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4825U -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4825U
CN203824825U CN201420115424.8U CN201420115424U CN203824825U CN 203824825 U CN203824825 U CN 203824825U CN 201420115424 U CN201420115424 U CN 201420115424U CN 203824825 U CN203824825 U CN 203824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oading
loads
web joint
conn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54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万才
陈炳圣
杨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154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4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4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48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加载方式只能完成抗凹刚度性能测试,且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包括横梁、加载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支架,两个支撑支架均连接至横梁上,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加载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长度方向上,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两个支撑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加载支架的尾端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载装置可施加足够强度的加载,利于完成抗凹刚度和强度性能测试,同时该装置加载稳定,利于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采用该加载装置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汽车制造商除了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外,同时为了节约能耗,适应严格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不得不采用更薄的钢板作为汽车的外覆盖件,从而导致外覆盖件“***”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外覆盖件自重或者轻微的碰撞引起的凹陷,汽车行驶中产生的振动、噪音等等。
针对这些情况,汽车制造商提出了外覆盖件的抗凹性问题,客户在购买轿车时也把车身的抗凹性作为一项主要指标加以要求。所谓汽车外覆盖件的抗凹性是指经一定变形的试件(或者实冲零件)承受外部载荷作用,抵抗凹陷挠曲或者局部凹陷变形,保持形状的能力,具体包括抗凹刚度性能和抗凹强度性能。
为了测量汽车外板的抗凹性能,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实物测量和软件模拟两种方式。虽然软件模拟可以大致把握新车型外板的抗凹性能的理论分布情况,但由于计算机模拟无法把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因此通过实物进行测量仍然存在意义。
目前,市面上尚无现成的专用测量设备,常用的方式为采用人手直接按压进行加载。然而,对于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而言,抗凹刚度性能加载载荷通常在100N左右,抗凹强度性能加载载荷通常在400N左右,并且要求加载载荷的方向应是加载点的法线方向。采用人手直接按压的方式进行加载时无法达到400N的载荷,不能完成抗凹强度性能测试;并且采用人手直接按压的方式进行加载时,载荷不稳定,无法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加载方式只能完成抗凹刚度性能测试,且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包括横梁、加载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支架,两个支撑支架均连接至横梁上,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加载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长度方向上,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两个支撑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加载支架的尾端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两个支撑组件固定于工作台上,使横梁位置固定。然后调节加载支架的长度即可通过加载支架对待测试件进行加载,上述结构可提供足够的载荷,完成抗凹刚度和强度性能测试。并且,在加载支架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该加载装置施加在待测试件上的载荷稳定,可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加载连接件;所述加载连接件包括加载紧固套筒和加载紧固螺栓;所述加载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加载紧固螺栓设置于加载紧固套筒上;位于加载紧固套筒上的加载紧固螺栓将加载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所述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加载紧固套筒上。
此时,在加载紧固螺栓处于松开状态下,加载支架可随加载紧固套筒绕横梁转动。具体测试时,可根据待测试件表面加载点的具体结构,在与横梁垂直的平面内调节加载支架的空间位置,使加载支架尽量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提高测试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加载连接套筒和加载连接螺栓;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所述加载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头端;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加载连接螺栓上。
在上述结构下,加载支架可绕加载连接螺栓在与横梁平行的平面内转动。结合前述结构,该加载装置中,可在四个方向上调节加载支架的空间位置,更利于保证加载支架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利于进一步提高测试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定齿轮、限位齿轮和限位螺母;所述加载连接螺栓上具有凸台;所述定齿轮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所述限位螺母与加载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齿轮套设于限位螺母和凸台之间的加载连接螺栓上,并被限位螺母和凸台夹持固定;所述限位齿轮同时与定齿轮啮合。
