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1845U -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1845U
CN203721845U CN201420013099.4U CN201420013099U CN203721845U CN 203721845 U CN203721845 U CN 203721845U CN 201420013099 U CN201420013099 U CN 201420013099U CN 203721845 U CN203721845 U CN 203721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st
module
connects
low
lithium i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30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学哲
刘耀锋
朱建功
孙泽昌
戴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0130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21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1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18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B1、B2,所述的低温加热电路包括开关管M1、M2、M3、M4,二极管D1、D2、D3、D4,升压DC-DC模块Mod1、Mod2,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所述的开关管M1、M2、M3、M4均为半导体可控开关管器件,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或红外感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可有效避免低温充放电过程中枝晶的形成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涉及到动力(锂离子等)电池模块的低温加热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部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质量轻、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快速充电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未来几年电动汽车用电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在移动式电子设备以及国防军工等高新技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尽管锂离子电池因其诸多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拓宽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始终差强人意,限制了电池的使用范围。常用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在-10℃时,容量及工作电压会明显降低,-20℃时性能会明显恶化,放电比容量骤降,仅能保持常温时比容量的30%左右。在温度低的季节和地区,锂离子电池性能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对电动汽车的使用。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外的关于锂离子电池低温研究并不多,特别是国内的电池低温预加热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且国内的电池低温预加热主要集中在加热膜加热,宽线法加热等外部加热方法,外部加热不仅能量消耗大,造成电池容量的过度浪费,同时加热效果差,温度梯度大,加热时间长等缺点。国外的关于电池预加热的主要集中在电池的内部加热,利用电池的内阻,不需外部任何加热装置,节省成本,结构简单。但不管是外部加热还是内部加热研究都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并未深入探讨其内部变化及电池产热规律。
多孔电极和浓缩溶液理论是解释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微观变化和反应过程的一套理论体系,利用多孔电极理论,我们可以找到低温下电池性能恶化的原因,进而避开导致电池性能恶化的因素,利用电池的自身内阻,使用高频交流电来对电池进行加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对电池损伤小的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B1、B2,所述的低温加热电路包括开关管M1、M2、M3、M4,二极管D1、D2、D3、D4,升压DC-DC模块Mod1、Mod2,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所述的开关管M1、M2、M3、M4的基极均分别连接微控制器,所述的M1的集电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正极,发射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入端,所述的M2的发射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负极,集电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入端,所述的M3的集电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正极,发射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入端,所述的M4的发射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负极,集电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入端,所述的D1的阴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正极,阳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出端,所述的D2的阳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负极,阴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出端,所述的D3的阴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正极,阳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出端,所述的D4的阳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负极,阴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出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B1、B2和微控制器。
所述的开关管M1、M2、M3、M4均为半导体可控开关管器件。
所述半导体可控开关管器件包括MOSFET。
所述的升压DC-DC模块Mod1、Mod2的功率范围为1KW~15KW,电压范围为40~180V。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或红外感应器。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B1、B2分别由n节单体锂离子电池串联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高频驱动信号控制电池模块间进行相互交替充放电自加热,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阻的存在及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在电池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欧姆热,从而从内部给电池加热,使电池温度更均匀;而传统方式通过外部装置加热,靠电池壳壁来传递热量,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的能量损耗小,效率更高,温升更均匀;
2)电池充放电,尤其是大倍率充电会使负极产生枝晶,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充放电控制的频率高于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中电池电化学反应过程的最低频率点,可有效避免低温充放电过程中枝晶的形成;
