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3570U - 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3570U
CN204103570U CN201420611516.5U CN201420611516U CN204103570U CN 204103570 U CN204103570 U CN 204103570U CN 201420611516 U CN201420611516 U CN 201420611516U CN 204103570 U CN204103570 U CN 204103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shell fragment
installing hole
pole shell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15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勤
费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ngliyua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 STA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 STA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 STATIONS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115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03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3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3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器,充电器包括壳体、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用于夹持电池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容置槽的一端设置有正极弹片,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负极弹片安装孔,正极弹片与壳体固定连接,负极弹片的一端与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安装孔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阻挡电池从安装孔上方进入安装孔的阻挡件,阻挡件与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阻挡件和安装孔的设置,使得光身电池不论以哪种方式放入充电器时,都不会出现电池池身与电池正极同时碰触负极弹片的现象,从而也避免了光身电池短路现象的发生,进而有利于光身电池的安全充电。

Description

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充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充电器,在电池放入充电器的过程中,经常由于电池电极与充电器电极不对应,在对电池充电时造成电池爆裂、起火,甚至***等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光身电池,正极为电池一端的端面突出的部分,除了正极以外的电池其它部分都为负极,由于光身电池的正负极距离相隔很近,使得其在放入充电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短路。而现有充电器不能有效的防止,光身电池在反向放入充电器的过程中被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反向放入充电器时不会被短路的充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用于夹持电池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
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正极弹片,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负极弹片安装孔,所述正极弹片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负极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孔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阻挡电池从所述安装孔上方进入所述安装孔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的断面形状为圆弧、所述圆弧的尺寸与所述电池的外径尺寸适配。
优选地,所述阻挡件为背离所述安装孔、向上拱出的拱形。
优选地,所述阻挡件为朝背离所述安装孔的方向延伸的立方体块。
优选地,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固定部,弯折部,以及自由端,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孔的上侧壁固定连接,弯折部朝背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弯曲,所述自由端沿所述弯折部弯折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弯折部上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优选地,所述充电器包括多个所述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充电器正负极的标志层。
优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用于向用电设备输送电能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阻挡件和安装孔的设置,使得光身电池不论以哪种方式放入充电器时,都不会出现电池池身与电池正极同时碰触负极弹片的现象,从而也避免了光身电池短路现象的发生,进而有利于光身电池的安全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负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参照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负极弹片50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器包括壳体10、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20、用于夹持电池正极弹片60和负极弹片50;容置槽20的一端设置有正极弹片60,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负极弹片50安装孔40,正极弹片60与壳体10固定连接,负极弹片50的一端与安装孔40的孔壁固定连接;安装孔40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阻挡电池从安装孔40上方进入安装孔40的阻挡件30,阻挡件30与壳体10固定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以五号电池的充电器为例,充电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外形为长方体块,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20,容置槽20的端面形状为半圆弧形,半圆弧形的直径与五号电池池身的直径适配,当电池放入容置槽20内时,电池水平方向和向下三个方向的自由度被限制。容置槽20的一端设置有电池正极弹片60,正极弹片60为金属弹片,正极弹片60的一侧与壳体10固定连接,另一侧朝向容置槽20的另一端。容置槽20的另一端的壳体10上开设有安装孔40,安装孔40的尺寸大于五号电池的外径。在安装孔40内侧壁的顶部安装有负极弹片50,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负极弹片50可以与安装孔40内侧壁的其它侧固定连接。负极弹片50包括固定部51,弯折部52,以及自由端53,固定部51与安装孔40的上侧壁固定连接,弯折部52朝背离容置槽20的一侧弯曲,自由端53沿弯折部52弯折的方向延伸。负极弹片50为金属弹片弯曲折叠而成,一长方形弹片从中间弯折,其弯折后的凸起部分朝向容置槽20,在凸起的弯折部52朝向容置槽20的一侧,设置有沿弯折部52方向的凸台100,凸台100垂直于弹片片面、向容置槽20方向延伸。安装孔40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阻挡电池从安装孔40上方进入安装孔40的阻挡件30。阻挡件30为背离安装孔40、向上拱出的拱形,拱形的开口朝向安装孔40。
其它实施例中,阻挡件30也可为朝背离安装孔40的方向延伸的立方体块。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池可以为其它型号和其它形状的电池,此时容置槽20和安装孔40的形状和尺寸都根据电池的形状和尺寸做出相应的调整。
