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4123U - 一种电热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4123U
CN204014123U CN201420357939.9U CN201420357939U CN204014123U CN 204014123 U CN204014123 U CN 204014123U CN 201420357939 U CN201420357939 U CN 201420357939U CN 204014123 U CN204014123 U CN 204014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fin
electrothermal tube
length
electrothermal
dendr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79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3579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4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4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41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加热器,包括电热管,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的长度相同;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之间,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树枝状散热翅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用于汽车漆面烘干时,具有安全,加热快,热量均匀的优点,能够避免漆面烘干后产生针孔或褶皱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漆面烘干的电热加热器,属于加热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工业生产中,为了满足喷漆工艺的要求,部分喷漆件需要适当的温度进行烘干加工。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漆类烘干烤炉可分为煤气烤炉和红外线烤炉。
然而,由于煤气烤炉通常需要燃料燃烧加温,而油漆又属于易燃物品,采用煤气烤炉对其进行烘干时易产生火灾事故,所以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而红外线烤炉,可称为目前较为先进的设备,其一般是将红外线灯管等距排列于炉体内一侧或两侧,然而由于红外线波长较长,故其穿透性不佳,又因温升较低缓,短时间内无法使工作件上涂料加温干燥,造成表、里层涂料受热温差大,易使液体涂料里层溶剂挥发时间与表层相差太远,造成烘烤后期漆面产生针孔,或致粉体涂料表、里层硬化过程中膨胀量相差较大,造成烘烤后期漆面产生皱纹。
由于采用煤气烤炉或红外线烤炉对汽车漆面进行烘干的过程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因而亟需一种对漆类安全、升温速度快且均匀的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对汽车漆面进行烘干的过程中,存在安全性能差、漆面烘干效果不好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对漆类安全、升温速度快且均匀的电热加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加热器,包括电热管,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的长度相同;
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之间,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树枝状散热翅片。
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之间,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两个树枝状散热翅片,所述树枝状散热翅片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长度相同。
在靠近第一散热翅片的树枝状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之间,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纵向方向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阻隔条,所述第一阻隔条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的长度相同。
在靠近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树枝状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之间,以第一散热翅片与电热管的连接线为界的左右两侧,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纵向方向上优选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一阻隔条,所述第一阻隔条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的长度相同。
在靠近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树枝状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之间,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纵向方向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阻隔条,所述第二阻隔条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的长度相同。
在靠近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树枝状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之间,以第二散热翅片与电热管的连接线为界的左右两侧,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纵向方向上优选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二阻隔条,所述第二阻隔条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树枝状散热翅片沿远离电热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散热齿、第二散热齿、第三散热齿、第四散热齿和第五散热齿。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外表面上,与外表面垂直设置有多条第三阻隔条,所述第三阻隔条与所述电热管轴向平行,所述第三阻隔条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长度相同。
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外表面上,与外表面垂直设置有多条第四阻隔条,所述第四阻隔条与所述电热管轴向平行,所述第四阻隔条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长度相同。
所述电热管内设置有加热丝和导热粉,所述电热管的两端的管口处还分别设置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将所述电热丝与所述电热粉固定在电热管内,所述加热丝与穿过电热管一端的固定垫片的导线电性连接。
热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通过设置电热管,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平行设置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同时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之间,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树枝状散热翅片。由于设置的树枝状散热翅片具有多齿结构,而多齿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加散热装置的表面积,而表面积的增加可以增大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散热速度,另一方面,多齿结构还有利于使电热管产生的热气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形成的空间内产生空气对流,进而可以加快电热加热器的导热速度,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具有导热效率高、加热均一等优点,能够避免漆面烘干后产生针孔或褶皱的缺点。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用于汽车漆面烘干时,且由于采用电加热,通过安全实验发现,在该电热加热器上放置纸片等易燃物,易燃物也不会发生燃烧,所以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还具有具有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能够避免漆类产品发生的燃烧等安全事故。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进一步地,优选在靠近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树枝状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之间,以第一散热翅片与电热管的连接线为界的左右两侧,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纵向方向上优选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一阻隔条,所述第一阻隔条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的长度相同;更近一步地,优选在靠近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树枝状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之间,以第二散热翅片与电热管的连接线为界的左右两侧,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的纵向方向上优选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二阻隔条,所述第二阻隔条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的长度相同;设置第一阻隔条和第二阻隔条的作用是可以进一步增加散热装置的比表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散热速度;此外,第一阻隔条和第二阻隔条还可以使散热装置的散热空间内进一步形成空气对流,便于进一步控制散热管的导热速度。
(3)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树枝状散热翅片沿远离电热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长度不一的第一散热齿、第二散热齿、第三散热齿、第四散热齿和第五散热齿,树枝状散热翅片的散热齿设置为长短不均时,更有利于使气流产生对流,也更有利于控制散热齿的导热速度,将其用于汽车漆面烘干时,具有加热速度更快且均匀,热量分布也均匀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的截面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示设置有第一阻隔条和第二阻隔条的电热加热器的截面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设置有第三阻隔条和第四阻隔条的电热加热器的立体图;
附图4为图3的A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电热管;2.第一散热翅片;3.第二散热翅片;4.树枝状散热翅片;41.第一散热齿;42.第二散热齿42;43.第三散热齿;44.第四散热齿45.第五散热齿;5.第一阻隔条;6.第二阻隔条;7.第三阻隔条;8.第四阻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所述电热加热器,如图l和图3所示,包括电热管1,所述电热管1内设置有加热丝9和导热粉10,所述电热管1的两端的管口处还分别设置有固定垫片11,所述固定垫片11将所述电热丝9与所述电热粉10固定在电热管内,所述加热丝9与穿过电热管一端的固定垫片的导线12电性连接;