测试前,将调节加载支架移动至目标空间位置后,通过上述结构可将加载支架有效的固定,便于进行后续操作,利于提高提高测试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支架包括第一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接板和加载丝杆;所述第一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加载连接板与加载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载连接板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所述加载丝杆穿设于第一加载连接板和第三加载连接板上,并同时与第一加载连接板和第三加载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加载连接板与加载丝杆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加载连接板与加载丝杆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上述结构下,可实现对加载支架长度的持续微调,利于提高测试精度。并且,上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固定于第二加载连接板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安装筒,利于安装测试抗凹性能所需的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上具有引线槽。
位于安装筒上的引线槽可供力传感器导线穿出,便于力传感器在安装筒内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支撑紧固套筒、支撑紧固螺栓、支撑连接套筒和支撑连接螺栓;所述支撑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支撑紧固螺栓设置于支撑紧固套筒上;位于支撑紧固套筒上的支撑紧固螺栓将支撑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所述支撑连接套筒固定于支撑紧固套筒上;所述支撑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支撑支架上;所述支撑连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支撑连接螺栓上。
此时,可根据待测试件的尺寸,调节两个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提高加载装置对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待测试件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杆、第三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杆、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接板、第四支撑连接板和支撑丝杆;所述第一支撑连杆、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杆、第三支撑连接板、第四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支撑连接板与支撑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丝杆穿设于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上,并同时与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与支撑丝杆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支撑连接板与支撑丝杆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此时,可进一步根据待测试件的尺寸,调节横梁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加载装置对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待测试件的适用性。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加载装置、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尾端;所述位移传感器相对于横梁静止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探头随力传感器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可有效的对车身外覆盖件的抗凹性能进行测试,并且测试过程稳定,测试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中加载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加载组件沿横梁轴向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中支撑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安装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横梁;
2、支撑组件;211、支撑紧固套筒;212、支撑紧固螺栓;221、支撑连接螺栓;231、第一支撑连杆;232、第二支撑连杆;233、第三支撑连杆;234、第四支撑连杆;235、第一支撑连接板;236、第二支撑连接板;237、第三支撑连接板;238、第四支撑连接板;239、支撑丝杆;
3、加载组件;311、加载紧固套筒;312、加载紧固螺栓;313、定齿轮;314、加载连接套筒;321、加载连接螺栓;3211、凸台;322、限位齿轮;323、限位螺母;331、第一加载连杆;332、第二加载连杆;333、第三加载连杆;334、第四加载连杆;335、第一加载连接板;336、第二加载连接板;337、第三加载连接板;338、第四加载连接板;339、加载丝杆;34、安装筒;341、引线槽;
4、力传感器;41、力传感器导线;
5、位移传感器;51、探头;52、位移传感器导线;
6、压头;
7、待测试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长度方向”、“头端”、“尾端”定义如下:
“长度方向”定义为加载支架伸缩的方向。“头端”和“尾端”仅用于对加载支架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进行定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包括横梁、加载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支架,两个支撑支架均连接至横梁上,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加载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长度方向上,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两个支撑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加载支架的尾端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
上述结构中,横梁以及两个支撑组件构成加载装置的基本框架。
具体的,上述两个支撑组件设置于横梁上,对横梁起到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载装置中具有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均至少包括支撑支架。对于支撑组件自身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对其结构没有特殊限制,只需可将横梁牢固的固定于工作台上即可。
