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7620U - 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 - Google Patents

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7620U
CN203717620U CN201420080012.5U CN201420080012U CN203717620U CN 203717620 U CN203717620 U CN 203717620U CN 201420080012 U CN201420080012 U CN 201420080012U CN 203717620 U CN203717620 U CN 203717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gear
pinion
driving gear
maste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00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安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First Dome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7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76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具有相平行的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该第一转轴上设置一第一主齿轮,且第二转轴上设置一第二主齿轮,该第一主齿轮啮合一第一副齿轮,且第二主齿轮啮合一第二副齿轮,由该第一副齿轮同轴心串结一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由该第二副齿轮同轴心串结一第二传动齿轮,再使该第一传动齿轮与该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连动,凭借该第一及第二副齿轮与该第一及第二传动齿轮间,分别以同轴不同层的传动关系,以容许两副齿轮间的传动存在角度差,令第一与第二主齿轮的轴心距离得以更加缩短。

Description

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针对安装于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上的双轴同步枢纽,并涉及一种配置于双轴同步枢纽二转轴之间的多层式齿轮连动结构,凭借的可改善齿轮式双轴同步结构的中心距限制问题。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或电子书等具备可掀开及盖合能力的电子器物,其显示模块(例如,屏幕)与机体模块(例如,主机、键盘)之间,通常设有单一可接受外力驱动而往复转动自如的转轴,并经由掀开及盖合的动作来展缩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以利于使用操作及收藏,但这类设有单一转轴的电子器物的掀开角度通常不大于180度。
为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市面上已存在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的技术;举如中国台湾第100224345号“具限位功能之双轴式枢纽器”及第101210179号“滑轮卡锁式双轴枢纽器”等专利案,使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之间可相对翻转0至360度,而产生不同的操作模式。
上述双转轴的现有技术,主要是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二相互平行的转轴,且二转轴共同枢置于一轴承件上;各转轴两端分别设成一用以枢置于轴承件上的枢接部,以及一用以结合所述显示模块、机体模块的固定部,而使所述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各自基于轴承件翻转摆动至任意角度,令电子器物产生不同模式的操作形态。
为使所述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的启、闭过程更加顺畅,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种可将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相互连动的技术,主要是在二转轴上各自设置一主齿轮,并于二主齿轮之间同层枢置二传动齿轮,使二主齿轮经由所述的这些传动齿轮相互啮合,进而相互连动;如此,当掀动显示模块时,该显示模块的转轴及主齿轮随之转动,且显示模块的主齿轮通过各传动齿轮连动该机体模块的转轴及主齿轮同步转动,而使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相互开合运作。
然而,如上所述所述的这些传统枢纽的连动型态,是将该两主齿轮及两传动齿轮设于同一传动层上相互啮合连动,因此该二转轴的轴心距离,会直接受到该各齿轮之间啮合传动角度的限制,导致整体枢纽件的体积不易加以缩小,间接也影响了上述所运用电子器物的材积可调节条件。
发明内容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的改良,特别是凭借同轴不同层的传动方式,使各传动齿轮之间,分别在不同传动层上相互啮合传动,凭借不同传动层间的传动齿轮啮合角度容许调整的作用,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因各齿轮间相互啮合角度受限,而导致两平行转轴的轴心距离难以缩短的缺失。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其中:
该第一转轴上设置一第一主齿轮,该第二转轴上设置一第二主齿轮;该第一主齿轮在同一传动层啮合一第一副齿轮,以及该第二主齿轮在同一传动层啮合一第二副齿轮,该第一副齿轮同轴组设一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二副齿轮也同轴组设一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在与该两副齿轮不相同传动层相互啮合。
凭借上述,当第一主齿轮随着第一转轴转动时,该第一副齿轮接受第一主齿轮啮合传动,再同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二传动齿轮则接受该第一传动齿轮的啮合传动,而后同轴带动第二副齿轮,再令该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该第二主齿轮及第二转轴,而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得以同步连动。
