝上;在步骤602中,分别以履带机具710、720将塑型上模板712与塑型下模板722,同步压合上述的透光板体110,进而在上述的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与顶面111分别形成凸出部120与锥形凹部130,其中塑型上模板712用以成形凸出部120在透光板体110的朝上的底面112,且塑型下模板用以成形锥形凹部130在透光板体110的朝下的顶面111;在步骤603中,将上述反光片材200(见图3)叠设至透光板体110朝上的底面112,且反光片材200的贯穿口210分别供凸出部120穿过;在步骤604中,分别放置多个彼此实体分隔的上述光源模组300(见图3)到这些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此时锥形凹部130内的尖端底部131(见图3)因而恰好能够对准相对应发光二极体元件310;以及在步骤605中,利用上述可挠式导接件400电性导接二相邻的光源模组300,进而吸收组装对位的公差。
如此,无论导光板的塑胶材质的吸水程度为何,导致锥形凹部之间的间距不同时,由于光源模组的发光二极体元件是个别地独立地配置在对应的凸出部,这些发光二极体元件被各自独立地且精准地对准对应的锥形凹部,进而避免人力与维修成本的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601中,如图5A所示,更具体地,当加热螺杆620对塑胶粒子pl加热,并将塑胶粒子pl引导至加压模头630后,熔化后的塑胶粒子pl经由加压模头630的出胶嘴631而连续地输出到外界,以射出成型连续的塑胶成形物pt。塑胶成形物pt通过此二第一成型滚压轮640之间,使得此二第一成型滚压轮640一方面将塑胶成形物pt压成上述的透光板体110,另一方面引导此透光板体110朝第二成型滚压轮650的方向前进。同时托拉轮660用以提供拖引透光板体110的拉力,以便加速透光板体110被输送的速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602中,如图5A与图5B所示,更具体地,当此透光板体110通过第二成型滚压轮650或托拉轮660之后,透过其中一塑型下模板722与塑型上模板712的共同压制,透光板体110的底面112与顶面111的对应位置同时形成相互对齐的凸出部120与锥形凹部130。
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603中,如图3所示,更具体地,组装者将反光片材200叠设至透光板体110朝上的底面112,使得透光板体110的凸出部120皆一一穿过反光片材200的贯穿口210。由于贯穿口210大小远大于凸出部120,无论导光板的塑胶材质的吸水程度为何,导致凸出部120之间的间距不同时,贯穿口210仍足以容纳凸出部120。
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604中,如图3所示,由于组装者将每个光源模组300的单个发光二极体元件310分别一一对准锥形凹部130内的尖端底部131已克服因为发光二极体元件彼此间存在的误差而无法精准地对准对应的锥形凹部的问题。如此,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604中,藉由上述第一对位单元322与第二对位单元124可相互对位的特性,组装者可快速地将各个上述光源模组300安装至这些凸出部120的末端端面121。此外,为了让组装者可快速地将各个上述光源模组300安装到这些凸出部120大的末端端面121,在步骤602中,塑型上模板712,可直接形成上述第二对位单元124在凸出部120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导光板,包含:
一透光板体,包含相对配置的一顶面与一底面;
多个凸出部,位于该透光板体的底面,每一该些凸出部具有一末端
端面,该末端端面具有一入光面;以及
多个锥形凹部,位于该透光板体的顶面,分别对齐该些末端端面;
多个光源模组,分别彼此实体分隔,每一该些光源模组包含:
一配线板,位于该些末端端面的其中一个;以及
一发光二极体元件,设于该配线板的一面上,且抵接该些入光面的
其中一个;以及
多个可挠式导接件,每一该些可挠式导接件电性导接任意二相邻的该些配线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锥形凹部包含一尖端底部及一凸曲面内壁,该凸曲面内壁连接于该尖端底部与该透光板体的该顶面之间,且围绕该尖端底部;
每一该些锥形凹部的该尖端底部对其所对齐的该配线板之一的正投影经过该些发光二极体元件的其中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末端端面更具有一凹槽,该入光面位于该凹槽内,每一该些光源模组的该发光二极体元件伸入该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含:
一反光片材,叠设于该透光板体的该底面,该反光片材包含多个贯穿口,其中该些凸出部分别一对一地穿过该些贯穿口;以及
每一该些光源模组更包含:
一光反射层,位于该光源模组的该配线板的该面上,且围绕该光源模组的该发光二极体元件,其中该光反射层在该透光板体的一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该反光片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配线板可拆卸对位于该些末端端面上的其中一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配线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对位单元,每一该些凸出部包含至少一第二对位单元,该第二对位单元可拆卸地结合该第一对位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位单元为一第一凸块,该第二对位单元为一凹槽,该凹槽位于该些末端端面的其中一个,以接受该第一凸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位单元为一凹沟,该凹沟呈弧形状,且该凹沟的宽度自该凹沟的一末端朝另一末端的方向逐渐缩小,该第二对位单元为一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位于该些末端端面的其中一个;
该第二凸块伸入该凹沟内且旋移至该凹沟的该另一末端时,该第二凸槽固定在该凹沟的该另一末端。
CN201420868830.1U 2014-12-31 2014-12-31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2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8830.1U CN204302627U (zh) 2014-12-31 2014-12-31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8830.1U CN204302627U (zh) 2014-12-31 2014-12-31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2627U true CN204302627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8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6883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2627U (zh) 2014-12-31 2014-12-31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26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7650A (zh) * 2015-06-30 2015-10-1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转接装置及具有该光学转接装置的直下式led灯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7650A (zh) * 2015-06-30 2015-10-1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转接装置及具有该光学转接装置的直下式led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2787B (zh) 导光板、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02598303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574063B (zh) 導光板的製造方法
TW201512739A (zh) 導光板、平面發光裝置、液晶顯示裝置、液晶顯示終端設備及導光板的製造方法
CN108445577A (zh) 一种均匀出光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96576A (zh)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结构
CN204302627U (zh)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6019715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06209146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819114U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28681B (zh) 棱镜片、包括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61308C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00182801A1 (en) Printed ultra thin light guiding plate
US11131792B2 (en) Optical film
CN109239834A (zh) 一种高亮背光模组用导光板
CN204719259U (zh)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378445U (zh) 一种装饰膜、盖板及电子设备
CN206209250U (zh) 一种均匀背光的导光板
KR101070683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확산판 및 복합시트의 제조방법
CN106226860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15007288U (zh) Mini led椭圆形透镜结构分光板架构
CN109975919A (zh) 兼具高出光辉度及高入光展角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制造方法
CN203732748U (zh) 电子纸显示屏导光板及电子纸显示屏
TWI526749B (zh)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組與其製作方法
TWI498612B (zh) An optical sheet, a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a light transmission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