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3509U - 触控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3509U
CN203773509U CN201420155823.7U CN201420155823U CN203773509U CN 203773509 U CN203773509 U CN 203773509U CN 201420155823 U CN201420155823 U CN 201420155823U CN 203773509 U CN203773509 U CN 203773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ve layer
layer
inside casing
escutcheon
track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58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冠宇
王愉晴
黄敬佩
陈明武
许进益
黄俊诚
黄振富
林怡君
吴明坤
叶大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73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35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其具有一透光触控感应区以及位于透光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的一周围区,该周围区具有一内缘与一外缘,其中该内缘较该外缘更接近透光触控感应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包括一内框与设置在周围区的一装饰框。内框的一内侧边实质上沿着内缘设置。装饰框设置在周围区,其中装饰框包括至少一装饰层,且装饰层的图形范围不超过周围区的内缘。

Description

触控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在周围区设置内框的触控板。
背景技术
由于触控板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卫星导航***(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 PC)、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笔记本电脑(laptop PC)等电子产品上。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一传统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而图2显示出图1中的部份区域P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触控装置10上的有色装饰层12有时需要较厚的油墨层来提供足够的遮蔽效果,以遮蔽后侧的线路或电子组件。如图2中所示的一例,有色装饰层12包括三层或甚至更多层油墨层18、20、22依序设置在透明基底16表面,在进行后续的透明电极或走线等制作工艺时,例如当透明电极14欲延伸跨到有色装饰层12上时,容易因油墨层过厚所形成的高度断差而造成断线或可靠性不佳等问题。现有技术中油墨层18、20、22通常由网印方式所形成,为了使透明电极14有比较好的爬坡效果,油墨层18、20、22必须设计具有不同的图形范围,以减缓边缘坡度,如此会提高网版成本。再者,印刷公差等问题还会造成油墨层18、20、22位置偏移。上述状况都可能会使有色装饰层12的边缘不平整,例如会有锯齿状的边缘,另外,边缘处通常较中间部分的总厚度薄,也无法提供有效的遮蔽效果,若是在有色装饰层12上另设置深色遮蔽层,那么边缘处会隐约露出该深色遮蔽层的颜色,使得有色装饰层12的整体颜色在边缘处呈现灰黑色的感觉,使显示面板的美观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板,其包括设置在触控板的周围区内缘的内框,可以提升触控板的美观以及连接部的制造良率,避免断线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其具有一透光触控感应区以及位于透光触控感应区至少一侧的一周围区,该周围区具有一内缘与一外缘,其中该内缘较该外缘接近透光触控感应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包括一内框与一装饰框。内框设置在周围区,包括至少一内框层,内框的一内侧边实质上沿着周围区的内缘设置。装饰框设置在周围区,其中装饰框包括至少一装饰层,且装饰层的图形范围不超过周围区的内缘。
优选的,所述内框的图形范围小于该周围区的面积,且该装饰框覆盖该内框的一部分。
优选的,所述内框层的光学密度大于该装饰层的光学密度。
优选的,所述内框层的材料包括光阻。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还包括一基底,其中该装饰层包括一第一装饰层与一第二装饰层,依序堆栈在该基底上,且该第一装饰层与该第二装饰层的图形范围大体上约略相同。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还包括一基底,其中该装饰层包括一第一装饰层与一第二装饰层,依序堆栈在该基底上,且该第一装饰层的图形范围大于该第二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还包括一遮光层,设置在该装饰框表面,且该遮光层部分覆盖该内框表面。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还包括一平坦层,包覆该内框的该内侧边以及该装饰框的一内侧边。
优选的,所述平坦层还包覆该装饰框的一外侧边。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还包括一基底与一外框设置在该基底上,该外框设置在该内框的外侧且位于该基底与该装饰层之间,且该外框包括至少一外框层,该外框层与该内框层包括相同的材料、光学密度及厚度。
优选的,所述外框具有至少一开口,而设置在该外框上方的该装饰层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该开口中。
优选的,所述装饰框包括一第一装饰层与一第二装饰层,该第一装饰层与该第二装饰层的颜色不同,且该外框的该开口包括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该第一装饰层与该第二装饰层的至少一部份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中。
优选的,所述外框包括一第一外框层,该装饰框包括颜色不同的一第一装饰层与一第二装饰层,且该第一装饰层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该内框与该第一外框层之间,该第二装饰层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该第一外框层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还包括:
一基底;
一触控感应组件,设置在该透光触控感应区的该基底上;
一导线,设置在该周围区的该装饰框上;以及