据此,该第一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位于同一传动层上相互啮合连动,再同轴传动到不同传动层的该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连动,而后再同轴传动到另一传动层或与第一主齿轮相同传动层的第二主齿轮与第二副齿轮相互啮合连动,而使所述第一主齿轮与第二主齿轮之间的同步传动,来自于第一副齿轮及第二副齿轮,通过位于不同传动层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予以分别同轴传动。如此一来,第一副齿轮与第二副齿轮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将可相异于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且第一副齿轮及第二副齿轮的直径也可相异于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如此,很明显的该两副齿轮间,以及两副齿轮与两主齿轮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将可受到较小的限制,进而使得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中心距离具有较大幅度的可调整性,有利于缩小枢纽的体积。此外,由于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及第二副齿轮之间容许有角度差,可进一步使调整第一主齿轮及第二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及第二副齿轮的啮合角度变得更为容易。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共同枢置于一第一轴承件与一第二轴承件上。该第一副齿轮在一第一传动层啮合该第一主齿轮,该第二副齿轮在一第二传动层啮合该第二主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在一第三传动层相互啮合。该第一传动层、第二传动层及第三传动层位于该第一轴承件与第二轴承件之间。该第一轴承件与第二轴承件之间设置一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与第二轴承件之间设置一第二隔板,该第一主齿轮、第一副齿轮位于该第一轴承件与第一隔板之间,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位于该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该第二主齿轮、第二副齿轮位于该第二隔板与第二轴承件之间。如此,该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可间隔前述第一传动层、第二传动层及第三传动层,使第一主齿轮、第二主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稳定枢置于各传动层上转动。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第一副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经由一第一枢轴枢置于该第一隔板两侧,且第二副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经由一第二枢轴轴枢置于该第二隔板两侧。凭借该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的设置,有利于调整第一、第二副齿轮与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角度差。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共同枢置于该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上。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稳固设置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设成一枢接部及一固定部。该第一主齿轮设于该第一转轴的枢接部上邻接固定部的位置,该第二主齿轮设于该第二转轴的枢接部上邻接固定部的位置。或者,该第一主齿轮设于该第一转轴的枢接部上一远离该固定部的末端,且第二主齿轮设于该第二转轴的枢接部上一远离该固定部的末端,并且该第二轴承件周边设有一环框,该第一主齿轮、第二主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容置于该第二轴承件的环框内。如此,有利于将该第一主齿轮、第二主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模块设计于该第二轴承件的环框内,而成单一组件,使其结构简洁可靠,且容易组装。
为能明确且充分揭示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方式如后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各齿轮之间的配置示意立体图;
图5为图1的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转轴;11、21枢接部;111、211末端;12、22固定部;2第二转轴;31第一轴承件;311、321第一轴孔;312、322第二轴孔;32、320第二轴承件;323环框;324开口;41第一主齿轮;42第二主齿轮;51第一副齿轮;52第二副齿轮;61第一传动齿轮;62第二传动齿轮;71第一隔板;711、721第一枢孔;712、722第二枢孔;713、723第一穿孔;714、724第二穿孔;72第二隔板;73第一枢轴;74第二枢轴;75第一扣环;76第二扣环;8扭力模块;81转轮;82簧片;83轴承件;9壳套;90套口;901第一传动层;902第二传动层;903第三传动层;91显示模块;92机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合并参阅图1至图3,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式,由上述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可供安装于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91与机体模块92之间,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转轴1及一第二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共同枢置于一第一轴承件31及一第二轴承件32上。