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7046U -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7046U
CN203847046U CN201420195730.7U CN201420195730U CN203847046U CN 203847046 U CN203847046 U CN 203847046U CN 201420195730 U CN201420195730 U CN 201420195730U CN 203847046 U CN203847046 U CN 203847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opening
cable
tubing hanger
buf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957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举
张浩楠
施佳
齐效文
汤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AN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MSP Drilex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AN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AN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AN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957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7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7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70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包括:油管挂、采油树帽本体和连接本体,油管挂和采油树帽本体中分别设有第一、二管线通道,第一、二管线通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管线开口;第二、三管线开口正对,且油管挂和采油树帽间设有缓冲组合结构,第四管线开口连通连接本体的内腔通道,连接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侧孔;其中,第一、二管线通道和连接本体的内腔通道构成一条竖向延伸的直通道,电缆依次穿设过第一、二、三、四管线开口和侧孔而由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穿出。电缆可直接由油管挂、采油树帽中的直通道和侧孔穿设,便于操作,且不易因弯折而损伤,可独立式连接,可有效降低连接成本,还可监控井下温度和压力,能有效避免硬性冲击。

Description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采行业水下采油树电缆穿越管道,特别是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背景技术
海底石油钻采行业中,电缆线的穿越一般是伴随于液压和石油管道***的。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油管挂和采油树帽总成的电缆管线通道,及其各部件管道的对接,实现管道电缆线路通道的连通的。然而,上述结构中,对电缆线具有一定的柔性要求,不然其容易折断,且在管线穿越采油树帽总成的管线束中时,电缆线管线数使得采油树帽总成的管道数目增加,会导致采油树帽本体的水下的刚体强度的降低,使得采油树帽在对接过程中可能发生原油和液压液的泄漏,同时也增加了采油树电缆通道的安装成本。而且,由于水下操作是由机器人执行的,执行过程中容易存在操作效率与精操作之间的矛盾。 
目前的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只能应用于地面采油树,其安装维修均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而完全不能满足水下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通过改进电缆管线通道的结构,改进水下卧式采油树的电缆管线的安装路径,以降低对电缆线柔性的要求,降低水下卧式采油树的电缆管道***的安装成本,克服水下采油树电缆管道***安装成本较高的缺陷,并能提高操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刚性碰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包括: 
油管挂,其中设有第一管线通道,第一管线通道的通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开口和第二管线开口;以及 
采油树帽,其具有采油树帽本体和连接本体,且采油树帽本体中设有第二管线通道,该第二管线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管线开口和第四管线开口,第三管线开口与油管挂的第一管线通道的第二管线开口正对,连接本体具有内腔通道,内腔通道通过其一端的开口与第四管线开口连通,连接本体的侧壁还设有供采油树帽内部与外部连通的侧孔; 
其中,所述采油树帽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油管挂和连接本体连接,所述油管挂的第一管线通道、采油树帽本体的第二管线通道以及连接本体的内腔通道构成一条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通道,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的电缆由下至上依次穿设过第一管线开口、第一管线通道、第二管线开口、第三管线开口、第二管线通道、第四管线开口、内腔通道和侧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管挂主要由油管挂本体和油管挂上本体构成,所述油管挂中还设有与第一管线通道并行延伸的油路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油树帽本体和油管挂的连接位置设有防止硬性冲击的缓冲组合结构,该缓冲组合结构主要由缓冲插头和承接缓冲插头插设的缓冲插孔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插头设于油管挂本体的一端,所述缓冲插孔设于采油树帽本体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插孔中设有缓冲活塞,缓冲活塞设于缓冲插孔的底部,当与缓冲插头插设组接时,缓冲插头抵于缓冲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插孔中还设有缓冲螺纹套, 缓冲螺纹套设于缓冲插孔的开口处,缓冲插孔的底部设有泄放孔,泄放孔贯穿设于缓冲插孔的侧壁,当与缓冲插头插设组接时,缓冲插头穿过缓冲螺纹套,且顶端抵于缓冲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插头与油管挂本体一体设置,所述缓冲插头为两个,两个缓冲插头与第一管线通道和油路通道四者由垂直于横截面方向来看分列于筝形的四个顶点,且第一管线通道和油路通道相对设置,第一管线通道位于内角为钝角的顶点,油路通道位于内角为锐角的顶点。 