一连接部,电连接该触控感应组件,且沿着该装饰框的一侧边延伸以与该导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触控感应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轴向电极互相绝缘交叉设置。
优选的,所述触控感应组件包括多个感应电极互相分离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板,其具有一透光触控感应区与位于该透光触控感应区至少一侧的一周围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包括一装饰框与一外框。装饰框设置在周围区,且具有相对的一内侧边与一外侧边,该内侧边靠近该透光触控感应区。内框设置在该周围区并且遮蔽装饰框的至少部份内侧边,并显露装饰框的外侧边。
优选的,所述内框具有相对的一内侧边与一外侧边,该装饰框的该内侧边不会超过该内框的该内侧边,该装饰框的该外侧边超过该内框的该外侧边。
优选的,所述内框具有至少一内框层,该装饰框具有至少一装饰层,该内框层的光学密度大于该装饰层的光学密度。
优选的,所述内框的材料包括光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传统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份区域P的剖面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3所示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触控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外观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触控装置                 12       有色装饰层
14       透明电极                 16       透明基底
18、20、22   油墨层
201、202、203、300、400、500、501、502、600、700  触控板
210      基底                     210A     触控面
210B     内表面                   220、620、720   装饰框
220A、230A、240A、340A    内侧边
220B、230B、240B    外侧边        221、222、223   装饰层
224      深色装饰层               225      顶部装饰层
230      内框                     231      内框层
240、340 遮光层                   241      第一遮光层
242      第二遮光层               250      触控感应组件
250X     第一轴向电极             250Y     第二轴向电极
260      连接部                   270      导线
480、580 平坦层                   491      无机绝缘层
492      有机绝缘层               581      接触洞
621、721 第一装饰层               622、722 第二装饰层
623、723 第三装饰层               632、691 间隙
690、792 外框                     692      第一外框层
693      第二外框层               793      第一开口
794      第二开口                 795      第三开口
P        区域                     R1       透光触控感应区
R2       周围区                   R21      内缘
R22      外缘                     SP1、SP2 感应电极
W        宽度                     X        第一方向
X1       第一感应电极             X2       第一连接线
Y        第二方向                 Y1       第二感应电极
Y2       第二连接线               Z        垂直投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列举本实用新型的数个优选实施例,并且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
请参考图3与图4。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附图仅为示意以使读者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3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201,其具有一透光触控感应区R1与一周围区R2。周围区R2位于透光触控感应区R1的至少一侧。本实施例的周围区R2围绕透光触控感应区R1的四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周围区R2只与透光触控感应区R1的部分边缘相邻设置,例如只设置在上、下二边缘。另外,周围区R2可选择性地设有触控感应组件(图未示),但仍划分为周围区R2,合先叙明。周围区R2具有一内缘R21与一外缘R22,内缘R21较外缘R22更接近透光触控感应区R1,在本实施例中,周围区R2的内缘R21邻接于透光触控感应区R1。触控板201包括一基底210、一装饰框220以及一内框230。基底210于本实施例为具有触控感测功能的覆盖板,其具有一触控面210A以及一相对于触控面210A的内表面210B。内框230与装饰框220设置在周围区R2的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上,其中内框230及装饰框220两者,与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之间也可设置其他膜层(图未示),例如光学膜层,如氧化硅、氧化氮或其复合层。内框230具有相对的内侧边230A与外侧边230B,并包括至少一深色内框层231,其内侧边230A实质上沿着内缘R21设置,因此,内框230在本实施例为封闭环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周围区只设置在透光触控感应区的上、下边缘时,则内框也对应周围区设置而只显露于触控感应区的上、下边缘。而且,内框230的图形范围小于周围区R2的面积,例如图3中内框230只设置在周围区R2的内侧,也就设置在周围区R2较靠近透光触控感应区R1的部分。装饰框220具有相对的内侧边220A与外侧边220B,其中内侧边220A靠近透光触控感应区R1。装饰框220包括至少一装饰层设置在周围区R2,例如本实施例的装饰框220可选择性的包括三层非黑色的装饰层221、222、223依序设置在内表面210B上,覆盖内框230的一部分,但并不以此为限,装饰层可为任何的颜色。另外,装饰框220或至少一装饰层221、222、223并不一定要覆盖内框230的一部分,也可与内框230的外侧边230B紧邻连接,或是与内框230的外侧边230B相隔一间隙;再者,虽然附图绘示的装饰框220或装饰层221是直接覆盖在内框230上方的一部份,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装饰框220或装饰层221与内框230之间也可存在其他介质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框230的外侧边230B也可覆盖在其中一装饰层的上方。