通常,由于待测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多种多样,为提高加载装置的适用性,优选情况下,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支撑紧固套筒、支撑紧固螺栓、支撑连接套筒和支撑连接螺栓;所述支撑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支撑紧固螺栓设置于支撑紧固套筒上;位于支撑紧固套筒上的支撑紧固螺栓将支撑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所述支撑连接套筒固定于支撑紧固套筒上;所述支撑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支撑支架上;所述支撑连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支撑连接螺栓上。
使用时,只需根据待测试件的宽度,将支撑组件沿横梁移动,调整两个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至合适程度,然后分别锁紧两个支撑紧固套筒上的两个支撑紧固螺栓,使两个支撑紧固套筒在横梁上的位置固定。然后将两个支撑组件中的两个支架固定于工作台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锁紧支撑紧固螺栓将支撑紧固套筒固定至横梁上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可在套设于横梁上的支撑紧固套筒侧壁上开设通孔,将支撑紧固螺栓穿设于该通孔内,通过锁紧支撑紧固螺栓,使支撑紧固螺栓的端部压设于支撑紧固套筒内的横梁上,通过支撑紧固螺栓的端部与横梁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支撑紧固套筒的固定。或者,上述支撑紧固套筒采用非封闭套筒结构,其侧壁上具有开口,侧壁沿套筒周向上的两端向外平行延伸,形成两个翻边。两个翻边上均设有通孔,支撑紧固螺栓穿设于两个通孔中。通过支撑紧固螺栓的松紧调节两个翻边之间的间距,改变支撑紧固套筒夹持于横梁上的加持力,从而改变支撑紧固套筒在横梁上的松紧。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支撑支架的具体结构也没有限制。优选情况下,所述支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杆、第三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杆、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接板、第四支撑连接板和支撑丝杆;所述第一支撑连杆、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杆、第三支撑连接板、第四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支撑连接板与支撑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丝杆穿设于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上,并同时与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与支撑丝杆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支撑连接板与支撑丝杆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此时,转动支撑丝杆,与支撑丝杆连接的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沿支撑丝杆产生相对运动。从而通过第一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杆以及第三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杆带动第二支撑连接板和第四支撑连接板产生相对运动,实现支撑支架带动横梁运动。使用时,可根据待测试件的尺寸,通过支撑支架调节横梁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加载装置中,加载组件用于从横梁向待测试件施加载荷。具体的,加载组件包括加载支架。加载支架的长度可调节,从而实现对待测试件所施加的载荷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的加载支架可采用各种可调节长度的支架结构。例如,加载支架结构可与支撑支架相同。具体的,所述加载支架包括第一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接板和加载丝杆;所述第一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加载连接板连接至横梁,所述第二加载连接板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所述加载丝杆穿设于第一加载连接板和第三加载连接板上,并同时与第一加载连接板和第三加载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加载连接板与加载丝杆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加载连接板与加载丝杆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加载装置可持续增加对待测试件施加的载荷,并且载荷稳定,利于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理想情况下,对待测试件进行抗凹性能测试时,载荷的施加方向需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而常规人手直接按压时,难以保证加载的方向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中,为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优选情况下,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加载连接件;所述加载连接件包括加载紧固套筒和加载紧固螺栓;所述加载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加载紧固螺栓设置于加载紧固套筒上;位于加载紧固套筒上的加载紧固螺栓将加载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所述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加载紧固套筒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加载紧固套筒套设于横梁上,可沿横梁平移或者转动。通过加载紧固螺栓的松紧实现加载紧固套筒在横梁上的活动或固定。具体加载紧固套筒与加载紧固螺栓在横梁上的固定方式可与支撑紧固套筒与支撑紧固螺栓在横梁上的固定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加载紧固套筒上,因此,在加载紧固螺栓处于松开状态时,沿横梁移动加载紧固套筒可调节加载支架的水平位置。然后转动加载紧固套筒即可调节加载支架在与横梁轴向垂直的平面内的位置。最后将加载紧固螺栓锁紧,即可将加载支架固定于横梁上。具体使用时,根据加载点的具体形状,按照上述方法对加载支架进行调节,可使加载支架的加载方向尽量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利于提高测试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中,为进一步保证加载支架的加载方向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优选情况下,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加载连接套筒和加载连接螺栓;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所述加载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头端;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加载连接螺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此时,加载支架可绕加载连接螺栓在与横梁平行的平面内转动,实现空间四个方向上调节加载支架的空间位置,更利于保证加载支架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利于进一步提高测试的精度。
