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315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3157U
CN204243157U CN201420669060.8U CN201420669060U CN204243157U CN 204243157 U CN204243157 U CN 204243157U CN 201420669060 U CN201420669060 U CN 201420669060U CN 204243157 U CN204243157 U CN 204243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automobile
liquid heat
cool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690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玮
林务田
陈文单
付永健
徐磊
张松林
涂序聪
黄以佳
李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690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3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3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3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或电池进行冷却,包括通过冷却液管路连通的气液换热器、液液换热器、电动水泵和电机或电池冷却水套;其中,电机或电池冷却水套包裹在新能源汽车内的电机或电池上;气液换热器固定设置于一风道内;液液换热器进一步设置有与冷却液管路相隔离的制冷剂管路,制冷剂管路与车载空调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实施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且能简化结构,从而提高整车的电池续航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需要进行冷却的部件包括发动机(混合动力车)、驱动电机、发电机、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以及充电机和DC-DC等功率器件,且各部件所需的冷却参数不同。
目前一般采用串接水冷方案,但由于各部件所需的冷却参数不同,故存在短板效应,需要满足其中冷却温度最低的要求,一般会存在冷却裕量,这样会产生能量浪费。例如采用液冷电池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前舱需要布置的散热器较多,诸如需要布置电池散热器、控制器散热器、冷凝器、油冷器以及发动机散热器(涡轮增压散热器),多个散热器对于整车布置难度较大,且多层散热器布置方式将导致风阻增大,一般需要加大冷却风扇功率,导致风扇能耗及噪音增大。
故现有的冷却方案存在如下的缺点:首先,前舱散热器布置难度大,需增大散热风扇功率,从而增大能耗及噪音;其次,冷却部件所需温度不同,设计时存在短板效应,需增大设计裕量;另外,整车经济性较差,无法利用乘员舱循环风能量以及空调蒸发器后的制冷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可以提高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且能优化整车布置方案,从而降低整车能耗,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或电池进行冷却,包括通过冷却液管路连通的气液换热器、液液换热器、电动水泵和电机或电池冷却水套;
其中,电机或电池冷却水套包裹在新能源汽车内的电机或电池上;
所述气液换热器固定设置于一风道内;
所述液液换热器进一步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管路相隔离的制冷剂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与车载空调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风道在所述气液换热器一侧形成有两个入风口,其中第一入风口与车外相连通,第二入风口与车内乘员舱排气口相连通,所述两个入风口通过一电动切换风门相切换;
所述风道在所述气液换热器另一侧形成有一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车外相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气液换热器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气液换热器另一侧设置有风扇。
优选地,所述液液换热器为套管式液液换热器,其包括一套管,其中,所述制冷剂管路穿设于所述套管内部,所述制冷剂管路两端分别与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和空调蒸发器出口相连;所述套管两侧分别连通有冷却管路。
优选地,所述穿设于套管内部的制冷剂管路为螺旋盘管。
优选地,在另一个方案中,所述液液换热器包括一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两侧分别与一冷却液管路连通;
所述制冷剂管路穿设于所述储液罐中,所述制冷剂管路两端分别与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和空调蒸发器出口相连;
在所述储液罐上方设置有泄压阀或真空阀。
优选地,所述穿设于储液罐中的制冷剂管路为螺旋盘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包括前述的冷却装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首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冷却装置中采用气液换热器,可以利用乘员舱排气所携带的冷量,将乘员舱循环空气浪费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如插电式或者增程式新能源汽车)前舱散热模块过多而导致的冷却不足问题;同时可以在整车布置减少前舱散热器模块数量,从而减小前舱散热模块风阻,有利于提高前舱散热能力;
其次,通过液液换热器,回收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冷量对冷却液进一步冷却,提高了整车热管理效率,从而减少电池消耗,可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液液换热器采用储液罐的形式,可以储存更多的冷量,进一步提高液液热交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液液换热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液液换热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该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或电池进行冷却,,包括通过冷却液管路5连通的气液换热器1、液液换热器2、电动水泵3和电机或电池冷却水套4;
其中,电机或电池冷却水套4包裹在新能源汽车内的电机或电池上;
气液换热器1固定设置于一风道6内,通过风道中的空气流动与气液换热器1中冷却液实现热量交换;
液液换热器2进一步设置有与冷却液管路5相隔离的制冷剂管路20,制冷剂管路20与车载空调相连通。
具体地,在述风道6在气液换热器1一侧形成有两个入风口,其中第一入风口60与车外相连通(例如,可以类似于空调入风口),第二入风口61与车内乘员舱排气口相连通,两个入风口通过一电动切换风门7相切换或进行风量调节;由于乘员舱内排气出口一般位于后排座椅处,实际设计时可根据本方案重新进行布置。
风道6在气液换热器1另一侧形成有一个出风口62,出风口62与车外相连通,将从气液换热器1出口的空气直接排放至车外。
在气液换热器1一侧(如前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在气液换热器1另一侧设置有风扇9。该温度传感器8用于监测入口空气温度,并输入给控制***(未示出)用于电动切换风门7的位置控制。
经气液换热器1换热后的冷却液经空气冷却后,一般可导入液液换热器2进一步冷却。该液液换热器2是利用空调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冷量传递给换热器出口流出的冷却液,以使冷却液进一步冷却至所需温度。通常情况下,当空调进行制冷时,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温度低于15℃,仍然有一部分冷量可以利用,通过液液换热器2回收利用这部分冷量。液液换热器2流出的经换能后的冷却液可连接至电机或者电池的冷却水套,以对电机或电池进行冷却。冷却液冷却液管路5中的冷却液通过电动水泵3的驱动可实现循环流动换热处理。
如图2所示,是图1中的液液换热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液液换热器2为套管式液液换热器,其包括一套管21,其中,制冷剂管路20穿设于套管21内部,制冷剂管路20两端分别与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和空调蒸发器出口相连;套管两侧分别连通有冷却管路5。
穿设于套管21内部的制冷剂管路20为螺旋盘管。
如图3所示,是图1中的液液换热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液液换热器2包括一储液罐22,储液罐22两侧分别与一冷却液管路5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将液液换热器2采用储液罐22的形式,便于储存更多的冷量;
制冷剂管路20穿设于储液罐中,制冷剂管路20两端分别与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和空调蒸发器出口相连;
在储液罐22上方设置有泄压阀或真空阀23。
穿设于储液罐22中的制冷剂管路20为螺旋盘管。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包括前述图1至图3揭示的冷却装置,更多的细节,可以参考前述对图1至图3的描述。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首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冷却装置中采用气液换热器,可以利用乘员舱排气所携带的冷量,将乘员舱循环空气浪费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如插电式或者增程式新能源汽车)前舱散热模块过多而导致的冷却不足问题;同时,可以在整车布置减少前舱散热器模块数量,从而减小前舱散热模块风阻,有利于提高前舱散热能力;