装饰层221、222、223覆盖了内框230的一部分,且装饰层221、222、223的图形范围不超过周围区R2的内缘R21,也就是说,装饰框220靠近透光触控感应区R1的内侧边220A不会超过内框230的内侧边230A或是不会设置在透光触控感应区R1。再者,装饰层221、222、223的图形范围较佳地大于内框230的图形范围,例如装饰层221、222、223是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部分覆盖内框230表面,而装饰框220的外侧边220B超过内框230的外侧边230B,而大部分的装饰层221是直接设置在周围区R2的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上。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内框230遮蔽了装饰框220的至少部份内侧边220A。本实施例的内框230以遮蔽了装饰框220的全部内侧边220A为较佳。另外,内框230的外侧边230B也可向外延伸到切齐或超过装饰框220。
此外,本实施例的装饰框22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一深色装饰层224与一顶部装饰层225依序覆盖在装饰层223上。深色装饰层224的图形范围可只略小于装饰层221、222、223的图形范围,以提高其遮光能力,而顶部装饰层225的图形范围可约略相同或稍小于装饰层221、222、223的图形范围,并且顶部装饰层225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与内框230部分重叠。装饰层221、222、223与顶部装饰层225的至少其中一个的外侧边是沿着周围区R2的外缘R22设置,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221、222、223与顶部装饰层225的外侧边实质上都沿着外缘R22设置。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装饰框220的外侧边220B是沿着外缘R22而设置,换言之,装饰框220的外侧边220B超过内框230的外侧边230B,因此内框230显露了装饰框220的外侧边220B。
在本实施例中,内框230所包括的内框层231的光学密度(optical density,OD)以大于装饰层221、222、223以及顶部装饰层225的其中任一个为较佳,在优选实施例中,内框层231的光学密度大于装饰层221、222、223以及顶部装饰层225的各别光学密度以及上述四者的整体光学密度。内框230的颜色例如为黑色、灰色等较为深色的颜色,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为其他颜色,以更丰富色彩的搭配,或者,内框230也可以采用与装饰层221、222、223相同的颜色,如此更具有一体感;另外,内框层231材料举例为黑色、灰色等深色光阻材料、黑色、灰色等深色油墨或是一般适用于显示面板与触控板中的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BM)材料,但不以此为限,其他材料及如上所述的内框层231颜色变化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装饰层221、222、223以及顶部装饰层225可视需要而具有相同的颜色,例如白色,或是为光学密度较黑色装饰层低的其他颜色装饰层,可通过堆栈的方式增加其整体的光学密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使用不同颜色的装饰层以及顶部装饰层,并通过混色得到所需的色彩效果。装饰层221、222、223以及顶部装饰层225可分别包括彩色油墨层、彩色光阻层或金属层,通过堆栈方式形成所需呈现的色彩或金属质感。更明确地说,装饰层221、222、223可为三层相同的材料层,例如三层彩色油墨层、三层彩色光阻层或三层金属层。另一方面,装饰层221、222、223也可为不完全相同的材料层的组合,例如可利用两层彩色油墨层搭配一层金属层或以两层彩色光阻层搭配一层金属层,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顶部装饰层225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于装饰层221、222、223。再者,深色装饰层224的光学密度大于装饰层221、222、223以及顶部装饰层225的光学密度,可选用相同或不同于内框230的材料,其颜色举例为黑色,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优选实施例中,内框230是通过光刻工艺所形成,因此内框230可以具有较精密的图案或较精准的尺寸,例如可以实质上沿着内缘R21设置,并且内框230有平整的内侧边230A。另一方面,装饰层221、222、223、深色装饰层224与顶部装饰层225可以由印刷、光刻工艺或其他适合的工艺形成于基底210上。由于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不超过内框230的内侧边230A,内框230在周围区R2的内缘R21处提供了有效的遮蔽效果,用以遮蔽装饰框220的部分或全部的内侧边220A,因此对于后续制作的装饰层221、222、223、深色装饰层224与顶部装饰层225的位置精度要求可以较低,即使有偏移而使得各膜层的边缘不平整,也会被内框230所遮蔽,从触控面210A来看装饰框220,其内侧仍然平整好看。
再者,触控板201还可包括一遮光层240、至少一触控感应组件250、至少一连接部260以及至少一导线270。遮光层240设置在装饰框220上,例如可为黑色、灰色等其他深色油墨层或金属层,但不以此为限,举凡具有遮光效果的膜层均可采用,而导线270设置在周围区R2的装饰框220上。更明确地说,导线270设置在周围区R2的遮光层240上,而遮光层240是用以遮蔽位于周围区R2的导线270,但并不以此为限。遮光层240的内侧边240A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较佳与内框230部分重叠,其外侧边240B以沿着周围区R2的外缘R22设置为较佳。此外,遮光层240并未包覆或覆盖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内框230与遮光层240两者的整体图形范围大体上相同于周围区R2的面积,可以达到有效遮蔽基底210内表面其他组件的效果,以提升触控板201的美观性。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遮光层240由于会延伸到装饰框220的一侧边,因此,为顾及侧边视效,也可采用与装饰层221、222、223或顶部装饰层225具有相同或类似颜色的材料。但,如果考虑到遮光效果,也可采用遮光性较好的材料,例如选用黑色、灰色等其他深色光阻材料或油墨。触控感应组件250设置在透光触控感应区R1的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上,而连接部260设置在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上,沿着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延伸以电连接到触控感应组件250与导线270。在本实施例中,基底210较佳地可包括硬质基底例如保护玻璃(cover glass),或是可挠式玻璃,或是硬质塑料基底、薄膜基底或其他合适材料所形成的基底。