具体来说,该第一转轴1两端分别设成一枢接部11及一固定部12,且第二转轴2两端也分别设成一枢接部21及一固定部22。该第一转轴1的固定部12在本实施上可供固定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91,且第二转轴2的固定部22在本实施上可供固定电子器物的机体模块92。该第一轴承件31、第二轴承件32成板片型态,且第一轴承件31、第二轴承件32上各自设有一第一轴孔311、321及一第二轴孔312、322,该第一转轴1的枢接部11枢置于第一轴承件31与第二轴承件32的第一轴孔311、321,且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21枢置于第一轴承件31与第二轴承件32的第二轴孔312、322,使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相互平行转动。
图中也揭示了,该第一轴承件31位于该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11、21上邻接固定部12、22的位置,该第一转轴1及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11、21经由第一轴承件31与第二轴承件32支撑定位于一壳套9内,而使第一轴承件31、第二轴承件32、第一转轴1及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11、21设于壳套9内部,且第一转轴1及第二转轴2的固定部12、22自壳套9的一套口90伸出至壳套9外,该第一轴承件31遮盖于壳套9的套口90。该第一转轴1的枢接部11具有一远离该固定部12的末端111,且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21具有一远离该固定部22的末端211,并于该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11、21末端111、211配置一扭力模块8,该扭力模块8包括多数转轮81、碟型簧片82及轴承件83,该扭力模块8的转轮81、簧片82及轴承件83属已知的结构,故不予详述;凭借扭力模块8的设置,使第一转轴1及第二转轴2各自产生扭力,以利于定位所述显示模块91及机体模块92于任意角度。
请配合参考图2至图4,说明在所采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轴承件31与第二轴承件32之间规划出一第一传动层901、一第二传动层902及一第三传动层位903,该第一转轴1的枢接部11上邻接固定部12的一端套设固定一第一主齿轮41,且第一主齿轮41位于第一轴承件31与第二轴承件32之间;该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21上邻接固定部22的一端套设固定一第二主齿轮42,且第二主齿轮42位于第一主齿轮41与第二轴承件32之间,令第一主齿轮41与第二主齿轮42位于不同传动层上。一第一副齿轮51在第一传动层901啮合该第一主齿轮41,一第二副齿轮52在第二传动层902啮合该第二主齿轮42。并且,该第一副齿轮51同轴心传动一第一传动齿轮61,且第一传动齿轮61位于第一副齿轮51与第二副齿轮52之间,使第一传动齿轮61与第一副齿轮51位于不同传动层上;该第二副齿轮52同轴心传动一第二传动齿轮62,且第二传动齿轮62位于第一副齿轮51与第二副齿轮52之间,使第二传动齿轮62与第二副齿轮52位于不同传动层上,且第一传动齿轮61与第二传动齿轮62在第三传动层903相互啮合。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图3、图4也显示了,该第一轴承件31与第二轴承件32之间可设置一第一隔板71,且第一隔板71与第二轴承件32之间也可设置一第二隔板72,进而间隔上述第一传动层901、第二传动层902及第三传动层位903。该第三传动层位903可设于第一传动层901与第二传动层902之间;或者,该第一传动层901与第二传动层902也可设在同一传动层。在本实施上,举以第三传动层位903设于第一传动层901与第二传动层902之间为例,使该第一主齿轮41、第一副齿轮51位于该第一轴承件31与第一隔板71之间,该第一传动齿轮61、第二传动齿轮62位于该第一隔板71与第二隔板72之间,该第二主齿轮42、第二副齿轮52位于该第二隔板72与第二轴承件32之间,令第一主齿轮41、第二主齿轮42、第一副齿轮51、第二副齿轮52、第一传动齿轮61与第二传动齿轮62稳定枢置于各传动层上转动。
并且,该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11、21共同枢置于第一隔板71及第二隔板72上,使第一隔板71及第二隔板72稳固设置于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之间,且第一隔板71与第二隔板72之间枢置一第一枢轴73及一第二枢轴74。具体来说,该第一隔板71、第二隔板72成板片型态,且第一隔板71及第二隔板72上各自设有一第一枢孔711、721、一第二枢孔712、722、一第一穿孔713、723及一第二穿孔714、724,所述第一穿孔713、723及第二穿孔714、724位于第一枢孔711、721与第二枢孔712、722之间。该第一转轴1的枢接部11枢置于第一隔板71、第二隔板72的第一枢孔711、721,且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21枢置于第一隔板71、第二隔板72的第二枢孔712、722。该第一枢轴73枢置于第一隔板71、第二隔板72的第一穿孔713、723,且第二枢轴74枢置于第一隔板71、第二隔板72的第二穿孔714、724。该第一副齿轮51与第一传动齿轮61经由第一枢轴73枢置于第一隔板71两侧,且第二副齿轮52与第二传动齿轮62经由第二枢轴74轴枢置于第二隔板72两侧。
凭借上述构件组成,可供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举例来说,当使用者掀动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91时,该第一主齿轮41会随着第一转轴1转动,且第一副齿轮51接受第一主齿轮41啮合传动,再经由第一枢轴73同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61,该第二传动齿轮62则接受第一传动齿轮61的啮合传动,而后经由第二枢轴74同轴带动第二副齿轮52,再令第二副齿轮52啮合传动第二主齿轮42及第二转轴2,而使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之间得以同步连动,并进一步带动显示模块91与机体模块92相对翻转。