其次,通过液液换热器,回收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冷量对冷却液进一步冷却,提高了整车热管理效率,从而减少电池消耗,可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液液换热器采用储液罐的形式,可以储存更多的冷量,进一步提高液液热交换的效果。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或电池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冷却液管路(5)连通的气液换热器(1)、液液换热器(2)、电动水泵(3)和电机或电池冷却水套(4);
其中,电机或电池冷却水套(4)包裹在新能源汽车内的电机或电池上;
所述气液换热器(1)固定设置于一风道(6)内;
所述液液换热器(2)进一步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管路(5)相隔离的制冷剂管路(20),所述制冷剂管路(20)与车载空调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6)在所述气液换热器(1)一侧形成有两个入风口,其中第一入风口(60)与车外相连通,第二入风口(61)与车内乘员舱排气口相连通,所述两个入风口通过一电动切换风门(7)相切换;
所述风道(6)在所述气液换热器(1)另一侧形成有一个出风口(62),所述出风口(62)与车外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液换热器(1)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在所述气液换热器(1)另一侧设置有风扇(9)。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液换热器(2)为套管式液液换热器,其包括一套管(21),其中,所述制冷剂管路(20)穿设于所述套管(21)内部,所述制冷剂管路(20)两端分别与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和空调蒸发器出口相连;所述套管两侧分别连通有冷却管路(5)。
5.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于套管(21)内部的制冷剂管路(20)为螺旋盘管。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液换热器(2)包括一储液罐(22),所述储液罐(22)两侧分别与一冷却液管路(5)连通;
所述制冷剂管路(20)穿设于所述储液罐中,所述制冷剂管路(20)两端分别与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入口和空调蒸发器出口相连;
在所述储液罐(22)上方设置有泄压阀或真空阀(23)。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于储液罐(22)中的制冷剂管路(20)为螺旋盘管。
8.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冷却装置。
CN201420669060.8U 2014-11-11 2014-11-11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204243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9060.8U CN204243157U (zh) 2014-11-11 2014-11-11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9060.8U CN204243157U (zh) 2014-11-11 2014-11-11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3157U true CN204243157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7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69060.8U Active CN204243157U (zh) 2014-11-11 2014-11-11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315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6893A (zh) * 2015-09-28 2015-12-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
CN105978225A (zh) * 2016-07-11 2016-09-28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水冷却***
CN108128116A (zh) * 2017-12-12 2018-06-08 上海交通大学 汽车热回收空调***
CN108736499A (zh) * 2018-06-27 2018-11-02 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动态调度分布式储能***
CN11066105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电池热管理***以及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6893A (zh) * 2015-09-28 2015-12-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
CN105206893B (zh) * 2015-09-28 2018-08-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
CN105978225A (zh) * 2016-07-11 2016-09-28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水冷却***
CN105978225B (zh) * 2016-07-11 2019-03-2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水冷却***
CN108128116A (zh) * 2017-12-12 2018-06-08 上海交通大学 汽车热回收空调***
CN108736499A (zh) * 2018-06-27 2018-11-02 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动态调度分布式储能***
CN11066105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电池热管理***以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7664B (zh)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
CN107521307B (zh) 汽车热管理***及具有该***的汽车
CN106585414B (zh)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冷却***
CN2042431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WO2014034061A1 (ja)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CN201484169U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冷却***
CN113442679B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集成热管理***
CN208576388U (zh) 集成电池温度控制的电动车热管理***
CN109638381B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效一体化主动热管理***
CN105172522B (zh)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
CN113954601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管理***
CN208827529U (zh) 一种汽车热管理***及汽车
CN107472005A (zh) 电动汽车的热管理***及电动汽车
CN104890500A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冷却***
CN114144321A (zh)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装置以及用于车辆的热管理方法
CN209016224U (zh) 电动汽车及其温控***
CN207902159U (zh) 电动汽车的热管理***及电动汽车
CN211468171U (zh) 一种两栖车辆用低温冷却***
CN206086353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与汽车采暖***
CN217672058U (zh) 热管理***及车辆
CN106151470B (zh) 一种变速器冷却***
CN218228565U (zh) 车辆热管理***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6834299U (zh) 一种冷媒循环式动力电池热管理***
CN102632791A (zh) 电动汽车及其热控制***
CN206884725U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4

Address after: 511400 No.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23 building, Cheng Yue mansion 448-458,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