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底210也可不具备触控感测功能,而可以只是单纯用来承载内框230与装饰框220的任何型态基底,而触控感应组件250则可以设置在触控板201的另一基底(图未示)上。导线270与连接部260较佳地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与氧化铝锌(aluminum zinc oxide,AZO)或其他适合的非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银、铝、铜、镁、钼、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触控感应组件250可通过连接部260与设置在周围区R2的导线270形成电连接,并进一步透过导线270与其他组件(例如控制集成电路,图未示)形成电连接以驱动触控感应组件250。当然,连接部260也可以是触控感应组件250的一部分。此外,虽然装饰框220的各膜层堆栈厚度较高,但因为在周围区R2的内缘R21附近先设置了厚度较薄的内框230,因此可以减缓由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到装饰框220的高度落差,能进一步避免连接部260因剧烈高低落差而发生断线等缺陷,当高度落差更大时,内框可视需求设置二层以上的内框层,且相邻二内框层较佳具有阶梯结构,藉以降低断线的机率。因此,本实施例在以网印方式制作装饰层221、222、223甚至顶部装饰层225时可以共享网版而使其具有大体上约略相同的图形范围,可改善传统触控板连接部260直接由内表面210B要爬坡到装饰框220表面因高度落差太大而影响良率的问题,如此可以节省网版成本与设计成本。上述提及装饰层221、222、223的图形范围大体上约略相同是指三者互相的图形范围差值不超过各图形范围的10%。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组件250较佳地可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250X以及多个第二轴向电极250Y互相绝缘地交叉设置,绝缘手段例如可采用整面绝缘层或是只在交叉处设置岛状绝缘层二种方式。各第一轴向电极250X是沿着一第一方向X延伸,各第二轴向电极250Y是沿着一第二方向Y延伸,且第一方向X以大体上垂直于第二方向Y为较佳,但并不以此为限。各第一轴向电极250X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X1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X2设置在透光触控感应区R1中,各第二轴向电极250Y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Y1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线Y2设置在透光触控感应区R1中,第一感应电极X1与第二感应电极Y1以平均分布于透光触控感应区R1为较佳,以用来进行触控感应侦测。第一连接线X2与第二连接线Y2分别用以连结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250X上的第一感应电极X1以及同一条第二轴向电极250Y上的第二感应电极Y1。本实施例的连接部260即为第一轴向电极250X及第二轴向电极250Y的一部分,其延伸到周围区R2以与导线(图4未示)电性连结。
下文将针对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不同实施样态进行说明,为了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不同处进行详述,不再对相同处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以利于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
请参考图3与图5。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5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202,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201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触控板202中,触控感应组件250较佳地包括多个互相分离设置在透光触控感应区R1中的感应电极SP1,用以进行触控感应侦测。连接部260与感应电极SP1相连且延伸到周围区R2以与导线270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触控板202除了感应电极SP1以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是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各感应电极SP1较佳地为三角形电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用不同形状的感应电极SP1均匀排列分布于透光触控感应区R1中,用以达到所需的触控感应侦测效果。此外,感应电极SP1例如可包括氧化铟锡等透明导电材料,或是金属细线网格(metal mesh)材料。
请参考图3与图6。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6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203。在触控板203中,触控感应组件250较佳地包括多个感应电极SP2互相分离设置在透光触控感应区R1中用以进行触控感应侦测。本实施例的各感应电极SP2较佳地为矩形电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用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感应电极SP2均匀排列分布于透光触控感应区R1中,例如复数根条状电极搭配多个位于相邻二根条状电极之间的块状电极,用以达到所需的触控感应侦测效果。
请参考图7。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300,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201不同的地方在于,遮光层340的内侧边340A是包覆遮盖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并且部分覆盖内框230而与内框230的上表面直接相接触,故遮光层340的内侧边340A可填补装饰层221、222、223、顶部装饰层225中相邻二层之间的交界处。而且,遮光层340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与内框230部分重叠。在优选实施例中,遮光层340的内侧边340A并未接触周围区R2的内缘R21,也就是说遮光层340的内侧边340A与内框230的内侧边230A没有重叠。