其中,所述缓冲插头与第一管线通道和油路通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各圆形的圆心位于所述的顶点。 
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侧孔中设有支管和支管套环,电缆穿设于支管中,支管穿设于支管套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通过改变油管挂内部电缆线的通道设置方式,直接由油管挂、采油树帽通道通往外部,电缆线从树帽内部直接穿出;安装和取出树帽可以实现电缆线的连接和断开,并通过树帽环空密封使电缆线接头与海水和油气介质隔绝,实现电缆线接头绝缘要求;电缆和出油管路处于统一密封腔内,还可以实现对井下温度和压力的监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电缆管线直接从采油树帽本体的侧壁穿出,可以对电缆管线进行独立式连接,可以有效降低连接成本;尤其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穿越形式,使得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的电缆管线设置于直通道中,便于操作,且不易导致电缆管线在弯折过程中的损伤,而且,唯一的弯折处设置于连接本体的内腔中,此处的空间具有明显的扩大,有利于弯折,可以避免弯折时损伤电缆的情况发生,降低了对电缆的柔性要求(不易折断);同时增加了树帽与采油树对接缓冲保护, 防止安装时的刚性冲击,可提高操作效率,减少刚性冲击,解决操作效率和精操作之间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挂内和采油树帽内电缆穿越通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向剖视图; 
图6为图5的E-E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挂内电缆穿越通道示意图; 
图8为图7的F向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油管挂1、 
油管挂本体13、油管挂上本体14、 
油路通道10、 
电缆100、 
第一管线通道11、 
第一管线开口111、 
第二管线开口112; 
出油口12、 
第二开口15; 
采油树帽2; 
采油树帽本体20、 
第二管线通道40、分隔体41、 
生产快速插座42、生产快速插头43、缓冲插头44、 
缓冲螺纹套45、缓冲活塞46、泄放孔47、 
第三管线开口401、 
第四管线开口402; 
连接本体21、导向外壳体22、套筒23、连接芯轴24、 
侧孔50、支管51、支管套环5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包括: 
油管挂1,其整体呈一管体,具有由管壁围成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中设有并行的油路通道10和第一管线通道11,且油路通道10和第一管线通道11的通道延伸方向与油管挂1的管体延伸方向一致,第一管线通道11的通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开口111和第二管线开口112;以及 
采油树帽2,其具有采油树帽本体20、连接本体21、导向外壳体22、套筒23和连接芯轴24,该五者整体均呈筒体结构,且导向外壳体22、套筒23和采油树帽本体20三者由外至内依次套设[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采油树帽2还包括整体呈筒体的采油树本体(图中未示出),采油树本体具有由筒壁围成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油管挂1整体置于该 第二容置空间中,且油管挂1的管体延伸方向与采油树本体的筒体延伸方向一致],采油树帽本体20中设有与该采油树帽本体20的筒体延伸方向并行的第二管线通道40,该第二管线通道4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管线开口401和第四管线开口402,第三管线开口401与油管挂1的第一管线通道11的第二管线开口112正对,第四管线开口402连通该连接本体21的筒体内部的内腔通道,该连接本体21的筒体第一端与采油树帽本体20的第二端连接,该连接本体21的筒体第二端由采油树帽2的一个端面伸出,且其筒壁开设有一个连通该连接本体21的筒体内部的内腔通道与采油树帽2的外部的侧孔50; 
其中,所述油管挂1与采油树帽本体20连接,所述油管挂1的第一管线通道11与采油树帽本体20的第二管线通道40和连接本体21的内腔通道构成一条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通道,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的电缆100由下至上依次穿设过第一管线开口111、第一管线通道11、第二管线开口112、第三管线开口401、第二管线通道40、第四管线开口402、连接本体21的内腔通道和侧孔50而由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穿出。 
其中,如图1、图7所示,所述油管挂1主要由油管挂本体13和油管挂上本体14构成,所述油管挂上本体14的第一端设有一中空的第一连接段,所述采油树帽本体20的第一端设于该第一连接段中与油管挂上本体14连接,所述油管挂上本体14的第二端设有一中空的第二连接段,所述油管挂本体13的第一端设于该第二连接段中与油管挂上本体14连接,所述油管挂1的第一容置空间中的第一管线通道10设于所述油管挂本体13,并贯穿所述油管挂本体13。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采油树帽本体2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孔道,所述采油树帽本体2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孔道,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正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二管线通道40并行,且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之间设有分 隔体41,该分隔体41设于所述油管挂上本体14的第一连接段中。 
