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6755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6755U
CN204116755U CN201420432423.6U CN201420432423U CN204116755U CN 204116755 U CN204116755 U CN 204116755U CN 201420432423 U CN201420432423 U CN 201420432423U CN 204116755 U CN204116755 U CN 204116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extension
display device
center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24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永裕
蔡金涂
许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4324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6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6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6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有一具有一显示面板、一背光单元以及一背板的面板模块、一外壳组件,以及复数个固定件,外壳组件包覆面板模块并且具有一前框、一中框一背盖,其中前框设于面板模块的外侧周缘处并且具有一本体部、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分别由本体部于一第一轴向且朝背板方向延伸,而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有一凹槽,中框具有一卡合部与一接合部,卡合部朝该第一轴向延伸并卡设于前框的凹槽中,而接合部沿一第二轴向朝背板中心方向延伸并锁覆固于背板上,背盖的至少一侧边部嵌设于背板与接合部之间,而至少一侧边部与邻近中框的端面于第二轴向上具有一预定间距,而复数个固定件用以将背盖夹设于背板。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指一种显示装置的外壳框体结构,及其特定的构装型态。
背景技术
现行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大部分包括设于壳体内的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而液晶面板的结构由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一薄膜电晶体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该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于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并通过背光模块中的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的光线经过折射并聚光而于面板上产生画面,因此,背光模块的组成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而背光模块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侧入式光源与直下式光源的背光模块,而直下式光源背光模块将发光元件设置于液晶面板的后方,直接形成光源提供,而侧入式光源的背光模块是将背光源LED(Light bar)设置于液晶面板后侧方的背板边缘处,将光线经由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再经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现有框设于液晶显示器外部的前框体1与后框体2的框体组合方式,而后框体2一般以螺丝锁付且包覆于背光模块的背板(图未示)的外部,使产品背面较为美观,然而,此种简单易组的几何结构会因为光的反射及散射而造成局部漏光,使之对于漏光要求较严格的产品,其遮光效果并不足够,为了解决模块背面漏光以及兼具外观考量并达到降低成本(cost-down)的效益,故设计新型的框体架构是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解决模块背面漏光以及兼具外观考量并达到降低成本的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面板模块、一外壳组件以及复数个固定件,其中:
该面板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板、一背光单元以及一背板,该背板承载该显示面板且设于与该显示面板的一显示面的相反侧,而该背光单元设于该显示面板与该背板之间;
该外壳组件,包覆该面板模块并且具有一前框、一中框以及一背盖,其中:
该前框,设于该面板模块的外侧周缘处并且具有一本体部、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该本体部一侧抵靠该显示面,而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分别由该本体部在一第一轴向且朝该背板方向延伸,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有一凹槽,且该第一延伸部锁固于该面板模块上;
该中框,与该前框配合框设该面板模块,该中框具有一卡合部与一接合部,该卡合部沿该第一轴向延伸并卡设于该前框的该凹槽中,该接合部沿一第二轴向延伸设置于该背板相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并锁固于该背板上;
该背盖,覆盖于该背板相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且该背盖的至少一侧边部嵌设于该背板与该中框的该接合部之间,该至少一侧边部与邻近该中框的端面在该第二轴向具有一预定间距;以及
该复数个固定件,锁附该背板并将该背盖夹设于该背板;