借此,可使连接部260所接触的地形起伏更加缓和,进一步增加连接部260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的触控板300除了遮光层340的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是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8,图8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400,触控板400包括基底210、内框230与装饰框220,内框230与装饰框220设置在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的周围区R2内。内框230的内侧边230A设置在周围区R2的内缘R21。装饰框220部分覆盖内框230表面,包括装饰层221、222、223,更可选择性地包括深色装饰层224,依序设置在内表面210B上。本实施例装饰框220的装饰层221、222、223与深色装饰层224的图形范围实质上并不相同,例如装饰层221的图形范围实质上大于第二层装饰层222的图形范围,可以使装饰框220具有较平缓的内侧边220A,且本实施例的装饰层223是包裹覆盖装饰层222,可以进一步降低装饰框220边缘处的牛角效应而避免其侧边因膜层堆栈而地形起伏剧烈。因此,本实施例的装饰框220的膜层堆栈设计提供了后续镀膜更平缓的爬坡角度。再者,本实施例还包括一平坦层480,部分覆盖内框230与装饰框220,平坦层480覆盖包裹了内框230的内侧边230A以及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可进一步使膜层表面有更平缓的侧边,因此后续形成于平坦层480上的连接部260的爬坡角度较小,能提高其镀膜良率。当然,平坦层480的内侧边也可不覆盖包裹内框230的内侧边230A,也就是说,平坦层480的内侧边可以被内框230遮蔽而不外露,以提高美观性。平坦层480可包括任何适合的绝缘材料,本实施例采用的平坦层材料,较佳是能够进一步改善连接部260在装饰框220上的残留所可能造成的短路的材料;例如当连接部260为铟锡氧化物,且装饰框220为油墨时,则平坦层480较佳地可采用光阻。另外,其颜色可为透明或者任何可配合装饰框220的颜色。此外,触控板400还可选择性包括遮光层240,不同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遮光层240可包括第一遮光层241与第二遮光层242,依序设置在内表面210B上且部分覆盖装饰框220。另外,第一遮光层241的颜色较佳与装饰层221、222、223有相近或相同的颜色,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层241也可视需要而设计成具有特殊的颜色,以增加周围区R2的色彩丰富性。第二遮光层242可由深色或光学密度较高的材料所构成,例如为黑色,以提高遮光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各膜层的颜色及材料举例为:内框230、深色装饰层224及第二遮光层242选用黑色、灰色等深色光阻或油墨材料,而装饰层221、222、223及第一遮光层241选用白色或其他光学密度较黑色低的光阻或油墨材料,但不以此为限。触控板400的各膜层的材料与颜色变化可参考前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不在此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饰层223还可包覆第一层装饰层221的内缘而部分覆盖内框230并与内框230的表面相接,以增加装饰框220接近内框230处的整体厚度,提升美观性。
再者,触控板4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一无机绝缘层491及/或一有机绝缘层492。无机绝缘层491全面覆盖装饰框220、导线270、连接部260及触控感应组件250,以使基底210表面的这些电子组件与外部绝缘,并提供保护功能。无机绝缘层491可以为单层膜层,材料例如为氧化硅、氮化硅,也可以为复合膜层,例如为氧化硅与氮化硅材料的复合膜层。此外,无机绝缘层491可当作光学膜层,提供光学匹配的效果,使触控板400的视效更佳。有机绝缘层492覆盖了部分无机绝缘层491的表面,设置在无机绝缘层491与遮光层240之间,其材料例如为光阻,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为氧化硅,借此可以提供保护效果。另外,有机绝缘层492也可向透光触控感应区R1方向延伸进而全面覆盖装饰框220、导线270、连接部260及触控感应组件250,以达更完善的保护。
请参考图9,图9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图9所示的触控板500所包括的平坦层580覆盖包覆装饰框220的表面,包括覆盖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与外侧边220B,以使后续形成的遮光层240与连接部260都有更好的爬坡角度,进而提升膜层的形成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平坦层580具有一接触洞581,接触部260会填入接触洞581中以与导线270电连接。当然,平坦层580的内侧边也可不覆盖包裹内框230的内侧边230A,也就是说平坦层580的内侧边可以被内框230遮蔽而不外露,以提高美观性。
请参考图10,图10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触控板501的装饰框220包括装饰层221、222、223依序设置在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其中装饰层222的内缘包覆了装饰层221的内缘而设置在内框230表面,装饰层223的内缘包覆了装饰层222的内缘而设置在内框230的表面。也就是说,装饰框220由下层往上层有渐渐向周围区R2的内缘R21外扩的设计,且装饰层221、222、223的内缘都被内框230所遮蔽。举例而言,相邻装饰层221、222、223的内缘可各自相差约0.02到1公厘,而内框230的宽度W为约0.04到4公厘,其可有效遮蔽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再者,图10的遮光层240包覆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并部分覆盖内框230。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饰层221、222、223的堆栈方式可以与本实施例相反,由下层往上层渐渐内缩,具有类似阶梯的结构,也就是说装饰层222的内缘较装饰层223更接近周围区R2的内缘R21,而装饰层221的内缘较装饰层222更接近周围区R2的内缘R21,此设计可以提高后续制作的导体爬坡良率。本实施例触控板501也可选择性地包括导线、连接部、触控感应组件、遮光层及平坦层,并未示于图10中,其设置位置、材料及制造方法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不在此赘述。
请参考图11,图1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触控板502与第七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当制作装饰层221发生偏差时,第一层装饰层221可能不会部分覆盖内框230,也就是说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装饰层221没有与内框230重叠。在此情况下,由于内框230仍然遮蔽了装饰框220的内侧边220A,内框230与装饰层221的颜色对比大,且其上方仍然堆栈了装饰层222、223,因此仍然不易看到装饰层221的边缘与锯齿,能改善因制造公差而产生的外观不良问题。本实施例触控板502也可选择性地包括导线、连接部、触控感应组件、遮光层及平坦层,并未示于图11中,其设置位置、材料及制造方法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不在此赘述。