其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采油树帽本体20的第一孔道中设有生产快速插座42,所述油管挂1的油路通道10于第二管线开口112侧设有生产快速插头43,该生产快速插头43与生产快速插座42相配合插设组接。 
其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油管挂本体14的第一端设有缓冲插头44,所述采油树帽本体20的第一端设有缓冲插孔,该缓冲插头44与缓冲插孔相配合插设组接。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缓冲插孔中设有缓冲螺纹套45和缓冲活塞46,缓冲螺纹套45设于缓冲插孔的开口处,缓冲活塞46设于缓冲插孔的底部,缓冲插孔的底部设有泄放孔47,泄放孔47贯穿设于缓冲插孔的侧壁,缓冲插头44与油管挂本体13一体设置,当与缓冲插孔插设组接时,缓冲插头44穿过缓冲螺纹套45,且顶端抵于缓冲活塞46。 
其中,如图5、图8所示,所述缓冲插头44为两个,两个缓冲插头44与第一管线通道11和油路通道10四者由垂直于横截面方向来看分列于筝形的四个顶点,且第一管线通道11和油路通道10相对设置,第一管线通道11位于内角为钝角的顶点,油路通道10位于内角为锐角的顶点。 
其中,如图4、图5、图8所示,所述缓冲插头44与第一管线通道11和油路通道1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各圆形的圆心位于所述的顶点。 
其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侧孔50中设有支管51和支管套环52,电缆100穿设于支管51中,支管51穿设于支管套环52中。 
其中,所述油路通道10与第一管线通道11处于同一个密封腔中。 
其中,所述油管挂1的管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15,所述油管挂1的第一开口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密 封腔,所述油管挂1的第二开口15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密封腔,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通过所述油管挂1的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形成所述同一个密封腔。 
其中,所述油管挂1的管壁设有连通油路通道10的内腔与油管挂1的管体外部的出油口12,该出油口12可供连接出油管(图中未示出)。所述油管挂1的管体外侧面上介于第一开口与出油口1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面,采油树本体的筒壁内侧面设有与之相对应的第三密封面,所述油管挂1的管体外侧面上介于第二开口15与出油口1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面,采油树本体的筒壁内侧面设有与之相对应的第四密封面,第一密封面与第三密封面相配合构成第一密封腔的部分密封,第二密封面与第四密封面相配合构成第二密封腔的部分密封。 
其中,所述油管挂1的第一管线通道11内设置有电缆穿越器。 
其中,所述油管挂1的第一管线通道11内设置有内置螺纹(该内置螺纹可以为矩形螺纹)。 
其中,所述电缆穿越器设有与所述油管挂1的第一管线通道11的内置螺纹相配合的螺纹。 
其中,所述油路通道10的通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油路接口和第二油路接口,第一油路接口连接油管(供向油路通道中输油,图中未示出),第二油路接口连接测试设备(图中未示出)。 
其中,所述采油树帽本体20中设有与第二管线通道40并行的油路测试通道,该油路测试通道的下端连接第二油路接口,上端连接所述测试设备。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包括:油管挂、采油树帽、采油树本体、采油树帽本体和连接本体,油管挂整体置于采油树本体中,油管挂和采油树帽本体中分别设有第一、 二管线通道,第一、二管线通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二和三、四管线开口;第二、三管线开口正对,第四管线开口连通连接本体的筒体内部,连接本体伸出采油树帽的一端开设有一个侧孔;其中,第一、二管线通道构成一条竖向延伸的直通道,电缆由下至上依次穿设过第一、二、三、四管线开口和侧孔而由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穿出。 
本实用新型中油管挂内部电缆线的通道设置方式,使得电缆直接由油管挂、采油树帽中的直通道通往外部,电缆和出油管路处于统一密封腔内,还可以实现对井下温度和压力的监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电缆管线直接从采油树帽本体的侧壁穿出,可以对电缆管线进行独立式连接,可以有效降低连接成本,尤其是,本实用新型使得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的电缆管线设置于直通道中,便于操作,且不易导致电缆管线在弯折过程中的损伤,而且,唯一的弯折处设置于连接本体的内腔中,此处的空间具有明显的扩大,有利于弯折,可以避免弯折时损伤电缆的情况发生,且油管挂和采油树帽之间设置了缓冲组合结构,能有效避免可能的硬性冲击,有助于提高操作效率。 

Claims (9)

1.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管挂,其中设有第一管线通道,第一管线通道的通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开口和第二管线开口;以及
采油树帽,其具有采油树帽本体和连接本体,采油树帽本体中设有第二管线通道,该第二管线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管线开口和第四管线开口,第三管线开口与油管挂的第一管线通道的第二管线开口正对,连接本体具有内腔通道,内腔通道通过其一端的开口与第四管线开口连通,连接本体的侧壁还设有供采油树帽内部与外部连通的侧孔;