3)本实用新型自加热过程中,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和电压信息,并根据电压和温度信息进行高频充放电控制,从而进一步保证电池的安全。
4)本实用新型只使用极少数的元器件就可以对电池模块进行高频的充放电,从而高效的实现电池模块的整体低温自加热,对电池损伤小,控制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电池模块B1放电,电池模块B2充电的阶段,开关管M1、M2开启,M3、M4关断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电池模块B2放电,电池模块B1充电的阶段,开关管M1、M2关断,M3、M4开启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在两电池模块交替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模块B1两端的端电压的变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在两电池模块交替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模块B2两端的端电压的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对串联锂离子电池模块间进行相互交替充放电自加热,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B1、B2,B1、B2分别由n节单体锂离子电池串联而成,所述的低温加热电路包括开关管M1、M2、M3、M4,二极管D1、D2、D3、D4,升压DC-DC模块Mod1、Mod2,温度传感器TS和微控制器MCU,所述的开关管M1、M2、M3、M4均为MOSFET或其他类型的半导体可控开关管器件。所述的升压DC-DC模块Mod1、Mod2均为大功率高电压DC-DC模块,其功率和电压由电池模块B1和B2的模块电压决定,功率范围:1KW~15KW,电压范围40~180V。所述的温度传感器TS为热电偶或红外感应器等,把温度转换成电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发送到所述微控制器MCU。所述微控制器MCU可以实时接收温度传感器TS的信号,并根据温度高低来选择工作模式。当温度满足正常工作需求时,***进入低功耗模式,所述微控制器MCU进入休眠状态,但可以低温唤醒。当温度低时,***被唤醒并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外设上电,微控制器MCU可以控制输出矩形脉冲的产生、停止、PFM(频率调制)和PWM(脉宽调制)。当锂离子电池模块需要低温加热时,微控制器根据具体温度高低来产生一定占空比和频率的矩形脉冲控制开关管的M1、M2的同步开启或者关断、开关管M3、M4的同步关闭或开启,同时使开关管M1、M2与开关管M3、M4交替关闭和开启。
本实施例,开关管M1、M2、M3、M4的基极均分别连接微控制器MCU,所述的M1的集电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正极,发射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入端,所述的M2的发射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负极,集电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入端,所述的M3的集电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正极,发射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入端,所述的M4的发射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负极,集电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入端,所述的D1的阴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正极,阳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出端,所述的D2的阳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负极,阴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出端,所述的D3的阴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正极,阳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出端,所述的D4的阳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负极,阴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出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TS分别连接B1、B2和微控制器MCU。
上述低温加热电路各开关管在不工作时处于断开状态。正常工作模式开启后,当锂离子电池模块需要低温加热时,先导通开关管M1、M2,电流从B1的正极流向升压DC-DC模块Mod1的正极输入端,经升压DC-DC模块Mod1的负极输入端,流向B1电池模块的负极,与此同时升压DC-DC模块Mod1的正极输出端经二极管D3流向B2的正极,经过B2负极后流向二极管D4,最后回到升压DC-DC模块Mod1的负极输出端,此过程实现了B1放电,B2充电,如图3所示。然后关断开关管M1、M2,导通开关管M3、M4,电流从B2的正极流向升压DC-DC模块Mod2的正极输入端,经升压DC-DC模块Mod2的负极输入端,再流向B2的负极,与此同时升压DC-DC模块Mod2的正极输出端经二极管D1流向B1的正极,经B2负极后流向二极管D2,最后回到升压DC-DC模块Mod2的负极输出端,此过程实现了B2放电,B1充电,如图4所示。由此完成一个充放电循环。在这个循环中,电池模块B1和电池模块B2交替进行高频的充放电,该频率点高于电化学阻抗测试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最高频率点,在电池外部除了DC-DC升压模块的消耗外基本没有损耗,只有电池欧姆内阻及锂离子液相迁移内阻产生的热量,由此实现高效无损的电池模块内部均匀自产热。
图5是本实例中在两电池模块交替充放电过程中B1两端的端电压的变化图。所述低温交流加热电路在B1端电压为高电压时表现为充电状态,B1端电压为低电压时表现为放电状态,由端电压变化图可以看出B1交替进行充放电过程。
图6是本实例中在两电池模块交替充放电过程中B2两端的端电压的变化图。所述低温交流加热电路在B2端电压为低电压时表现为放电状态,B2端电压为高电压时表现为充电状态,由端电压变化图可以看出B2交替进行充放电过程。

Claims (6)

1.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B1、B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加热电路包括开关管M1、M2、M3、M4,二极管D1、D2、D3、D4,升压DC-DC模块Mod1、Mod2,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所述的开关管M1、M2、M3、M4的基极均分别连接微控制器,所述的M1的集电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正极,发射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入端,所述的M2的发射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负极,集电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入端,所述的M3的集电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正极,发射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入端,所述的M4的发射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负极,集电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入端,所述的D1的阴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正极,阳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出端,所述的D2的阳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1负极,阴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2输出端,所述的D3的阴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正极,阳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出端,所述的D4的阳极连接锂离子电池模块B2负极,阴极连接升压DC-DC模块Mod1输出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B1、B2和微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管M1、M2、M3、M4均为半导体可控开关管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可控开关管器件包括MOSFE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DC-DC模块Mod1、Mod2的功率范围为1KW~15KW,电压范围为40~180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或红外感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B1、B2分别由n节单体锂离子电池串联而成。