请参考图12与图13,图1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触控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如图12与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600的装饰框620包括第一装饰层621、第二装饰层622及第三装饰层623是由周围区R2的内侧到外侧依序设置,也就是说第二装饰层622设置在第一装饰层621的外侧,且设置在第一装饰层621与第三装饰层623之间。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层621、第二装饰层622及第三装饰层623的颜色不同,但不以此为限。触控板600还包括一外框690,设置在基底210的内表面210B,位于内框230的外侧且位于基底210与装饰层621、622、623之间,也就是说装饰层621、622、623设置在外框690上方。外框690包括第一外框层692与第二外框层693。外框690与内框230之间具有一间隙632,且第一外框层692与第二外框层693之间具有一间隙691。在本实施例中,间隙632与691为宽度均匀的框型图案,而第一装饰层621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间隙632中(即设置在内框230与第一外框层692之间),第二装饰层622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间隙691中(即设置在第一外框层692与第二外框层693之间),第三装饰层623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外框690的外侧,且沿着周围区R2的外缘R22设置。因此,若由基底210的触控面210A侧观看触控板600,可以分别由间隙632、间隙691及外框690的外侧看到不同颜色的第一、第二及第三装饰层621、622、623,以增加触控板600的外观变化,提升其美观性。值得注意的是,图13中装饰框620的各膜层厚度的举例为:第三装饰层623的厚度大于第二装饰层622,而第二装饰层622的厚度大于第一装饰层621,也就是说第三装饰层623内缘覆盖第二装饰层622,第二装饰层622内缘覆盖第一装饰层621,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装饰层621、622、623可以具有约略相同的厚度,且不相互覆盖。本实施例的触控板600可选择性地包括导线、连接部、触控感应组件、遮光层及平坦层,并未示于图12与图13中,其设置位置、材料及制造方法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不在此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外框690也可视为只包括一层外框层,但具有类似于间隙691的图案开口,以暴露出第二装饰层622。此外,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外框层692、第二外框层693与内框层231包括相同的材料、光学密度及厚度,可以由相同的方式同时制作,例如由光刻工艺或网印方式制作。
请参考图14,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4所示,触控板700包括内框230与外框792设置在基底(未绘出)的内表面,其中外框792设置在内框230的外侧,包括第一开口793、第二开口794及第三开口795。触控板700还包括装饰框720,其包括第一装饰层721、第二装饰层722及第三装饰层723。第一装饰层721、第二装饰层722及第三装饰层7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793、第二开口794及第三开口795中,因此,从触控板700的外侧观看,第一开口793、第二开口794及第三开口795分别暴露出第一装饰层721、第二装饰层722及第三装饰层723。根据本实施例,可以设计第一、第二及第三开口793、794、795具有特殊的图案,例如装饰花纹,或是触控手机上的功能图案键,例如文字(例如包括字母、商标或数字等),或是符号(例如包括图像(icon)、几何图形或是孔洞等),再配合设计第一、第二及第三装饰层721、722、723具有互相不同的颜色,便可以使触控板700的外侧表面有色彩丰富与多样图案的外观了。在优选实施例中,内框230与外框792紧邻设置,可以具有相同的颜色,例如为深色或黑色,内框230与外框792由相同的材料且由同样的工艺同时制作。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框230也可选择性地具有图案性的开口,并在其中设置装饰层。本实施例触控板7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导线、连接部、触控感应组件、遮光层及平坦层等组件(并未示于图14),内框230、外框792、基底及上述其他触控板的组件结构、设置位置、材料及制造方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不在此赘述。
由于本实用新型触控板在基底的内表面设计有内框,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使周围区内缘处具有平整的框型图案;(2)改善传统触控板表面装饰框边缘透光性不均或是遮光性不高的问题;(3)内框可以遮蔽装饰框因多层装饰层印刷公差所导致的边缘质量不良或边缘不齐的问题;(4)内框可以遮掩基底后续贴附显示面板时可能产生的气泡;以及(5)因内框提供了镀膜的第一层爬坡阶梯,可以改善后续镀膜爬坡状况,甚至后续装饰层也可以共享网版,而不需特意形成缓坡,可节省工艺与设计成本。再者,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提供深色内框搭配深色外框的设计可以制造美观又具多样性的图案开口,后续形成的不同颜色的装饰层可以依设计分别填满不同的图案开口,能取代现有技术中单调的装饰框设计。此外,在装饰框与内框表面设置平坦层可以改善后续导电材料的爬坡,改善产品可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兼具美观、制造成本及可靠性的触控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透光触控感应区以及位于该透光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的一周围区,该周围区具有一内缘与一外缘,其中该内缘较该外缘接近该透光触控感应区,该触控板包括:
一内框,设置在该周围区,该内框包括至少一内框层,且该内框的一内侧边沿着该周围区的该内缘设置;以及