在此结构下,前述加载支架的第四加载连接板可固定连接至加载连接螺栓。
本实用新型中,在前述已调整好加载支架空间位置的基础上,为避免在对待测试件施加载荷时,加载支架位置改变,优选情况下,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定齿轮、限位齿轮和限位螺母;所述加载连接螺栓上具有凸台;所述定齿轮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所述限位螺母与加载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齿轮套设于限位螺母和凸台之间的加载连接螺栓上,并被限位螺母和凸台夹持固定;所述限位齿轮同时与定齿轮啮合。
当调整好加载支架空间位置后,紧固加载连接螺栓上的限位螺母,通过限位螺母和凸台的夹持作用将限位齿轮与加载连接螺栓固定为一体,同时,限位齿轮和定齿轮啮合,而定齿轮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无法转动,即此时,加载连接螺栓无法转动。而加载支架与加载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加载支架无法以加载连接螺栓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加载支架空间位置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加载支架的第二加载连接板用于对待测试件施加载荷。具体使用时,将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二加载连接板与待测试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中,为便于安装力传感器,优选情况下,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固定于第二加载连接板上。由于力传感器上连接有将获取的数据传出的力传感器导线,为便于力传感器导线穿出,优选情况下,安装筒上具有引线槽。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加载装置、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尾端;所述位移传感器相对于横梁静止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探头随力传感器同步运动。
具体的,当加载装置具有前述全部结构时,力传感器可固定安装筒内,力传感器导线经引线槽穿出。此时,力传感器可随同加载支架的第二加载连接板运动,对待测试件施加载荷,并同时记录相关数据。
安装筒内,在力传感器和待测试件之间还设置有压头。
对于位移传感器,其具体设置位置没有限制,只需相对于横梁静止即可。位移传感器的探头延伸至安装筒上,并可随力传感器同步运动。具体的,通采用单独的支撑部件将位移传感器固定,并使其探头与安装筒接触即可。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传感器导线连接至电脑,将位移数值实时传输给电脑,以便绘出位移载荷曲线。
下面结合图1-图8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以及测试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该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包括直杆状横梁1。横梁1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组件2。位于两个支撑组件2之间的横梁1上设置有加载组件3。
参见图2-图5,具体的,加载组件3包括加载连接件、加载支架。
其中,加载连接件包括加载紧固套筒311、加载紧固螺栓312、加载连接套筒314、加载连接螺栓321、定齿轮313、限位齿轮322和限位螺母323。
上述加载紧固套筒311采用非封闭套筒结构,其侧壁上具有开口,侧壁沿套筒周向上的两端向外平行延伸,形成两个翻边。两个翻边上均设有通孔。加载紧固套筒311套设于横梁1上,加载紧固螺栓312穿设于两个通孔中。
定齿轮313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311侧壁上。
具体参见图5,加载连接套筒314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311侧壁下方。加载连接螺栓321垂直于横梁1延伸的方向穿设于加载连接套筒314内。
加载连接螺栓321上具有从加载连接螺栓321侧壁向外延伸的凸台3211。限位齿轮322套设于加载连接螺栓321上并抵止于凸台3211上,同时限位齿轮322与定齿轮313啮合。限位螺母323套设于加载连接螺栓321上并与加载连接螺栓321螺纹连接。限位齿轮322位于凸台3211和限位螺母323之间,被凸台3211和限位螺母323夹持固定。
具体参见图2、图3、图4,加载支架包括第一加载连杆331、第二加载连杆332、第三加载连杆333、第四加载连杆334、第一加载连接板335、第二加载连接板336、第三加载连接板337、第四加载连接板338和加载丝杆339;所述第一加载连杆331、第一加载连接板335、第二加载连杆332、第二加载连接板336、第三加载连杆333、第三加载连接板337、第四加载连杆334、第四加载连接板338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
第四加载连接板338与加载连接螺栓3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载连接板336用于对待测试件7加载;所述加载丝杆339穿设于第一加载连接板335和第三加载连接板337上,并同时与第一加载连接板335和第三加载连接板337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加载连接板335与加载丝杆339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加载连接板337与加载丝杆339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具体参见图2和图4,安装筒34固定于第二加载连接板336下方。安装筒34顶部封闭,底部开口,同时,安装筒34侧壁上具有从安装筒34顶部延伸至底部的引线槽341。
参见图6,具体的,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连接件、支撑支架。
其中,支撑连接件包括支撑紧固套筒211、支撑紧固螺栓212、支撑连接套筒(图中未示出)、支撑连接螺栓221。
上述支撑紧固套筒211结构与加载紧固套筒311相同,采用非封闭套筒结构,其侧壁上具有开口,侧壁沿套筒周向上的两端向外平行延伸,形成两个翻边。两个翻边上均设有通孔。支撑紧固套筒211套设于横梁1上,支撑紧固螺栓212穿设于两个通孔中。
支撑连接套筒固定于支撑紧固套筒211侧壁下方。支撑连接螺栓221垂直于横梁1延伸的方向穿设于支撑连接套筒内。
支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连杆231、第二支撑连杆232、第三支撑连杆233、第四支撑连杆234、第一支撑连接板235、第二支撑连接板236、第三支撑连接板237、第四支撑连接板238和支撑丝杆239;所述第一支撑连杆231、第一支撑连接板235、第二支撑连杆232、第二支撑连接板236、第三支撑连杆233、第三支撑连接板237、第四支撑连杆234、第四支撑连接板238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支撑连接板238与支撑连接螺栓2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丝杆239穿设于第一支撑连接板235和第三支撑连接板237上,并同时与第一支撑连接板235和第三支撑连接板237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235与支撑丝杆239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支撑连接板237与支撑丝杆239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下面结合图7和图8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的,该测试设备包括具有图1-图6所示结构的加载装置、力传感器4和位移传感器5。
