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8326U - 结构稳定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结构稳定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8326U
CN204118326U CN201420596424.4U CN201420596424U CN204118326U CN 204118326 U CN204118326 U CN 204118326U CN 201420596424 U CN201420596424 U CN 201420596424U CN 204118326 U CN204118326 U CN 204118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ackage
insulating body
socket connector
us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64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964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8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8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8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的USB3.1插座连接器,其包括金属屏蔽壳体和***组件,所述金属屏蔽包覆在***组件的外侧,所述***组件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上***组件及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包括上绝缘本体及与上绝缘本体成型为一体的八根上导电端子,所述下***组件包括下绝缘本体及与下绝缘本体成型为一体的八根下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包括底壁、与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设置在底壁和顶壁之间的两侧壁、及由这些壁围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组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收容空间内,所述上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相互扣合在一起。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减少装配段组装零件数量,优化产品结构。

Description

结构稳定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 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与现有的USB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USB 3.1包括三种类型Type-A、Type-B及Type-C。较早前USB IF组织公布了USB 3.1标准规范后,令USB的速度进一步提升至10Gbps外,并且进一步把USB供电能力提升至最高100W,为了迎合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USB IF决定研发全新USB 3.1Type C接口。
现有USB 3.1插座连接器,***组件采用三个上中下子***组件相互组合在一起,结构复杂,组装零件多,结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结构稳定性能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包括金属屏蔽壳体和***组件,所述金属屏蔽包覆在***组件的外侧,所述***组件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上***组件及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包括上绝缘本体及与上绝缘本体成型为一体的八根上导电端子,所述下***组件包括下绝缘本体及与下绝缘本体成型为一体的八根下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包括底壁、与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设置在底壁和顶壁之间的两侧壁、及由这些壁围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组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收容空间内,所述上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相互扣合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由于***组件由相互组装在一起的上***组件及下***组件所组成,下***组件采用一体成型(insertmolding),有利于提高USB 3.1插座连接器的稳定性,减少装配段组装零件数量,优化了产品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电端子具有水平向前延伸至上绝缘本体前侧的上对接部、水平向后延伸超出上绝缘载体的上焊接部、及位于上对接部和上焊接部之间的上连接部,所述上焊接部用于表面焊接至外部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水平向前延伸至下绝缘本体前侧的下对接部、竖直向下延伸超出下绝缘载体的下焊接部、及连接在下对接部和下焊接部之间的下连接部,所述下焊接部用于表面焊接至外部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壁内侧设有向收容空间凸出的顶凸部,所述顶凸部用于与对接插头连接器干涉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屏蔽壳体的前端具有椭圆形的对接框口,所述对接框口用于对接插头连接器的正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具有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的底侧具有配合缝。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屏蔽片位于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之间,并用于屏蔽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之间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屏蔽片向前延伸超出中绝缘本体,且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两侧设有用于和对接插头连接器配合时起到卡钩作用的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USB 3.1插座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USB 3.1插座连接器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USB 3.1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USB 3.1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100,其传输数据速率能达到10Gbps。USB 3.1插座连接器100为符合USB协会的USB 3.1之Type C规格。
USB 3.1插座连接器100包括金属屏蔽壳体10、***组件2。金属屏蔽壳体10包覆在***组件2的外侧。金属屏蔽壳体10的前端具有椭圆形的对接框口101,所述对接框口101用于对接插头连接器的正反***配合。由于采用椭圆形的对接框口101,与相对传统的USB插座电连接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USB 3.1插座连接器100可以实现USB插头电连接器的正反插,具有随便怎么插都可以***的使用便捷性优势。金属屏蔽壳体10具有筒状部102,所述筒状部102的底壁104具有配合缝1021。金属屏蔽壳体10包括底壁104、与底壁104相对设置的顶壁105、设置在底壁104和顶壁105之间的两侧壁106、及由这些壁围成的收容空间107。所述顶壁105内侧设有向收容空间107凸出的顶凸部1051,所述顶凸部1051用于与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干涉配合,从而增加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100与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的配合稳定性。所述底壁104内侧设有向收容空间107凸出的底连接部1041,所述底连接部1041也用于与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干涉配合。图中顶凸部1051与底连接部1041为凸片,当然此结构还可以为凸包,凸肋,加强筋等。
金属屏蔽壳体10的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后再向下延伸的伸出脚103。