当光身五号电池欲装入充电器时,错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电池负极先与正极弹片60接触,然后将电池从负极弹片50的上方,将电池正极挤入安装孔40内与负极弹片50接触;另一方式是先将电池正极***安装孔40,让电池正极与负极弹片50先接触,让后将电池的负极与正极弹片60接触。当用户以第一种错误方式装电池时,将电池负极先与正极弹片60接触后,电池的正极被阻挡件30阻挡,无法从安装孔40的上方挤入安装孔40,从而避免了电池池身与电池正极同时碰触负极弹片50的可能性,进而避免了光身电池短路的发生;当用户以第二种错误方式装电池时,将电池正极先装入安装孔40,在此过程中,由于负极弹片50设置在安装孔40内,使得电池正极先与负极弹片50接触,在将电池挤入安装孔40的过程中,电池正极将负极弹片50顶入安装孔40内,使得电池池身碰触不到负极弹片50,从而避免了电池池身与电池正极同时碰触负极弹片50的可能性,进而避免了光身电池短路的发生。通过负极弹片50弯折部52的设置,使得当电池正极与负极弹片50接触时,负极弹片50与电池池身之间的距离增加,减小电池池身与负极弹片50接触的可能性;通过负极弹片50上凸台100的设置,增加了电池池身与负极弹片50的距离,使得当电池正极与负极弹片50接触时电池池身更难与负极弹片50接触,有利于提高光身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阻挡件30和安装孔40的设置,使得光身电池不论以哪种方式放入充电器时,都不会出现电池池身与电池正极同时碰触负极弹片50的现象,从而也避免了光身电池短路现象的发生,进而有利于光身电池的安全充电。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充电器可以包括多个容置槽20、多个正极弹片60和多个负极弹片50,多个容置槽20均匀的平行排列在壳体10上,容置槽20的长度方向与壳体10的长度方向相同。通过在充电器壳体10上设置多个容置槽20,使得充电器可以同时对多颗电池进行充电,有利于提高充电器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4,在容置槽20内设有用于表示充电器正负极的标识层90。具体地,正负极的标识层90设置在容置槽20的底部,当然也可设置在容置槽20的侧壁。表示充电器正极的一端设置有“+”,表示充电器负极的一端设置有“—”。通过正负极标识层90的设置,使得用户在安装电池到充电器时,提醒用户如何判断电池盖如何安装,从而有利于用户避免出现装反电池的现象。
进一步地,参照图1,充电器还包括用于向用电设备输送电能的USB接口70,所述USB接口70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具体地,USB接口70设置在靠近正极弹片60一端的壳体10上,USB接口70的开口背离安装槽设置。通过USB接口70的设置,使得电池的电能可以通过USB接口70输入用电设备,有利于提高充电器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3,壳体10上设置有散热孔80。具体地,壳体10的周围设置有多个用于电池散热的散热孔80。在电池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电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当多颗电池同时充电时,热量需要及时散失,否则会影响充电器的正常工作,甚至会以为稳定过高而发生短路、起火等事故。本实施例中,通过散热孔80的设置,有利于充电器在工作过程中及时的散热,有利于提高充电器工作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充电器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用于夹持电池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
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正极弹片,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负极弹片安装孔,所述正极弹片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负极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孔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阻挡电池从所述安装孔上方进入所述安装孔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断面形状为圆弧、所述圆弧的尺寸与所述电池的外径尺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背离所述安装孔、向上拱出的拱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朝背离所述安装孔的方向延伸的立方体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固定部,弯折部,以及自由端,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孔的上侧壁固定连接,弯折部朝背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弯曲,所述自由端沿所述弯折部弯折的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上、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多个所述容置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充电器正负极的标志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用于向用电设备输送电能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
CN201420611516.5U 2014-10-21 2014-10-21 充电器 Active CN204103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1516.5U CN204103570U (zh) 2014-10-21 2014-10-21 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1516.5U CN204103570U (zh) 2014-10-21 2014-10-21 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3570U true CN204103570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71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1516.5U Active CN204103570U (zh) 2014-10-21 2014-10-21 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3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3974A (zh) * 2023-11-22 2023-12-26 深圳市雅晶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反接的锂电充电器及应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3974A (zh) * 2023-11-22 2023-12-26 深圳市雅晶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反接的锂电充电器及应用方法
CN117293974B (zh) * 2023-11-22 2024-03-19 深圳市雅晶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反接的锂电充电器及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3881U (zh) 一种沾水电池灯
MX2012008654A (es) Sistema de almacenamiento y generacion de energia.
KR102191717B1 (ko) 안전하고 고에너지인 usb 충전 가능한 전지
CN204103570U (zh) 充电器
CN201868519U (zh) 硬壳锂离子电池
CN204528091U (zh)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生产用物料盒
CN204858044U (zh) 一种充电器插头
CN204375836U (zh) 一种自断电锂电池
CN204464384U (zh) 二次电池
CN204834722U (zh) 锂电池电芯组隔离装置
CN105895141A (zh) 一种基于蓝牙和led发光报警器的文件保护型u盘
CN206250353U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组模块
CN205508898U (zh) 一种并联锂电池组
CN203910893U (zh) 高阻燃abs可倒置电池外壳
CN203218339U (zh) 一种安全蓄电池
CN203967154U (zh) 电池连接结构组件及使用其的蓄电池组
CN202905823U (zh) 下插式锂电池
CN203367400U (zh) 高倍率电池的极耳与极片的布置结构
CN103811799A (zh) 新型下插式锂电池
CN202221783U (zh) 矿用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组
CN207320219U (zh) 一种具有电池防反结构的额温计
CN207320250U (zh)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
CN209544423U (zh) 电池器件
CN201608211U (zh) 一种外壁设绝缘层的锂离子电池电芯
CN202231071U (zh) 一种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5

Address after: 518116 Room 506, 5th floor, 4.01 million Hui Building,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ONGLIYUAN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A, No. 40 Shatian North Road, Shatian Community, Kengzi Office,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OWER STATIONS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905, Block A, Building 2, COFCO Xiangyun, Ailian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7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ONGLIYUAN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6 room 506, 5 / F, Wanhui building, Longgang Avenue,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ONGLIYUAN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