CN201420013099.4U 2014-01-09 2014-01-09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1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3099.4U CN203721845U (zh) 2014-01-09 2014-01-09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3099.4U CN203721845U (zh) 2014-01-09 2014-01-09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1845U true CN203721845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6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309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1845U (zh) 2014-01-09 2014-01-09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2184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028A (zh) * 2017-08-16 2018-02-06 同济大学 一种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低温交流加热装置
CN107845840A (zh) * 2017-12-07 2018-03-27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加热电路
CN108054468A (zh) * 2017-12-07 2018-05-18 山东大学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低温交流加热基本拓扑电路及其应用
CN108321465A (zh) * 2018-02-02 2018-07-24 山东大学 基于电容器的电池内部交流加热电路、***及方法
CN109904540A (zh) * 2019-03-25 2019-06-1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低温交变激励预热方法
CN109950660A (zh) * 2019-03-25 2019-06-28 清华大学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利用自身储能激励预热的方法
CN109950659A (zh) * 2019-03-25 2019-06-2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组的内部加热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028A (zh) * 2017-08-16 2018-02-06 同济大学 一种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低温交流加热装置
CN107845840A (zh) * 2017-12-07 2018-03-27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加热电路
CN108054468A (zh) * 2017-12-07 2018-05-18 山东大学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低温交流加热基本拓扑电路及其应用
CN108321465A (zh) * 2018-02-02 2018-07-24 山东大学 基于电容器的电池内部交流加热电路、***及方法
CN109904540A (zh) * 2019-03-25 2019-06-1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低温交变激励预热方法
CN109950660A (zh) * 2019-03-25 2019-06-28 清华大学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利用自身储能激励预热的方法
CN109950659A (zh) * 2019-03-25 2019-06-2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组的内部加热方法
CN109950660B (zh) * 2019-03-25 2022-01-18 清华大学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利用自身储能激励预热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21845U (zh) 一种升压式dc-dc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电路
CN203721849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充电机的交流加热电路
CN203721843U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模块用低温自加热电路
CN104779652A (zh) 一种利用交流充放电快速预加热的动力电池充电机
CN103633842B (zh) 一种单开关反向输出二次型宽增益变换器
JP2023528627A (ja) 電池のエネルギー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車両
CN206878144U (zh) 动力电池交流充放电低温加热***
WO2023061278A1 (zh) 电池***及供电***
CN110803069B (zh) 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的控制方法
CN203721844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低温自加热电路
CN112186305B (zh) 一种低温电池混合自加热装置及基于其的自加热方法
CN113809438A (zh) 电池***及供电***
CN203722291U (zh) 一种升压式动力电池模块交流电低温加热电路
CN207967253U (zh) 电池组低温加热装置、电池模块及车辆
CN109742486B (zh) 一种锂电池交流电内部加热电路及加热方法
CN108321465B (zh) 基于电容器的电池内部交流加热电路、***及方法
CN203289168U (zh) 铅酸电池充电器电路
CN111049379A (zh) 一种充放电式dc-dc变换电路及其充放电***
CN102709976A (zh) 公用母线节能回收型蓄电池充放电电源设备
CN104753135A (zh) 基于能量在线估计的蓄电池充电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70085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的dc/dc变换电路
CN203721848U (zh) 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低温自加热电路
CN110137627B (zh) 电池低温自动预热装置及***
Sasama et al. Dual active bridge converter with ac heating capability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in electric vehicles
CN203645390U (zh) 一种智能型光伏led路灯用充放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