须加以说明的是,图4、图5也显示了,该第一主齿轮41与第一副齿轮51位于同一传动层上相互啮合连动,再同轴传动到不同传动层的第一传动齿轮61与第二传动齿轮62相互啮合连动,而后再同轴传动到另一传动层或与第一主齿轮41相同传动层的第二主齿轮42与第二副齿轮52相互啮合连动,而使所述第一主齿轮41与第二主齿轮42之间的同步传动,来自于第一副齿轮51及第二副齿轮52,通过位于不同传动层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61及第二传动齿轮62予以分别同轴传动。如此一来,该第一副齿轮51与第二副齿轮52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将可相异于第一传动齿轮61与第二传动齿轮62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且第一副齿轮51及第二副齿轮52的直径也可相异于第一传动齿轮61及第二传动齿轮62的直径;如此,很明显的该第一副齿轮51与第二副齿轮52之间,以及该第一副齿轮51、第二副齿轮52与第一主齿轮41、第二主齿轮42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将可受到较小的限制,进而使得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之间的中心距离具有较大幅度的可调整性。
请合并参阅图6、图7,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式,说明其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相异的处在于,该第一轴承件31位于该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11、21中段位置,而使第一轴承件31容设于壳套9内。该第一主齿轮41设于该第一转轴1的枢接部11上远离该固定部12的末端111,且第二主齿轮42设于该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21上远离该固定部22的末端211。
图中也揭示了,该第二轴承件320周边设有一环框323,使所述第二轴承件320与环框323的整体成壳套型态,且环框323具有一朝向该第一轴承件31的开口324,而使该开口324对应连通前述第一轴孔321及第二轴孔322,该第一转轴1的枢接部11末端111经由第一轴孔321延伸至环框323外的部分套置一第一扣环75,且第二转轴2的枢接部21末端211经由第二轴孔322延伸至环框323外的部分套置一第二扣环76。该第一主齿轮41、第二主齿轮42、第一副齿轮51、第二副齿轮52、第一传动齿轮61及第二传动齿轮62经由该开口324容置于该第二轴承件320的环框323内。如此,有利于将该第一主齿轮41、第二主齿轮42、第一副齿轮51、第二副齿轮52、第一传动齿轮61及第二传动齿轮62共同模块设计于该第二轴承件320的环框323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采用三层传动层排布第一主齿轮41、第二主齿轮42、第一副齿轮51、第二副齿轮52、第一传动齿轮61及第二传动齿轮62,使每一传动层都只有两齿轮啮合连动,即第一主齿轮41啮合连动第一副齿轮51,第一传动齿轮61啮合连动第二传动齿轮62,第二主齿轮42啮合连动第二副齿轮52,且第一、第二副齿轮51、52与第一、第二传动齿轮61、62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及直径可不一致,如此可轻易改变及调整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之间的中心距离,且有利于缩小整体枢纽的体积。
凭借该第一枢轴73、第二枢轴74的设置,有利于调整第一、第二副齿轮51、52与第一、第二传动齿轮61、62之间的角度差,使调整第一、第二主齿轮41、42与第一、第二副齿轮51、52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变得更为容易。
该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之间可经由第一主齿轮41、第二主齿轮42、第一副齿轮51、第二副齿轮52、第一传动齿轮61及第二传动齿轮62确实传动,零件加工容易,且成本低廉。
凭借该第二轴承件320的环框323设计,有利于将该第一主齿轮41、第二主齿轮42、第一副齿轮51、第二副齿轮52、第一传动齿轮61及第二传动齿轮62共同模块于该环框323内,而成单一组件,使其结构简洁可靠,且容易组装。
依据上述说明,本实用新型凭借不同传动层间的传动齿轮啮合角度容许调整的作用,确实足以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因各齿轮间相互啮合角度受限,而导致两平行转轴的轴心距离难以缩短的缺失。进而达到上述凭借同轴不同层的传动方式,使各传动齿轮之间,分别在不同传动层上相互啮合传动而驱使二转轴相互连动的目的。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转轴上设置一第一主齿轮,该第二转轴上设置一第二主齿轮;一第一副齿轮在一第一传动层啮合该第一主齿轮,一第二副齿轮在一第二传动层啮合该第二主齿轮,该第一副齿轮同轴心传动一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二副齿轮同轴心传动一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在一第三传动层相互啮合,而使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相互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共同枢置于一第一轴承件与一第二轴承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层、第二传动层及第三传动层均位于该第一轴承件与第二轴承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承件与第二轴承件之间设置一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与第二轴承件之间设置一第二隔板,该第一主齿轮、第一副齿轮位于该第一轴承件与第一隔板之间,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位于该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该第二主齿轮、第二副齿轮位于该第二隔板与第二轴承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副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经由一第一枢轴枢置于该第一隔板两侧,且第二副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经由一第二枢轴轴枢置于该第二隔板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共同枢