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2和第二散热翅片3,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的长度相同;
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之间,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树枝状散热翅片4,本实施例中优选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树枝状散热翅片4,所述树枝状散热翅片4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长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树枝状散热翅片4优选沿远离电热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散热齿41、第二散热齿42、第三散热齿43、第四散热齿44和第五散热齿4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于,如图2所示,在靠近第一散热翅片2的树枝状散热翅片4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之间,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纵向方向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阻隔条5,优选以第一散热翅片2与电热管1的连接线为界的左右两侧,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一阻隔条5,所述第一阻隔条5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的长度相同;在靠近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树枝状散热翅片4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之间,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纵向方向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阻隔条6,优选以第二散热翅片3与电热管1的连接线为界的左右两侧,沿所述电热管l外壁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三个第二阻隔条6,所述第二阻隔条6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的长度相同。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第二个实施方式区别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的外表面上,与外表面垂直设置有多条第三阻隔条7,所述第三阻隔条7与所述电热管1轴向平行,所述第三阻隔条7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长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外表面上,与外表面垂直设置有多条第四阻隔条8,所述第四阻隔条8与所述电热管1轴向平行,所述第四阻隔条8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长度相同。
需要进一步补充的是,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电热管为不锈钢材质,加热丝为镍镁材质,其他散热部分,即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树枝状散热翅片及各阻隔条均采用铝材。
上述实施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将3~10个电热加热器并联作为一组散热装置,然后将该组散热装置固定于汽车部件漆面烘干房内的墙壁上,其中在一个汽车部件漆面烘干放内,可以根据需要烘干的汽车部件的数量,设置3~10组该散热装置,散热装置都固定好后,将电热加热器的导线端通电,即可启动电热加热器,使其向汽车部件漆面烘干房内供应热源,即可起到漆面烘干的作用。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加热器,不仅可以用于汽车漆面烘干,也可以用于任何需要提供热源的厂房、车间或居民房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管(1),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2)和第二散热翅片(3),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的长度相同;
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之间,沿所述电热管外壁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树枝状散热翅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之间,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相对应两侧的纵向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两个树枝状散热翅片(4),所述树枝状散热翅片(4)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第一散热翅片(2)的树枝状散热翅片(4)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之间,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纵向方向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阻隔条(5),所述第一阻隔条(5)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的树枝状散热翅片(4)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之间,以第一散热翅片(2)与电热管(1)的连接线为界的左右两侧,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一阻隔条(5), 所述第一阻隔条(5)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树枝状散热翅片(4)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之间,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纵向方向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阻隔条(6),所述第二阻隔条(6)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树枝状散热翅片(4)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之间,以第二散热翅片(3)与电热管(1)的连接线为界的左右两侧,沿所述电热管(1)外壁的纵向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二阻隔条(6),所述第二阻隔条(6)的长度与所述电热管(1)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枝状散热翅片(4)沿远离电热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散热齿(41)、第二散热齿(42)、第三散热齿(43)、第四散热齿(44)和第五散热齿(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的外表面上,与外表面垂直设置有多条第三阻隔条(7),所述第三阻隔条(7)与所述电热管(1)轴向平行,所述第三阻隔条(7)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长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外表面上,与外表面垂直设置有多条第四阻隔条(8),所述第四阻隔条(8)与所述电热管(1)轴向平行,所述第四阻隔条 (8)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的长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热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1)内设置有加热丝(9)和导热粉(10),所述电热管(1)的两端的管口处还分别设置有固定垫片(11),所述固定垫片(11)将所述电热丝(9)与所述电热粉(10)固定在电热管内,所述加热丝(9)与穿过电热管一端的固定垫片的导线(12)电性连接。
CN201420357939.9U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电热加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4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7939.9U CN204014123U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电热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7939.9U CN204014123U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电热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4123U true CN204014123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54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793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4123U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电热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4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8610A (zh) * 2020-10-26 2021-01-05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带仿生结构加热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8610A (zh) * 2020-10-26 2021-01-05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带仿生结构加热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8317A (zh) 一种连续式气体加热装置
CN204014123U (zh) 一种电热加热器
CN104456947A (zh) 蓄热式纯净空气加热***
CN202546783U (zh) 新型直燃加热循环***
CN103557686B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多功能热风烘干机
CN103017501A (zh) 湿物烘干方法及其装置
CN202855435U (zh) 节能减排中速卧式拉包机
CN103736641A (zh) 模块化组装结构燃气催化无焰红外辐射烘干烘道
CN104864691B (zh) 一种微波干燥电焊条的方法
CN203673896U (zh) 中速立式漆包机烘炉连续催化燃烧装置
CN202490761U (zh) 远红外发热固化装置
CN204388349U (zh) 一种电加热器
CN202692651U (zh) 一种蒸汽加热装置
CN205599465U (zh) 一种彩涂板漆膜的加热固化装置
CN202501726U (zh) 电磁加热隧道烘干机
CN203534130U (zh) 一种红外灯管保护的防护装置
CN202290507U (zh) 一种辐射烘干室底部喷流加热装置
CN201725633U (zh) 一种漆包线烘炉废气热能利用装置
CN204268884U (zh) 陶瓷烧成窑炉
CN208059527U (zh) 一种干燥热风炉
CN204431724U (zh) 一种工厂大工件用热缩管加热钳
CN201733457U (zh) 红外线黑体辐射电磁导热管
CN202454347U (zh) 漆包线烘炉节能***
CN202162132U (zh) 一种涂布机
CN216064072U (zh) 一种智能环保燃气加热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