参见图8,力传感器4固定于安装筒34顶部内部上,力传感器4的力传感器导线41经引线槽341穿出安装筒34,连接至电脑。压头6设置于安装筒34内,并位于力传感器4下方。
位移传感器5被设置于待测试件7上方,同时位移传感器5的位移传感器导线52连接至电脑。
下面结合图7和图8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的测试过程进行说明。
将待测试件7放置于工作台上。
将加载装置放置于工作台上,使横梁1位于适当位置。沿横梁1移动两个支撑紧固套筒211,使两个支撑支架位于合适位置,然后紧固两个支撑紧固螺栓212,使两个支撑支架与横梁1固定。再将两个支撑支架的第二支撑连接板236固定于工作台上。转动两个支撑支架的支撑丝杆239,将横梁1调节至适当高度。
沿横梁1移动加载紧固套筒311,将加载支架移动至待测试件7上方的合适位置。然后根据加载点的位置,以横梁1为轴,转动加载紧固套筒311,将加载支架转动到合适角度。然后紧固加载紧固螺栓312,将加载紧固套筒311固定于横梁1上。再以加载连接螺栓321为轴,转动加载支架至适当角度,使加载支架的加载方向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保持加载支架位置不变,从加载连接螺栓321端部套入限位齿轮322,使限位齿轮322抵止于加载连接螺栓321的凸台3211上。同时不断微调限位齿轮322,使限位齿轮322与加载紧固套筒311上的定齿轮313啮合。然后套入限位螺母323,将限位齿轮322锁紧于凸台3211上。
将唯一传感器设置于加载支架上方,并使位移传感器5的探头51抵止于安装筒34顶部,并可随安装筒34运动。
转动加载丝杆339,使安装筒34内的力传感器4和压头6不断下降,对待测试件7的加载点施加载荷。随着力传感器4和压头6不断下降,载荷不断加大,同时位移传感器5不断获取位移数据。
通过力传感器4和位移传感器5即可获得载荷随位移变化的曲线,经过处理后即可获得待测试件7的抗凹刚度性能和抗凹强度性能。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载装置的测试设备可有效的完成抗凹性能测试,并且测试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加载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
所述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支架,两个支撑支架均连接至横梁上,对横梁进行支撑;
所述加载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长度方向上,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两个支撑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加载支架的尾端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加载连接件;
所述加载连接件包括加载紧固套筒和加载紧固螺栓;
所述加载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加载紧固螺栓设置于加载紧固套筒上;位于加载紧固套筒上的加载紧固螺栓将加载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
所述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加载紧固套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加载连接套筒和加载连接螺栓;
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所述加载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头端;
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加载连接螺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定齿轮、限位齿轮和限位螺母;所述加载连接螺栓上具有凸台;
所述定齿轮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
所述限位螺母与加载连接螺栓螺纹连接;
所述限位齿轮套设于限位螺母和凸台之间的加载连接螺栓上,并被限位螺母和凸台夹持固定;所述限位齿轮同时与定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支架包括第一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接板和加载丝杆;
所述第一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加载连接板与加载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载连接板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
所述加载丝杆穿设于第一加载连接板和第三加载连接板上,并同时与第一加载连接板和第三加载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加载连接板与加载丝杆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加载连接板与加载丝杆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固定于第二加载连接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上具有引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连接件;
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支撑紧固套筒、支撑紧固螺栓、支撑连接套筒和支撑连接螺栓;
所述支撑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支撑紧固螺栓设置于支撑紧固套筒上;位于支撑紧固套筒上的支撑紧固螺栓将支撑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
所述支撑连接套筒固定于支撑紧固套筒上;所述支撑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支撑支架上;
所述支撑连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支撑连接螺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杆、第三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杆、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接板、第四支撑连接板和支撑丝杆;
所述第一支撑连杆、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杆、第三支撑连接板、第四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支撑连接板与支撑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丝杆穿设于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上,并同时与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与支撑丝杆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支撑连接板与支撑丝杆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10.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装置、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所述加载装置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
所述力传感器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尾端;所述位移传感器相对于横梁静止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探头随力传感器同步运动。