置于该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设成一枢接部及一固定部,该第一主齿轮设于该第一转轴的枢接部上邻接固定部的一端,该第二主齿轮设于该第二转轴的枢接部上邻接固定部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设成一枢接部及一固定部,该第一主齿轮设于该第一转轴的枢接部上一远离该固定部的一端,且第二主齿轮设于该第二转轴的枢接部上一远离该固定部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承件周边设有一环框,该第一主齿轮、第二主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容置于该第二轴承件的环框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枢接部设于一壳套内部,且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固定部位于该壳套外。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枢接部设于一壳套内部,且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固定部位于该壳套外。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枢接部设于一壳套内部,且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固定部位于该壳套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层与第二传动层设在同一传动层。
CN201420080012.5U 2014-02-12 2014-02-24 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76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2466U TWM480240U (zh) 2014-02-12 2014-02-12 齒輪式雙軸同步樞鈕結構
TW103202466 2014-0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7620U true CN203717620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001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7620U (zh) 2014-02-12 2014-02-24 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7620U (zh)
TW (1) TWM4802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0753A (zh) * 2014-12-04 2015-04-08 李明科 一种便于安装密封件的轴套头机构
CN111692197A (zh) * 2019-03-12 2020-09-22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铰链模块与可携式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042B (zh) * 2018-09-06 2021-0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0753A (zh) * 2014-12-04 2015-04-08 李明科 一种便于安装密封件的轴套头机构
CN111692197A (zh) * 2019-03-12 2020-09-22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铰链模块与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1692197B (zh) * 2019-03-12 2022-01-1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铰链模块与可携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0240U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7550U (zh) 双轴枢纽的平行度稳定结构
TWI697629B (zh) 隱藏式對開鉸鏈
US9310849B2 (en) Dual-shaft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device
CN203717620U (zh) 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
US9030827B2 (en) Server and drawer lifting device
TW202033893A (zh) 雙軸鉸鏈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06539598U (zh) 同步旋转机构、可翻转的平板电脑以及可翻转的手机
CN110725854A (zh) 齿轮框传动辅助支撑结构及双轴铰链
CN207005077U (zh) 运用于移动终端上的双轴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4514801A (zh) 双轴式枢纽机构及其相关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3906536U (zh) 双转轴枢纽的同步扭转结构
TWM502868U (zh) 以複數樞轉支節組成的同動鉸鏈
CN102955513A (zh) 电子装置
CN203717614U (zh) 电子设备薄型化双轴联动枢轴器
CN207650776U (zh) 手机tp模组定位组装装置
CN202926865U (zh) 精简限位结构的双轴枢钮器
CN203441960U (zh) 双轴同动扭力枢轴器
TWM583668U (zh) 轉軸模組與電子裝置
CN202748168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热量表
TWI589766B (zh) 用於計算裝置的鉸鏈總成
TWM606269U (zh) 樞紐器與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CN205689578U (zh) 一种多齿轮传动转轴结构
CN203146567U (zh) 枢轴器多段式扭力装置
CN204387087U (zh) 三轴齿轮式枢轴总成及其电子装置
CN205899434U (zh)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