其中,该第一轴向是垂直该显示面的任意方向,该第二轴向是平行该显示面的任意方向。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前框的该第一延伸部长度大于该第二延伸部,该中框的该卡合部顶靠于该第二延伸部以遮覆该第一延伸部,该中框的该接合部与该背板具有一组配空间。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复数个固定件是一段差螺丝,每一段差螺丝具有一螺帽部与一螺钉部,而该背盖设有复数个孔洞,且该复数个固定件穿设该复数个孔洞,该复数个孔洞的孔径大于该复数个固定件的螺钉部径宽并小于该复数个固定件的螺帽部径宽。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邻近该组配空间的该背盖是沿该第一轴向并朝该背板的方向形成凹折,并且朝该第二轴向延伸的板体,而该至少一侧边部是前述朝该第二轴向延伸的板体部分,该至少一侧边部嵌设于该组配空间中。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复数个孔洞的孔径与该复数个固定件的螺钉部径宽的差为一配合余隙,以使该背盖相对于该背板能够自由地于该第二轴向上滑动。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盖为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若该背盖材料为金属材料,该预定间距介于0.5mm~1mm之间,若该背盖材料为塑胶材料,该预定间距介于2mm~4mm之间。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前框为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中框是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单元包含:
一导光板;
一反射板,设于该导光板一侧
复数个光学膜片,设于该导光板相反于该反射板的一侧;
一发光元件,其为一侧入式光源设置或为一直下式光源设置,以光学对应于该导光板。
基于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显示装置,其通过外壳组件的构装型态,形成一个高遮光性的止挡,可充分达到遮蔽漏光的效果,而经由预留间距的设计,也防止因热胀冷缩而导致变形而造成框体结构的损害,再者,因背盖是一置换性构件,可因不同的产品需求随拆即装以因应不同产品的规格与需求,也改善现有框体结构于生产制造时重工(Rework)时产生的不便利性,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背光模块的另一框体接合结构式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背部平面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沿B-B’剖面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模块与外壳件接合型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1-前框体;2-后框体;
(本实用新型)10--背光单元;101-反射板;102-导光板;103-光学膜片;12、18-锁固件;20-显示面板;21-背板;30-外壳组件;31-前框;310-本体部;311-第一延伸部;312-第二延伸部;32-中框;321-卡合部;3211-第一端;3212-第二端;322-接合部;33-背盖;330-侧边部;35-固定件;G-预定间距;L-凹槽;P-组配空间;T-配合余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委员能确切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以及于该领域的通常知识者也能准确的认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与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特举实施例并且详细叙述,而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用以封装的框体结构上的技术实用新型,以下叙述关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的外的其他零组件,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固不另行详述,其由该领域的通常知识者可理解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为主要考量。
请配合参考图2a~2b所示,其绘制说明一显示装置的背部平面位置说明,以及沿该显示装置的长侧边剖面线B-B’中的结构说明,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有一面板模块与一外壳组件30,其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外壳组件30的特殊性,而关于面板模块中所具有的各个元件及其组成是相关现有技术,故下述仅简单说明,该领域的通常知识者应可了解该些技术特征。
请参考图2a与2b所示,面板模块具有一背光单元10、一显示面板20以及一背板21,而背板21用以承载背光单元10与显示面板20,并且设于显示面板20的一显示面201的相反侧。
请再配合参考图3所示,依图2绘示的简易示意图,背光单元10一般包含有一导光板102、一设于导光板102一侧的反射板101,以及复数个光学膜片103,前述该复数个光学膜片103设于该导光板102相反于该反射板101的一侧,而背光单元10更包含有一发光元件(图未示),其可选择性可为一侧入式光源设置或为一直下式光源设置,在此不限定,依实际需求做设计,其以光学对应光学连接于导光板102。
呈上所述,反射板101设于背板21的上,于此所述的「该些背板的上」指朝向显示面板20的一第一轴向,并不拘限「上方」此绝对位置的解释,一般侧光式背光单元10的反射板101放置于如下所述的导光板102底部,其目的用以将自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入下所述的导光板102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而直下式背光单元10则是置于灯箱底部表面或粘贴于其上,将经扩散板反射的光束由灯箱底部再次反射回扩散板以被利用。
导光板102设于反射板101的上并且光学对应于反射板101,在此所述的导光板102常应用于侧光型背光单元,是影响光效率的重要元件,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将丙烯压制程表面光滑的楔形板块,然后用具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导光板102底面用网版印刷印上圆形或方形的扩散点,而导光板102主要功能在于导引光线方向,以提高面板光辉度及控制亮度均匀,而在型态结构上又区分为楔型板与平板两种,一般笔记型电脑因考虑空间关均采用楔型板,而LCDMonitor与LCD TV则采用平板为主。
复数个光学膜片103设于导光板102的上并且光学对应导光板102,于此所述的该复数个光学膜片至少包含有扩散片(Diffuser)、增亮膜(BEF)与偏光转换膜(PS-Converter),其目的在此不另为详述,该领域知识者可由其了解目的都在于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路径与特性,其更具有一发光元件(图未示)与一驱动电路(图未示),在此不限定该两者的相关位置,依不同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需求做不同考量与设计,而发光元件可为冷阴极导管(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其光学对应于导光板102,而该驱动电路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而前述的发光二极管可为白光式或混光式,在此不限定;而前述光学对应指光源射出的光线相互对应进行的光路径。