其中,所述采油树帽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油管挂和连接本体连接,所述油管挂的第一管线通道、采油树帽本体的第二管线通道以及连接本体的内腔通道构成一条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通道,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的电缆由下至上依次穿设过第一管线开口、第一管线通道、第二管线开口、第三管线开口、第二管线通道、第四管线开口、内腔通道和侧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挂中还设有与第一管线通道并行延伸的油路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树帽本体和油管挂的连接位置设有防止硬性冲击的缓冲组合结构,该缓冲组合结构主要由缓冲插头和承接缓冲插头插设的缓冲插孔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插头设于油管挂本体的一端,所述缓冲插孔设于采油树帽本体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插孔中设有缓冲活塞,缓冲活塞设于缓冲插孔的底部,当与缓冲插头插设组接时,缓冲插头抵于缓冲活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插孔中还设有缓冲螺纹套,缓冲螺纹套设于缓冲插孔的开口处,缓冲插孔的底部设有泄放孔,泄放孔贯穿设于缓冲插孔的侧壁,当与缓冲插头插设组接时,缓冲插头穿过缓冲螺纹套,且顶端抵于缓冲活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插头与油管挂本体一体设置,所述缓冲插头为两个,两个缓冲插头与第一管线通道和油路通道四者由垂直于横截面方向来看分列于筝形的四个顶点,且第一管线通道和油路通道相对设置,第一管线通道位于内角为钝角的顶点,油路通道位于内角为锐角的顶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插头与第一管线通道和油路通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各圆形的圆心位于所述的顶点。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的侧孔中设有支管和支管套环,电缆穿设于支管中,支管穿设于支管套环中。
CN201420195730.7U 2014-04-22 2014-04-22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47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5730.7U CN203847046U (zh) 2014-04-22 2014-04-22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5730.7U CN203847046U (zh) 2014-04-22 2014-04-22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7046U true CN203847046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60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9573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47046U (zh) 2014-04-22 2014-04-22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70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9314A (zh) * 2015-06-12 2015-10-21 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水下泥线采油树及其安装方法
CN116044337A (zh) * 2023-03-31 2023-05-0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下采油树的插拔热刺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9314A (zh) * 2015-06-12 2015-10-21 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水下泥线采油树及其安装方法
CN104989314B (zh) * 2015-06-12 2017-10-20 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水下泥线采油树及其安装方法
CN116044337A (zh) * 2023-03-31 2023-05-0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下采油树的插拔热刺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3899B (zh) 耐高压密封连接器及其转接插座
NO20140923A1 (no) Skaffe koplingsdeler langs en struktur
NO20110126A1 (no) Vatforbindelsessystem for nedihullsutstyr
NO20140245A1 (no) Mekanisk høyspentspleiseforbinder
NO344866B1 (no) Integrert elektrisk kobling for bruk i et brønnhode-produksjonstre
CN203847046U (zh)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CN108350730A (zh) 具有感应***的环状屏障完井***
US10677030B2 (en) Click together 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
CN109931009A (zh) 油管内悬挂分段承重分段插接供电***
CN203716940U (zh) 带液控滑套的y管电潜泵生产管柱
CN204002760U (zh) 一种石油测井用柔性短节
CN105089631A (zh) 水平井杆输送动态测井方法
CN109441393A (zh) 柱塞举升油气井井口装置及柱塞举升油气井
CN202132030U (zh) 一种带承压的绝缘短节
CN204960865U (zh) 一种整体快装式采油气井口装置
CN203729937U (zh) 一种井口装置
CN201650190U (zh) 井下管线采气井口装置
CN105134093A (zh) 内循环保温抽油管
CN205778688U (zh) 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
CN205422668U (zh) 一种注水管柱压力伸缩补偿器
CN203822238U (zh) 一种水下采油树电缆线水平穿越结构
CN202628071U (zh) 一种新型水平井母接头加重杆
CN204941369U (zh) 内循环保温抽油管
CN208845138U (zh) 一种井下封隔***
CN203783529U (zh) 一种水下采油树的集成式树本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