一装饰框,设置在该周围区,其中该装饰框包括至少一装饰层,且该装饰层的图形范围不超过该周围区的该内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内框的图形范围小于该周围区的面积,且该装饰框覆盖该内框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内框层的光学密度大于该装饰层的光学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内框层的材料包括光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基底,其中该装饰层包括一第一装饰层与一第二装饰层,依序堆栈在该基底上,且该第一装饰层与该第二装饰层的图形范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基底,其中该装饰层包括一第一装饰层与一第二装饰层,依序堆栈在该基底上,且该第一装饰层的图形范围大于该第二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光层,设置在该装饰框表面,且该遮光层部分覆盖该内框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平坦层,包覆该内框的该内侧边以及该装饰框的一内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平坦层还包覆该装饰框的一外侧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基底与一外框设置在该基底上,该外框设置在该内框的外侧且位于该基底与该装饰层之间,且该外框包括至少一外框层,该外框层与该内框层包括相同的材料、光学密度及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外框具有至少一开口,而设置在该外框上方的该装饰层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该开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框包括一第一装饰层与一第二装饰层,该第一装饰层与该第二装饰层的颜色不同,且该外框的该开口包括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该第一装饰层与该第二装饰层的至少一部份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外框包括一第一外框层,该装饰框包括颜色不同的一第一装饰层与一第二装饰层,且该第一装饰层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该内框与该第一外框层之间,该第二装饰层的至少一部份设置在该第一外框层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基底;
一触控感应组件,设置在该基底上并位于该透光触控感应区的;
一导线,设置在该周围区的该装饰框上;以及
一连接部,电连接该触控感应组件,且沿着该装饰框的一侧边延伸以与该导线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轴向电极互相绝缘交叉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组件包括多个感应电极互相分离设置。
17.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透光触控感应区与位于该透光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的一周围区,该触控板包括:
一装饰框,设置在该周围区,且具有相对的一内侧边与一外侧边,该内侧边靠近该透光触控感应区;以及
一内框,设置在该周围区,该内框遮蔽该装饰框的至少部份该内侧边,并显露该装饰框的该外侧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内框具有相对的一内侧边与一外侧边,该装饰框的该内侧边不会超过该内框的该内侧边,该装饰框的该外侧边超过该内框的该外侧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内框具有至少一内框层,该装饰框具有至少一装饰层,该内框层的光学密度大于该装饰层的光学密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内框的材料包括光阻。
CN201420155823.7U 2013-04-03 2014-04-02 触控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735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2192A TW201439720A (zh) 2013-04-03 2013-04-03 觸控面板
TW102112192 2013-04-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3509U true CN203773509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9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582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73509U (zh) 2013-04-03 2014-04-02 触控板
CN201410130618.XA Pending CN104298390A (zh) 2013-04-03 2014-04-02 触控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0618.XA Pending CN104298390A (zh) 2013-04-03 2014-04-02 触控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00835A1 (zh)
CN (2) CN203773509U (zh)
TW (1) TW2014397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093A (zh) * 2014-12-01 2016-06-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7153479A (zh) * 2017-02-22 2017-09-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gs触摸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3022B (zh) * 2013-04-24 2017-07-28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
CN103235443B (zh) * 2013-04-24 2015-07-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KR20160000980A (ko) * 2014-06-25 2016-01-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224121B (zh) * 2014-07-03 2017-12-1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密码输入方法及***