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更包含有一散热元件(图未示),而散热元件的设置位置需考量不同散热设计而有所不同,并非本案的重点,故于再不另行赘述,其用以将该发光元件与该驱动电路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传导至外界。
请同时配合参考图2b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包覆于面板模块外的外壳组件30,其具有一前框31、一中框32以及一背盖33。
前框31是一呈现弯折型态的框体结构,其设于该面板模块的外侧周缘处并且具有一本体部310,以及由该本体部310向外延伸出的一第一延伸部311与一第二延伸部312,本体部310一侧抵靠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201,而本体部310的前端剖面轮廓可为一弧形剖面轮廓、斜状剖面轮廓、方形剖面轮廓或流线形剖面轮廓的其中一者,本实施例中是一斜状剖面轮廓,但不依此为限,依实际需求做设计。
呈上所述,第一延伸部311与第二延伸部312沿一第一轴向并朝背板21方向延伸,且第一延伸部311与第二延伸部312之间形成有一凹槽L,其中第一延伸部311所延伸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部312,而第一延伸部311具有复数个孔洞,以经由一锁固件12穿设其中并锁固于该面板模块上,例如螺丝。
中框32是一呈现弯折型态的框体结构,并与前框31形成一卡合构装方式的框体结构,其中该弯折处的两端分别朝该第一轴向与一第二轴向延伸出一卡合部321与一接合部322,而接合部322与背板21具有一组配空间P。
卡合部321沿该第一轴向延伸并卡设于前框31的凹槽L中,卡合部321分别具有一第一端3211与一第二端3212,第一端3211插设于凹槽L中,而第二端3212的端面与第二延伸部312相抵靠,凭借该卡合部321遮覆该第一延伸部311与该面板模块的锁附,且卡设的方式提供更多的组装裕度。
接合部322沿该第二轴向并朝该背板21中心的方向延伸,该接合部322设有复数个孔洞,该复数个孔洞经由一锁固件18(例如螺丝)锁固于背板21上,而沿剖面线B-B’的接合部322的剖面可为一L形、一斜面等等的剖面结构型态,以与背板21之间形成该组配空间P。
背盖33沿该第二轴向平展的板体并覆盖于背板21,而至少两个侧边部330可选择性嵌入设置于背板21与接合部322之间,或者拆卸分离,其中邻近组配空间P的背盖21的该至少两个侧边部330形成有沿着该第一轴向并且朝背板21的方向形成弯折,虽图示中表示呈现近似垂直的弯折型态,但不限定此型态,其也可为更设计成较平滑的弧状结构型态,图式中仅表示其中一种态样,进一步说明,位于至少两个侧边部330的端面与相对应的接合部322的端面之间于该第二轴向具有一预定间距G,以留有热胀冷缩时的组配裕度。
复数个固定件35是一段差螺丝,上述背盖33设有复数个孔洞,该些固定件35用以穿设该复数个孔洞以将背盖33锁附于背板21上,而该复数个固定件35与该复数个孔洞之间具有一配合余隙T,而配合余隙T是至少为两个维度的空间,以留有热胀冷缩时的裕度空间,并且进一步提供上述的背盖33相对于背板21于该第二轴向可自由移动的空间。
更详细地说,每一段差螺丝具有一螺帽部与一螺钉部,而该复数个固定件35分别穿设该复数个孔洞,该复数个孔洞的孔径大于该复数个固定件35的螺钉部径宽并小于该复数个固定件35的螺帽部径宽而形成该配合余隙T。
上述的该第一轴向是垂直该显示面201的任意方向,而该第二轴向是平行该显示面201的任意方向,而该背盖33是部分覆盖于该背板21的上半部。
进一步说明,上述的预定间距G主要因应前述该外壳组件30选用不同的材质,以及显示装置的尺寸之间不同的热膨胀系数而有不同的定义,如下所述:
(A)背盖33选用材料为一金属材料,例如铝镁合金时:
当液晶显示装置尺寸为40吋时,预定间距G约为0.5mm;
当液晶显示装置尺寸为50吋时,预定间距G约为0.8mm;
当液晶显示装置尺寸大于或等于58吋时,预定间距G约为1mm;
(B)背盖33选用材料为一塑胶材料,例如一聚碳酸酯(PC)或一ABS树脂时:
当液晶显示装置尺寸为40吋时,预定间距G约为2mm;
当液晶显示装置尺寸为50吋时,预定间距约G为3mm;
当液晶显示装置尺寸大于或等于58吋时,预定间距G约为4mm。
呈上所述,本案所述的前框31、中框32的材料可为一金属材料或一塑胶材料,前述的金属材料可为一铝镁合金,而塑胶材料可选自一聚碳酸酯(PC)、或一ABS树脂,或者一PC、ABS树脂与玻璃纤维(GF)的复合材料,在此不限定,依实际需求作选用。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显示装置的技术特征通过外壳组件30的构装型态,并且通过与前框31与中框32的卡合构装方式,以及中框32与背盖33的嵌入接合方式,其利用前框31与中框32的***结构而形成一个高遮光性的止挡,可充分达到遮蔽漏光的效果,也提供薄型外观件的背盖33结合介面,且通过两者之间的预留间距G的设计,也防止因热胀冷缩而导致变形而造成框体结构的损害,再者,因背盖33是一置换性构件,可因不同的产品需求随拆即装以因应不同产品的规格与需求,也进一步改善现有框体结构于生产制造重工(Rework)时产生的不便利性,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面板模块、一外壳组件以及复数个固定件,其中:
该面板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板、一背光单元以及一背板,该背板承载该显示面板且设于与该显示面板的一显示面的相反侧,而该背光单元设于该显示面板与该背板之间;
该外壳组件,包覆该面板模块并且具有一前框、一中框以及一背盖,其中:
该前框,设于该面板模块的外侧周缘处并且具有一本体部、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该本体部一侧抵靠该显示面,而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分别由该本体部在一第一轴向且朝该背板方向延伸,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有一凹槽,且该第一延伸部锁固于该面板模块上;
该中框,与该前框配合框设该面板模块,该中框具有一卡合部与一接合部,该卡合部沿该第一轴向延伸并卡设于该前框的该凹槽中,该接合部沿一第二轴向延伸设置于该背板相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并锁固于该背板上;
该背盖,覆盖于该背板相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且该背盖的至少一侧边部嵌设于该背板与该中框的该接合部之间,该至少一侧边部与邻近该中框的端面在该第二轴向具有一预定间距;以及
该复数个固定件,锁附该背板并将该背盖夹设于该背板;