CN201420115424.8U 2014-03-13 2014-03-13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4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5424.8U CN203824825U (zh) 2014-03-13 2014-03-13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5424.8U CN203824825U (zh) 2014-03-13 2014-03-13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4825U true CN203824825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8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542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4825U (zh) 2014-03-13 2014-03-13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482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0291A (zh) * 2014-11-08 2015-01-14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抗凹性试验法向加载的方法
CN104913992A (zh) * 2015-07-01 2015-09-16 合肥兴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装置
CN106769530A (zh) * 2017-01-24 2017-05-31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用于高温液态金属介质中的疲劳应变测量装置及***
CN108181169A (zh) * 2017-12-15 2018-06-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车身静刚度测试加载装置
CN108692959A (zh) * 2018-06-22 2018-10-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抗凹性能测试装置
CN109238827A (zh) * 2018-09-25 2019-01-18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抗压检测治具
CN110146277A (zh) * 2019-06-27 2019-08-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实验室用的汽车零部件及总成加载试验台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0291A (zh) * 2014-11-08 2015-01-14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抗凹性试验法向加载的方法
CN104913992A (zh) * 2015-07-01 2015-09-16 合肥兴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装置
CN106769530A (zh) * 2017-01-24 2017-05-31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用于高温液态金属介质中的疲劳应变测量装置及***
CN106769530B (zh) * 2017-01-24 2024-03-22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用于高温液态金属介质中的疲劳应变测量装置及***
CN108181169A (zh) * 2017-12-15 2018-06-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车身静刚度测试加载装置
CN108692959A (zh) * 2018-06-22 2018-10-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抗凹性能测试装置
CN108692959B (zh) * 2018-06-22 2019-06-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抗凹性能测试装置
CN109238827A (zh) * 2018-09-25 2019-01-18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抗压检测治具
CN109238827B (zh) * 2018-09-25 2023-09-29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抗压检测治具
CN110146277A (zh) * 2019-06-27 2019-08-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实验室用的汽车零部件及总成加载试验台
CN110146277B (zh) * 2019-06-27 2023-12-1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实验室用的汽车零部件及总成加载试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4825U (zh)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CN102770290B (zh) 轮胎拆装机及测量力的变化的方法
CN105784302A (zh) 汽车模态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017719B (zh) 踏板运动轨迹测量仪
CN104359686B (zh) 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抖动与尖叫试验台
CN103439045A (zh) 一种鼓式制动器的检测装置
CN103558035B (zh) 汽车车身覆盖件抗凹性试验仪
CN205656013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轮胎力学特性测试的试验台
CN204101386U (zh) 一种排气***用挠性节性能测试装置
CN204694682U (zh) 一种探伤支架
CN108426671A (zh) 一种制动检验平台用检定装置
CN208254740U (zh) 主减速器总成检测装置
DE19721845A1 (de) Belastungsvorrichtung zur Materialprüfung
CN111122266B (zh) 一种用于管道外表面产生特定局部几何初始缺陷的装置
CN203705168U (zh) 汽车车身覆盖件抗凹性试验仪
CN206177723U (zh) 转向节刚性固定轮毂回转弯曲试验机
CN209673536U (zh) 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刚度检测装置
CN208568218U (zh) 乘用车扭转梁的扭转刚度试验台
CN203053779U (zh) 一种车身侧表面抗凹刚度测试台架
Vinattieri et al. Target setting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an EPS-in-the-Loop test bench for steering feeling simulation
CN203405341U (zh)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车辆车端关系的装置
CN207556874U (zh) 一种新型车桥疲劳试验装置
CN105091693A (zh) 一种焊接螺母位置度偏差检测装置
CN206300798U (zh) 一种汽车扭力梁式后桥疲劳试验装置
CN205426486U (zh) 一种随动臂耐久试验工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