KR20160028595A (ko) * 2014-09-03 2016-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버 윈도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540479B (zh) * 2014-11-21 2016-07-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5677073A (zh) * 2014-11-21 2016-06-1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60785A (zh) * 2014-12-02 2015-02-1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面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679328B (zh) * 2014-12-22 2020-03-3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及触摸显示装置
KR102365175B1 (ko) * 2015-01-28 2022-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700721B (zh) * 2015-02-12 2018-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44696B1 (ko) * 2015-02-16 2023-06-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원형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731408B (zh) * 2015-03-18 2018-10-02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KR102350296B1 (ko) * 2015-04-16 2022-0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81287B1 (ko) * 2015-04-24 2022-03-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4850267B (zh) * 2015-06-10 2017-12-1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2410265B1 (ko) * 2015-07-13 2022-06-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704763B2 (en) 2016-01-08 2020-07-07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irradiation apparatus
KR20170124057A (ko) * 2016-04-29 2017-11-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 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및 전자 기기
KR20180000877A (ko) * 2016-06-24 2018-01-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WO2018038367A1 (ko) * 2016-08-26 2018-03-01 주식회사 하이딥 스트레인 게이지가 형성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터치 입력 장치 및 스트레인 게이지가 형성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 방법
KR20180057821A (ko) * 2016-11-22 2018-05-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07463296B (zh) * 2017-09-21 2024-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2471154B1 (ko) 2018-03-27 2022-11-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8974B1 (ko) * 2010-04-01 2011-07-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I471636B (zh) * 2010-06-14 2015-02-01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裝置
KR101699530B1 (ko) * 2010-07-27 2017-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738645B1 (ko) * 2010-11-08 2017-05-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51916B (zh) * 2012-05-09 2016-10-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093A (zh) * 2014-12-01 2016-06-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7153479A (zh) * 2017-02-22 2017-09-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gs触摸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00835A1 (en) 2014-10-09
CN104298390A (zh) 2015-01-21
TW201439720A (zh) 201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3509U (zh) 触控板
CN203520351U (zh) 触控板及用于触控装置的覆盖板
US9417722B2 (en) Touch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3465692U (zh) 装饰板与触控板
CN203658976U (zh) 覆盖板以及触控板
US20130106727A1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3746036U (zh) 触控板
CN203480457U (zh) 装饰盖板及其触控面板
CN104808824A (zh) 触控板
TWM462406U (zh) 觸控面板及其蓋板結構
TW201411443A (zh) 觸控面板
TWM480110U (zh) 觸控面板
US10489001B2 (en)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3677388A (zh) 触控板
CN205507728U (zh) 触控面板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03414929U (zh) 触控板
CN104345973A (zh) 装饰板与触摸板
TWM461835U (zh) 觸控面板
CN104978060A (zh) 装饰板与触控板
CN204203916U (zh) 保护盖板及触控面板
TWM486095U (zh) 觸控面板
CN203894717U (zh) 触控板与覆盖板
CN103324350A (zh) 触控面板
TW201525817A (zh) 觸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