***组件2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上***组件21及下***组件22。上***组件21及下***组件22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体的***组件2。所述上***组件21包括上绝缘本体210及与上绝缘本体210成型为一体(insert molding)的八根上导电端子211。所述下***组件22包括下绝缘本体220及与下绝缘本体220成型为一体的八根下导电端子222。所述下***组件22还包括与下绝缘本体220成型为一体(insert molding)的中间屏蔽片221。中间屏蔽片221位于上导电端子211和下导电端子222之间。***组件2中增加中间屏蔽片221,增强了***组件2的零件强度,降低了***组件2失效的风险,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所述中间屏蔽片221向前延伸超出下绝缘本体220,且所述中间屏蔽片221的两侧设有用于和对接插头连接器配合时起到卡钩作用的缺口205。缺口205设置在主体部200靠前位置处。中间屏蔽片221设有能和对接插头连接器的中间屏蔽片卡扣的缺口205,使得接地屏蔽效果更佳,从而降低上下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电磁干扰。所述上绝缘本体210和下绝缘本体220相互扣合在一起。
上导电端子211具有水平向前延伸至上绝缘载体210前侧的上对接部2111、水平向后延伸超出上绝缘载体210的上焊接部2113、及位于上对接部2111和上焊接部2113之间的上连接部2112。所述上焊接部2113用于采用SMT技术表面焊接至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下导电端子222具有水平向前延伸至下绝缘本体220前侧的下对接部2221、竖直向下延伸超出下绝缘载体230的下焊接部2223、及连接在下对接部2221和下焊接部2223之间的下连接部2222。所述下焊接部2223用于采用SMT技术表面焊接至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下导电端子焊脚均采用表面焊接(SMT贴板),可提高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包括金属屏蔽壳体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包覆在***组件的外侧,所述***组件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上***组件及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包括上绝缘本体及与上绝缘本体成型为一体的八根上导电端子,所述下***组件包括下绝缘本体及与下绝缘本体成型为一体的八根下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包括底壁、与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设置在底壁和顶壁之间的两侧壁、及由这些壁围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组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收容空间内,所述上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相互扣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端子具有水平向前延伸至上绝缘本体前侧的上对接部、水平向后延伸超出上绝缘载体的上焊接部、及位于上对接部和上焊接部之间的上连接部,所述上焊接部用于表面焊接至外部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水平向前延伸至下绝缘本体前侧的下对接部、竖直向下延伸超出下绝缘载体的下焊接部、及连接在下对接部和下焊接部之间的下连接部,所述下焊接部用于表面焊接至外部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内侧设有向收容空间凸出的顶凸部,所述顶凸部用于与对接插头连接器干涉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壳体的前端具有椭圆形的对接框口,所述对接框口用于对接插头连接器的正反***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具有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的底侧具有配合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屏蔽片位于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之间,并用于屏蔽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之间的电磁干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稳定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屏蔽片向前延伸超出中绝缘本体,且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两侧设有用于和对接插头连接器配合时起到卡钩作用的缺口。
CN201420596424.4U 2014-10-15 2014-10-15 结构稳定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204118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6424.4U CN204118326U (zh) 2014-10-15 2014-10-15 结构稳定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6424.4U CN204118326U (zh) 2014-10-15 2014-10-15 结构稳定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8326U true CN204118326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6424.4U Active CN204118326U (zh) 2014-10-15 2014-10-15 结构稳定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83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689A (zh) * 2015-06-05 2015-09-02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106299892A (zh) * 2015-05-18 2017-01-04 特通科技有限公司 USB Type-C连接器模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892A (zh) * 2015-05-18 2017-01-04 特通科技有限公司 USB Type-C连接器模块
CN106299892B (zh) * 2015-05-18 2018-10-26 特通科技有限公司 USB Type-C连接器模块
CN104882689A (zh) * 2015-06-05 2015-09-02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8317U (zh) 具有侧弹片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CN204030144U (zh) 设有定位孔的高速usb3.1插座连接器
CN203967331U (zh) 配合稳定的usb3.1电连接器
CN205178057U (zh) 表面焊接式usb插座连接器
CN204538336U (zh) 一种设有凹陷槽的USB Type C防水连接器
CN104810657A (zh) 一种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4030066U (zh) 具有弹片的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4118388U (zh) 具有中间屏蔽片的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4030143U (zh) 屏蔽效果好的usb3.1电连接器
CN204011820U (zh) 具有接地片的usb 3.1电连接器
CN204067688U (zh) 误差小的usb 3.1电连接器
CN204118326U (zh) 结构稳定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CN204538337U (zh) 一种设有防水圈的USB Type C防水连接器
CN204088648U (zh)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CN204497392U (zh) 表面安装式USB Type C连接器
CN203967256U (zh) 体积小的usb 3.1电连接器
CN204391378U (zh) Usb3.1线缆连接器
CN204257862U (zh) 表面焊接式usb插座连接器
CN203967344U (zh) 激光焊连接的usb 3.1电连接器
CN204118325U (zh) 易于检测端子共面度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
CN204597122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
CN204885560U (zh) 防翘曲的插座电子连接器
CN204391379U (zh) 正反插usb3.1连接器
CN105375177A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1937067U (zh) 电池连接器用导电端子的改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