其中,该第一轴向是垂直该显示面的任意方向,该第二轴向是平行该显示面的任意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框的该第一延伸部长度大于该第二延伸部,该中框的该卡合部顶靠于该第二延伸部以遮覆该第一延伸部,该中框的该接合部与该背板具有一组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固定件是一段差螺丝,每一段差螺丝具有一螺帽部与一螺钉部,而该背盖设有复数个孔洞,且该复数个固定件穿设该复数个孔洞,该复数个孔洞的孔径大于该复数个固定件的螺钉部径宽并小于该复数个固定件的螺帽部径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邻近该组配空间的该背盖是沿该第一轴向并朝该背板的方向形成凹折,并且朝该第二轴向延伸的板体,而该至少一侧边部是前述朝该第二轴向延伸的板体部分,该至少一侧边部嵌设于该组配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孔洞的孔径与该复数个固定件的螺钉部径宽的差为一配合余隙,以使该背盖相对于该背板能够自由地于该第二轴向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盖为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该背盖材料为金属材料,该预定间距介于0.5mm~1mm之间,若该背盖材料为塑胶材料,该预定间距介于2mm~4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框为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框是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单元包含:
一导光板;
一反射板,设于该导光板一侧
复数个光学膜片,设于该导光板相反于该反射板的一侧;
一发光元件,其为一侧入式光源设置或为一直下式光源设置,以光学对应于该导光板。
CN201420432423.6U 2014-08-01 2014-08-01 显示装置 Active CN204116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2423.6U CN204116755U (zh) 2014-08-01 2014-08-01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2423.6U CN204116755U (zh) 2014-08-01 2014-08-01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6755U true CN204116755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2423.6U Active CN204116755U (zh) 2014-08-01 2014-08-0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675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3155A (zh) * 2015-03-17 2016-10-19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06908974A (zh) * 2015-11-30 2017-06-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外嵌模制构件的顶壳体和具有该顶壳体的显示装置
CN107785378A (zh) * 2016-08-24 2018-03-0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905195A (zh) * 2019-04-29 2022-01-0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3155A (zh) * 2015-03-17 2016-10-19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06908974A (zh) * 2015-11-30 2017-06-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外嵌模制构件的顶壳体和具有该顶壳体的显示装置
CN107785378A (zh) * 2016-08-24 2018-03-0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785378B (zh) * 2016-08-24 2020-06-16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905195A (zh) * 2019-04-29 2022-01-0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2491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75925B (zh) 背光模组
KR101804080B1 (ko) 내로우 베젤 액정 디스플레이의 팬아웃 영역 구조
KR10134588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450512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2972765U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4116755U (zh) 显示装置
CN103574406A (zh) 背光装置、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设备以及固定构件
KR2012006755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76948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30322118A1 (en) Backlight Module
US20140029294A1 (en) Backlight module
US9658390B2 (en) Light source cover including groov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the light source cover
CN102155692A (zh) 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CN102878525B (zh) 棱镜膜、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407403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611049U (zh) 超薄型led背光板
US20140104873A1 (en) Backlight module
KR10169645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20002612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341872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9057207A1 (zh) 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205880445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TWM494938U (zh) 顯示裝置
US928000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